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12

第12章 大乘佛教思潮的兴起及其一般特征(11)

其次,“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还有“璎珞、服饰,严身之具”;“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这包括“所作”要尽心,不懈怠,要及时,“必令终竟”;然后是“常为赡视宾客,净其房舍卧具,爱敬,言则柔软,僮使软言教诏,善能守护财物,晨起夜寐,能设净食,能任教诲,能覆恶事,能赡疾苦”。

民间俗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在封建社会,像此处设计的夫妇关系也是一种理想了,因为它没有中国传统的“三从四德”,也不像传统佛教那样攻击所谓“女态”,倒是把“璎珞服饰”等美化妻子的身材作为丈夫的义务,而把参与理财和家庭教育列为妻子之权柄,这应当是相当文明开放的。

关于“供给奴婢”,同样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而且是“不骂不打”;奴婢即以“十事”回报,不作罪过,不待教作,作必令竟,不令失时,早起,守物,少恩多报,至心敬念,善覆恶事,虽贫穷终不舍离。这样的奴婢,有些符合中国观念中的“忠仆”的形象,但那“忠”的前提条件,是主子不只要供给其一切生活所必需,而且还有不骂不打的人身尊重,这在“忠仆”的概念里是没有的;“忠仆”只能是无条件的,是只有义务而不可以讲权利的。

《菩萨善戒经》中也为王者设想过如何处理与臣民的关系问题,但自觉地把它当做一种社会政治关系提出来,并规定出总的处理原则的,那还是《六度集经》。其《戒度无极品》中记:王者为德仁法。帝精明,即日月济等,后土润齐,乾坤含怀,众生即若虚空,尔乃可为天下王耳。若违仁从残,即豺狼之类矣;去明就暗,瞽者之畴矣。(《六度集经》卷四,下同)于是结论就出来了:“狼残瞽暗”,“不可为宰人之监,岂可为天下王哉!”这样,被统治的臣民则表示:“宁为有道之畜,不为无道民矣。”就是说,王行仁政,慈爱众生,民即“无为”,作畜也愿意;王若无道,残害民众,他的臣民就可以像对待豺狼、桀纣那样对待之。所以君臣之间、君民之间,也是互动的关系。这是一种政治伦理,它与《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相仿,而与《周易》经传等提倡的上尊下卑等主流政治观念不甚相同。

《优婆塞戒经》是很重视财产的,把拥有富足的财物同寿命长久等量齐观,但它强调取之有道,用之有道。除了禁止偷盗这类一般戒条之外,还提倡公平交易,反对欺诈,不许逃税,不得谋取不义之财,这也可以叫做经济伦理。《受戒品》特别规定,学习经营,善于处理财务,是优婆塞受戒的前提之一。该品云: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三分:一分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它把全部收入分为生活消费、继续投资和必需储备三分,这种理财方法,大约是善于经营者的经验总结,至今不失为一种理财的参考。它同时叮咛,储备须注意安全,“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这当然也是经验之谈。这些经验之谈,说明《优婆塞戒经》中的优婆塞,主要是商人;商人在促进大乘佛教的发展中,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 忍辱和精进的内涵及其根本精神

“六度”的第三度为“忍”或“忍辱”。《六度集经》卷五的提要是这样介绍的:菩萨深唯:众生识神,以痴自壅,贡高自大,常忍欲胜彼;官爵国土,六情之好,己欲专焉。若睹彼有,愚即贪嫉。贪嫉处内,瞋恚处外,施不觉止。其为狂醉,常处盲冥矣。辗转五道,太山(地狱的古译)烧煮,恶鬼、畜生,积苦无量。菩萨睹之即觉,怅然而叹:众生所以有亡国破家,危身灭族,生有斯患,死有三道之辜,皆由不能怀忍行慈,使其然也。菩萨觉之,即自誓曰:吾宁就汤火之酷,菹醢之患,终不恚毒加于众生也。夫忍不可忍者,万福之源矣。自觉之后,世世行慈,众生加以骂詈捶杖,夺其财宝妻子国土,危身害命,菩萨辄以诸佛忍力之福,迮灭毒恚,慈悲愍之,追而济护,若其免咎,为之欢喜。关于“忍辱”,可以说是一切宗教中最普遍的教诫之一。一个人不能离群独居,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群体、家庭,都要碰到人际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既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们的大事,也是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而个人为了营造自己必要的生存和生活空间,一般来说也很重视,于是待人接物就变成一门学问。在我们的传统生活里,或作为个人修养,或作为处世哲学,在当今商品社会里,就蜕变为公关学。仅就个人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需要多方面的性格和品德,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忍让。如果没有忍让,但是任性而为,随意而行,或受情欲支使,或受名利驱动,不尊重他人人格,不考虑他人利益,那至少会破坏与周围关系的和谐,以致形成矛盾和对立,把自己孤立起来。

问题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忍让的性质以及忍让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这在各个宗教之间就有很大的出入。同一部《圣经》,《旧约》提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复仇主义;《新约》似乎在给以纠正,主张“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而且爱,必须达到“爱你们的仇敌”的程度,以致“宗教宽容”被当做美德。可是在对付异端、审判异端的时候,即使新教也没有放弃火与血的手段;无神论者之在一神论那里,始终被当做邪恶的同义语,给以鄙视和仇视,而且不只是让他们死后下地狱。《六度集经》把忍辱作为菩萨的一种基本品格,提到慈、悲、喜、舍这种所谓菩萨行的高度,看来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以致被侮辱被损害到亡国灭种、杀身破家也在所不惜。这恐怕不是所有大乘佛教派别都能接受的,上述《涅槃经》对于“一阐提”的态度,就是明显的一例;其允诺于王者的治国之道,也不是宽容的。

实际上,任何忍让或宽容,都很难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唯一原则和最高准绳,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服从和服务于特定目的和其他一些原则,而不能成为目的和原则本身。即以《六度集经》看,也是如此。其《裸国经》说:先圣影则,陨身不陨行,戒之常也;内金表铜,释仪从时;初讥后叹,权道之大矣。(《六度集经》卷五,下同)此中的“行”、“金”就是原则;高然卓出的“行”不得不表现为种种并不高洁的“身”形,而真“金”不得不用“铜”伪装起来。所以不洁和铜伪,仅仅是一种“权道”,即所谓方便。

忍辱的重要一着是能够忍受他人的误解,以致讥笑辱骂,最终目的在使对方理解,受到赞叹敬信。它用兄弟二人同时到“裸国”传教为例,一个与当地风俗相结合,白身相见,男女相杂,同歌共舞,结果受到尊重,释教得以传播;另一个则认为“释人从畜,岂君子行乎!”结果是被人驱赶出境,受到更大的侮辱。据说,这位善于权变随俗者,是行菩萨道时的释迦牟尼,而自命为“君子”的,则是彼时的调达。在这里,《六度集经》为“忍辱度”作了一个颇带哲理的概括:“杀物者为自杀,活物者为自活”。忍辱者终会受到尊重,而辱人者必将受辱。这也是一条法则。

尽管如此,忍辱还是被当做必须遵循的信条在菩萨行中肯定了下来。如果不能宽容,就难以成为菩萨。及至把“忍不可忍者”当做“万福之源”,加上因果报应的宗教观念,就使忍辱的信条更加固定下来。但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即使是推进菩萨道,也无法有所作为。绝对的忍辱可能导向苟且偷安、终生无耻。当然,如果斤斤计较条件,不能忍辱负重,小不忍而乱大谋,于事一无所成之外,或许还得继续蒙羞。因此,“忍辱”只能是方便手段。把方便当成原则,把手段当成目的,也不是大乘佛教的初衷。

此后,大乘佛教又给忍辱以许多新的含义,尤其是注入了认识论的含义,汉文的译文,也将界定明确的“忍辱”改成了内涵模糊的“忍”,所以忍辱波罗蜜就成了“忍波罗蜜”或“安忍波罗蜜”等。由“忍辱”向“忍”的这种变化,在一切有部的论著中也已开始,像《俱舍论》卷二三,即将承认、认可四谛之理,不会倒退堕诸“恶趣”,叫做“忍法”;“忍”即有了“忍可”、“安忍”于佛理的意思。大乘则大大发挥了“忍”的认识论方面,提出了“无生法忍”和“谛察法忍”(亦作“观察法忍”)的概念,在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智度论》卷六谓:“有二种忍:生忍、法忍”。其中“生忍,名众生中忍”,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处理人际关系中对人的基本态度,包括“忍辱”但不限于“忍辱”,所谓“如恒河沙劫等众生,种种加恶,心不瞋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所以此“忍”已超出忍辱,具有荣辱不动于心的意思,即所谓“安忍”。二是对于众生应持的理论性认识,所谓“众生无初,若有初则无因缘,若有因缘则无初;若无初亦应无后……若无初后,中亦应无。如是观时,不堕常、断二边。用安隐道观众生,不生邪见”。至于“法忍”,这里只讲了一句话:“甚深法中心无挂碍”。此处的“无挂碍”,指的是精通一切深奥的佛法,而心不执著,无所妨碍。

关于“生忍”和“法忍”的解释,非常之多,但究其实质,不外这两大类。

《大智度论》卷一四至卷一五,曾将“生忍”解释为对内心引发之愤怒、忧虑等苦恼的忍受,把“法忍”解释为对寒暑、饥渴、病死等外因引发之苦恼的忍受。但这是随宜说,而不是完整的说法。《摄大乘论释》卷七进一步综合为三种忍,所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就更加完全:前者相当于传统上讲的忍辱,后者指对佛说的忍持而不动摇,中间则是忍受外在恶劣条件的能力。这样,原始“忍辱”的成分被大大降低了,它与真理性的认识结合起来,又与制怒平忿、任劳任怨、不畏艰苦的精神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种优良的品格,即广义上的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精神,为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不过总体上说,忍波罗蜜强调的是以忍让去协调人际关系,以忍耐去对待苦痛,所以总是消极的成分居多。佛教成为近代不抵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可能与此有关。

关于“精进度无极”,《六度集经》卷六是这样说的:精存道奥,进之无怠,卧坐行步,喘息不替。其目仿佛恒睹诸佛灵像变化,立之前矣。厥耳听声,恒闻正真垂诲德音。鼻为道香,口为道言,手供道事,足蹈道堂,不替斯志呼吸之间矣。忧愍众生长夜沸海,洄流轮转,毒加无救;菩萨忧之,犹至孝之丧亲矣。若夫济众生之路,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济众难,志逾六冥之徒获荣华矣。“精进”也是保障事业成功的精神条件,“浅尝辄止”、“虎头蛇尾”都是它的反面。对于一个要从世俗社会超脱出来,离家别亲,另走一种道路的人来说,要想坚持到底,没有超常的意志和精进不息的精神,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这条道路非常非常之漫长,要经过多少个生生死死,经历多少种难以预测的苦难。因此,可能伴同佛教的诞生,“精进”就作为佛徒必备的品格规定在自己的教义和修行上。

早期佛教认为,“五善根”是生长一切善,当然也是佛教善的内在根据,“精进根”即居其一;令“五善根”持续顽强发展的驱动力,叫做“五力”,“精进力”又是其中之一;“四谛”中的“道谛”被概略为“八正道”,“精进道”也被列入其中。可以说没有精进,也就没有修道;精进绝对是修道的必要条件。在“三十七菩提分”中,它还被包括在“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中,叫做“精进如意足”,意谓只要坚持不懈,行者所精进的目标总会达到,如愿以偿。此外,“三十七菩提分”中还有所谓“四正勤”(亦称“四正断”),指在生善断恶的路上,要坚决,要勤奋,实际上就是早期佛教对于精进的具体要求;或者说,是精进的具体化。“七觉分”(又名“七觉意”)里亦有“精进觉分”,意谓专于所习之道,无有间杂,一心向前。这些虽是专对佛教修行而言,但不失普遍意义。

据此可知,“精进”本来是指保障个人修道办事得以成功的一种内在的品格,然而在《六度集经》中它被纳入“波罗蜜”,成为菩萨行,其性质和功能随之起了变化,变成了体现于外,为救济众生而不松懈、不疲倦的实际行动。前述《六度集经》解释的精进度有两层意思,都与早期佛教把它限于个人修持的一种方法不同:一是内心念念不忘佛道,意之所显,眼耳鼻舌之所觉,口之所言,手足之所触,一时一事一念皆不离佛道,从而将佛道化解到行者的全部思想行为中,而目的全在“忧愍众生”,培植“大悲”情怀;二是将“大悲”转化为行动,即使“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为济众生危难,也要精进不已,勇往直前。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信仰

    中国信仰

    什么是国学和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传统?国学就是国家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就中国历史而言,国学可分为古代国学,和现代国学。古代国学是古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现代国学是现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热门推荐
  • 农家娇女之食香满园

    农家娇女之食香满园

    二十一世纪蛋糕店老板洛雨意外穿越,成了古代农村的三岁稚儿。家徒四壁,还有恶亲戚,奶奶偏心成性,大伯娘自私自利,爹娘老实可欺。还好她这一世四肢健全,头脑尚在,外加系统加身,家庭圆满,还怕种不了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先使计分家,再做美食,开商铺,数着银子,带领全家奔上小康。不过失算的是,隔壁酒楼的少东家早就觊觎她这颗小白菜了,就等着把她娶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狂宠刁蛮妻

    总裁狂宠刁蛮妻

    他本是富家公子为追娇妻不惜变身打工仔,为见娇妻一面不断的制造着各种偶遇,在邂逅中成功虏获了娇妻的芳心。她耐不住他的死缠烂打最终不得不提早的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活,与他一起奔赴礼堂,在朋友们的祝福下踏上婚姻的旅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完】女警穿越记:王爷本红妆

    【完】女警穿越记:王爷本红妆

    刑警林辰是公务中不幸身亡,穿越到了锦宋国小王爷王玄礼的身上,不想却是女生男养,更让她无语的是,王爷有了身孕。顶着事情败露,满门抄斩的压力,生下了儿子王玄礼。\r为了能将功折罪,她只得女扮男装,支持二王爷龙胤澈夺得皇位,日久生情之时,却被孩子的爹俘虏,是去是留,为女为男,在一次次的痛苦抉择中徘徊……\r
  • 吹牛大王穿越记

    吹牛大王穿越记

    有一个非常正经的大好青年,不小心吹了次牛,就被穿越到了一个崇尚吹牛的异界大陆,为了修炼,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吹牛,伴随着无数的搞笑段子,打怪、经商、争霸、撩妹、奇幻旅游,最后成了那个世界的神
  • 时光夏瑾季微凉

    时光夏瑾季微凉

    每段青春都会苍老,但我希望记忆里的你一直都好蔚蓝就算你再安静又怎样,还是会扰乱我的心鹿晗你说人山人海边走边爱怕什么孤独?我说人潮汹涌都不是你要怎么将就?蔚蓝
  • 宰执天下

    宰执天下

    时隔百万年,天界波澜再起。陨仙之战,万千仙道高手败亡,九名帝君极尽陨落,降下血雨,令众仙都在战栗。洪荒大地,奇异诡谲,万族林立,诸圣争霸。群雄逐鹿,究竟谁能宰执天下?!萧逸云战陨仙而不亡,历往生轮回而不灭。集两世宿慧因果,从晴昼海中走出,寻重宝,遇知己,夺机缘,战八荒……
  • 校草蜜恋七十二天:甜心别太拽

    校草蜜恋七十二天:甜心别太拽

    开学第一天就目睹了一个人吃人的真实案件,她真是觉得哔了狗了,本想安安静静的去告诉警察叔叔,拿个钱钱什么的,却反被恶魔带回了大本营,差点在里面挂掉,好吧,好不容易逃出来了,可是为什么在她上学之后,学生会员们开始对她感兴趣,恶魔又时时刻刻想把她抓回去,甚至连一些神秘的组织也开始密切的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对此,万茜伊表示:姐特么就想安安静静的当个美女子,真的这么难吗?!等等……卧槽,那谁,别靠过来!!!
  • 周天之主

    周天之主

    少年修为被废,险死还生,幸得无上传承,凝练星辰之力,主宰周天万界。
  • 青春路口的启示录

    青春路口的启示录

    一个悲催到极致的灵魂,转世到魔法世界最富有的家庭里。牛掰的天赋,迷倒一片人的外表绽放出一朵绝艳的花。贴在清冷小巷墙壁上的一张羊皮纸,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神秘之门开启!身为“钥匙”的她,又该何去何从……
  • 应许星辰咏唱之诗

    应许星辰咏唱之诗

    某日,一位少年莫名其妙在三途桥上遇到黑色骑士和怪木魔王,竟是童话?同时,那位有着星色黑发的少女,说道:“我会再来找你的,看得见诗的平凡人。”于是,一段关于诗与青春的悲伤童话歌剧忧郁可怜热血无脑自残娱快吐槽轻小说冒险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