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400000004

第4章 从两者关系到社会网络(3)

爬行期,需要给孩子准备一个能够充分爬行的宽敞的空间,准备孩子想要爬过去取的东西。除了准备这样一个实物环境以外,还需要准备一个更重要的“人”的环境。在日本文部省《保育园保育指针》第2章“孩子的发育”的开头这样写道,“尤其重要的是与人的接触,特别是在充满爱情、深思熟虑的大人的保护和照顾下,使大人和孩子之间形成充分接触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以这种关系为基点,逐渐产生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增加接触,形成对人的信赖感和自身的主体性”。概括起来,就是以与大人的关系为出发点,逐渐转化为孩子之间的关系,从中培养信赖感和主体性。

人类社会是通过人与人的相互关联构成的。从古到今人类都是在生存的过程中获得能力。今后,还需要所有的社会成员相互协助,共同解决问题,开拓未来。正因为如此,“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构筑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这也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孩子们具备自己是构成社会一员的意识(公民意识,citizenship)非常重要。正是出于这个理由,日本在修改小学学习指导大纲以及幼儿园教育大纲时,增加了“协同学习”的内容。不是由老师教授,而是让孩子们相互学习,这一点十分重要。

协同学习应该从几岁开始

在针对3岁以上孩子的幼儿园教育大纲中,重视的也是协同学习,尤其是重视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所谓听的能力不是老老实实地听老师的话,而是在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时,能很好地倾听一起制作的小朋友类似“这样会不会更好”的建议的能力。还有,针对小朋友的建议,自己表达“我觉得这样比较好”的说的能力。这些也是建立朋友关系所必要的能力。在新《保育园保育指针》有关婴幼儿发育的内容中,特别强调了“发育的连续性”。由此可知,协同学习不是从3岁以上才开始的,而是在婴儿时期就出现了萌芽。

发育除了具有连续性这一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方向性。人类为了延续下去,需要构成社会,那么,人类是否与生俱来就具备构成社会的遗传基因?是否会朝着这个方向发育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从婴儿期就需要开始相互之间的交流。可是,具体应该如何交流呢?

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来我们保育园参观的人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幕:

一个1岁左右的男孩子突然抓住一个女孩子好像要打架,保育员看了看,却无动于衷。在场的人很担心,担心放手不管会不会出问题。这时,一个不到1岁的孩子走到打架的两个孩子中间,抱住了先动手的男孩子。正处于兴奋状态的男孩子回过神来,反身抱住了这个不到1岁的孩子。不到1岁的孩子看到男孩子似乎已经不要紧了,就放下心来,然后又想要抱住被男孩子抓过的女孩子,可是被女孩子拒绝了。这个不到1岁的孩子被拒绝后,认为女孩子已经没事了,于是拉起男孩子的手去别的地方玩了。女孩子也恢复了状态,开始玩起来。为什么那个不到1岁的孩子会介入?我想可能是因为人类本身就具有采取此类行动的遗传基因。一般认为,不到1岁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周围的状况,而这个孩子却意识到了周围的状况,感觉到将要发生不好的事情,想要阻止事情的发生,这种能力起了作用。

但是,类似的行动也会因人而异。当我把这件事情说给其他保育员时,他们说,“那两个孩子即使打起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因此保育员才没有介入。那个不到1岁的孩子插进去,也许是保育员知道他想去阻止而故意让他介入的”。当孩子们发生需要帮助的情况时,保育员不是自己去提供帮助,而是尽量让其他孩子去帮忙。

我在德国考察时,曾经与当地的保育人员交换过意见。他们说:“当孩子来寻求帮助时,有时保育员会伸手相助”,而我们的意见是尽量让孩子们自己解决。从0岁开始就这样做。

变换角色

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在0~1岁的保育室,到了上午吃点心的时间。那天提供的是一盒果汁,需要插吸管喝。可是,孩子的力量还不够大,有的孩子不能把吸管插到纸盒中。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在德国,肯定是保育员把着手帮助孩子。而在我们的保育园里,“XX他会,请他来帮助你吧”。我们让孩子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在1岁孩子之间,也有过这样一件事。吃饭的时候,孩子们需要戴上围嘴,有的孩子自己不会戴围嘴,别的孩子就会帮他戴上。看到这种情景时,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这种行为就是关心他人的具体表现吗?我不认为刚刚1岁的孩子就会萌生这样的情感。我找到了当时读过的一本有关孩子发育的书,写的是有关变换角色行为的内容。母亲给婴儿喂断奶食品,过了1岁,婴儿就会想把妈妈曾经喂给他吃的东西以及周围的东西喂给妈妈吃。

这是他想换个角色,模仿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的一种体验。也是一种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行为。在保育园,如果想要变换角色,可以让1岁孩子喂0岁孩子。这对于1岁孩子来说是非常理想的环境。变换角色与为他人着想是不同的。为他人着想是因为别人为自己做事情时自己感到高兴因而也想要为别人做。而变换角色的行为,还会把自己感到不愉快的事情施加给别人。因此要注意,不要因为别人强行喂自己东西,使自己感到不愉快,就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强行喂给别人。

共同体验的必要性

刚刚1岁的孩子也想模仿别人帮助自己做过的事情去帮助其他孩子。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很了不起的。虽然有时你不能确定孩子是否看到了,但孩子们会将眼睛看到的情景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即使是无意识的,很多情景也会进入孩子的脑海。因此,观察其他孩子的行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

一起吃饭被称之为共食,一起看同一事物被称之为共视(共同注视)。婴儿期共视也非常重要。婴儿一个人玩的时候,有的孩子会不时地回过头来,确认是否有人在照看自己。其实,那不是在确认是否有人在保护自己,而是他在玩的时候,感到有趣,或者感到不可思议时,想确认是否有人和自己看着相同的东西。婴儿许多时候的行动都是用手在指,这并不是希望对方看自己,而是希望对方能和他一起看同样的东西的一种暗示。不是要求保育员面对婴儿,而是要求与婴儿一起看同样的东西(=共视)。以前,人们认为背孩子会有这样的效果,婴儿可以在母亲的背上和母亲一起体验母亲所做的一切。

对于婴儿来说,不仅需要共食、共视,共同体验也非常重要,比如共触。共触就是用别的孩子的手去触摸睡着的孩子的脚。从睡着孩子的角度来说,是自己的脚在触摸别的孩子的手。一个人自己触摸和被触摸的行为就是吸吮指头。

婴儿期,孩子通过五感和小朋友以及大人的共同体验对发育会产生好的影响。

通过共感培育社会性=婴儿保育的目标

这些共同体验日积月累,会在孩子中间产生共感。对方感动,自己也会感动,看到别人玩得很有趣,自己也想试试,这就是诱发模仿的行为。孩子还会去预测对方想做什么。比如会递给端着盘子的孩子一个勺子,会对不敢上滑梯的孩子给予鼓励,类似基于预测的这些行为从1岁左右就开始了。

而且,“预测能力”在社会上是不可缺少的。最近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类似行为是一种叫作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在起作用。人们认为,正因为有了镜像神经元,人类才迅速完成了进化。

从婴儿期开始的与其他孩子的共同体验,对孩子的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有了共感以及相互模仿的基础,才能够在3岁以后实现协同学习。而在只有孩子和母亲两个人的关系中,是无法构筑这样一个基础的。以前,保育园里保育员扮演母亲的角色也没什么问题。而现代家庭里,已经无法形成孩子与孩子的关系。因此,保育园必须要考虑如何建立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专业用语“水平方向的动力”的概念。比如孩子做好手工,拿来给保育员看时,保育员如果只是表扬说:“做得很棒!”这是纵向动力。如果这时候再加上一句:“你还能教给别的小朋友吗?”就会促进孩子之间关系的扩展,是水平方向的动力。保育员需要以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孩子建立起伙伴关系,把孩子们联系到一起,把他们培养成社会的一员。

这样积累的结果,可以使人类克服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去开拓未来。

发育不是学会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情,而是在从出生至死亡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中,观察各种行为如何变化,这是发育论的最新观点。保育人员的作用就是在每个孩子不同的发育状况下,照顾好他们。

镜像神经元

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完成了爆发式的、惊人的进化。其结果诞生了镜像神经元神经细胞。通过这部分的进化,可以以更细腻的方法去预测他人的心理、思考内容以及意图等。通过这些进化,人类开始了社会生活。

还有一种人们认为是由镜像神经元参与的重要活动,就是迅速观察、学习这样的高度“模仿”。

同类推荐
  • 怀孕与优生指南

    怀孕与优生指南

    健康的青年男女结婚后,大部分妇女都会怀孕,孕育新的生命,即人们常议论的“生命的奥秘”。究竟受孕怎样开始的,妊娠又经历了哪些过程,只有正确了解这些问题,才会真正懂得这是健康女性所具有的生理现象。本书从孕前常识、优生优育等生理问题和婚育政策开始,在内容上逐步揭开孕育新生命的奇迹。
  • 把孩子培养成才

    把孩子培养成才

    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所有的父母如何面对和教育孩子,帮助所有的父母了解孩子成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帮助父母全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使孩子在成年后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刘美芳编著的《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内容简介: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对于儿童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告诉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成长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入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 父母,请这样开启孩子未来的财富之门

    父母,请这样开启孩子未来的财富之门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孩子从襁褓婴儿长成大孩子了,不在需要父母的监护,更减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无形中与父母之间有了隔阂,孩子将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心中所想和人际交际圈,在此,本店掌柜提示家长朋友,无论您是成功者或是创业中、无论您有多忙应酬多多,请您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伴孩子走向成功。
  •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小学的时代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从幼儿园到小学,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作息时间、自理能力的要求等,都截然不同。面对环境的诸多变化,孩子们能否适应,可能会决定他接下来小学生涯能否顺利展开。
热门推荐
  • 安澈风华

    安澈风华

    她长他五岁,一袭嫁衣披身,做了他的妻。他新皇登基,为巩固皇位与她成亲。南国有佳人,明眸皓齿,巧笑嫣然。纤指捻花,足下生莲,衣袂翩飞舞惊鸿,化作蝴蝶相思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偏偏喜欢遥远的你

    偏偏喜欢遥远的你

    我叫苏乐。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有两样。一样是秦穆,一样是睡。然而两样苏乐都没有拥有。
  • 持剑笑天录

    持剑笑天录

    南赡部洲,在看似祥和的氛围之下,掩藏的暗流正逐步成形。天之魔众自远古饮恨后,其念念不忘染指三界,他们暗中与卫护人界的天神们作对,正不断蛊惑着柔弱的人心,致使天下部洲妖鬼丛生、邪道横行。天子山深处无敢问津的神堂湾里,到底隐藏着何等秘密?传说中的剑冢,妖骨守尸邪术及史书里记载的“长平之战”所坑杀的士兵躯体,为何会现于此地?毛骨悚然的未知生物正蜂拥袭来,那些寻宝客们却又该如何展开自救......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此书卷之中。和尚拖木头,一笑解千愁。
  • 魔因

    魔因

    曾经的魔罗罪犯,得到了出狱的机会,从恶魔变成奶爸,经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
  • 天界之纨绔传奇

    天界之纨绔传奇

    青玄,天界统治者青帝独子,因应青帝之天劫而生,天生真灵不全,天道劫力缠身,修炼之道断绝,各种灵丹妙药、神功仙法虽取之不尽,然收效甚微,且看青玄如何破开重重桎梏,创造属于自己的纨绔传奇。
  • 绝世魅王的逆天邪妃

    绝世魅王的逆天邪妃

    她,是一名特工,腹黑,心机,加颜值高。秘密潜进X国际恐怖组织,成为卧底,最终身份还是被揭穿......然后,然后就被一个自称为“天神”的家伙告知成为天女!穿越了!作为天女,要完成使命,她必须不断变强!她必须强大到让天地都为之震撼!然后她就这样走上强者之路,遇到了他。他腹黑,强大,还很妖孽!他说:女人是个什么东西?本王不屑一顾!但是,却屁颠屁颠地把自己打包双手奉上给她?某女却说:不要!你桃花太多,斩得我嫌累......
  • 《孙子兵法》的战略智慧与管理启示

    《孙子兵法》的战略智慧与管理启示

    本书将《孙子兵法》所提供的谋略应用到现代管理的实践中,系统体会其战略智慧、概括提炼其竞争谋略,铭心透视其管理启示。
  • 天缘仙人

    天缘仙人

    “我”原本过着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活,直到一天一个人来找我,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被抹去了存在过的所有痕迹,然后用强硬的手段逼我去一起找他的那个‘不存在的朋友’……逆转物理规则的仙妙无双幻境、不被载入史册的仙语十城、号称通往阴间的锁龙井,青铜殿里的遗骸究竟在等待什么人?唐刀与芭蕉扇有过怎样的纠葛?袁天罡与李淳风曾有过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这红尘万象中所谓仙人究竟为何物?没有人知道仙人的世界究竟通往何方,只希望你曾被这个哭泣着到来的凡尘温柔地对待过……
  • 火影之佐助新生

    火影之佐助新生

    黑色的夜给了他血色的眼睛,佐助却用来XX光明
  • 王俊凯盛夏的约定

    王俊凯盛夏的约定

    冒失的女主在与男主奇妙的邂逅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盛夏的约定谁还会遵守?盛夏的约定你还会回来吗?盛夏的约定你还爱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