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400000006

第6章 宝宝真了不起(2)

读懂他人的心理

人是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读懂他人的心理、进行社会性交流的呢?这些是心理学的一个难题。在研究中有一个被称作“心理理论”的课题。心理学中“推测对方的心理”,“认为他人具有与自己不同意识”的能力,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现在,不仅在科学领域,同时还在“心理哲学”领域对这种心理活动在进行研究。这是一门学问,就是将他人看不见的心理活动,与作为可视的物理行为关联起来进行研究。其中,“心理理论”也把“镜像神经元”作为重要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日本心理学家子安増生和大平英树在《镜像神经元与心理理论》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人是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读懂他人的心理、进行社会性交流的呢?这个在心理学中可以说是最最基本、最最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最棘手的一个课题,在研究上尚无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在近20年的有关“模仿”“共感”“心理理论”“读心术”“自己和他人的关联词”“镜像神经元”等的研究中,从正面提出了“自己和他人”的问题,由此使研究前进了一大步。这个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自己和他人”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应该归功于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的发展。

人类的语言和行动在任何时代都是思考“自己和他人”的重要线索,而近年由于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对大脑活动实时监测技术的进步,通过“脑的解剖学构造”“脑神经活动的功能”“语言和行动心理学观察结果”这三者的同时映射,人们可以从各个水准上获得重要的知识。目前,在讨论“自己和他人”时举出的两个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视角,就是“镜像神经元”和“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

在心理学中叫作“推测对方心理活动”“认识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能力。英语为“Theory of mind”,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可以以误信问题进行确认。

自己和他人

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作为“心理理论”的对象进行研究,其中,有关人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读懂他人心理、如何进行社会性交流,以及这些行为是从几岁开始的问题,曾经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难题。一般认为,这些大约是从4岁开始的。尤其是有关心理世界的理解,据说是在3岁到4岁期间开始发生变化的。这表明是误信课题(辨别是否能够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的实验)。因此,有观点认为集体保育应该从4岁开始,而大多数保育园可能都是从3岁开始。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去考虑“模仿”以及“共感”这一心理活动和行动时,我认为从0岁开始,他人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孩子周围的他人无处不在,包括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然而,在现在的少子化社会中,这些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居住地区孩子数量减少,多数家庭只有母亲和孩子,而在家里,母亲还要去厨房做饭,打扫房间,做各种家务。这样,大多数时间就只剩下孩子与电视机或游戏为伴。在我们保育园中就有一个婴儿,不看动画片就不吃奶。因为他在进入保育园之前,家里就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喂奶的。

尽管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时候应该由母亲来带,但如果是母亲一个人带孩子,很可能就会以上述方法来带。

婴儿会根据功能来选择和利用他人。比如想玩的时候,他会选择发育阶段和自己基本相同的孩子;需要模仿的时候,他会选择比自己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想让别人教自己的时候,他会选择比自己年龄更大一些的孩子。他们也会根据合得来、合不来这样的性格差别来选择对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年龄差别来选择。有不同年龄孩子的孩子集体,原本存在于兄弟姐妹之中,或者存在于居住地区的孩子社会之中,而今这些均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创造不同年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基于这样的现状,最近还在开展有关兄弟姐妹的作用的研究。

婴儿与生俱来就有做各种事情的能力,而发现这些能力,需要有环境影响的作用。尤其是在“心理理论”中,对兄弟姐妹这种环境影响,也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孩子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是罗伯特·富尔格姆的着作《人生所必要的智慧都是从幼儿园的沙子堆学会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书中这样写道,“所有东西都要与大家分享。不要耍小心眼儿。不许打人。东西用完后要放回原处。搞乱了要自己收拾。

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伤害了别人一定要道歉”,等等。这些人生所需要的智慧不是在高等教育中学会的,而是埋在幼儿园的沙子堆中。这并不是说沙子如何重要,而是说不同年龄孩子组成的集体的意义有多大。人都是通过别人来理解自己的,如果能够听到不同的人评价自己,就越能看清自己。如果只听到母亲的评价,将来走上社会,听到别人不同的评价时,心里就会受打击,会封闭自己。

因此,在不同年龄孩子的集体中的成长经历非常重要。

罗伯特·富尔格姆

他从事过牛仔、民间歌手、推销员、调酒师、画家、牧师等多种职业。喜欢无意识地深思自身周围的事物。他偶然出版的《人生所必要的智慧都是从幼儿园的沙子堆学会的》在美国成为销量400万册的畅销书。

从脑的发育到感觉器官的发育

发育中的运动

人与人的交流,不仅仅依靠语言。无论是否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人都是利用五官感知外部刺激,将信息传送给大脑,理解该刺激,从而进行判断。通过整理和保存这些信息,就相互的意思达成一致,则可以建立起下一次对话。这种利用五官感觉感受、理解、判断外部刺激的能力叫作“认知能力”。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构成的五感是切入口,通过这些刺激,将外部事物和现象变为有意义的东西,五感则成为“知觉”。为了完成发育,首先需要“自己与环境互动”。

曾经有人说过,“大脑地图是在与身体的关联中构成的”。通过自己的身体以及环境,同时还通过熟悉和开发身体的使用方法,大脑会“有组织地”完成自我。这种使用身体的方式叫作“运动”。家长曾经对我们说“让孩子们多运动”。这里所说的运动指的是跑,或者踢足球、打棒球等,指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运动。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运动”一词有时指的是“活动身体”。比如婴儿会将脸转向有声音的方向,用眼睛追逐活动的东西,这些行为都是通过运动认知和感知视觉、听觉的一种行为。没有高度的身体功能,就没有高度的大脑功能。

我们使用的仅仅是大脑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大脑的其余部分则是为了使人们在将来碰到意想不到的环境时,能够顺利地应对而保存的“余量”。同时,人们还认为,控制充分利用大脑能力的功能不是大脑,而是身体。人们会感知通过知觉获得的信息,通过与身体运动的相互关系,提高认知能力。

婴儿的运动大致分为两种,这两种运动将影响婴儿的发育,保证这两种运动的顺利过渡是婴幼儿保育中的重要课题。婴儿特有的运动中,有一种叫“原始反射”的运动。这种反射在新生儿和哺乳期婴儿中很常见,是一种对外部刺激无意识地参与的“不随意运动”。

当你触摸婴儿的手时,他会握住你的手。这是婴儿无意识的可爱的行为,实际上他不是想回握你的手,而是被称作“把握反射”的一种无意识的运动。还有,当我们抱起婴儿时,他会像要走路一样把脚伸向前方。这被称作“原始步行”的能力,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运动。在胎儿时期,随着脑干和脊髓的发育,开始出现原始反射,随着大脑功能的发育,在出生后不久就会消失。按照本人意愿活动手脚的随意运动代替了这种原始反射。从原始反射过渡到随意运动,婴儿的经验起着中介作用。比如无意识地握住的玩具,通过反复握住和松开,婴儿就可以逐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抓玩具。孩子拿着蜡笔随意反复画圆圈和线条,如此反复之后,就可以逐渐按照自己的意愿画出线来。这期间,经历和经验都十分重要,同时,“自发性运动”也十分重要。

与生俱来的三种学习能力

日本婴儿学学会会长、同志社大学婴儿学研究中心理事长小西行郎教授曾经说过,“婴儿生下来就具备‘数学’‘语言’‘音乐’这三种学习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出生后5个月左右,可以学会3以下的加法、减法。可以区分音调的不同。心跳本身就是节奏,婴儿当然也懂得节奏”。因此,我们也许应该否认婴儿处于一种什么都不懂的皆无状态的传统说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考察一下这种与生俱来的、优秀的学习能力。

对数的认知

有关哺乳期婴儿的发育和心理研究的成果及理论有许多,而当我们看到眼前的孩子时,还是经常会不由得疑惑:真的是这样吗?环境的变化、国家以及地区的差别、脑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结果证明,研究室或者书本上的理论会脱离现实,而我们眼里看到的孩子们的行为却是真实的状况。

法国认知心理学家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推翻了让·皮亚杰②已成为人类发育心理学定论的、“数的认知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理论。

他因《数感》而获得琼·罗斯坦德奖。

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通过对出生几天后一直到10~12个月月龄以及对各个月龄的婴儿的实验,认为婴儿出生1年之内是大脑最可塑的时期,婴儿毎天都在吸收大量的新鲜知识,同时也是数字认知的发育时期。

《数感》一书中,对婴儿生来就具备的、卓越的数感列举了饶有趣的事例,证明婴儿并非完全没有数感,而是在出生后不久就具备了相当于动物对数字理解的数的知识。只不过婴儿对数的认知能力与大人相比有所不同。让·皮亚杰认为,根据构成主义的理论,“0岁婴儿均处在感觉运动的阶段,他们依靠五感来探索自己周围的环境,通过运动行为学会控制自己。通过这些过程,孩子会发现明确的规则”。他还认为,婴儿对于数的认知,“与周围世界的其他抽象表象一样,是在与感觉运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成的”。

1980年实施的实验结果证明,即使是出生后仅仅几天的新生儿也可以识别2或者3的数。婴儿不仅能够识别看得见的数,也能识别敲鼓的次数,将声音与眼前物体的数目进行一一对应。在20世纪90年代,对0岁婴儿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研究。

1992年,英国的学术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一篇着名论文《婴儿期的加减法》。这篇论文根据婴儿对屏幕后面物体数量增减变化的反应,证明了婴儿能够理解加减法。

然而,婴儿即使会1、2和3的计算,可是仍然不能正确进行超过4的计算。在使用2个或3个物体的实验中,无论使用什么,婴儿都能明确地区分这些数。可是对于3和4却只能偶尔计算成功。研究结果表明,1岁以下的婴儿似乎还不能明确区分4个和5个,或者4个和6个。但是,对超过4的数,即使不十分准确,也可能会有连续的印象。

婴儿能够理解的数

婴儿使用五感在各种场合认识数。婴儿可以对声音数字和眼前物体的数进行一一对应,即婴儿看到三个物体和听到三个声音,在脑中的反应是相同的。

婴儿对数字的才能是一种天赋,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让小孩子去参加数学课。尽管作为商业行为都在宣传,说给婴儿看比较难的计算公式以及文字等可以提高婴儿的智力,然而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如前所述,婴儿即使可能会1、2和3的计算,却不能正确识别超过4以上的数,因为这个时期婴儿的能力仅仅限于最初级的算数。

在《数感》一书中,记述了最近的研究成果:“婴儿生来就具备将物体进行个体区分,从小的集合体中抽出个体数目的能力,动物也具备这种‘数感’,这种能力与语言相独立,有着很长的进化历史”,“孩子对数的推定、比较、计算以及单纯的加减法,都是在没有明示下自然出现的”。2011年,我在德国考察保育设施时,在森林幼儿园看到了指导数字教学的场面。我当时就感到,他们是在正确理解了婴儿大脑发育阶段的基础上对婴儿进行数的指导。

数感

与触觉和味觉等五感一样,人生来就具备数感。

美国数学家丹齐克(TobiasDantzig)说,“虽然尚未找到合适的词汇,而我认为,人即使在尚未发育的阶段就具备被称作‘数感’的能力,由于具备这个能力,即使人没有直接看到,当从某一个小的集合体中拿走或者放入什么东西时,则会立即感觉到其中的变化”。

数数

有人说,孩子可以对算数进行再发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学习数数之前,会在玩的过程中,使用语言或手指,自己发现数数的方法。如果是这样,数数则是人类大脑中与生俱有的能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罗谢尔·纽曼和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兰迪·嘉里斯特是这方面研究的权威。他们主张,“孩子被赋予了不经过学习就会数数的天赋,比如每种东西只数一遍,数字语言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即使不教给他们,他们也知道最后的数字是一个集合体中所有数字的总和等”。“数数的知识是与生俱有的,在学习数字语言之前就有了数数的知识,这些指导着他们的学习”。

同类推荐
  •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从多侧面围绕一个大主题进行阐释。前两章拨开乌云见月明,让我们了解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最后两章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在领略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同时,能及时规避教育中存在的错误;中间几章,则详细介绍了成功教育的九个方面,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的技能,拥有乐观的心态、负责的勇气、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及投资理财的意识等,不一而足。
  • 欢乐小冤家

    欢乐小冤家

    中美混血儿汤米,来到深圳上学后,不适应中国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汤米跟中国的妹妹花小朵又矛盾重重,让他很烦恼,让花小朵也很痛苦。他们战胜了在学习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痛苦,其中还有中美文化的碰撞和中美教育方式的PK与融合,汤米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成长着。
  • 孩子最需要父母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

    孩子最需要父母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

    本书精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以专业的知识和视角进行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将会带给广大家长新的理念、新的感受和新的启发,帮助广大家长朋友一起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 如何让孩子与未来握手

    如何让孩子与未来握手

    回眸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父母为我们奉献过,幼稚园为我们服务过,社会为我们给予过,那我们也要为下一代建筑一条健康之路。我们要耐心为孩子服务,这样的服务不是伺侯,是为孩子提供良供良好的成长条件,让他们学会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学会独立、学会尊重、学会自信、学会坚强、学会创造性的思维。
  •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从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设计师,是画师。孩子能否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和采用怎样的行为模式与教育方式。但很遗憾的是,有权威调查证明:70%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100%的父母曾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孩子成长中的阻碍者。
热门推荐
  • EXO之月光少女

    EXO之月光少女

    一束奇怪的月光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最后还稀里糊涂的进入了SM,和EXO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想知道我们还发生了什么啼笑皆非的故事吗,一起来看吧
  • 极品傲娇女友

    极品傲娇女友

    2016爆笑来袭!还是一样的欢乐,还是一样的感动!还记得那年七夕情人节,我们一起花前月下,你看着喜羊羊,哭着对我说:“为什么灰太狼不能和喜羊羊一起看星星看雪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为什么真爱的羊与狼不能在一起?”“你从哪里看出喜羊羊和灰太狼是真爱的?”你委屈的看着我,泪眼婆娑,一把鼻涕一把泪往我身上摸着说:“你们男生真的不懂爱!”
  • 莫离瞳

    莫离瞳

    十五岁,夏瞳转到这所省重点中学遇见了发小林陌,又遇见了女神肖亚晴经过时间的打磨三人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还有与三人一起的叶以楠高一,夏瞳,林陌遇到了儿时的玩伴韩璃夏瞳和死对头程铭轩的感情随着家世的变化,分分合合,又怎么办韩璃千方百计讨好肖亚晴,肖亚晴是否会对韩璃实心实意?林陌对叶以楠的情,一直说学习的叶以楠是否知道破产的夏瞳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杀害父母的凶手,而就在这时程明轩又传来结婚的消息,面对各种打击的夏瞳怎么一步步走出困境的呢
  • 武道狂徒

    武道狂徒

    当众神将叶寒一家围在万皇殿时,当父亲拼尽全力送他出逃时,当所有血亲一一倒在血泊之中,叶寒孱弱的身影凌立在众神之下,他仰着天,眼眸锐利如剑,蔑视神威,冷声喊道:“我,凤歌皇朝大皇子叶寒!今若不死,他日必取你们顶上狗头,以祭我宗族!
  • 深衣考误

    深衣考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超级电子眼

    穿越之超级电子眼

    一次移植电子眼的手术,让他穿越到了一个武者为尊的世界。同时,这个世界中一名与他长相相同的人却意外身亡。无心之下,却取代了他的身份。数年之后,他凭借着出类拔萃的力量站上了这个世界的顶峰。千山万水我为王,武道乾坤我为尊!陈言:在我眼中,你们不过只是一堆数字而已!
  • 绝世殿下:庶女看病可好

    绝世殿下:庶女看病可好

    “殿下自重可好?”“本王就是看上你了,嫁给本王难道还委屈你了不成?”殿下追庶女,他们的爱情会是艰难还是一路畅通?
  • 异世录之浩劫再生

    异世录之浩劫再生

    传统的西方奇幻,我希望用一种清新、唯美的笔触,为大家讲述一个史诗般的故事,喜欢魔兽、英雄无敌、魔界的同学请进来看看。如果你喜欢美文,这部小说也值得你关注。总之希望大家支持我,也希望你们能喜欢我叙述或是行文的风格。
  • 倾尽天下只与君和

    倾尽天下只与君和

    穿越过后得一幸福家庭,有爹娘疼爱,还有两帅气哥哥。进皇宫,斗美女,闯江湖,排美男,样样不少。但意外却频频发生,家中变故,那个人阴魂不散,口出狂言。场景一“就你还想追本小姐,还早了十万八千年呢!”她邈视他,她不注重外表,只随心。“呵呵,你会是我的人!”他霸气宣布。拥她入怀,任她挣扎,把她心熔化。场景二"你,过来,”她朝他勾勾手指。待他过去,便勾住他的脖子吻上去。他眼中闪过兴奋,这是他努力的结果,一生的结果。场景三“如果我把你卖了,你会怎样?”她在他怀,柔声问道。"你舍得吗?”他温柔一笑轻抚她的睑庞。“嘻嘻,当然不舍得,你会陪我一起闯天下吗?”她调皮的捏了下他的脸,问道。他点头,便吻上了她的芳唇。
  • 末世的浩劫

    末世的浩劫

    当末世来临,人类将何去何从?贪婪、欲望,人性的丑恶一览无遗,不再有法律,有的,只是——弱肉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