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0800000007

第7章 元宵节与唐宋文学作品(1)

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到后来全民欢庆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向来受到文人士子的青睐,因此描写元宵节的文学作品数量繁多,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唐宋时期。

(一)元宵节与史传、小说

“当一种风俗衰退的时候,它肯定要遭受含义偏差之苦,就像圣者纪念日变为粗俗的娱乐日一样。”唐宋时,元宵节的本来意义逐渐模糊,宗教色彩逐渐消减,游戏娱乐成分增加,逐渐从祭祀性、巫术性的节日向娱乐性的节日转化。逐渐发展、丰富的元宵习俗对唐宋史传、小说的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众多的文学作品也鲜活地呈现了唐宋时期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孟浩然《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慎虚》诗云:“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其《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又云:“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这两首诗都是孟浩然在重阳节留下的作品,它告诉我们在节日里最易窥见民俗风情,引起作家的创作兴致。新春伊始的元宵佳节也是如此,闪烁的彩灯,震天的歌舞和富于民间风情的迎紫姑等习俗无不给创作者以灵感,所以,唐宋文学作品中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元宵节的影子。

唐代有宵禁制度,《新唐书·马周传》云:“先是京师晨暮传呼以警众,后置鼓代之。”每到夜晚,鼓声一响,上至朝廷官吏,下至市民百姓都必须返回各自住宅,有着百万人口的长安城顷刻间车马匿迹,“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街茫茫空有月”。只有执金吾率街使于各街巡逻。宵禁虽严,但元宵节前后几夜,却特许弛禁,放三夜花灯,称之为“放夜”。《雍洛灵异小录》记:“唐朝正月十五夜……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甚至有的人被挤得悬空而起,“有足不踢地浮行数十步者”。但文献中不见高祖和太宗时元宵夜大肆行乐的记载,可以推测李唐刚建时高祖与太宗并没有大力提倡元宵行乐。

唐时元宵夜鼎盛时期是在唐中宗李显登基以后。《大唐新语》卷八:“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四年春正月乙卯,于化度寺门设无遮大斋。丙寅上元夜,(中宗)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是夜,放宫女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丁卯夜,又微行看灯。”

睿宗、玄宗时上元盛景与中宗时比起来又更胜一筹,同是《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第七记:“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这样还不够,同年二月又要燃灯。睿宗时制作灯轮,玄宗时出现了灯树,灯楼。《朝野佥载》卷三中即对当时的灯树有详细的描述。可以想象,高二十丈,悬万盏灯,以金玉锦绣装饰的灯树是何等辉煌的景象!《明皇杂录》逸文记:唐玄宗时有南方巧匠毛顺,善于巧思设计,以缯采结为灯楼,这座灯楼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微风吹来,金玉铮铮作响。灯上又绘龙凤虎豹,作腾跃之状,栩栩如生。整个灯楼设计可谓巧夺天工!皇帝提倡,就会上行下效,皇亲国戚也竞相夸富斗奇。《开元天宝遗事》记: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的子弟,“每至上元夜,各有千炬红烛,围于左右”;而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更别出心裁,制作百枝树灯,高达八十尺,将其“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

上元夜除了看五彩斑斓的灯,灯下还有乐舞百戏。《旧唐书》卷三《睿宗本纪》记睿宗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朝野佥载》记唐玄宗让宫女以及从万年县选来的民女“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张说有《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就生动描述了兴庆宫前观灯歌舞的盛况。另外,唐时上元日还有以面茧占卜官位的习俗,《开元天宝遗事》记:“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或赌,筵宴以为戏笑。”

五代两宋,元宵节热闹依旧。《旧五代史》卷七《太祖本纪》:乾化二年正月,宣“上元夜,任诸市及坊市各点彩灯,金吾不用禁夜”。卷四八《末帝本纪下》:“乙巳,以上元夜京城张灯,帝微行置酒于赵延寿之第。”卷七七《高祖本纪》:“壬戌,是夜以上元张灯于京城,纵都人游乐,帝御太宁宫门楼观之。”卷八十《高祖本纪》:“是日上元节,六街诸寺燃灯,御乾明门观之,夜半还宫。”看来,元宵行乐并没因世事动乱、朝代变迁而有所改变。

两宋,元宵行乐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曲洧旧闻》卷七:宋“上元游玩之盛,冠于前代也”。首先,宋代元宵节放灯时间延长了。唐时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即十四、十五、十六日,宋代又增加了十七、十八两日。从何时延长,说法不一。《谈苑》说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俶献其所据的两浙十三州土地归宋,“钱氏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夜是也”。赵令畴《侯鳍录》也持此说。但《铁围山丛谈》卷一记:“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相传吴越钱王来朝,进钱若干买此两夜,因为故事,非也。盖乾德间,蜀孟氏初降,正当五年之春正月,太祖以年丰时平,使士民纵乐,诏开封增两夜,自是始。开宝末,吴越国王始来朝。”《燕翼诒谋录》卷三也持此说。南宋六夜灯,《帝京景物略》卷二《灯市》:“上元六夜灯之始南宋也。”理宗淳祐三年,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但风流天子宋徽宗还嫌时间不够,《宋史》卷一一三《礼志》记:政和五年,他下诏从十二月二十九日就开始在景龙门“预为元夕”,大放花灯,其目的在于“欲观民风,察时态,粉饰太平,增光乐国”。

宋时,不仅元宵行乐时间延长,灯的规模和制作前代也难以企及。宋代流行一种叫鏊山的灯景。鏊山之名,取于神话故事,传说海上有巨龟背负神山,后世模仿其形,将许多彩灯扎架而起,谓之鏊山,又称灯山、彩山。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宋东京的元宵节盛况:年前冬至时就开始“绞缚山棚”,到了元宵节,“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灯山彩绘神仙故事,皇宫里的灯山更是奇妙。“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技术了。“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围绕,谓之‘棘盆’”。当时皇帝观灯还形成了一定的仪式,十四日开始放灯,皇帝车驾幸五岳观,十五日驾诣上清宫,十六日纵万姓游赏,收灯后都人出城探春。宋代皇帝为表示自己是与民同乐,还喜欢对元宵观灯者予以赏赐。宋神宗熙宁年间上元夜,宣仁太后在御楼观灯,给张灯多者赏绢一匹,少者也赏赐乳糖狮子两个。宋徽宗尤其大方,每年上元夜,亲自上宣德楼观灯并赏酒,每个在楼下仰瞻圣颜的仕女都能获得御酒一杯。

皇帝的提倡以及他对张灯者的赏赐,无疑都大大推动了元宵行乐之风。宋时,从京师到民间都有专门的灯市。《武林旧事》卷二:“天街茶肆,渐以罗列灯球者求售,谓之灯市。”

除了唐时流行的歌舞百戏和迎紫姑,宋时的元宵习俗还有猜灯谜。即将谜语贴在花灯上,人们一边观灯,一边猜谜,元宵节成了比拼智力的好机会。

传柑也是宋代元宵节流行的一种活动。苏轼有诗:“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并作注:“侍饮楼上,则贵戚争以黄柑遗近臣,谓之传柑,盖尚矣。”

可见,唐宋史传和小说中关于元宵节的文献资料丰富,这一方面说明元宵节在唐宋己经成为全民性的盛大节日,一方面说明元宵节作为创作的触媒,己经成为文人笔下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二)元宵节与诗词

习俗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模式,诗词是人们对生活的咏唱,所以元宵习俗进入诗人词人的视野也是必然的,唐诗宋词也展现了缤纷多彩的元宵习俗。

在唐代,由于元宵节的盛行,描写元宵节的诗作也是十分多见。与其他节俗相比,描写元宵节的诗作有其独特性:即广泛的参与性和极度的狂欢性。让我们先看几则记载唐人广泛参与元宵狂欢的资料:

美人竞出,锦障如霞;公子交驰,雕鞍似月。同游洛浦,疑寻税马之津;争渡河桥,似向牵牛之渚。实昌年之乐事,令节之佳游者焉。(长孙正隐《上元夜效小庚体同用春字(并序)》)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六首》之一)

开元元年春,正月十五夜,开门燃灯,大酺合乐。太上皇与玄宗皇帝御门楼临观,以夜继昼。凡月余而罢。(王维《奉和圣制正月十五夜燃灯继以宴应制》序)

仙客开金箓,元辰会玉京。(张仲素《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

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袁不约《长安夜游》)

在唐人看来,一年到头平淡无奇、缺少情趣的日子真是太多了,他们就要用各种各样的节日走出平凡、打破庸常,制造气氛,掀起高潮,并从中获得乐趣。在新春伊始的元宵佳节,他们要暂时忘却生活的艰难辛酸及一切烦恼和不如意,暂时抛开现实中官民分野、利害冲突,在节日喜庆所缔造的有限时空和文化氛围中,尽情地玩乐,尽情地享受,享受他们平日所不能享受的一切。帝王后妃走出皇宫是为了寻觅平日没有的自由,平民百姓、文人士子甚至和尚道士与从无机会外出寻欢的宫人女子、良家妇人,这一夜在街头可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淄素不分”地尽情玩乐,这更是一种身心的解放,是他们内心极端渴望却难以得到的自由。节日狂欢给所有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舒泄郁积于体内和心灵深处的欲望和能量,让他们进入忘我之境,却因此而发现自我,体验到人之为人的存在,品尝到人之为人的滋味。经过这“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的三天,人们的体力和心灵都得到了平衡,社会生活遂得以在正常轨道上继续运行下去。总之,在正月十五这一喜庆的日子里,各种各样的人走出原有的束缚,来到辉煌的灯火之下,释放自己的心绪,从而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

唐代元宵诗的创作层面比较广。帝王有玄宗李隆基的《轩游宫正月十五夜》和文宗李昂的《上元日二首》。前者表现巡行途中“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的喜悦心情,而后者“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贵为天子能在狂欢之日想着普通百姓,也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然,唐代元宵诗的创作主体还是那些文人士子,他们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狂欢图: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

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陈嘉言《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

同类推荐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民族移民”介绍了兰州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和多民族的融合,呈现出兰州作为移民城市的多样化特性,体现了兰州的包容和胸怀;“兵戎战事”展现的是兰州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腥风血雨,从金戈铁马声中感受到的是对和平的渴望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幽影孤鸿

    幽影孤鸿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孤鸿、孤鸿,谁人肯从?
  • TFBoys之绯色仲夏

    TFBoys之绯色仲夏

    TheFightingBoys如沐春风的笑颜,成熟动听的歌喉,努力坚持的决心是他们的名牌.那年仲夏,他们遇见了她们......
  • 青春校舍

    青春校舍

    “青春校舍”是一个神秘的校舍,是大青大学里的一个谜。只有勇敢追梦的少年们出现时,它才会出现,并让他们入住,一旦入住校舍,他们将会得到追梦的力量。所以当你看到校舍外的银杏叶在随风起舞时,恭喜你,你已经看到了代表着梦想的青春校园了。
  • 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

    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

    【小白版文案】她只是淘气了点,却被狠心的爷爷送回了家,还是从天而降,砸到了一个美的不行的男人。她只是色色了点,死皮赖脸的跟着美男走,美其名曰补偿,却被人家趁着自己醉酒吃抹干净。她只是郁闷了点,想要告他强奸,却得知他是皇帝,也就是说,监狱是他开,判官是他管,法律是他定.......【雷人版文案】他看上去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长的好看的兴高采烈,普天同庆。可是,他却犯了她的大忌:有着无数的女人。于是气急的的她便要落跑,还愤愤的说道:要地上的屎壳郎蛋也不要他!然而,却有一个人无声无息的说道:我做地上的那颗屎壳郎蛋可好?而且,这个男人,也是美男,更让她害怕的是,他是胆大包天休了公主的前任驸马爷!【抒情版文案】宫闱之乱,她是唯一拥有着王室血统的女子,可以开启明昼暗夜藐视天下的力量。她回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带着现代的思想,绝世的容颜,开启了一个一个命定的传奇。睿智深沉的他,时而儒雅淡漠,时而笑意温和,一副掌控天下的模样,同样掌控了她,然而九重禁宫背后,却是红颜的战场,于是,善变的帝王之爱,她宁可不要,因为,如果他的全部不能给她,那么她全都不要。丰神俊朗的他,唤她一声阿夜,情愫暗生,她并非不知,却只能当做不知,然而,他却从来不曾对着她说爱,却在最后为她毫不犹豫的献出了生命。阴郁冷酷的他,唯有面对她时才会眸中流转千万光彩,只要她想的,他知的,他便全给她,而她,想要的,最后,却是他的命......一身月华,一世寂寞,滚滚红尘,谁先放了谁的手,谁比谁更难受。 一个转身便可以离开这个世界,活着的人却要用一辈子去忘记....
  • 一部转越剧

    一部转越剧

    这位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 日出西边雨

    日出西边雨

    乡村孤儿很励志,可惜运气时好时坏,人生该何去何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雄鸡一伸天下白!好吧,好吧。
  • 紫血洛神

    紫血洛神

    昔日功臣洛神州,惨遭无情之苦,千年之后,其后人洛枫携诅咒之血脉,踏进昔日先祖建立的学院—洛神院,为了化解身上的诅咒血脉,战百族,踏帝山,对峙天怒山,从一个无名小子成长为惊世洛神,世人称之为紫血洛神。
  • 血色抗日

    血色抗日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战斗,在血色血性的中国人斗争中,我们怎样获得胜利?
  • 幽冥雷尊

    幽冥雷尊

    身做牢笼,雷霆为锁,锁的是谁!天机难测,又是谁在巧布迷阵,妄探天机。行于人间,雷霆落世,竟是罪恶深渊的开启。他是别人手中的棋,身处棋局而不知,这子该落何处?他能否跳脱棋盘,成为持子者。
  • 一鹿半晗:永不分离

    一鹿半晗:永不分离

    青梅竹马的鹿晗和安雅是从出生就在一起的。但六岁那年安雅跟着她的阿姨去了美国。十一年后她的父母叫她立马回国订婚。后面想知道的请看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