目录(共106章)
↓↓
第1章 前言
第2章 什么是家庭教育
第3章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何不同
第4章 为什么说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
第5章 现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第6章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
第7章 不可忽视的“初二现象”
第8章 家长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
第9章 家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才观
第10章 家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亲子观
第11章 家庭教育必须体现现代社会性别意识
第12章 父母对中学生的监护职责有哪些
第13章 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家长的法定义务
第14章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为什么不能脱离父母监护单独居住
第15章 如何维护中学生的基本权益
第16章 中学生意外伤害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第17章 父母都应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第18章 家长文化程度低就一定不能教育好孩子吗
第19章 家长文化程度高就能教育好孩子吗
第20章 怎样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第21章 如何构建和谐家庭
第22章 如何成为中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父母
第23章 中学生身体发育有哪些表现
第24章 身体快速发育对中学生有什么影响
第25章 怎样才算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中学生
第26章 家长应怎样安排中学生的膳食
第27章 保证中学生睡眠健康要注意的问题
第28章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
第29章 青春期男女孩子的发育有何不同
第30章 女儿来月经的家庭指导
第31章 教育男孩正确对待遗精现象
第32章 孩子过早恋爱怎么办
第33章 怎样对孩子谈性
第34章 如何教孩子学会性的自我保护
第35章 怎样指导孩子与异性同伴交往
第36章 孩子过分好打扮怎么办
第37章 如何教育孩子预防性传播疾病、艾滋病
第38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39章 怎样知道自己的孩子心理是否健康
第40章 中学生健全人格和问题人格的表现
第41章 中学生有哪些常见心理问题
第42章 怎样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第43章 如何培养孩子耐挫折的能力
第44章 偶像崇拜与中学生成长
第45章 怎样防止中学生的心理幼稚病
第46章 孩子发生考试焦虑怎么办
第47章 如何预防孩子厌学
第48章 怎样预防孩子离家出走
第49章 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
第50章 如何抚平孩子的心理创伤
第51章 如何培育中学生的责任心
第52章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第53章 教育孩子有爱心
第54章 怎样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第55章 怎样对待中学生的幻想
第56章 教育孩子珍爱生命
第57章 怎样引导孩子交朋友
第58章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第59章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消费习惯
第60章 该不该给中学生配备手机
第61章 中学生应预防的违犯法规行为有哪些
第62章 怎样预防孩子旷课逃学
第63章 怎样对待孩子考试作弊
第64章 怎样对待孩子说谎
第65章 如何指导孩子的职业设计
第66章 学习好,就一定是好孩子吗
第67章 指导孩子学会学习
第68章 为了中学生好,家长就可以包揽一切家务吗
第69章 孩子上中学,家长要陪读吗
第70章 中学生选择学校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71章 给中学生请家庭教师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第72章 和孩子一起上网,营建健康网络文化
第73章 家长怎样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
第74章 父母怎样理解中学生子女
第75章 中学生亲子关系中的“烦恼”
第76章 “代沟”不可逾越吗
第77章 父母与中学生沟通的基本要求
第78章 父母与中学生沟通的基本方法
第79章 正确对待中学生“反抗”父母现象
第80章 一定要给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
第81章 帮助孩子适应中学生活
第82章 怎样倾听孩子的倾诉
第83章 怎样询问孩子的情况
第84章 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第85章 怎样让孩子了解父母
第86章 怎样批评和惩罚中学生子女
第87章 惩罚和体罚是事吗
第88章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冷暴力
第89章 怎样表扬和奖励中学生子女
第90章 怎样提高家庭教育技巧
第91章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92章 家长为什么不能偷看孩子的日记
第93章 怎样引导孩子面对家庭的贫困
第94章 富裕家庭怎样教育孩子
第95章 父母或子女残障者的家庭教育
第96章 流动家庭怎样教育孩子
第97章 留守家庭怎样教育孩子
第98章 分居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第99章 离异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第100章 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子女
第101章 一个13岁少年社交恐怖症案例
第102章 一个15岁孩子的考试焦虑症
第103章 一个16岁患有幽闭恐怖症的孩子
第104章 患有多动性障碍的孩子
第105章 患有黑暗恐惧症的女中学生
第106章 后记
同类推荐
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只生一个孩子。只生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可以把各方面的压力与负担减到最小,但是在教育的问题上,却经常遇到棘手的难题。初生的婴儿无疑是一张白纸,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白纸上描绘出什么图案,染上什么色彩,都由父母决定,因为,孩子的性格来自父母的教育,而性格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更需要在繁忙的时候,抽出一点时间,为孩子塑造健康的性格,发掘他们的潜能,不但充当他们的长辈,还要充当他们的朋友、哥哥姐姐,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也让他们在和谐的亲子氛围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他们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能够从容面对。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父母都希望孩子独立,并且一致认为这种品质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而对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从自我照顾能力开始。然而,父母头脑中一定要有一根弦,那就是“独立”的更深层含义,更重要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个真正具备独立人格的人,不仅会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会更自信,对环境、对未来都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独立性不是父母的主观要求,而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在孩子1~2岁、有了自我意识时便开始涌现。当孩子迈出独立自主的第一步之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配合孩子的成长呢?健康营养月子餐500例
《健康营养月子餐500例》内容简介:新妈妈坐月子的好坏关系到一生的健康与美丽。女性在经历了近10个月的怀孕、分娩,身体耗费了大量的气血,而充足的气血决定着新妈妈以后的健康,对产后的恢复与哺乳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坐月子期间的饮食调理对于新妈妈和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新妈妈产后坐月子不再需要盲目地大量补充营养,而是应该合理地调理身体、促进乳汁分泌、快速恢复体能,以达到产前的窈窕身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