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900000040

第40章 我国媒介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

第一节我国媒介安全的现状与特征

一、媒介安全得到高度重视,信息公开条例成为媒介安全的有力保障

我国实施媒介安全最重要的法制保障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以保证公众知情权为基础,为确保政府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减少危机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就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做了大的调整,扩大了范围。《条例》第九、十、十一、十二条对各级政府主动公开的内容提出了法定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对于这些内容必须公开。《条例》对主动公开的要求分成原则性要求和列举性要求。第九条是原则性要求,包括四个方面: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事项信息;反映本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基本情况的信息;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满足其中任何一项条件的信息都必须主动公开。在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第十、十一、十二条分别对不同类型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重点进行了列举,主要体现了不同层次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创新,在世界各国的产生发展经历了长时期的酝酿和准备。据统计,全世界已有68个国家制定了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世界各国的立法为我国《条例》的出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我国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在法制建设方面的作用,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制定2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涉及公开制度,其中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有80多部,因此我国法制建设的成果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打下了制度的基础;1998年以来,政务公开在全国各个农村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后警务公开、司法公开、狱务公开等工作也迅速开展起来,为《条例》的制定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为大众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如果政府与群众的信息不畅通,不准确的小道消息会引发社会恐慌,可能会引发政府危机。

所以《条例》是我国媒介安全及其体制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顺应国际信息公开立法趋势的背景下出台的,既吸收、借鉴了国外立法的有益经验,也充分考虑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现实基础。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到2010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两周年。在两周年到来之际,各级政府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和专家们正在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所取得的成果、实施现状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主动公开是信息公开条例实施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条例实施后,政府在应对汶川大地震、H1N1等重大事件时,都采取主动披露信息,以防止出现“非典”时期的沉痛教训。根据青海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布的关于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结,该省在2009年公开政府信息总计8146条,其中,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有6950条。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不仅有效地减少了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而且提高了政府危机管理的综合应变能力。

政府信息通过申请后公开迈出了可喜步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公众开始逐步了解《条例》,根据自身的需求,向政府部门提出信息查看申请。浙江省宁波市安监局在2009年收到了3条申请,并全部及时答复及处理。在《条例》实施后,各地政府纷纷建立各自的信息公开网站,进一步实现了与电子政务的结合,开辟信息公开网站更加促进了政府机关积极为民服务。

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情况来看,《条例》充分地体现了在民主化、科学化、信息化时代中现代政府的价值。《条例》所确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新型责任政府、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防止腐败、降低行政成本、增强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大众传媒合法获得安全信息,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

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要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中国政府对于政府信息公开提出的要求,虽然中国在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上起步较晚,但是我国还是在加快建设步伐。

回顾《条例》的出台就不难发现,这是我国政府为了实现非传统安全、实现和国际接轨的最新举措。我国在2001年底入世,为了响应世贸组织的“政府透明规则”和为了规范和保障前期开展的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等基础,国家开始开展了信息公开的地方立法。

2002年5月,广州市成立《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立法起草小组,由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恒担任规定起草人。2003年1月,《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实施,明确政府信息原则上都要公开。这是我国地方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政府规章。2004年4月,国务院公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

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陈冀,杨金志,程义峰,秦亚洲,2009)。

纵观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对于媒介安全和信息公开的重视。而从国家的重视程度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国家为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能够快速稳定地实施所做出的努力,也体会到媒介安全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二、不同的大众传媒的媒介安全特性不同,应因地制宜,合理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政府危机事件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处理危机最重要的因素是做到媒介安全,媒体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最重要通道,在危机管理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起着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作用,信息是否畅通无阻全靠媒体的报道。它既是沟通的载体,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一)报纸媒体在媒介安全中所体现的形式与作用传统媒体中报纸是最主要的一种传播载体,而且也是媒介安全中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因为报纸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报纸的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潘向光,2007:124)。媒介安全的相关条例和危机事件的最新进展可以通过报纸深入清晰地传达给公众。第二,报纸的权威性高。没有权威,报纸的信息就只是读者饭后的谈资,自然就会失去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就没有受众,没有受众就达不到媒介安全。第三,报纸的思想深度。由于报纸的信息容量大,在政府危机事件中,就能承载更多的信息,有深度的报道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受众不喜欢表面化的信息,官方的话语在危机事件中属于“免疫信息”,但是受众对于他们日常的信息获取途径的报纸媒体,却有话语路径依赖,所以政府可以通过报纸来传达正确的信息,让危机向着安全的方向发展。第四,报纸媒体的地理选择性强,机动性强,可以根据信息的针对性,准确地达到传播效果。

在汶川大地震中报纸媒体围绕这一危机事件进行多角度、多体裁的充分报道。突出灾情的进展,更注重英雄事迹、营救活动介绍、抗灾知识介绍和对捐助的倡导(杜骏飞,2008)。形式涉及消息、通讯、评论员文章、图片新闻等,全方位地向公众传播了信息,起到了危机中实现安全的功能。

但是报纸本身的一些缺陷也导致媒介安全信息传播失效。首先,报纸的生命周期短,属于易碎品,一般读者在阅读完后很少再次阅读和研究报纸的内容,所以这就可能会影响到媒介安全信息传播,基本上只能在受众影响中留下刻板印象。其次,报纸对受众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相比广播、电视媒体而言,这对于那些文盲、半文盲或者文化程度低的受众群体显然就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最后,报纸内容繁杂,受众较难选择关键信息。报纸媒体是信息的集合体,内容比较杂乱,受众难从这么多信息中甄选政府或者编者需要他们了解的信息,这个过程存在太大的偶然性,所以信息到达率会受到干扰,对于重要性很强的媒介安全信息传播,是一种缺憾。

(二)广播媒体在媒介安全中所体现的形式与作用广播媒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利用声音传播,传播速度最为迅速。

速度第一原则是危机传播中最重要的原则。

第二,受众忠诚度高,从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来看,受众忠诚度占比65%以上,基本上与主持人形成了约会意识。

第三,受众的质量高,60%以上都是大专文化以上、25到50岁的社会示范层。虽然广播媒体没有报纸媒体拥有那么多受众,但是它的命中率比报纸媒体好,受众在公众中的角色扮演不一样,是社会中拥有一定话语权的群体。所以信息在广播中传播比报纸媒体的延续性更好。

鉴于广播的上述优势,媒介安全信息适合在危机事件中通过广播电台节目进行有效传播,使公众参与危机事件的解决,这样政府更容易把握民心民情民意,更加快速有效地解决危机事件。

(三)杂志媒体在媒介安全中所体现的形式与作用杂志媒体的优点是选择性较强,可以明确地选择需要的受众,但是由于它的机动性不强,出版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因此杂志是媒介安全信息公开传播载体中最不适合用来作为安全信息传播途径和解决危机的手段。

(四)电视媒体中媒介安全所体现的形式与作用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受众的注意程度高。针对电视媒体的优势,它是媒介安全最有效的执行媒体,也是现在解决各类危机、应对恐慌事件最常用的一种大众传媒,新闻发布会、电视直播都是目前解决非传统安全危机最经常采用的方法。

“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取得了媒介安全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次危机的媒体报道策略非常完美。这一地震灾害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媒体反应极其迅速,并通过最权威的媒体进行信息发布,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信息传播中的不透明因素,为客观准确地传递灾情、避免恐慌抢占了先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首发新闻,52分钟后就推出直播特别节目,打破原节目安排,实现无间断播报震区的最新状况(严三九,王虎,2008)。与以往的直播节目不同,这次央视秉着“跟着事实走”的报道思路,再加上这次介绍的所有主题都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所以这次政府把媒介安全做到了实处,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五)互联网传播在媒介安全中的角色与作用互联网传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分众化、个性化和全球性的特点,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种传播形式。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传播速度快和传播效率高是互联网的特点,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媒介安全信息传播路径。

以电子政务为例。到2010年,我国电子政务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

电子政务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新闻网站、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媒介安全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最主要的平台之一。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电子政务网站基本覆盖全国。它的发展可以让政府信息到达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影响时间也能更持久,这一特点有利于政府危机传播中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在非传统安全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是有效的应对方式,而最有效的媒体途径之一就是政府网站。政府网站以其及时、迅速的特性,相比报纸、电视媒体而言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窗口,它的发展将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改变公众心目中政府一贯拖拉的做事风格,让政府办公更加透明化、亲民化(朱红灿,陈能华,2009)。政府网站的建立还大大增加了普通公众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一般性的政府网站都会有信箱和民意测试。政府网站保护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让我国的民主更向前迈进一步,大大增加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

政府想做好媒介安全这块工作,就不能忽视政府网站的建设,它在媒介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热门推荐
  • 驱魔师与少女

    驱魔师与少女

    这是发生在一个看不见鬼魂却有着可以驱魔灭鬼的血液的驱魔师,一个长着阴阳眼的女学生还有一个身份神秘的鬼魂之见的故事。一男一女一鬼的三人组合,解决了隐藏在学校中的魔女杀人案,同时,释放了许多无辜的魂魄。又来到神秘的苗疆,破解神秘的炼尸养鬼之谜。就在以为一切都平静了之后,又赶上了魔女的同党接连过来报仇。不知不觉间,两人一鬼卷入了暗界的明争暗斗之中。好不容易摆平了争斗,得到了短暂的安宁。却又在得知女鬼的身份后,又卷入了一场九死一生的战斗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恋爱不曾停歇

    恋爱不曾停歇

    洛英贵族学院,阿郎五人组无不知晓,桀骜不驯的樊梏傲、爱出风头的李洛克、网络红人欧阳青、最孝顺的叶佑凌、混血儿夏闵文因为年少轻狂,爱玩游戏的男主樊梏傲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好奇心、好胜心而展开一场唯美的欺骗虐恋“樊梏傲你是一个骗子。”“水珠,你真是笨的不要可救了,但是笨笨的,很可爱。”希望现在我们恋爱、明天、我们恋爱、将来、也会恋爱、即使结婚以后,也要恋爱、、、
  • 穿杭记

    穿杭记

    (穿越梗)上个厕所穿越就算了,结果一穿越被人告知自己成亲了,而且还‘红杏出墙’被抓个现行。无奈加无语,留在这的漫漫时间里,渐渐被这个十项全能的人征服……
  • 星星在雨中闪烁

    星星在雨中闪烁

    林烁,一个才貌双全的帅哥,是为千万女生所迷倒的师哥,复华大学经济学的高材生,父母都是复华大学的教授,从小受文化的熏陶,说话幽默,技术性高,但一般人看他,是不谈恋爱,只爱学习和游戏的高冷帅哥。郑雨诺,一个狂吃不胖的“花瓶”,复华大学经济学的系花,几十年来,经济学校园内从没出现过美女,所以,校花和系花都是被人家的、但是现在,雨诺一来,全校的官网上就出现了雨诺的大名,这让整个经济学校园炸开了锅......
  • 赛尔号创世纪

    赛尔号创世纪

    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星系和形形色色的生命,而在这些生命中,精灵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三大创世精灵开辟宇宙后,留下无数未完成的传奇供后人谱写。多年后,一颗超新星的出现,将改变这个宇宙的格局。
  • tfboys之懵懂的爱恋

    tfboys之懵懂的爱恋

    ‘易烊千玺喜欢什么样的颜色’‘绿色’‘喜欢神魔样的水果’‘西瓜’‘喜欢神魔样的蔬菜‘’肉‘’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喜欢你‘
  •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火影之如果忘了爱

    火影之如果忘了爱

    那啥,看看火影有错吗?有错吗?有错吗?!为虾米那么多人里就她一个悲催的穿越了啊!喂,那些什么小说里的固定模式不都是穿过去七十二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能怪物么?为虾米只有她一个穿过去是连查克拉都木有的啊!哼哼,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这种小挫折肿么为难得了我们的腹黑少女呐!看她如何在火影世界中经历人生!无心穿越到风起云涌的火影世界,卷进一段不属于她的曲折命运,在颠覆中拥有仇恨。绊城烟沙,染指流年,她是不是真的曾经拥有爱?还是命中注定的残缺结局?她是否能够承受这一切
  • 披甲红尘

    披甲红尘

    披甲,热血沸腾为的是——战!红尘,午夜梦回为的是——情!混沌初开,无质化作有质,金木水火土诞生,五行之中轰轰然走出九个种族。沧海桑田白驹过隙,银河深处七星降世,其中之一,小酷,擎天族的太子爷,出生之后因为战祸而远离族群,又因为不熄的战火而踏上了漫漫的返乡路。魔星罩顶,生灵涂炭,小酷注定了披甲浴血,注定了红尘情动……嬉笑怒骂之间,前世今生绕圈,走不脱的计中计,迷雾重重晃花了眼,冲冠一怒,裹挟着锥心刺骨的牵挂,却不妨把一腔碧血洒向苍穹。
  • 腹黑皇叔的心尖宠:公主万万岁

    腹黑皇叔的心尖宠:公主万万岁

    咳嗯...本宫有个皇叔。什么?你说有个皇叔了不起是不是?你是不知道皇叔为本宫摘星辰摘月亮,杀莲花拒娶妻,斩大臣亲出征,可是...自本宫长大以后,为什么皇叔就...不再那么温文儒雅?而是..日日夜夜索取无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