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7600000025

第25章 我也是佛(2)

其实,此言差矣!寺院的功能,请听道来:

一、寺院是人生道路的加油站。人在世间生活,有时候会有无力感,会觉得疲倦,甚至对前途感到畏惧、无望。这时候如果能到寺院礼佛拜拜,在大雄宝殿前,跟佛祖交流,可能从瞻仰佛像,或是听闻一句佛法后,突然心开意解,对自己重建信心,对前途重燃希望,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再往人生的旅程迈进,这不就是佛祖为你加油了吗?

二、寺院是移民签证的外交部。每个人都知道,人在世间只是短暂的过客,数十年岁月一过,人又要到哪里去呢?当然必须要办理移民,不管天堂也好,净土也行,极乐世界当然是最理想的地方,这时就需要有移民的签证。如同世人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外交部办理移民,发给签证,则去向不明,前途无望,如何能安心呢?寺院就像外交部,在人生的最后发给我们移民的签证。

三、寺院是法身慧命的长养处。人都有一个色身,要靠家庭来安顿;人都有求知欲,要靠学校来教育,但是我们的精神法身要安顿在哪里呢?寺院就是我们法身慧命的长养处,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庭,所以寺院之于吾人,比家庭重要,寺院的功能,更远胜于学校。

四、寺院是治疗心病的大医院。我们的身体有病了,不管是肠病、胃病,还是皮肤病;肉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请医师诊疗,但是对于心理的贪嗔愚痴、无明烦恼等,世间的医师可就束手无策了。医治心理的疾病,要靠寺院道场的佛法僧三宝,佛陀是大医王,僧伽如看护,佛法是医治心理疾病的最佳“阿伽陀”妙药,所以寺院是治疗心病的大医院。

寺院道场之所以为信徒所爱,必有它的原因。当一个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烦恼,可能一进入道场马上就烟消云散了;有时候觉得人生渺渺茫茫,漂荡无依,进入道场后忽然心灵有所皈依。所以世间的人,不要只看重近利,也不要只看有形的表相;道场疗治身心疾病,给予生命力量,乃至维护社会秩序,安顿民众心灵等无形的功用,岂是世间有形的公共建设所能比拟?因此,寺院道场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与重要,世人实应加以重新认识与肯定。

弥勒净土的好处

信仰佛教的人都知道,我们所住的世间叫“娑婆世界”,是一个“五浊恶世”的“秽土”,所以人人都希望未来能往生一个幸福安乐的“净土”,作为最后的归属。

佛教的净土很多,有弥陀净土、弥勒净土、维摩净土、琉璃净土、华严净土、常寂光净土、自性净土等,我们要往生什么净土呢?

往生弥勒净土最好,因为弥勒净土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不需要断烦恼。一般往生弥陀净土,必须一心不乱,烦恼妄想断尽,才能上品上生;往生弥勒净土,不需要断烦恼就可往生。

二、不一定要出家。往生弥陀净土虽然也不一定要出家,但出家才能“上品上生”,甚至即使出家,还必须具备“信、愿、行”三大资粮,并修三福行:1.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2.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3.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如此才得以“上辈往生”。弥勒净土则不同,只要发愿往生,出家在家都一样。

三、不一定要“一心不乱”。往生大乘不共法的弥陀净土,必须达到“一心不乱”,这不是一般人容易到达的修行境界;但是弥勒净土即使不能“一心不乱”,只要至诚称念弥勒佛号,就能往生弥勒净士。

四、距离娑婆世界最近。平常一讲到弥陀净土,就是“十万亿国土”之遥,而弥勒净土则在三界内,所谓“兜率内院”,就是弥勒净土,所以距离娑婆世界最近。

五、比人间好一些。弥勒净土虽然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之“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水鸟说法”等殊胜,但弥勒净土总比人间好多了。

六、可望可即,容易成功。弥勒净土和我们既靠近又容易到达,所以是“可望可即”,有心想往生,必定能成功。

谈到净土法门,自从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以来,历经北魏昙鸾,唐朝善导、道绰、慈愍等大师的推弘,随着时代的迁移,愈为后代人所喜爱。历代修“弥陀法门”有成者,如慧远“三睹圣相”、善导“口出光明”、法照“感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少康“每念一声佛,口随出一佛”等,乃至永明、莲池、蕅益、印光等大师,甚至白居易、袁了凡等人,都对“弥陀法门”信奉不疑。另外,太虚大师、大醒法师、慈航法师等人,他们都信奉弥勒菩萨,每日早晚勤修弥勒法门,提倡“弥勒净土”。

中国佛教除了过去的“四大名山”之外,其实浙江雪窦寺弥勒菩萨的道场,应该可以列入佛教“五大名山”。当时雪窦寺的年轻住持怡藏法师,修建了世界最高的弥勒大佛,二○○八年圆满竣工,并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开光法会。

三宝的功用

一般人学佛,要经过“皈依三宝”,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三宝”是佛教的信仰中心,一般社会人士对“佛法僧”三宝不容易了解,兹以“喻”释“义”解说如下:

一、佛如光。光有照耀、温暖、成熟的功能。佛的光也是一样,佛光能照耀众生迷蒙的心灵,能给炎凉的世间带来温暖,并能成就我们的未来,所以佛如光,佛光要普照。

二、法如水。水有生长、解渴、洗涤的功能。法的水也是一样,法水能滋长我们的慧命,能解除心灵的饥渴,能洗涤无始的罪业,所以法如水,法水要长流。

三、僧如田。田有开发、种植、培福的功能。僧伽的福田也是一样,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内心的清净自性,能让我们种植功德,提供我们培福的良因,所以僧如田,僧田要耕种。

既然用光、水、田来比喻佛、法、僧,那么我们进一步要知道:

皈依佛,就好像在我们的心中建设了一家电力公司;皈依法,就如同在我们的心里营建了一座自来水厂;皈依僧,就譬如在我们的心底开发了一亩良田土地。所以皈依佛法僧三宝,就是点亮我们的心灵灯光,就是储蓄我们的甘露法水,就是长养我们的菩提花果。

其实,皈依三宝,佛不要我们皈依,法也不要我们皈依,僧也不要我们皈依;我们要皈依的,还是自己。我们要借助“常住三宝”,开发我们内在的“自性三宝”。如果能自觉皈依佛“我就是佛”,则佛陀功德广被,神通妙用。我能如佛一样,慈悲应世,给予世人的照顾、依靠,则当下自己不就是佛陀了吗?

皈依法,法理通于做人处世,有方法则事半功倍,人怎可没有“法”呢?皈依僧,僧如师长的教导,如善知识的开示,如一方良田,供我们生长功德,何不培植呢?

皈依三宝,三宝虽有“佛法僧”三者,但以“法”为中心。佛是“依法成佛”,僧也是“以法摄僧”,如无“法”,世上即无“佛”与“僧”。所以“法性”是每个人的本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才是皈依三宝的真正意义。

吾人在五趣六道里轮回,生死流转不已,找不到依靠。如今能够皈依三宝,以三宝为舟航,以三宝为手杖,以三宝为灯光,以三宝为目标;人人皈依三宝,人人就是三宝的中流砥柱,岂不幸哉!

信佛的层次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台湾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与“行佛”的不同:

一、信佛。一般人信佛,刚开始仅止于表示不反对,承认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并不是真的认识佛教,对佛教的义理并不了解,也没有皈依受戒,只是觉得佛像很庄严,知道佛教很好,甚至因为父母是佛教徒,因此很自然地传承父母之教,只是一种文化的继承。

二、求佛。有的人知道佛教很伟大,理所当然地认为佛祖应该会帮人的忙,因此平时虽然没有想为佛教做什么,但是一旦遇到生病、贫穷、失意、失败、失业等人生困境时,就想到求佛帮忙。姑且不管佛祖有无帮忙,但是有此希求之心,自己的佛祖也会在心中增加力量。

三、拜佛。有的人感觉佛陀很慈悲伟大,在他面前很自然地就会谦卑礼拜,表示恭敬。有的人拜得如法,也能与佛接心,感到身心有一种轻安欢喜的变化,获得佛的力量、慈光加持,这就是信仰的升华。

四、念佛。有的人刚开始念佛,只是随缘地念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慢慢念到感觉佛与自己同在,所谓“朝朝共佛起”,念佛心中就有佛,念到身心舒畅、轻安自在、烦恼减少、心开意解,当然就会欢喜念佛。

五、学佛。经过念佛,身心有了感受之后,再经师长指导,觉得应该要学佛。所谓“学佛”,佛有慈悲,自己有学到他的慈悲吗?佛有智慧,自己有佛的智慧吗?佛有愿心、忍耐,佛是无有执著、无有计较、无不放下,如果自己也能如佛一样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就是“学佛”。

六、行佛。学佛如果没有实践,则“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因此学佛之后,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舍,要行四摄法,要有六度万行,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如果能够如佛所说的去实践,到了最后即“我是佛”,这就是学佛的最高层次。

佛教讲“解行并重”、“福慧双修”,都是说明学佛不能只在义理上钻研,佛法要在生活中体验、印证,唯有通过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为自己血液里的养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信仰的类别

经常听到有人说:“只要心好就好了,何必信仰宗教呢?”既然心好,为何不信宗教呢?也有人说:“我什么都不信。”然而一旦遇到人生中重大的苦难,例如失意、失业或是生病时,很自然就会想要找一个宗教来依靠,尤其当家中有人往生时,也会找法师诵经,所以人只要有生死问题,就离不开宗教。

基本上,人本来就是宗教的动物,必然要有宗教信仰,只是谈到信仰,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别:

一、邪信。有的人一开始信仰宗教就走错了路,信了邪魔外道,这就是“邪信”。

二、不信。比邪信好一点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固然不好,但至少没有走错路,没有中毒,将来再选择一种正确的信仰,还有得救的机会。

三、迷信。有一种人信仰虔诚,虽然不懂教义,不会分辨而“迷信”,但迷信总比不信好一点,因为虽然是迷信,总还有一种信仰。像一些老公公、老婆婆们,手里拿着一炷香,虔诚地跪在神明面前,口中喃喃有词,在一般人看起来是迷信的行为,但是他们那一片纯真的心,是非常可贵的。至少宗教劝善止恶的观念,已深植在他们的心中,因此即使是迷信,也比不信好。

四、正信。当然,信仰宗教还是“正信”最好。所谓“正信”宗教,就是必须信仰具有历史考据的,信仰世界公众承认的,信仰能力威势具备的,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正”是正常、正当、正确;正就是对的、好的、善的。例如我们建一栋房子,要强调“正”,栋梁要正,门窗要正;宁可“正而不足”,也不可“斜(邪)而有余”。“正”的重要,由此可见。

自古以来,有人类便离不开宗教,宗教信仰是发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宗教的重要,在于能领导生命的大方向,能将生命之流的过去、现在、未来衔接,所以人人最好都有宗教信仰,尤其有了正信的宗教为导,我们的生命才有规范与目标,我们的心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信仰的进化

人,不管有没有信仰宗教,基本上都是宗教的动物。世界上有数十亿的人口,尽管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但大多都有宗教信仰。有人说他不信宗教,可是一旦重病的时候、苦难的时候、危险的时候、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就知道宗教信仰的重要了。

自古以来,信仰也是不断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慢慢在升华,慢慢在进化,信仰也有进化的层次,略述如下:

一、对自然的尊敬。人类在混沌初开的时候,对宇宙大自然不了解,这时候很容易对大自然产生崇拜。例如,看到风雨雷电,就认为这一切现象,好像都有神明的力量,都是神明的功用。甚至举凡山川大地、森林树木,在人看来,山有山神,地有地神,水、火、大树、石头,都有自然的神力,都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因此很自然就对大自然生起敬畏之心,这就是最初的宗教信仰。

二、对英雄的崇拜。及至人类的历史慢慢发展,在人群中产生许多英雄及杰出人物,如孔子、孟子、关公、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们崇拜他们救人救世的英勇事迹,等到他们死后,便为之建庙祭祀,这时候就是英雄宗教的信仰了。

三、对神鬼的迷思。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冥冥中还有另外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他感到高不可测,他就联想到神仙的世界,想到来无影、去无踪的鬼神,因此对没有见到,也不可知的鬼神生起信仰,并以此为依靠,所以神权的世界就这样普遍开来了。

四、对自我的执著。信仰发展到某个程度,有人就会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执著,例如对城隍、土地公的信仰执著,对文昌帝君、五府千岁信仰的执著,对耶稣、穆罕默德信仰的执著,对观世音、地藏王信仰的执著。所谓“敬神如神在”,到了执著信仰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就像他所信仰的城隍、土地公、耶稣、地藏王、观世音。你说他是迷信,但他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体验,自有他肯定的价值。到最后他从对自我的执著中,产生了心灵上的神鬼迷思,这时候“神护我,我造神”,两者其实已经不容易分辨了。

同类推荐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周易全鉴

    周易全鉴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我热爱生活,但没有成为它的奴隶;我向往自由,但它并没有成为我的羁绊。”“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付各种社交场合的人,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的品味思想,让精神与心魄碰撞出一次次火花,迎接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思想浪潮的冲刷。”……诸如此类精彩的话语,在亚瑟·本森的著述中俯拾皆是。立足精华读本,本书精选了亚瑟·本森优秀作品中的精彩著述编译成集,在书中,亚瑟·本森结合自身经历,以理性的思维和生花妙笔,对于人生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希望这些穿越古今的经典话语,能激励浮躁世界中的我们静心思考人生并反思内心。
  • 中华家训(第九卷)

    中华家训(第九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冷冷小姐

    冷冷小姐

    原本欢快活泼的井茹韵因一次情伤和一个人的建议而变的冷冷的,不轻易让人靠近,原本就出众的外貌加上冷酷的性格让原本就有不少追求者的她变得更加吸引人,有了更多的追求者。而她却因为不想再伤而拒绝了一个又一个,心里除了那个伤了自己的初恋外,还有一个在她伤心迷茫时给了她建议的他了,她一直在等着他的再一次出现,可是,出现后她却不想说出爱他的话语。。。。。
  • 我的俏皮总裁老婆

    我的俏皮总裁老婆

    【火爆新作】兵王之王吕源,莫名其妙跟毫无感情的女强人结婚,从陌生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彼此信任。有着简洁朴实生活,也有着热血沸腾的战斗。
  • 娆庶

    娆庶

    断掌者。天生命硬,终身难遇白头郎。红杏出墙,无儿无女病卧床。她是天煞孤星。十三岁父母双亡。身边只有身体羸弱的姐姐。无奈何只好寄养在舅舅家里。她明明是将军嫡女,却在候府过着连婢女都不如日子。舅舅的怨恨,舅母的虐待,表哥的窥视,表妹的鄙夷,最可恨的竟是亲姐姐的狠毒陷害和夫君的冷酷鸠杀。本以为一死百了,谁知她承天眷顾,得以重生。苍天在上,她夏侯烟雨发誓:这一世她不会忍让,不会懦弱,不会再让人欺凌。这一生,她只做刀俎,不为鱼肉。负她者杀,害她者死。亲人也好,朋友也罢,她夏侯烟雨只为自己而活,谁也别想再利用她……
  • 警察岁月

    警察岁月

    这本书,并不是真实的事件,但是,给我们展现了人的两面~善良和邪恶,让我们领略故事带给我们的原风景!
  • 将军夫人发家史

    将军夫人发家史

    都市精英女一朝穿越成庶女,什么,让她嫁人做妾?想得美!姐的生活姐做主!拿着古代爹爹留下的大把遗产,风风光光战商场,历时三年,成为一方女首富。好吧,赚得盆满钵满,又让她嫁人,什么?嫁的还是个大将军!呵呵哒,得看我愿不愿意了!
  • 我没有翅膀

    我没有翅膀

    一个特别的学校!一个总是发光的女孩!但是她的爱恨情仇又有几人明白!没有血缘的朋友,她们真的能走到最后吗?爱情最终又会降临吗?
  • 无上依经

    无上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剑神仙曲

    三剑神仙曲

    这世上没有了你石破天惊 风云变色血满九天 又有什么关系?我恨不能这天这地 沦为地狱!魔星惨死的恋人的尸首加上北海铁母铸就铸造了一柄魔剑。魔剑名“星夜别情”。星夜别情上附着着那个冤死的女人的灵魂,是以,那柄剑一出,天地暗,鬼神哭。魔星出世之后,地界忙着安排人转世,天界忙着安排人赐福,人界忙着安排杀戮,魔星一人害的天地人三界忙死…… 江湖上一片乱世……三剑神仙曲,一首不一样的江湖悲歌。
  • 蛮荒境

    蛮荒境

    猪脚穿越到未知的世界,到处蛮荒,异兽丛生,面对陌生的环境残酷的生存,友情,亲情都不复存在,只剩下残杀,残忍和无情的阴谋。所有的人性在这里全都赤裸裸的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