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400000005

第5章 宝宝真了不起(1)

婴儿的能力

自由宝宝

每当看到婴儿时,我都会感到婴儿所具备的出色的能力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可以说,人在诞生后的几年时间里,就为一生所需要的能力做好了准备。

之所以觉得“宝宝真了不起!”可能是因为我了解人在成人以后遗忘的能力。大人之所以会为孩子(不仅仅是婴儿)的语言、行为、想法感到震惊,可能是因为孩子具有大人所没有的自由。这种自由对于大人来说有时候是烦恼、是麻烦,是对成年人社会的一种妨碍,大人会感到没有时间去关切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许多自由想法往往被置之不理,不被重视,或被禁止,受到责备,以致无法实现。

孩子的眼睛总是在不停地转动。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玩的时候,两只眼睛都在不停地看着周围。他是在寻找有没有可以淘气的地方,有没有可以破坏的东西,可以反抗大人的东西。走路时,专门与希望早一点到达目的地的大人作对,故意在途中发现什么而停住脚步,拉住大人的手想要做些什么。吃饭的时候,专门与希望快一点吃的大人作对,故意磨蹭,把手伸向别处,就是不马上把东西放入嘴里,做一些多余的动作,好像在故意拖延时间一样。

孩子们的这些行为,在大人特别忙、特别着急的时候,会令人感到格外不耐烦。“你是怎么回事呀?”“快一点!”“你要我等到什么时候呀?”大人甚至要对他们吼起来。可是,不论你大人如何反应,孩子还是我行我素,根本不考虑大人的心情。

孩子真的是要为难大人吗?还是在与大人开玩笑?或者是想让大人担心?其实都不是,肯定不是。那是孩子面向未来的一种学习,他在努力学习生存。而且是以比大人更好的方法在学习。他们与“拼命、努力”的大人不同,充满“玩心”。因此,他们的行为会使大人感到焦虑。有一句话叫“边吃边玩”,孩子的“边走边玩”“边玩边尿”“边玩边脱”,都是在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在大人看来,玩本身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玩”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任何功能。但,“玩”却有它的价值。我认为“正因为‘玩’这一动词没有宾语,玩才具有终极的主体性”。孩子是通过玩来学习的,对于孩子来说,玩就是学习,玩具有符合人类生存不可估量的价值。孩子有着从周围的物和人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心,想与环境互动,他们是通过实际触摸、体验进行学习的。

宝宝也是哲学家

孩子具有与科学家一样的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不断地尝试,经历错误,以努力把握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大人更聪明,更富有想象力,更为别人着想,意识更鲜明,这些都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得到了证明。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她的着作《宝宝也是哲学家》中,说明了婴儿是通过“再发现”来扩展人的可能性的。这本书因此成为美国科学类书籍的畅销书。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对婴儿以及婴儿的大脑有这样一段饶有兴味的说明:“在孩子与大人之间,形成了进化中的一种分工。孩子好比是人种的研究开发部门,他们充满了新奇的想法,是智慧星;而大人则是制造销售部门。孩子的工作就是发现;而大人的工作则是推广应用。孩子提出无数的想法,而实际上基本都不被采用。仅有很少的部分能够实现”。尽管如此,孩子所具备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远远比大人要独特、优秀。可以说,世界上被称为天才的人,许多都是一直能够保持自由想象力的人。

书中还写道,“婴儿的大脑专注于想象和学习,与大人的脑相比,婴儿的脑有着更多的神经回路”。“因此,孩子的脑比大人更具有可塑性,更具有灵活性,更容易接受变化”。这是因为孩子需要尽早地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增长生存能力。

在脑神经细胞中,成年之后也一直成长的部分是掌管抑制兴奋的“抑制”部分。众所周知,人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是由位于脑前部的大脑额前叶皮质承担的,而抑制功能也是大脑额前叶皮质的作用之一。正因为有这样的功能,“可以屏蔽大脑其他部分的信息,只集中使用体验、行为、思考的部分。这种机制是成年人进行复杂的思考、计划、行动时不可缺少的”。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精力不集中,做什么事情马上就会厌烦,眼神很快就会移向别处,是因为孩子整理各种信息的抑制功能尚未发挥作用。而抑制功能不适合发挥自由想象力和增长学习能力。如果说婴儿是智慧星,则婴儿崭新的想象力中那些能够打破框框的构思非常重要,在幼儿时期没有控制能力也许是好事。

书的后面还写道,“大脑额前叶皮质是幼儿期之后在大脑中变化最为显着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脑额前叶皮质的活动最为活跃,即使完成之后,这些幼儿期的体验也会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成人以后,从幼儿期的想象力以及学习能力中可以获得有计划的行动,理性地调节行动所必要的信息。有证据表明,智能指数与大脑额前叶皮质成熟的早晚和可塑性相关。保持不受抑制、开放的心情,也许是变聪明的一个条件”。

这可能正是“孩子更好地活好现在”,而不是把大人变小,也不是比大人差,因为孩子有孩子存在的意义。

准备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想力,是婴幼儿教育的一个课题。

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婴儿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就像在白纸上画画一样,让孩子学会各种事情就是保育,教授孩子确立学问性知识和信息就是教育。然而自让·皮亚杰以后,“大人完成了发育,幼儿未完成发育”,以及“在幼儿尚未具备理解能力的阶段,教育没有任何意义”这些普遍性认识,被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所否定。

婴儿的大脑,已经发育到接近成人脑的大小,其大脑回路比成年人要复杂。即便如此,也不是什么都比大人强,他们的成人之路尚未完成,还是蜿蜒曲折的、狭窄的、不容易通过的。婴儿的智力活动比大人更活跃,其想象力和学习能力也比大人要强得多。与大人相比,婴儿可以收集到更多的信息,更具有自由想象力。但是,他们尚不具备整理概念和分类这种提取能力,还不能按不同领域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孩子对信息及创想力可以一个一个具体地思考,也具备了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然而却对记忆内容尚不能系统地进行分类。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逐渐会将自由思考变成概念,将各种行为作为自己的行为记忆保存下来,逐渐地对此感觉到责任。也就是说,对婴儿的教育不是像以往想象的那样,“大人在婴儿这张白纸上描绘知识”,而是“按照社会规则把婴儿无序、丰富的想象力整理成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

下面我们来具体考察一下婴儿大脑的发育情况。

艾莉森·高普尼克

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库校心理学教授和哲学客座教授,是儿童学习和发育研究第一人。最近,她提出“孩子在以与科学研究人员相同的方法学习”。《0岁孩子的“脑力”可以如此发达》的日译本于2003年由PHP研究所出版发行。

让·皮亚杰

瑞士近代着名儿童心理学家、发育认知论专家。

在有关孩子的知识和发育方面创立了划时代的理论。

他运用临床面试的方法,在对孩子的世界观、因果关系认识、道德判断等结构进行调查后,建立了自我中心的概念。但是,也有人批评说,他忽视了在发育中情商的作用以及社会和文化等因素。

婴儿的脑

脑科学的两大发现

脑科学研究的两个重大发现影响着婴儿保育。

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神经元(neuron,脑神经细胞)以及突触(synapse,脑神经细胞网络=神经回路链接)的数量不是不断增加,而是在1~3岁前后急剧增加,之后逐渐减少”。

人们都说,神经细胞采取的战略是先大范围联手,然后,放开不需要的手。与“先多产出、后删减”的方式相比,“按需求增加”的方式更容易敏感地应对周围状况的变化。

比如婴儿不能精细地活动手指,是因为活动手指所需要的神经细胞网络过于广范围地链接。伴随孩子的成长,不需要的回线消失,只留下需要的回线,手指才开始能够进行精细的动作。最近的研究表明,婴儿不仅拉手的方式发生变化,神经细胞本身的性质也会发生巧妙的变化。

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20世纪90年代在大脑皮质前头叶发现的“镜像神经元”。毫不夸张,正是由于这个部位的发达,人类与所有生物相比,完成了惊人的进化,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现,它证明了人类是自己完成社会性发育的。

那么,我们来详细地考察一下这两个发现。

突触

人类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脑的重量发生急剧变化。出生时脑的重量只有大约400克,而到了1岁时就增加到800克,到了4~5岁时,就增加到1200克,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大约80%。脑内神经细胞的数量基本不会因为细胞分裂而增加。同时,在脑的许多部位,被称作细胞耦合通道的突触密度,在1~3岁前后发育到顶点,其后几年逐年减少至原来的2/3左右。像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可以区分每一个人的面孔一样,婴儿也可以识别猴子的面孔。这是由于突触数量多才有可能。但是,对于现代的孩子而言,没有必要去识别每一只猴子的面孔。于是,伴随着成长,则会丧失识别猴子面孔这种不必要的能力,只留下识别人的面孔的能力,集中提高这种能力。从这点来看,婴儿保育就是要留下必要的东西,丢掉不必要的东西。在婴儿保育中,如果“替孩子做的太多”,甚至会让孩子失去需要保留的东西。迄今为止,人们所思考的所谓“早期教育”,貌似吸收了许多知识,但如果这些知识不是孩子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则会随着突触的减少而消失。

对于人的大脑,每一天都会有许多东西被发现。人们发现,人的大脑在成长过程中,不仅神经细胞会耦合,同时神经细胞本身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对神经传达物质反应的变化。开始,会发生被称作“兴奋”的反应,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出现被称作“抑制”的反应。

也就是说,会变为正相反的反应。人在兴奋时会喧哗,之后需要抑制自己的行动,大人将其称为理性,虽然小孩子意识不到什么是理性,而大脑已经具备了抑制兴奋的功能。这就是被称为“抑制”的反应。

因此,神经细胞不会发生多余的兴奋,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扩散。

镜像神经元

在我们保育园实习的学生曾经这样问我,“这个保育园的孩子不是看着老师的脸色行动吗?”我回答说,“最近的孩子已经不再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了。在过去,今天家长的情绪不错,可以从家长那里要些零花钱;家长情绪不好,就老老实实的。如果发现家长累了,孩子就想帮忙,会观察别人的心情,而最近孩子预测和察觉他人行动的行为减少。我认为,孩子应该更多地观察别人的脸色”。

根据人的面孔读懂他人的感情,这是一种象征人类智慧的能力。

人们对什么是读懂他人心理,如何读懂他人做了研究。研究表明,读懂他人心理,不是根据他人脸上的眼睛、鼻子、嘴这些器官,而是根据面部表情来推测这个人的感情以及心理活动,继而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交流。人具有通过观察他人面部表情来推测他人心理的能力。

镜像神经元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镜像就是镜子,猴子发起某种行动时,大脑中与运动相关部分开始活动。其契机不仅是通过自己的意愿去运动,而是在看到他人行动时,大脑的那个部位也开始活动。如同自己伸出手去抓东西时一样,看到别人抓东西时,自己大脑的这个部位也会活动。人们常说,夫妻常年生活在一起,往往面孔会很相像,这是因为夫妻都在镜像神经元水准上相互模仿(脑内模仿)的结果。

镜像神经元之所以引起瞩目,是因为镜像神经元具有“读懂他人心理”这一重要功能。人的本质体现在与他人交流这一社会性的智慧上。人们认为,镜像神经元支持着人类与他人交流这一杰出能力。

这一发现回答了一时议论纷纷的“个体与集体是否可以两立”的问题。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发挥个性和与他人协调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如镜像神经元这一发现所象征的那样,个性正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磨炼出来的,人是通过反映在他人心里的这面镜子中的自己来了解自己的。

那么,镜像神经元是如何诞生、如何形成的呢?目前有一种假说,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婴儿在通过模仿家长这种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婴儿笑了,家长回应婴儿的笑,自己也笑,通过反复重复这些动作,婴儿脑中诞生了反映家长笑容的镜像神经元。更准确地说,婴儿不仅是在与家长的相互作用下,还会在与身边最亲近的人的相互作用下,以及与各种人的接触中,通过镜像神经元的相互模仿作用,产生以“共感”为基础的、集体的传统及道德,形成了文化。

同类推荐
  • 两代人的成长

    两代人的成长

    世界上有一种平行线可以相交,那就是父亲和儿子。从同宗同源出发,父亲和儿子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行走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最终融合,变成了一个人。父亲初中留校当教师,走上了中学教师工作岗位,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当选了人民代表,著书立说获大奖。儿子初中学习成绩年级倒数,高三毕业学校理科考第一。父亲要做西天的如来佛、儿子要做西天取经的孙行者。
  • 中学生家长必读

    中学生家长必读

    这本书由九章构成,分别涉及高中生的人际交往、情绪、意志、异性交往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在每一部分中,您都将看到一个小女孩安安的日记和她的爸爸妈妈的心里话。从日记里,您可以了解到一个高中女生心中的点点滴滴,帮助您更好地读懂自己孩子的心理世界。而从安安爸爸、妈妈的话中,您可以体会到同为父母的困惑与期望,获得一份共鸣。带着您与安安的父母共同的问题,您将看到“心理学与您”,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您介绍一些与孩子互动和沟通的技巧。在接下来的“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为您安排了一些引人深思的小故事,有些是名人轶事,有些是和您一样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真实经历。
  •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从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设计师,是画师。孩子能否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和采用怎样的行为模式与教育方式。但很遗憾的是,有权威调查证明:70%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100%的父母曾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孩子成长中的阻碍者。
  •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离异或丧偶等原因所形成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而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出来……单亲家庭作为家庭形式的一种,未必会对孩子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单亲孩子一一样可以健康成长,甚至出类拔萃,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单亲的现实。本书对单亲父母的心理、情感,单亲子女的教育以及爵婚家庭的孩子教育等问题均有深入分析和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单亲父母及孩子提供一个家庭自助的平台,用自己的双手扶起内心深处那架倾斜的天平!
  •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不同于市面上一般的婴儿食谱,它涵盖了更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育儿知识,如宝宝每个阶段的标准体重,如何度过长牙的烦躁期,提高睡眠质量,补足各种微量元素,等等,针对宝宝的每个成长细节都给予了新妈妈们细心的指导。妈妈最懂宝宝,妈妈最懂妈妈。本着分享的心情,有了这本书。编者想把更多的好妈妈喂养智慧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新妈妈能亲力亲为,给宝宝的每一餐都注入满分的营养和爱。
热门推荐
  • 绝命时刻之末世爆发

    绝命时刻之末世爆发

    当林逸从一个历经五年之久的末世梦中醒来,被一个搭载着【绝命时刻】的系统告知,真正的末世会在一周后到来,林逸又会如何抉择?
  • 怜寰宇

    怜寰宇

    看一位做了17年医药市场总监当了3年雇佣兵的胖大叔,被警察追杀穿越到异世成为八王爷怎样一步步生死搏杀扭转乾坤、再造寰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那个未知的世界

    那个未知的世界

    世界给予人类生存与繁衍的权利,而人类却给世界带来毁灭与战争。人类甚至妄自认为是世界的主人,却忘了相比于世界的浩瀚来说,人类只是一群弱小的蝼蚁而已。
  • 校园僵尸生存日记

    校园僵尸生存日记

    当你死过一次,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死第二次。身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僵尸,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 最强特战队

    最强特战队

    特种部队上尉的非洲冒险征战之旅。动荡的非洲生灵涂炭,叛军、部落武装、民地武、恐怖主义组织、民兵阵线,各种乱七八糟的枪杆子山头,为了地盘、财富、种族、政权等的疯狂流血冲突。为了和平和安宁,以上帝之名征战,以命抵命,以血还血。精彩的故事不断。。。。。
  • 这只阎王有点宅

    这只阎王有点宅

    阎王,顾名思义,掌管世间万物生死的主人!由于各种因果,哪怕是神也有消逝的一天,鬼母花浅离在一次负责异界引渡中销声匿迹,现任阎王‘阎枫’为寻觅爱妻踪迹,独自进入时间轨迹一去不复返,从此冥界大乱,鬼哭神嚎!它们想要趁着阎王不在之时突破冥界界限重返阳间。鬼界就要大乱,九殿阎罗自知如果在不出手,恐怕会酿成大祸,无赖之下,原本各施其职互不干涉的九殿阎罗,只好联手同时镇压,这才算平息了这场冥界灾祸,熟知国不可一日无君,冥界不可一日无主,虽然已经过去了20年…咳咳,为此前任阎王之子被迫上任,谁知…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凤临异世:老娘萌萌哒

    凤临异世:老娘萌萌哒

    人家穿越都是牛逼哄哄,结果她一穿就差点落了虎口,还惨遭惨无人道的非法囚禁。人家穿越都是美男帅哥一大扎,结果她一来就碰到一对好基友,拆起来的负罪感爆棚。人家穿越都是惊天妖孽,结果她就是一货真价实的惊天废柴。好吧,既然没法改变晴天也只能认了。反正没有天赋她依旧能在异世界过得风生水起。丑女?你眼神不好吗?要不要我给你配副眼镜?不贵!也就一千万!废材?也许吧。反正人家打架不用手。上,大猫,咬死他们!除了魔兽你还有什么?晴天仔细想了想,然后默默的掏出了一颗手榴弹……
  • 龙翔九天之霸绝天下

    龙翔九天之霸绝天下

    神界危机,魔界危机,人界危机,三界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傀儡?不错我就是傀儡。来自异世界的威胁,我被神有意的安排死亡,可是我却没真正死去,而是变成了一个灵魂体,为了拯救三界,他们把我送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并附身在一个贵族公子的身上。浑浑噩噩的我并不知道我要怎么做,我只是一个凡人,慢慢的我迷恋上了那里,我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开始学习他们的一切。可是好景不长。我肖家世代忠良今天却落得个满门抄斩的地步。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关心我的人一个个都离我而去的时候,我愤怒了,我要成为强者,只有强者才能保护身边的人,只有强者才能鄙夷天下。我要打倒你们这些所谓的神与魔。我要——傲视九天霸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