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600000061

第61章 慧远(2)

昔成帝幼冲,庾冰辅正,以为沙门应敬王者,尚书令何充、仆射褚昱、诸葛恢等奏不应敬礼,官议悉同充等,门下承冰旨为驳,同异纷然,竟莫能定。及玄在姑熟,欲令尽敬,乃与远书曰:“沙门不敬王者,既是情所未了,于理又是所未喻,一代大事,不可令其体不允。近八座书,今以呈君,君可述所以不敬意也。此便当行之事一二,令详尽想,必有以释其所疑耳。”远答书曰:“夫称沙门者何耶?谓能发矇俗之幽昏,启化表之玄路,方将以兼忘之道,与天下同往。使希高者挹其遗风,漱流者味其余津。若然,虽大业未就,观其超步之迹,所悟固已弘矣。又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外之人,不应致敬王者。”玄虽苟执先志,耻即外从,而睹远辞旨,趑趄未决。有顷玄篡位,即下书曰:“佛法宏大,所不能测,推奉主之情,故兴其敬。今事既在己,宜尽谦光,诸道人勿复致礼也。”远乃著《沙门不敬王者论》,凡有五篇:一曰在家:谓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俗,迹同方内,故有天属之受,奉主之礼,礼敬有本,遂因之以成教。二曰出家:谓出家者能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大德故能拯溺俗于沉流,拔玄根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近开人天之路。如今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逆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也。三曰求宗不顺化:谓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其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其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故沙门虽抗礼万乘,高尚其事,不爵王侯,而沾其惠者也。四曰体极不兼应:谓如来之与周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咸异,终期必同。故虽曰道殊,所归一也。不兼应者,物不能兼受也。五曰形尽神不灭:谓识神驰鹜,随行东西也。此是论之大意。自是沙门得全方外之迹矣。

及桓玄西奔,晋安帝自江陵旋于京师,辅国何无忌劝远候觐,远称疾不行。帝遣使劳问,远修书曰:“释慧远顿首。阳月和暖,愿御膳顺宜。贫道先婴重疾,年衰益甚,狠蒙慈诏,曲垂光慰,咸惧之深,实百于怀。幸遇庆会,而形不自运,此情此慨,良无以喻。”诏答:“阳中感怀,知所患未佳,其情耿耿。去月发江陵,在道多诸恶情,迟兼常,本冀经过相见。法师既养素山林,又所患未痊,邈无复因,增其叹恨。”陈郡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见,肃然心服。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夫预学徒,莫不依拟。时远讲《丧服经》,雷次宗、宗炳等,并执卷承旨。次宗后别著义疏,首称雷氏,宗炳因寄书嘲之曰:“昔与足下共于释和上间,面受此义,今便题卷首称雷氏乎?”其化兼道俗,斯类非一。

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焉。以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初动散,至六日困笃,大德耆年,皆稽颡请饮豉酒,不许,又请饮米汁,不许,又请以蜜和水为浆。乃命律师,令披卷寻文,得饮与不,卷未半而终,春秋八十三矣。门徒号恸,若丧考妣,道俗奔赴,轂继肩随。远以凡夫之情难割,乃制七日展哀,遗命使露骸松下,既而弟子收葬。浔阳太守阮保,于山西岭凿圹开隧,谢灵运为造碑文,铭其遗德,南阳宗炳又立碑寺门。初远善属文章,辞气清雅,席上谈吐,精义简要。加以容仪端整,风彩洒落,故图像于寺,遐迩式瞻。所著论序铭赞诗书集为十卷,五十余篇,见重于世。

(209—222页)徐案:释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有《慧远法师传》,与上文大同小异,文繁不录。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

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自然之元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闲宇,而感物通灵,御心惟正,动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积习以移性,犹或若兹,况乎尸居坐忘,冥怀至极,智落宇宙,而暗蹈大方者哉。请言其始。菩萨初登道位,甫窥元门,体寂无为,而无弗为。及其神变也,则令修短革常度,巨细互相违,三光回景以移照,天地卷而入怀矣。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元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而悟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元音之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以兹而观,一觌之感,乃发久习之流覆,豁昏俗之重迷。若以匹夫众定之所缘,固不得语其优劣,居可知也。是以奉法诸贤,咸思一揆之契,感寸阴之颓影,惧来储之未积,于是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寝,夙宵惟勤,庶夫贞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临津济物,与九流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茅之兴,俯引弱进垂策其后,以此览众篇之挥翰,岂徒文咏而己哉!

(《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二,2402页)《万佛影铭并序》:

佛影今在西那伽诃罗国南山古仙石室中,度流沙,从径道,去此一万五千八百五十里,感世之应,详于前记也。

夫滞于近习,不达希世之闻;抚常永日,罕怀事外之感。是使尘想制于玄襟,天罗网其神虑。若以之穷龄,则此生岂遇?以之希心,则开悟靡期。于是发愤忘食,情百其慨,静虑闻夜,理契其心。尔乃恩沾九泽之惠,三复无缘之慈,妙寻法身之应,以神不言之化。化不以方,唯其所感;慈不以缘,冥怀自得。譬日月丽天,光影弥辉;群品熙荣,有情同顺,咸欣悬映之在己,罔识曲成之攸寄。妙物之谈,功尽于此,将欲拟夫幽极,以言其道,仿佛存焉,而不可论。何以明之?法身之运物也,不物物而兆其端,不图终而会其成。理玄于万化之表,数绝乎无形无名者也。若乃语其筌寄,则道无不在,是故如来或晦先迹以崇基,或显生途而定体,或独发于莫寻之境,或相待于既有之场。独发类乎形,相待类乎影,推夫冥寄,为有待邪?为无待邪?自我而观,则有间于无间矣。求之法身,原无二统,形影之分,孰际之哉?而今之闻道者,咸摹圣体于旷代之外,不悟灵应之在兹;徒知圆化之非形,而动止方其迹,岂不诬哉!远昔寻先师,奉侍历载,虽启蒙兹训,托志玄籍,每想奇闻,以笃其诚。遇西域沙门,辄餐游方之说,故知有佛影,而传者尚未晓然。反在此山,值罽宾禅师,南国律学道士,与昔闻既同,并是其人游历所经,因其详问,乃多有先,征然后验。神道无方,触像而寄,百虑所会,非一时之感。于是悟彻其诚,应深其信,将援同契,发其真趣,故与夫随喜之贤,图而铭焉。

廓矣大像,理玄无名。体神入化,落影离形。回晖层岩,凝映虚亭。在阴不昧,处暗愈明。婉步蝉蜕,朝宗百灵。应不同方,迹绝两冥……

(《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二,2402—2403页)谢灵运《佛影铭》(并序):

夫大慈弘物,因感而接,接物之缘,端绪不一。难以形检,易以理测。故已备载经传,具著记论矣。虽舟壑缅谢,像法犹在,感运钦风,日月弥深,法显道人,至自祇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幽岩嵌壁,若有存形。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庐山法师,闻风而悦。於是随喜幽室,即考空岩。北枕峻岭,南映滮涧,摹拟遗量,寄托青彩。岂唯像形也笃,故亦传心者极矣。道秉道人远宣意旨,命余制铭,以充刊刻。石铭所始,实由功被。未有道宗崇大,若此之比。岂浅思肤学,所能宣述。事经徂谢,承眷罔已。辄罄竭劣薄,以诺心许。徽猷秘奥,万不写一。庶推诚心,颇感群物,飞鸮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援之路。当相寻於净土,解颜於道场。圣不我欺,致果必报。援笔兴言,情迫其概。

群生因染,六趣牵缠。七识迭用,九居屡迁。剧哉五阴,卷矣四缘。遍使转轮,苦根迍邅,迍邅未已,转轮在己,四缘云薄,五阴火起。亹亹正觉,是极是理。动不伤寂,行不乖止。晓尔长梦,贞尔沉诐。以我神明,成尔灵智。我无自我,实承其义。尔无自尔,必祛其伪。伪既殊途,义故多端。因声成韵,即色开颜。望影知易,寻响非难。形声之外,复有可观。观远表相,就近暧景。匪质匪空,莫测莫领。倚岩辉林,傍潭鉴井。借空传翠,激光发冏。金好冥漠,白豪幽暧。日月居诸,胡宁斯慨。曾是望僧,拥诚俟对。承风遗则,旷若有概。敬图遗纵,疏凿峻峰。周流步栏,窈窕房栊。激波映墀,引月入窗。云往拂山,风来过松。地势既美,像形亦笃。彩淡浮色,群视沉觉。若灭若无,在摹在学。由其洁精,能感灵独。诚之云孚,惠亦孔续。嗟尔怀道,慎勿中惕。弱丧之推,阐提之役。反路今睹,发蒙兹觌。式厉厥心,时逝流易。敢铭灵宇,敬告震锡。

同类推荐
  • 中庸全鉴

    中庸全鉴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热门推荐
  • 误惹大人物:老婆,乖乖听话

    误惹大人物:老婆,乖乖听话

    深夜酒吧买醉点牛郎,一不小心睡了首长大人
  • 魂灭秘境

    魂灭秘境

    开篇言:善良,是我的本性,我以不懈的努力征服一切可爱的金灿灿!哦!那是这个世界最美妙的东西,足以让你的灵魂颤栗!礼贤下士,我做得很好,他们每个人无不赞扬得嫉妒我!尊老爱幼,是我一直坚持秉性啊。难道勾勾大爷会说,我是纯洁到所有人的嫉妒的人吗?当然不!因为这是他们的认同!我的身上拥有着这世间一切美德!我细心温柔,正直得从不捏死一只蚂蚁;当然,也从来不放过一切让我眼睛不动的东西!除非,它不值钱!一一陈勾勾语录
  • 腹黑校草:我的执事是恶魔

    腹黑校草:我的执事是恶魔

    可恶,明明是去晒日光浴的,却偏偏遇上一个毒舌男,居然那男生还是自己的同校兼同班,还是校草?!每次遇上他准没好事,没想到现在自己在家里都能见到他!腹黑加毒舌,不是恶魔是什么!
  • 地狱鬼差之帝妃妖孽

    地狱鬼差之帝妃妖孽

    她前世是被仙界鼎鼎有名的仙君栽种的一株白茶,他守护了她三千年终于等到她化形,却未料她第一眼见到的便是那掌控着十方妖域的王,一眼错爱,从此仙界的白茶堕落成妖,只为在他身边常伴左右。他曾问她:如果当初你第一眼看到的是我会不会爱上我?她点点头,所以他以自身修为向天道换来今世与她的相遇。前世今生,三个人的爱恋纠缠。今世他是否能够拥着自己所爱的女子笑看天下还是如前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爱的女子投入他人怀抱?
  • 侯门嫡妻

    侯门嫡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初次见面,芳心暗动。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寻得良人,日夜念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嫁的良人,嫡姐反目。沦为妾室,四面楚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腹中胎儿,身死冬日,良人在侧,冷眼相关。译吁唏,译吁唏!世人皆言痴傻儿,怜之痴男怨女何处从。若有来生,但求不曾相遇。
  • 昨日再现

    昨日再现

    徐家当主被离奇谋杀,是仇家所为还是财产的争夺?错综复杂的案件接踪而至,侦探和警方携手调查。当徐家所隐瞒的真相一件一件浮出水面之时,爱与阴谋的篇章拉开了序幕。这是个关于爱,关于家庭的故事。
  • 很纯很暧妹

    很纯很暧妹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 风云行天下

    风云行天下

    两个出身武术世家的正直帅气的年轻人,父亲遭人暗算被杀。林风,一个年轻,英俊而又武功高强的年轻人,带着自己的好兄弟,陈虎无奈走上逃亡复仇路两人误入煤矿,却意外得到贵人相助,继承矿长石强的矿产。林风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兄弟的帮助成立了风云集团。林风深得女孩的喜爱,在林姝、易晓倩、李菲儿三个美女的爱恋中,林风的风云集团广纳人才,成立的风云集团。风云集团受到了大财团的挤压和迫害,风云集团在林风等几个年轻人的带领下铲除了恶势力,征服了国内市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林风查出了杀父仇人竟然是……深爱着林风的三位绝色天香的美人,感人肺腑,让人羡慕的爱情究竟如何?当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灾难,风云却世界震惊……
  • 盛世战王

    盛世战王

    新的世界,新的职业,从此走上一条辉煌的路,你就是我的影子,我就是你未完成的梦想,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直到天荒地老,
  • 绝世医女:腹黑大小姐

    绝世医女:腹黑大小姐

    错付感情,涅槃重来,来到与她心性处境都十分相似的人身上。从此大放异彩。一次意外的祭祖让她得到了一只‘灵魂’,帮她生存,教她武功,兮言则要替他寻找一人。是谁?她不知道!怎么找,只有一块玉佩上留存着些残缺的提示。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她和身边的人都陷入了危险之中,自从她出现以后,和平的生活在此被打乱了,一切的一切都将她推入不利之地,她该怎么办?会有人相信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