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000000002

第2章 皈依,通往佛国的护照

问:信佛必须皈依吗?

答:想要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须皈依的。正如入学需要注册,结婚需要登记那样,由此才能获得合法身份。皈依还有特定仪式,应当在三宝前庄严宣誓,经由三宝证明方可。信佛而未皈依,即使内心对佛法理念相当认同,也奉行十善业道等,却不能算做正式的佛弟子。

皈依,也是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基本标准。我们学佛,是为了寻找人生的究竟归宿,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转向以三宝为中心的人生。每个生命的内在,本具备三宝的一切品质。换言之,在心灵的某个层面,我们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皈依的根本目的,正是在于开启这一宝藏。若不皈依,在某种意义上,也表明我们对学佛缺乏基本诚意。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连开启宝库的钥匙都无法得到,怎能进一步契入其中,获得法益呢?

问: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答:有些人觉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仪式根本可有可无。问题是,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妄想纷飞的凡夫来说,若无相应仪式将某一心行确定下来并不断巩固的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通过如法、庄严的皈依仪式,在佛、法、僧三宝前至诚宣誓,一方面是表达自己将三宝作为人生唯一依赖的愿望,同时也能因此获得三宝加持,获得诸佛菩萨和历代大德一脉相承的皈依体。

如果只是自己随便想一想:“哦,我皈依过了!”不仅无法获得皈依体,也很难对身心产生多少作用。我们心中时时都有各种念头来去,仅靠这微不足道的一念,又如何抵挡此起彼伏的妄想?所以,皈依仪式绝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我们向成佛之路迈出的坚定一步。

问:皈依时,如何才能得到皈依体?

答:如法的皈依,包括忏悔、发愿、正授皈依、回向等几部分。在皈依过程中,要听清和尚讲话。尤其是和尚宣布三皈内容时,更要听得了了分明,并以至诚恳切之心在三宝前庄严宣誓:“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完整内容是:“尽形寿皈依佛,如来至尊等正觉为我所尊,终不皈依邪魔外道。尽形寿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典籍。尽形寿皈依僧,清净僧团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体就是在此刻得到的。这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传承,意味着我们已取得修学一切佛法的资格,同时也是成就解脱、成就无上菩提的基础。

以什么心态领受皈依也是关键。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皈依,将得到上等的皈依体;以解脱生死的出离心皈依,将得到中等的皈依体;以但求平安的世俗心皈依,只能得到下等的皈依体。

问: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答:三宝,为佛宝、法宝、僧宝。其中,佛为圣者,法为圣典,而僧却有贤圣僧和凡夫僧之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从究竟意义上说,皈依僧宝,是皈依贤圣僧的品质。但住持和弘扬佛法,却离不开眼前的凡夫僧。所以,全体受过比丘戒的僧众,都属于僧宝范畴,是佛弟子皈依的对象。特别要注意的是,皈依僧宝不是皈依某个出家师父,更非不加抉择地对其唯命是从。

当然,佛陀也再三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虽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个师父,但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亲近一位具格善知识。佛法甚深,依我们现有的认识,很难透彻其中全部深意。如果盲修瞎炼,极易误入歧途,这就有赖于善知识的指导。

从依止角度来说,并非所有出家人都适合亲近。现实中的僧团,难免存在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在依止前必须谨慎选择。一旦择师之后,应对师父生起恭敬尊重之心,时常忆念师父的功德、智慧及恩情,如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等,以此坚定信心。若带着凡夫习气,将拜师视为拜干爹、干娘,不是发心随师修行,而是拉关系乃至说是非,对修学是有害无益的。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热门推荐
  • 星河军团

    星河军团

    人类通过无尽的杀戮统治了整个银河系,但他们的野心驱使他们继续统治其他星系。在人类与外星种族的战火中,一种生命力顽强且具备超强攻击力的生物崛起。他们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类以及其他种族对星系的统治。但是,影响对星系的统治只是智慧生物的幻觉,而真正影响他们的,是种族的存亡!(因为我还是学生,所以只能两周一章)
  • 刻骨铭心:情似屋

    刻骨铭心:情似屋

    如果说往事,对于他,如诺不是刹那时,我便会坚贞自己最初始的选择。我很庆幸在这大千世界里遇到你,我怕我面对这个肮脏混乱的世界时不知所措,我怕。所有的一切我都愿意,因为我嫉妒。我可以为了你不要命,你敢么?如果可以我将来不想成为你的亲人,而是情人。这一生还这样漫长,可是已经结束了,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轩逸,爱一个人这样容易,恨一个人这样容易。这世上最可悲的一件事,便是穷尽心智地追寻一东西,最后却离当初越来越远。明明是想挨得近一些,再近一些,却不知到底哪里出了差错,就这样渐行渐远。你很残忍,让我杀了你,却只留了我一个人。
  • 神族之王成王妃

    神族之王成王妃

    “一个废物,有什么资格嫁给本王!”一张休书,切断了百年世家与皇族联姻??“哈哈哈!本王重生啦!??呃,这啥鬼地方??”
  • 踏天恒尊

    踏天恒尊

    天,主宰一切。雷,灭杀众生。当上天出现意志,神雷具有灵性,世间又会如何呢?!废物少年不甘平凡,“虽然我如今很普通,但我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平凡少年逆袭,踏天灭地,掌握神雷,永世不灭。封:踏天恒尊!
  • 大乘密嚴經

    大乘密嚴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能看到你

    我能看到你

    喂!我说你啊,把手从那人肩膀上放下来……还有你啊,也别在他头顶飘着了……你们都跟我走吧,去也,去也……嗯?屏幕前的你啊,不要回头,不要抬头,你要是看到了“他们”,后果——自负吧……来不去兮作魂游……破不灭兮化怨走……思不尽兮灵为通……戾不散兮引渡口……
  • 刀称雄

    刀称雄

    一把刀,让一个少年走向了称雄之路。刀法三招,一道劈下去,一招横扫,一招刺。一刀在手,天下称雄。
  • 王俊凯是我的王

    王俊凯是我的王

    在爱情里无论彼此是什么身份,都将注定是彼此一生的王。要是爱情不允许彼此之间有所差异,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有差异呢?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没错这就是爱情,愿八十岁所伴是十八岁所爱。
  • 盗墓西游

    盗墓西游

    本书里介绍了唐僧师徒四人挖坟掘墓的各种悲催经历..........
  • 通天战圣

    通天战圣

    少年为揪出凶手,找寻失散多年的神秘母亲,从而披荆棘,斩妖魔,夺天地之造化,成就一个万世传颂的战圣!而人们,都叫他通天战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