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0800000006

第6章 元宵节节俗(3)

煮食元宵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先将锅中多放些水,水烧开后将火调小,见水面有轻微的滚动时,便可将元宵下到锅里,文火煮10分钟后,元宵松软了即可起锅食用。

炸食也是元宵的一种较常见吃法。先将元宵煮熟,晾凉,然后再炸,就不会炸崩了皮,并且也油。如果炸生元宵,最好先放在鸡蛋清里滚一下,再放到油锅里炸,这样既安全又能使炸出的元宵带有鸡蛋的香味。炸元宵时,需要不停地翻动,以免炸得不均匀。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元宵改制成汤圆食用。将买来的元宵掰开,取出馅,再将掰碎的元宵皮掺点水和成面,把取出来的馅一个个地用面包上,揉圆。这样改制的元宵容易煮,吃起来黏软可口,很像南方的汤圆。

如今,每逢元宵佳节,很多人家早已备上元宵,一顿吃不完,甚至连续几天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热滚滚、香喷喷的元宵固然美味,但吃元宵也要讲究科学吃法。俗话说过犹不及,其实说起吃元宵来也是一样。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的非健康食品,因此,元宵不宜作为早餐食用。此外,馅儿大皮儿薄的元宵固然美味,但每次吃个一二两也就足够了。随着元宵种类日趋丰富,元宵的吃法更是多种多样,一些食材更为丰富、造型更加精美的创意元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四)其他习俗

除了赏明月、闹花灯、吃元宵,民间每逢元宵节还有许多的节俗以及庆祝活动。除了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欢庆团圆、共度佳节之外,元宵节的习俗里也包含着人们驱邪禳灾、求子祈福等美好愿望。

1.各地元宵节习俗

北京市

老北京城里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每逢元宵佳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热闹五天五夜。在众多的节日庆祝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便是赏灯。明清时期,元宵节的灯市已遍布整个北京城。元宵夜,街道两旁彩灯高悬,家家户户挂上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而元宵夜的夜市也是热闹非凡,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品种繁多,一应俱全。因此元宵佳节逛夜市、赏花灯成了北京沿袭至今的习俗。现如今,每逢正月十五,王府井等夜市依旧热闹非凡,节日气氛浓郁。

河北省

在河北省的一些地区流行着元宵节占卜祈求去病消灾的传统习俗。在永平府,正月十五这一天有病的妇女会群聚窑下,共同祈求新的一年疾病消除,这种习俗被称作“陶灸”。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民间占卜方式,如有人将稍大些的一张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占卜吉凶,俗称“结羊肠”;另有一些地方将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的多少来预测该月的晴雨。

河南省

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在河南比较盛行,每到正月十五元宵夜,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若本地有河桥的,则众人相伴过桥。若无桥,则要用木板搭出数丈高的“天桥”并从上面走过。当地人相信这一传统习俗能够去病消灾,因此元宵节“走百病”在河南一些地区至今仍比较流行。此外,当地还有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山东省

山东省的滨州地区盛产大枣,因此该地元宵节就有照灯的习俗。元宵夜里,男孩子要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并同时在口中念叨“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家中的枣树来年便能获得大丰收。而日照地区特有的传统习俗是男女老少都要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到野外踏青,当地人称之为“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永葆青春年少。

一些临水地区的人家在正月十五元宵夜里这天多放河灯,以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山西省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每逢农历元宵节来临之时,当地的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彩灯,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彩灯每晚都亮着,花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将大街小巷装扮得火树银花、富丽辉煌。

除此之外,放焰火、逛灯展、踩街等元宵节俗也深受山西人民喜爱。元宵夜全家走上街头,逛热闹的灯盏,看美丽的焰火,欣赏花样繁多的古老乐曲、八音会、古装戏,热闹的传统习俗为节日增添了无限喜庆。

安徽省

安徽省淮南市在元宵节里的庆祝活动充满了独具特色的淮河风情。在淮河两岸,过去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由于年初一到初三这三天,人们忙于辞旧迎新、探亲访友,顾不上吃顾不上玩,因此元宵节才是一年中年味最浓的时刻。临近元宵佳节的几天里,淮南地区各种民俗文艺表演一场接着一场,扭花鼓灯、耍龙灯、狮子滚绣球、高跷、抬阁、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等多彩多姿、具有当地浓厚民俗特色的表演,把新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也给当地的家家户户带去喜庆。

阜阳市最具特色的当属阜阳灯会,自隋唐开始,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阜阳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鸟虫鱼兽灯、十二生肖灯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彩灯悬挂在自家门前,此外,元宵灯会期间还会表演舞蹈、曲艺,唱具有当地特色的大戏更是必不可少。最精彩的要数一台或两台以上的戏对唱,人称“戏台戏”。到了明代,阜阳灯会更加盛行,人们在这一天还要燃放焰火助兴,场面好不热闹。正是阜阳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节日民俗文化。

陕西省

正月十五这一天,出嫁的女子要带上丈夫一块儿回娘家吃元宵过节,当地人称之为“吃十五”。

此外,当地还有送灯的习俗。从正月初五起,开始送灯活动。主要是舅父给外甥送灯,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另外还有干爸给干女儿送灯的。灯的式样很多,有宫灯、莲花灯、盆灯、羊灯、鱼灯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鸟灯。一般送一对灯笼、十根蜡烛、十根麻花,连送十二年。孩子接到灯后,每晚打灯,成群结队地玩耍嬉闹,直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的“玩灯”叫做“闹灯”。

陕西扶风一带还流行元宵“挂坟灯”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里,家家户户的孝男孝孙在自家的祖坟上悬挂一盏红灯。挂灯前要烧纸焚香,设立香案,供献贡品,家中人跪拜,祭奠一番,以慰先人在天之灵,祈求新年全家平安。

江西省

江西当地有一种习俗是在元宵节时制作“稻草龙”,即用稻草扎成龙的形状,并在龙身的每一截都插满香火。稻草龙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而稻草龙舞到哪家,哪家就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此外,新建地区正月十五这一天流行祭祖扫墓,并有插竹为灯的习俗。

湖南省

湖南常德地区家家户户在元宵节时习惯食用一种叫“时汤”的节日食品,即以椒为汤,加入韭菜等食材,并用“时汤”款待客人。

新田地区正月十五舞龙灯,且当地有一种习俗,即游完龙灯后,要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湖北省

湖北武昌地区元宵节盛行“弄龙”,即舞龙,元宵节前便开始,要连舞三天。而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当地人称之为“龙换酒”。

云梦县(今汉江地区)流传着“照绝地蚕”的元宵节俗,即正月十五夜里,老农夫手持火把偏照田圃,以祈求新的一年无灾无害,庄稼丰收。

广东省

灯火在祀神礼节中是作为光明喜乐的象征。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节当日,广东大部分地区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当地人认为点灯即添丁的佳兆。元宵节当天,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节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家中添了丁。

除此之外,广东部分地区还有做丁桌、求喜物、掷喜童等与求子有关的元宵节俗。

2.少数民族元宵节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除了汉族之外,中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还有16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过传统元宵佳节,其中包括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锡伯族、藏族、纳西族、瑶族、畲族、布依族、黎族和仡佬族。赏灯欢乐是元宵节时华夏大地上的共同主题,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习俗也不尽相同。

朝鲜族把元宵节称为“上元节”。过节时,人们要去先辈坟前送灯,还要在院内、院门旁挂灯,有的还到河里放灯船。此外还有“挑福水”、“吃五谷饭”、“吃固齿糖”、“喝聪耳酒”、“跳民俗舞蹈”、“踏桥”等习俗。其中,“挑福水”是妇女在清晨头顶瓦罐到水井旁或河边,把映入水中的月亮“舀”上来,装进容器中。因为她们认为这样的吉祥之水会给全家祈福消灾,特别能使当年庄稼丰收;而“踏桥”是迎着月亮在家附近的桥上往返数次,据说这样当年可康宁无祸。

满族人较重内亲,过去元宵节时有舅舅给外甥糊灯笼的习俗。这不仅显示出舅舅的手艺,也拉近了与晚辈间的距离,故民间有歇后语称“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此外还有“走百病”和“照贼”的习俗。“走百病”即妇女们三五成群在冰上或空地上行走,嬉戏欢闹,希望以此摆脱晦气。而入夜手提红灯笼照遍屋内庭院各处,称为“照贼”,是为祈求家宅平安。满族孩子在元宵节这一天还和锡伯族孩子一样玩“抓子儿”的游戏,一群孩子坐在炕头,玩用猪、羊、鹿等动物膝骨制成的玩具,既锻炼了手的灵活性又开发智力,同时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锡伯族在元宵节这天也在家张灯结彩,摆酒席,吃元宵。但正月十六这天仍要延续过节,称为“抹黑节”,因为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墨穗病传到人间,庄稼来年能有一个好收成,这天人们起得很早,带上抹过锅底的黑灰布,外出在街头,伺机抹黑街上人,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躲不过,以相互抹黑取闹。这种既是祈求上苍保佑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又融合了娱乐性、体育性的活动逐渐发展成为锡伯族特有的元宵节俗。

藏族在藏历正月十五这一天要举办酥油花灯节。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拉萨八角街四周摆满了五彩酥油堆塑成的各种花卉、人物、鸟兽等图案的酥油花灯。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间艺术家用本地生产的酥油和色彩,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盘及各种姿态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细的灯架,玲珑剔透。人们还利用酥油花灯再现出各种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鸟和景象,有的连屏成片,像立体的连环图一样。精彩的图景、多姿的花灯吸引着人们狂欢起舞、彻夜不眠。

此外,正月十五这一天,布依族在逝去亲人坟茔的四周点灯以祭祀亲人;黎族全家老少齐聚,杀鸡共同享用美味家宴……少数民族的特色元宵节俗也为热闹的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丰富了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

同类推荐
  •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热门推荐
  • 上天送我一个王子

    上天送我一个王子

    “美真……你知道吗?”^_^?_?“什么,知道什么?”“我已经等了她十年。=^_^=我想我还会再等她二十年的。^__^////如果到时候她还是不回来,那我会一直等到那个时候为止的两倍时间。p^0^q我想,那就是爱,这是我能对她表示的爱的方式。”~v~“我不希望哥哥你受伤。T_T^因为你是我最喜欢的哥哥,所以我真的不忍心看着你受到爱情的折磨。因为,我也尝到过那种滋味,我不希望你承受这种痛苦。”;___;“……美真……”\(^O^)/“不行!这是我家河颖的!”T^T“唉,朴银宇!你给不给我?”>_<朴道庆生气地吼道。
  • 音尘之恋:娘子等等我

    音尘之恋:娘子等等我

    传闻上古星月九尾狐冷漠无情,但有人能告诉他,他面前的这一只傲娇蠢萌的狐狸是什么鬼!“你是不是又偷吃了!”夜潇尘额头青筋爆出,“哼,本狐肯吃你东西,已是天大的恩赐,还不谢恩!”她舔舔爪子,说。“谢恩你个头!”几年过去,夜潇尘竟迎娶了她人!“夜潇尘,我恨你一辈子!”“音儿!你听我说!我……”“不,我不听!你滚”藏音的心,被狠狠撕裂,破碎。她再也不想看见他“走,?你在这儿,我又该去哪里?”夜潇尘不愿就这样看着此生唯一让他动心的人就此离去,尽他所能安抚她,但结果又是如何?若伤害已形成,哪怕伤口早已痊愈,那句迟来的“对不起”还是会带来痛楚,所以,那句“我原谅你”远比想象的更难说出口。
  • 路过你的青春岁月

    路过你的青春岁月

    林翔在参加校庆纪念活动前一天提前回到学校,在校园周边校园里林翔又回忆起了自己的那段青春爱情,校庆日期接近,林翔在乎的那个人是否还能再次出现,经历了感情的回忆他们能否还再次再续前缘,一切都在《路过你的青春岁月》中见晓。
  • 神级幻想家

    神级幻想家

    一脸蒙比的马逸:什么gui?主神?我都快逆袭走上人生巅峰了好不!为什么要让我穿越,呜呜呜,我不要做任务,我要回家!呜呜呜~主神:doit,ordie.马逸:...好吧,你赢了......这是个逗比的惊奇之旅,论如何正确打开生化危机等一系列电影......主神?!你似不似搞错了!!我要回家,呜呜呜~.....谁说游戏一定要这样玩?我偏不!
  • 傲世王妃:废材二小姐逆天

    傲世王妃:废材二小姐逆天

    作品暂停中【强强1对1】腹黑+冷血。她是二十一世纪杀手界之王“冥雪”却因致爱之人背叛而陨落,拥有死神之称的她穿越到异世成为倪家二小姐,丑颜、软弱无能、废材……这些就不说了,竟然还被府上下的人欺负,亲生父亲要致她于死地,某女邪邪一笑“好,很好,这么作死,我必百倍还之”他是万万人崇敬的尊君,他冷傲、嗜血却对她宠而无度。某男看她坑人坑的很开心“玥儿跟我回家好不?”某女“这么快就想我去坑你爹呀!”某男拦腰把她抱住微笑“只要你喜欢”某女坏坏一笑。看你这么卖爹的份,我勉强答应你了,走吧。
  • 宫观碑志

    宫观碑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君安好

    问君安好

    紫白色的花儿轻飘飘的落下,她著着鹅黄纱裙看着远方,仿佛还是那年,她们在阳光下起舞,弄剑,抚琴。烹茶。清风若解意,请问君安好?她这一生不爱红装爱武装,早已料到会战死在这沙场,她握紧了身旁男子的手,抬起头望着天空飞过的那一排玄鸟,如果有来世,只愿终眷鼓,和他修一世安好她这一生可谓幸福的她在那一叶孤舟上,看着身旁的男子,浅笑间,想或许她很幸福,她可以携手挚爱,泛舟天下。她想或许她是最早离开这人世,她看着窗沿那半开半谢的昙花,昙花一现。她愿死后,一捧烈火,四撒人间,来世在遇他她看着眼前的烈酒,身为医者,怎么可能不知道有毒,为了他,装做不知情的饮下,死后化作一捧黄土也罢......
  • 凤唳天下:王的鬼面将军

    凤唳天下:王的鬼面将军

    那一年的战乱,至亲的人永远离开了她。她无奈之下,选择代替哥哥从军南诏。战争,是残酷的。她身披战甲上战场的那时,才发觉一切来之不易。可为什么当年,还是那么固执的离开家乡!他是一个国的王,血拼来得天下,他为子民,甘愿付出。后宫佳丽虽有三千,可他从不在意。他有江山,有社稷,便已足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女捉妖錄

    少女捉妖錄

    莫玲珑,带着天数出生的少女,有狼妖、狐妖、蛇妖疼她、照顾她,还有姜子牙、妲己抢着当她师父,左手修道法,右手施妖术,不管大妖、小妖,都逃不出她的手。偏偏古怪书生来作对,履履帮助她要收服的妖精逃走,一再骗她、害她,在她好心从妖女手中救回他这条命,他却偷走了她的心。觉菩生原是妖国的王子,妖国将军叛变,被迫逃到人间300年,妖王、妖后皆被打入锁妖窟,他躲在人间等待时机返回妖界救他的父王、母后,意外引发千年前的恋情。
  • 天才小宗师

    天才小宗师

    吴迪很冤枉的,他做人一向崇尚低调,可就是因为天才了点,妖孽了点,为什么就遇到这么多事?难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