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2000000183

第183章 工政六河防五(11)

直隸河道大概情形疏道光三年

顏檢

竊前據 欽差大臣尚書臣文孚臣蔣攸銛具奏察看文安大城一帶地方被水情形一摺。奉  上諭。著照文孚等所請將文安境內陳家囗進水漫口及崔家房漫口並已洞口門趕緊堵合以免河水內溢著顏檢迅速遴委妥員切實估計奏明由藩庫先行借撥銀兩分段購料興工再由該部籌撥還款其業經估報之大城縣九里橫隄一併墊發趕辦統限伏汛以前一律修築完竣至該處隄外河身因下游不暢以致下壅上潰該督仍遵前旨通籌全局委員分投查勘妥議具奏辦理等因。欽此。臣當即欽遵飭委。署清河道董囗天津道韓文顯永定河道張泰運分投前往確勘。並將該道等查明現在應辦要工趕緊督辦緣由。節次奏聞在案。竊思河渠水利。關繫民生。必使隄防有蓄洩之方。水道得流通之地。庶閭閻可資利賴。水旱藉以無虞。直隸地方河海相連。淀泊紛雜。水性則清濁不一。水行則緩急有殊。散水勻沙。築堤作壩。前人之經畫。已備極其精詳。而疏瀹功成。因循日久。水之流行不定。沙之停緩易淤。河身益高。則下游愈形不暢。隄工漸歸單薄。則汛至每費周防。地方官因工鉅費繁。籌畫固未能得計。而各河須因勢利導。勘辦亦不易得人。我  皇上洞悉情形。召對時諭臣悉心籌酌。仰見我  皇上愛養黎元勤求民瘼之至意。臣才質愚魯。未諳宣防。而畿輔備員。前後亦經數載。或因公親歷。或稽覈輿圖。近復與在直年久熟悉河工之員。往復講求。稍悉梗概。竊以為疏濬首重尾閭。相度宜探源本。直隸大川有五。曰南運河。曰北運河。曰永定河。曰大清河。曰滹沱河。五大川若順軌安流。則諸河皆有所歸宿。謹就臣愚見所及。敬陳 宸鑒。一南北兩運河為傳送眾水歸海之道。與西來之永定大清子牙三河。同入天津之三汊河。每當伏秋之交。五河泛漲。畢注於三汊一口。而海潮牴牾洄漩不下。上游隄岸田廬。咸受其害。故治水必先治南北兩運河之減河。減河治則入海之路有所分。而三汊河之受水較少。受水較少則易於消納。而永定大清子牙三河。乃得暢然入三汊口而東注。此治水之所以必先下游也。查南運河上承漳衛汶諸河之水。有減河二道。在滄州者曰捷地。在青縣者曰興濟。二河同會於岐口入海。北運河上承潮白諸河之水。亦有減河二道。在務關廳屬者曰王家務。在楊囗廳屬者曰筐兒港。二河同會於七里海入薊運河。以上四河。自嘉慶六年異漲之後。所在填淤。必須派委妥幹河員。勘明酌定。如何挑挖以暢河流。其南運河之在山東境內者。亦有減河二道。一在德州之哨馬營。一在恩縣之四女寺。二河同會於直隸之老黃河。仍歸山東海豐縣入海。近亦多有淤塞。俟直隸興辦之後。擬請 飭下山東一律修濬。

一滹沱河發源山西繁峙縣泰戲山。至直隸平山縣與冶河合。而其勢遂猛。經靈壽正定囗城晉州。自此以下。遷徙靡常。故道不一。雍正三年。河決晉州周頭囗。直衝束鹿。四野瀰漫。時有障歸甯晉泊之議。怡賢親王以泊為三郡眾水所歸。不可再使濁流淤墊。乃於縣南木邱囗起。至衡水縣焦旺囗止。開挖河道。引滹歸滏。乾隆二十四年。河決束鹿之曹家莊。南至甯晉縣之營上囗會滏。五十二年。河決囗城縣之廣陽隄。南至甯晉縣之候高囗會滏。前督臣劉莪因決口通暢。舊淤高仰。奏廢廣陽隄。任其南注。自隄廢之後。下游遂漸南徙。直到滏泊會流之口。以致出路不舒。河道壅塞。滏不敵滹。遂潰隄而東。甯晉隆平之交。竟成巨浸。嘉慶六年。又於小劉囗分為二股。一自囗南分流南注邱頭囗。一自囗北分流東至大營上囗。又分為二股。一東南流注黃龍窪。一東流注北賈囗會滏。此三股中。惟此股水勢較盛。今應否挑復怡賢親王所開故道。使滹滏二水仍由焦旺囗合流。或從此股因勢利導。併歸一槽。應俟新任督臣蔣攸銛到後。另委諳練河員通籌全局。確勘定議。再查滹沱上游。本係安流。自合冶河而始橫。雍正四年。怡賢親王奏請於冶河入滹之處。堅築大隄以遏絕之。引入洨河以適其性。由是冶河復循故道。而滹沱亦慶安瀾。此前人已著之成效。惟是滹冶之性。皆湍激善徙。故至今復合為一。今欲滹水安流。似須仍遵怡賢親王原議。勘尋冶河舊跡。挑挖深通。導之入洨。堅築合口壩。以絕其入滹之路。再將滏河現在經行之道。竭力疏濬。而於東岸築長隄一道。障全滏之水以會滹。使二水力敵勢均。庶可循軌東注。又滹沱東經冀州衡水武邑。過獻縣臧家橋。則為子牙河。自獻縣以下。河束於兩隄之閒。伏秋盛漲。每致漫溢。查獻縣原有滹沱故道。由完固口東流。經三支黑龍港。北注新河口。又北入老君千金二泊。穿獨流囗道。歸今之子牙河。自滹沱北徙之後。故道下游尚通。惟上游完固口一帶。漸成平陸。似應派委妥員確勘。以昔之故道。為今之減水河。將完固口一帶疏瀹深通。而於完固口建減水口壩一座。分水以入減河。可以殺其盛漲。子牙河又東至大城縣之張家莊。向分為正支二河。至王口鎮仍合為一河。後大溜全歸支河。而正河遂淤。伏秋大汛之時。支河不能容納。上游遂有倒漾之患。應將正河力加疏導。使兩河分流以殺其勢。子牙河又東經靜海縣北。至天津縣之西。沿浮橋下入運。子牙河在大清河之南。向由西沽紅橋下入運。與大清河本不相通。第該處地勢南高北下。子牙北徙。必入大清河。是以乾隆十年築格淀隄以閒之。分別清濁。不使混淆。此隄實為三河之關鍵。最為緊要。至三十七年大工案內。格淀隄自當城以下改為囗道。添建涵洞五處。而南水遂與北水相通。水性就下。日漸衝刷。於是子牙河下游北徙。直入大清河。而紅橋之故道遂湮。大清既會永定。又會子牙。三水相抵。流緩沙停。不能暢達。是以下壅而上潰。比年以來。三河上游皆決。而保霸文大之閒。胥為巨浸。此其流弊也。是格淀隄為第一喫緊處所。其殘缺卑薄者。必應急為修補。自當城以下。修築堅實。不設涵洞。以復其舊。再將子牙故道一律挑濬。使仍由紅橋入運。庶束溜遄行。沙不旁散。自無壅塞之患矣。

一大清河以東西兩淀。為停蓄宣洩之地。故其下游謂之淀河。今兩淀大半填淤。不能容水。一經盛漲。則北岸之新安雄縣霸州。南岸之任邱保定大城文安。咸受其害。若非大加疏濬。無以暢達眾流。查兩淀以保定縣之張青口為界。自張青口以上為西淀。以下為東淀。雖淀形延廣。不能施功。而淀中通流之渠。則有可疏導。西淀受唐沙滋淶易諸川之水。每當汛發。泥沙俱下。所恃以不淤者。惟在下游之速為宣洩。似應開通趙北口橋下各河導西淀諸水。由毛兒灣入玉帶河。又開通雄縣之囗河。以分白溝入淀之勢。又開通盧僧河。以分白河上游之勢。至東淀之中亭河。上承玉帶河。下入臺山河。似宜挑濬寬深。使與玉帶河分流。以殺盛漲。又玉帶河自苑家口以東。分南北中三股。其由蘇家橋東至石溝又東由臺頭出楊芬港者為南股。其由臺山東至勝芳者為北股。其由趙家房東至勝芳者為中股。二股俱由辛張出楊芬港。與南股會。此三股實為東淀之腹。急宜各加挑濬。使周通貫注。以資暢達。又西淀趙北口一帶。向有漁利之徒。撈泥築圩。樹藝靛草。日久漸成水田。阻遏水道。莫此為甚。似宜委員勘明。先行押令開除。以利轉輸。東淀中蘆葦叢生。阻礙水道之處。亦須芟除淨盡。以清淀底。至兩淀南岸之千里長隄。自高陽以迄大城。綿亙七百餘里。自嘉慶六年異漲之後。處處殘缺。必得一律加高培厚。以資捍禦。除現應修築者。業經奏明趕辦外。其餘應令各地方官隨時查勘。估計辦理。一永定河匯囗恢桑乾壺流三洋諸川之水。自西山建瓴而下。一過蘆溝。則地勢漸平。水流漸緩。而沙亦漸停。及至下游。則沙無去路。而日漸淤塞。蓋永定河不能獨流入海。必南會大清河。又南會子牙河。及南北兩運河。而後達津歸海。以全省地形而論。則四河皆在前。而永定獨居其後。當大汛之時。清流前亙。眾水爭趨。渾流不能暢達。則水緩而沙停。是永定有洩水之區。而無去沙之路。此其所以難治也。所恃以容沙者。惟四十餘里之下。可以任其蕩漾。但歷年既。久南淤則水從北泛。北淤則水向南歸。凡低窪之區。可以容水者。處處壅塞。已無暢達之機。下口淤高。上游河身亦隨之而高。兩岸隄工。遂形卑矮。難資捍禦。今欲治全河之水。必先去全河之沙。自頭工至九工。長一百八十餘里。兩岸之寬自三四里至五六里不等。下口之寬四十餘里。一歲之中。除三汛及冰凍之時不能挑挖外。祗有三四九十等月可以興工。計此四月之中。必不能將一百八十餘里之沙。全行運出隄外。而一經大汛。則舊沙甫去。新沙又滿。是以每年疏濬中泓下口。但能裁灣取直。疏通梗塞。而不能將淤沙挑除淨盡也。淤沙不能挑除。則惟有將兩岸隄工。加高培厚。囗添建新埽。增高舊埽。以資捍衛。或再於上游高處。添建減水壩。以分盛漲之勢。似亦為補偏救弊之一法也。

覆陳直隸河道地勢情形疏

李鴻章

竊臣欽奉光緒七年二月三十日 寄諭。左宗棠奏擬調馬步各營興修水利等語等因欽此。並准順天府尹臣咨請主稿會奏前來。伏查近畿水利。關係國計民生。興修無待再計。臣囗直以來。囗經察酌籌辦。未敢稍涉膜視。惟限於地勢財力。河淀又受病過深。有難盡利無害者。溯自宋元迄明。代有興作。實效鮮聞。惟北宋何承矩就雄霸等處平曠之地。築堰為障。引水為塘。率軍屯墾。以禦戎馬。專為設防起見。今之東西淀。皆其遺址。維時河朔本多曠土。堰外即屬敵境。聽其旱潦。無關得失。故可專利一隅。厥後人民日聚。田疇日闢。野無棄地。不能如前之佔地曲防。故治之之法。亦復不易。我朝康熙雍乾年閒。屢蒙   聖祖仁皇帝   高宗純皇帝巡行規畫。指授機宜。囗命賢王重臣董理其事。先後歷時數十年。官民用費千百萬。濬築兼施。節宣備至。始克奏功。然旱潦仍不能免。即如雍正四年甫報工竣。而五年夏秋永定等河漫決多口。各屬被水者三十餘州縣。其營成之水田。又因缺雨難資灌溉。未幾而多改旱田。蓋河道本來狹隘。既少餘地開寬。土性又極鬆浮。往往旋挑旋塌。且渾流激湍。挑沙壅泥。沙多則易淤。土鬆則易潰。其上游之山槽陡峻。勢如高屋建瓴。水發則萬派奔騰。各河頓形壅漲。汛過則來源微弱。冬春淺可膠舟。迥不如南方之河深土堅。能容多水。源遠流長。四時不絕也。伏讀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   高宗純皇帝諭曰。從前近畿議修水利營田未嘗不再三經畫始終未收實濟可見地利不能強同等因欽此。   聖謨燭照。洞見本源。此往事之可考而知者也。乾隆以後。未興大役。道咸以後。軍需煩鉅。更兼顧不遑。即例定歲修之費。亦層囗折減。於是河務廢弛日甚。凡永定大清滹沱北運南運五大河。又附麗五大河之六十餘支河。原有閘壩隄囗。無一不壞。減河引河。無一不塞。其正河身淤墊愈高。永定河在雍乾時。已漸高仰。今視河底竟高於河外民田數丈。昔人譬之於墻上築夾墻行水。非一日已。而節宣西南路諸水之南濼北濼。節宣西北路諸水之西淀東淀。又早被濁流填淤。或竟成民地。其河淀下游。則僅恃天津三汊口一囗海河。迆邐出口。平時既不能暢消。秋令海潮頂托倒灌。自胸膈腸腹以至尾閭。節節皆病。是以每遇積潦盛漲。橫衝四溢。連成一片。順保津河各屬。水患特重。此同治十年前後之情形也。曾國藩囗直時。首以治河為務。而未克興辦大工。臣接任後。適值連年大水。囗經遴員周歷勘驗。並隨時親自察度。詳稽往牘。博采囗言。求所以修治五大河東西淀之法。蓋五大河為一省之綱。東西淀為各河之要。須先從此入手。若房山正定一帶。尚非急切者。五大河中。以永定之害為最深。然蘆溝以上。束於兩山之閒。向無工程。其病實在蘆溝以下。須挑去二百餘里中泓一二丈之積沙。方能順軌。否則以南隄為北隄。而改河使南。另築南隄以障之。亦可安流弭節而去。二策者。勞費皆不可計。

同类推荐
  • 比丘受戒录

    比丘受戒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

    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诤论

    回诤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墁集

    画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云集

    白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凤惊异世:倾城杀手妃

    凤惊异世:倾城杀手妃

    简介:她,华夏21世纪的金牌杀手,她,稳坐杀手界第一把交椅,一场阴谋的背叛,她穿越异世,遇上那个他。他,诺离大陆六皇子,他,杀手夜帮的幕后主子,一双妖冶的凤眸只有她的存在,传闻她是相府的废材二小姐,懦弱无能死在大姐姐的鞭子之下,传闻他冷酷无情,却愿为她化为柔情似水。当杀手女王重生到懦弱的二小姐身上时,命运从此改写,我命由我不由天。(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更有可爱萌宝,还有女主来自异世的好姐妹。亲们放心入坑)。
  • 剑法天

    剑法天

    剑,双开刃,横竖可伤人,生而为杀。少年白山,铸剑改命,成就一番无上机缘,谱写一曲剑歌逍遥。一剑可铸凡世百态,一剑可铸洪荒天宇。
  • 逆天厄运:冥王的神医妃

    逆天厄运:冥王的神医妃

    天羽朝突现白煞星,白煞星濒死之际,冥城冥王救下她,抚养六年。又六年,天羽朝一代女神医出世!看病期间,竟误闯冥城!又遇冥王,他竟变了副样子!
  • 逃亡之丧尸世界

    逃亡之丧尸世界

    2099年在K国研发一种药物,能让死人起死回生。人们都在欢呼,这是人类的突破。可怕的科学也让世界改变。
  • 血夜:绯红之灾

    血夜:绯红之灾

    当正义和邪恶的天平出现了偏差当正义已经不能在约束人们就是执行黑暗法则的时候...
  • 情覆天下

    情覆天下

    他真的只是一介书生么?为何身上有种王者的霸气,不过他是我最喜欢的相公我愿与他长相厮守,白首不离......
  • 倾世妖后:腹黑世子,你太坏

    倾世妖后:腹黑世子,你太坏

    我叫幺幺,山中一只平凡的兔子,偶然间不小心溜进了他的狼窝,害得他险些丧命于人下,从此这家伙就死命地追杀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健身营养指南(50岁知天命篇)

    健身营养指南(50岁知天命篇)

    本书为50多岁人士的健身和营养需要,提供针对增强腹部肌肉、减轻腰部疼痛、降低血压以及减肥的有效锻炼方法。
  • 邪王宠妃:娘子别闹快回家

    邪王宠妃:娘子别闹快回家

    她,贵为宰相之女,太子未婚妻,偏偏指给了遭人唾弃的王爷做暖床姑娘!“别过来,你别过来,再走一步,我就跳下去!”她频频回头,喝止身后的男人。咚!“此湖只及腰际,娘子你尽管跳,为夫陪着。”他不慌不忙将她从水里捞出。“我不会离开你的。”她含情脉脉。“你说过不会离开的!”他愤懑怒怒。自此,硝烟不止,他为她沉沦了。他待她半辈,她宁为自由弃他,恕不知,她非已当初的她。恩恩怨怨,缠缠绵绵,两情相对究竟谁驯服了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