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600000062

第62章 慧远(3)

(《全宋文》卷三十三,2618页)徐案:《全宋文》乃据《广弘明集》卷十五而收录。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五月,慧远在庐山立台画佛像,自作《万佛影铭》,次年九月九日刻铭于石。又遣弟子道秉前往京城建康请谢灵运亦为之作铭。谢崇慧远,为其俗家弟子,虽未亲见佛影,而以其所学所想,欣然命笔,即此铭也。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序》:

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庾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茫浩,推乎视听之外,以敬为本,此出处不异。盖所期者殊,非敬恭宜废也。老子同王侯于三大,原其所重,皆在于赀生通运,岂独以圣人在位,而比称二仪哉!将以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故尊其神器,而体实唯隆。岂是虚相崇重,义存弘御而已?沙门之所以生,生赀国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哉?”于时朝士名贤,答者甚众,虽言未悟时,并互有其美,徒咸尽所怀,而理蕴于情,遂令无上道服毁于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之否运,深惧大法之将沦,感前事之不忘,故著论五篇,究叙微意,岂曰渊壑之待晨露?盖是伸其罔极,亦庶后之君子崇敬佛教者式详览焉。

(《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2393页)桓玄《与释慧远书》:

沙门不敬王者,既是情所不了,于理又是所未谕。一代大事,不可令其体不允,近与八座书,今以示君,君可述所以不敬意也。此便当行之事,一二令详遣,想君必有以释其所疑耳。王领军大有任此意,近亦同游谢中,面共谘之,所据理殊未释所疑也。令郭江州取君答,可旨付之。

(《全晋文》卷一百十九,2143页)桓玄《重与慧远书》:

知以方外遗形,故不贵为生之益,求宗不由顺化,故不重运通之资。又云,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若如来言,理本无重,则无缘有致孝之情,事非资通,不应复有致恭之义,君亲之情,许其未尽,则情之所寄,何为绝之?夫累著在于心滞,不由形敬,形敬盖是心之所用耳。若乃在其本,而纵以形敬,此复所未之喻。

又云,佛教两弘,亦有处俗之教,或泽流天下,道洽六亲,固以协赞皇极,而不虚沾其德矣。夫佛教存行,各以事应,因缘有本,必至无差者也,如此,则为道者亦何能违之哉?是故释迦之道,不能超白净于津梁,虽未获须阤,故是同国人所蒙耳。就如来言,此自有道深德之功,固非今之所谓宜教者所可拟议也。来示未能共求其理,便大致慨然,故是未之喻也,想不惑留常之滞,而谬情理之用耳。

(《全晋文》卷一百十九,2143页)庐山诸沙弥《观化决疑诗》:

谋始创大业,问道叩玄篇。妙唱发幽蒙,观化悟自然。观化化已及,寻化无间然。化皆由化化,化化更相缠。宛转随化流,漂浪入化渊。五道化为海,敦为知化仙。万化同归尽,离化化乃玄。悲哉化中客,焉识化表年。

(《晋诗》卷二十,1087页)《世说新语·文学》第61则:

殷荆州曾问远公:(张野《远法师铭》曰:“沙门释惠远,雁门楼烦人。本姓贾氏,世为冠族。年十二,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年二十一,欲南渡,就范宣子学,道阻不通,遇释道安以为师。抽簪落发,研求法藏。释昙翼每资以灯烛之费。诵鉴淹远,高悟冥赜。安常叹曰:‘道流东国,其在远乎?’襄阳既没,振锡南游,结宇灵岳。自年六十,不复出山。名被流沙,彼国僧众,皆称汉地有大乘沙门。每至然香礼拜,辄东向致敬。年八十三而终。”)“《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240—241页)《世说新语·规箴》第24则: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堕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572页)戴逵《与远法师书》:

安公和南,弟子常览经典,皆以祸福之来,由于积行,是以自少束修,至于白首,行不负于所知,言不伤于物类,而一生艰楚,荼毒备经,顾景块然,不尽唯己。夫冥理难推,近情易缠,每中宵幽念,悲慨盈怀,始知修短穷达,自有定分,积善积恶之谈,盖是劝教之言耳。近作此释疑论,今以相呈,想消息之余,脱能寻省。戴安公和南。

(《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2249页)戴逵《重与远法师书》:

安公和南,间作《释疑论》,以寄其怀,故呈之匠者,思闻启诲,既辱还告,开示宗辙,并送周郎难,甚有趣致。但理本不同,所见亦殊,今重伸鄙意答周,复以相呈。旨诚可求,而辞不自畅,想脱览省。戴公和南。

(《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2249页)戴逵《答远法师书》:

安公和南,辱告,并见《三报论》,旨喻宏远,妙畅理宗,览省反复,欣悟兼怀。弟子虽伏膺法训,诚信弥至,而少游人林,遂不涉经学,往以艰毒交缠,聊寄之释疑,以自摅散,此盖情发于中,而形于言耳。推其俗见之怀,诚为未尽。然三报旷远,难以辞究,弟子寻当索归,必觐展,冀亲承音旨,益祛其滞。诸怀寄之周居士。戴安公和南。

(《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2249页)刘程之《奉和慧远游庐山诗》:

理神固超绝,涉麄罕不群。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悟深婉冲思,在要开冥欣。中岩拥微兴,临岫想幽闻。弱明反归鉴,暴怀傅灵熏。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

(《晋诗》卷十四,937页)王乔之《奉和慧远游庐山诗》:

超游罕神遇,妙善自玄同。彻彼虚明域,暧然尘有封。众阜平寥廓,一岫独凌空。霄景凭岩落,清气与时雍。有标造神极,有客越其峰。长河濯茂楚,险雨列秋松。危步临绝冥,灵壑映万重。风泉调远气,遥响多喈嗈。遐丽既悠然,余盼觌九江。事属天人界,常闻清吹空。

(《晋诗》卷十四,938页)张野《奉和慧远游庐山诗》:

觌岭混太象,望崖莫由检。器远蕴其天,超步不阶渐。朅来越重垠,一举拔尘染。辽朗中大盼,迥豁遐瞻慊。乘此摅莹心,可以忘遗玷。旷风被幽宅,妖涂故死灭。

(《晋诗》卷十四,938页)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

道存一致,故异代同晖;德合理妙,故殊方齐致。昔释安公振玄风于关右,法师嗣沫流于江左,闻风而说,四海同归。尔乃怀仁山林,隐居求志。于是众僧云集,勤修净行。同法餐风,栖迟道门。可谓五百之季,仰绍舍卫之风;庐山之隈,俯传灵鹫之旨,洋洋乎未曾闻也!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春秋八十有四,义熙十三年秋八月六日薨。年逾纵心,功遂身亡;有始斯终,千载垂光。呜呼哀哉,乃为诔曰:

於昔安公,道风允被。大法将尽,颓纲是寄。体静息动,怀真整伪。事师以孝,养徒以义。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学不窥牖,鉴不出户。粳粮虽御,独为苌楚。朗朗高堂,肃肃法庭。既严既静,愈高愈清。从容音旨,优游仪形。广演慈悲,饶益众生。堂堂其气,亹亹其资。总角味道,辞亲随师。供奉三宝,析微辨疑。盛化济济,仁德怡怡。于焉问道,四海承风。有心载驰,戒德鞠躬。令声续振,五浊暂隆。弘道赞扬,弥虚弥冲。十六王子,孺童先觉。公之出家,年未志学。如彼邓林,甘露润泽。如彼琼瑶,既磨既琢。大宗戾止,座众龙集。聿来胥宇,灵寺奚立。旧望研几,新学时习。公之勖之,载和载辑。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延禅众,亲承三昧。众美合流,可上可大。穆穆道德,超于利害。六合俱否,山崩海竭。日月沉晖,三光寝晰。众麓摧柯,连波中结。鸿化垂绪,徽风永灭。呜呼哀哉,生尽冲素,死增伤凄。单絷土椁,示同敛骸。人天感悴,帝释恸怀。习习遗风,依依余凄。悲夫法师,终然是栖。室无停响,途有广蹊。呜呼哀哉,端木丧尼,哀直六年。仰慕洙泗,俯惮蹄筌。今子门徒,实同斯艰。晨扫虚房,夕泣空山。呜呼法师,何时复还。风啸竹柏,云霭岩峰。川壑如泣,山林改容。自昔闻风,志愿归依。山川路邈,心往形违。始终衔恨,宿缘轻微。安养有寄,阎浮无希。呜呼哀哉!

(《全宋文》卷三十三,2619页)释智顗《与晋王书请为匡山两寺檀越》:

江州匡山东林寺者,东晋雁门慧远法师之所创也。远是弥天释道安之高足,安是大和尚佛图澄之弟子。三德相承,如日月星,真佛法梁栋,皆不可思议人也。而远内闲半满,外善三玄,德布遐方,声高霄汉。初诣山足,依止一林,共邪舍禅师头陀其下,若说若默,修西方观。末于林右,建立伽蓝。因以为名东林之寺。远自创般若、佛影二台,谢灵运穿凿流池三所。

(《全隋文》卷三十二,4204页)下编:总论下编:总论

同类推荐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热门推荐
  • 慕少,请自重

    慕少,请自重

    苏念在学校中碰到了慕容家的二少爷慕容离,两人先是以知己的身份,随后慢慢变为了男女关系而两人却浑然不知自己早已陷入情涡里......
  • 愤怒的拳头

    愤怒的拳头

    本书是悬疑故事集。作者从广阔的都市生活入手,以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社会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虽大都是小人物,但整个故事却表现了作者关注社会的大情怀。全书故事情节紧凑,语言简洁生动,读后令人深思。
  • 宠物喂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宠物喂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饲养宠物,宠物的种类繁多,各自的生活习性千变万化,对食物的品种、营养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有时候您可能会发愁,心爱的狗狗该如何训练呢,新买的金鱼该喂些什么呢,猫和鸟饲养都需要什么营养呢……这些问题,《宠物喂养小窍门》都为您解答。
  • 重生之首席女兵

    重生之首席女兵

    她是秘密组织最厉害的强者,无论是窃取机密还是对战都是一把好手,因为不想再同组织同流合污而一朝惨死,再次睁开双眼,重生回到十五年前,一切将都变的不一样。【本文一对一,强强互宠】
  • 豪门危情:全球缉捕少夫人

    豪门危情:全球缉捕少夫人

    “钱给你,人给我。”“成交!”于是,契约书签下。30天,她拍屁股走人。“女人,要走可以,把我的心留下来!”
  • 神级精神病

    神级精神病

    玉阳子被附体了,而且附体的人一天一换。社会各界,古今未来,虚拟现实,都不停附体而来。老子,孔子,如来,上帝,苏格拉底。鸣人,路飞,星矢,孙悟空,柯南,多拉A梦。华陀,李白,张三丰,牛顿,高斯,门捷列夫。这些人附体的时候,不但带来了知识,同时带来的,还有思想。于是,玉阳子被迫成了个精神名,三观一日一换,昨日善,今日恶,柳下惠刚好,云中鹤又来。今日散尽家败做善事,明日雨夜屠夫附体来。此病何日方好?只愿一魂独立,不想圣贤附体。
  • 蜜宠小娇妻

    蜜宠小娇妻

    “不要脸,连未成年人都下得了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上个星期已经成年了。”季然黑着一张脸看着眼前的女人。这个笨丫头真的是老头子给自己挑选的妻子?说好的温婉可人呢?说好的温和可亲呢?说好的温柔体贴呢?说好的……
  • 天子大陆

    天子大陆

    简介:他原本是那天界的上仙,而她只是一介凡民,地位不一实力不一的两人却相爱两世,终有一世她成就仙位,可以和他同住天界,但是造化弄人,她刚刚上天界,他就被罚下了人间,成为旁门左道之子,她为了她偷了天帝的仙丹,跳下诛仙台只为与其在一起,落入凡间的他们忘却了前尘往事,两人还会继续相爱吗?
  • 独宠慵懒圣女茗兰悠

    独宠慵懒圣女茗兰悠

    炼丹师的艳福,府中成群的美男,面瘫却温柔的杀手护卫,一个姐控的弟弟,护短的爷爷和老爹。当然了,还有口是心非冷冰冰的男主。啧啧啧,女主,你还是好好炼丹吧。
  • 妖艳太子不过期

    妖艳太子不过期

    他是前朝太子,亦是武林的幕后黑手。拥有绝美之容颜,倾国之财富。却心系易主的江山。费尽心机,倾尽所有。即将得天下时却被那个名叫莫忆苍的女子打乱心神。之后,他的记忆中只有她的一颦一笑。可是,她却对他说,“今生,我莫忆苍绝对不会嫁于帝王!”究竟是要天下,还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