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9600000005

第5章 二十六年辅政史

史弥远是在嘉定元年十月拜右丞相的。本来,史弥远是个礼部侍郎、王宫大小学的教授,一个“教书匠”,对官场中的宰执来说,他对谁都不构成“威胁”。但到了右丞相这个位子就大不相同了。你这个小小的“侍郎”与“小教”,一下子到了天字一号的丞相,身居“尚书”以上的高官谁也接受不了,因此就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昆命元龟”事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嘉定元年(1208),史弥远拜右丞相的“制书”是翰林权直陈晦起草的,其中有“昆命元龟,使宅百揆”之语。原兵部尚书、知福州倪思得知后就向宁宗告状,说“昆命元龟”一词是舜禅位给禹的用语,对人臣是不应当用的。今日任命弥远为宰相的制书里用了“昆命元龟”一词,是不是说陛下有意要禅位给史弥远呢?

这下子事情闹大了。史弥远赶忙给宁宗解释他没有仔细审读陈晦的制书。宁宗下诏要大家分析。结果陈晦和真德秀商量后,就给倪思的“诉状”来一个全面反击,列举许多任相制书中都有“昆命元龟”的事例,如国初赵普拜相,制有“询于元龟,历选群后”,唐元和中裴度拜相,制有“人具尔瞻,天方赍予,昆命元龟,爰立作相”等等。

这事最后的结果是,宁宗下旨:“陈晦援证明白,无罪可待,倪思轻侮朝廷,肆言诬罔,可特降两官。”

弥远任相后碰到第二件事就是罗日愿谋变。他十月上任,母亲十一月逝世。他急忙离职赶回四明治丧。皇太子请宁宗在京城赐史弥远一个宅院,叫史弥远在京城宅院持服,以便咨询。宁宗同意。就在该月,左丞相钱象祖被罢相,去福州当官,中央执政班子中一个丞相也没有了。嘉定二年二月,宁宗遣内侍到四明叫史弥远回京城皇上赐给他的宅院居住。这时,京城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这就是史书上说的“罗日愿谋变”。

罗日愿是韩侂胄的人,投靠韩侂胄得官,开禧北伐时充忠义军统制。在清查韩侂胄党人的政治运动中,浙西提刑司检法官刘铎交代问题时,涉及罗日愿投靠韩侂胄的问题,当时朝廷接受了临安知府史弥坚提出的“矫枉不宜过直”的建议,尽量缩小打击面,只把刘铎流放到湖南,对罗日愿则不予追究。但罗日愿自己寝食不安,他住在临安沙皮巷,交结了一批地痞流氓;又与殿前司中军御前伴射训练官杨明、徐济等合谋,约定在史丞相从四明回临安过江那天,令前步军司军校张兴等藏亡命之徒一千多人于舟中,待百官迎接于浙江亭时举火为号,三路齐上,杀尽宰执、侍从和台谏,然后以兵拥三衙管军,直接自水门突入大内,杀内侍王俞、张延庆等四人,并劫持皇上,要宁宗上殿降诏赏军,以罗日愿为枢密使、徐济为参知政事。

这是一个里应外合、有计划、有组织的政变阴谋。从二月开始策划,三月,徐济后悔,遣同谋学生黄君畴向朝廷报告,不能达。景德常知情告变,罗日愿等被一网打尽。五月戊戌夜,诏罗日愿凌迟处死。

史弥远回到临安,宁宗诏起复右丞相。史弥远推辞,奏言说,出现罗日愿这件事,他这丞相是有责任的,要求宁宗予以处分,并说明之所以会出现罗日愿这次事变,是因为“陛下昨sy18.eps, JZP]元恶(指韩侂胄),臣获密赞英断,故其余党切齿”。

史弥远复相之后,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面对连年的水、旱、蝗、风、雹等自然灾害,政府有关部门能及时组织抗灾赈灾,修订自庆元六年以来的“宽恤诏令”,要各级官吏严格执行,减轻人民负担,重罪那些不执行朝廷赈恤之令的官吏。嘉定二年五月,他把户口的多少作为评价官吏好坏的标准,“以户口为殿最”。他十分重视国防建设,要三衙、江上、四川诸军主帅核实军籍,填补军队缺额,挑选将帅,严肃军纪,坚决取缔私役禁军与地方厢军,“申严诸军升差制”,加强边备。嘉定二年,扬州、楚州、衡州、郴州、吉州、南安军盗起,如李元砺,人数达十多万。朝廷用只惩巨魁、胁从不问、立功受奖、御民以宽的方针,很快予以平息。两淮与京湖开禧北伐时有忠义军几十万,养一兵每年达一百六十缗,军费开支浩大。因此发安家费放散忠义人归家,结果散而为盗。命每郡择一豪首,授以兵官,使之弹压,其盗悉平。在吏治方面,褒奖绩效彰著之臣,“配籍赃吏”。经过六年多的整治,社会安定,开禧北伐留下的创伤基本得到恢复。

嘉定六年,蒙古进攻金国,金主求和,迁都南京(今开封),把朔北三十万战兵调驻河南。这时,南宋朝中发生了一场如何处理宋金关系的争论。真德秀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乘机出兵攻金,恢复中原;中策是断绝对金岁币;下策是依旧履行嘉定和议,向金岁币。乔行简则认为从长远看蒙古势力足以灭金,灭金后就会成为最危险的敌人,所以现应该支持金国抗蒙,继续履行和议。当初史弥远倾向于乔行简的观点。但朝中持真德秀上策的观点居多,太学生更是上书请斩乔行简。最后宁宗和史弥远采取了真德秀讲的中策,断绝对金岁币。而金国这时则采取“北和南战”的战略,赵永春的《金宋关系史》谓之“北边损失南边补”。认为北方的蒙古难以对付,但对南宋这块豆腐是很容易吃的。嘉定十年四月,金国以南宋不贡岁币为由,对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宋廷则立即授予四川、京湖、两淮制置使以便宜指挥之权进行抗金,并号召忠义军参战。五月,宋宁宗发布“伐金”诏书,宋金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战就是八年。

南宋自孝宗开始,三次伐金。第一次是张浚隆兴伐金。宋出兵八万渡淮,不到两个月,于符离大溃。后金兵八万渡淮南下,败宋军于盱眙,射杀宋主将魏胜,占楚州,又占庐州,逼宋签订隆兴和议。第二次是韩侂胄开禧北伐,宋军七万渡淮作战,鄂州军攻唐州,前线溃败。后金兵十万五千大军沿淮南下,四万攻四川,占领两淮与蜀口广大地区。双方争战时间不到一年,逼宋签订嘉定和议。第三次是史弥远嘉定抗金,时间从嘉定十年至十七年,金兵四次大规模南下,每次都超过十万,嘉定十二年那次达二十万。南宋动员了几十万正规军、地方军和忠义军抗金。这期间金宣宗曾派吕子羽前来讲和,遭南宋拒绝。最后宋军把金宣宗几十万兵马打得“十不一存”,金国不得不单方面宣布“再不南伐”,宋方取得完全胜利。这是南宋抗金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终取得全胜的战争。

在抗金的过程中,南宋朝廷发生了两件意想不到的大事。

一是华岳企图谋杀史弥远。华岳是武学生,以反韩侂胄而入监狱闻名。韩侂胄诛,复入学登第,为殿前司同正将。“郁不得志。谋去丞相史弥远,事觉,下临安狱。狱成,坐议大臣当死。宁宗知岳名,欲生之,弥远曰:‘是欲杀臣者。’竟杖死东市”。

二是嘉定十三年七月,太子赵曮去世,需要另立皇子。经过十个月的挑选,于嘉定十四年六月决定由原沂靖惠王子贵和为皇子,赐名竑。八月立十七岁的贵诚为沂靖惠王子。当时贵和皇子已经成年,有好几个妃子,生活作风放荡。他对“杨皇后专国政,史弥远用事久”不满,公开表示一旦他当了皇帝,就将把史弥远流放到广南的恩州或新州。宁宗与杨皇后对贵和的种种表现不满。因此史弥远和当时担任王府教授的郑清之商量,说皇子贵和挑不起皇帝这个担子,需要抓紧时间教育培养贵诚,以便取代贵和。嘉定十七年正月,宁宗对史弥远等三个宰执说:看来贵和这人不行,要另立皇侄为皇子。史弥远等说:陛下提出这事当然很好,但另立皇子这事“事大体重”,是否稍迟再议。宁宗说:那就到九月瑞庆节吧。这事《宋史全文》记载如下:

嘉定十七年正月,宰执奏事,宁宗忧形于色,历言竑溺女嬖,狎群小,傲诞淫亵数事。且密谕曰:“皇侄端重英悟,可承宗祧,欲并立为皇子,续正元良之位。”宰执奏曰:“圣意坚定如此,宗社之福。然事大体重,容少迟,精审行之。”宁宗曰:“俟瑞庆节可也。”

但没想到还没到瑞庆节,八月丙戌,宁宗就生病了。起病后第七天(壬辰),宁宗召右丞相史弥远、参知政事宣缯、签书枢密院事薛极入禁中,在病榻上对他们说:“病已不可为。朕前与卿议立皇侄,宜亟行之。”于是下诏立贵诚为皇子,赐名昀。

宁宗在立贵诚为皇子后第五天去世。史弥远等照宁宗的意愿,由杨皇后做主,立赵昀为帝。杨太后来垂帘听政。皇子赵竑则被封为济王,出居湖州。

理宗即位后,朝中文武百官对理宗的皇位没有发生异议。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由太后做主且垂帘听政,由太后自己来执政的。所以头五个月朝廷平安无事。想不到的是宝庆元年正月发生了湖州济王事变,“一石激起千层浪”,潜伏在朝廷里原来拥护济王、反对杨后与史弥远的反对派浮出水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湖州有“甲富天下”的潘丙、潘壬兄弟,想拥立济王为帝。一日,他们带湖贼(《齐东野语》说数十人,《宋史·李全传》说千余人)突入济王府,济王赵竑躲入水窖,被找到后,告诉他已联系好李全的兵马,反上临安,夺回皇位。济王同意了,当即龙袍加身,接受湖州官兵的朝贺,开官库分发赏银,并在城门口张贴布告,声讨史弥远擅自废立的罪行,将率领二十万大军水陆并进云云。第二天一早,济王一看,哪有二十万大军,来的不过是几百个渔民。这下子知道事情坏了。他急忙“调转枪口”,率州兵斩杀湖贼。

湖州有个居民叫王元春,看到城门口的布告后,立即驾舟飞报朝廷。当时朝里是杨太后垂帘听政,接报后,很快作出决定,派殿前司将彭任带兵赴湖州镇压。彭任到州时叛乱已平。接着史弥远就派医生秦天锡赴湖州以给济王治病之名,谕旨让济王自处。

济王死,朝廷于宝庆元年正月初六以“济王惊悸得疾,特赐钱三千缗,命守臣选医诊治,早薨,赐赙赠银绢千匹两,会子万缗充宣葬”。

当时杨太后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处理湖州事变,内情不得而知。由于当时朝廷没有给济王定罪,这在政治上就留下了一个严重的隐患。朝中原想借济王上台之后干掉史弥远的这批官员乘机而起,为济王鸣冤叫屈。魏了翁、洪咨夔、真德秀等人相继说济王不得其死,济王冤枉,应该给济王封赠,为济王立嗣等等。诚可谓:暗流涌动波将起,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场政治暴风雨即将来临了。

面对这种形势,精于术数的太后及时宣布撤帘。四月丁酉,皇太后手书“吾晚年多病,志在安闲,嗣君可日御便殿听政,今后更不垂帘”。

接着理宗就在五月甲子(太后撤帘后第15天)诏:“内外文武大小之臣,有所见闻,具以启告。忠言正论,朕所乐听。事有可行,虚心而从;言或过直,无悼后害。封章来上,以副朕延纳之诚焉”。

请大家提意见,意见对的,我虚心接受;如果不对,言者无罪。我想,这很可能是太后和史弥远搞的“阳谋”,引蛇出洞;也可能是理宗听了真德秀的建议诏“求直言”,从而为他们攻击史弥远和对理宗施压提供了一个机遇;当然也可能是双方都想借“求直言”之机击败对方的策略上的“不谋而合”。

结果,攻击理宗、史弥远和杨后的“封章”纷纷而上。其中胡梦昱的“封章”最为“狂悖”,他把宁宗比作汉武帝,把太后比作骊姬,把济王比作晋太子申生、汉武帝的戾太子,把史弥远比作江充。把反对派的政治意图讲得最明白的是井研进士邓若水。他在封章里直率地说:“行大义,然后可以弭大谤;收大权,然后可以固大位;除大奸,然后可以息大难。宁宗皇帝晏驾,济王当继大位者也。”“弥远之徒死有余罪。”

就在这紧锣密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六月十七日,理宗恭禀太后圣谕。“谓丞相忠贯日月,勋塞宇宙……受知二祖,光辅两朝。赞更化以正权纲,佐定策以安社稷,不动声色,中外晏宁,可谓社稷之臣”、“国之元勋”,“拜史弥远为太师,依前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魏国公。”史弥远具扎五次辞免。

太后这条圣谕,是太后和史弥远对反对派发起反击的信号。八月,诏真德秀除职予祠;九月,诏洪咨夔降三官,胡梦昱除名、勒停象州羁管;十二月,魏了翁罢新任、追二官、靖州居住,真德秀落职罢祠。宝庆二年二月,梁成大提出,真德秀有五“恶”:一是要求给济王封赠以掩盖济王叛逆的罪状;二是要求给济王立嗣以招祸端;三是改节圣语;四是牒示言路;五是谤讪朝廷,应与魏了翁同罪。诏真德秀削秩二等。三月,王长儒祠,徐瑄削秩三等,徙居象州,梦昱徙钦州编管。八月,理宗同意正济王叛逆之罪,诏将济王追降巴陵县公。斗争基本结束。

这场斗争还波及江湖诗人,如曾极的诗句“秋雨梧桐皇子宅,春风杨柳相公桥”被指控为影射济王与史丞相,“于是江湖以诗为讳者两年”。

这场暴风雨过后,理宗在史弥远诸臣辅政下开展了一场声势颇大的廉政建设、文化建设、军事建设、宽恤刑政和务必惠民等政策。但山东、淮东地区以李全为代表的忠义军中,山东的头头投降了蒙古,淮东四个忠义军的头头在金人的利诱下将楚州等地叛归金国,当了“郡王”。李全从山东南下收回楚州,并在龟山打败了金兵。但他只向南宋朝廷要钱粮而拒不接受南宋朝廷派去的官员的管辖,派去一个就干掉一个。江淮制置使赵善湘一再要求出兵诛灭李全,而史弥远则采取文武两手策略,总想用和平的方法劝说李全安分守己,告诉赵善湘不要出位专兵。最后李全不听规劝,发兵围攻扬州,史弥远才同意郑清之、袁韶等人的意见,断绝对李全的钱粮供应,发兵诛灭。绍定四年,赵善湘上露布言,统帅诸将,水陆并进,正月十五,诛逆李全于新塘。

史弥远在绍定三年六十七岁时健康状况已不佳。该年年底理宗特诏史弥远“气体向安,朕尊礼元勋,未欲劳以朝请,可十日一次,赴内引入治事”。可以说从六十八岁开始,弥远基本上已不管事了。绍定四年九月临安大火,三省枢密院和太庙被烧。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冯榯、主管侍卫步军司王虎因救火不力、延及太庙各夺一官。史弥远等宰执五次具奏乞罢官。诏史弥远特降奉化郡公,薛极、郑清之、乔行简各降一秩。绍定五年十二月,皇太后崩。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重,逝世前十天进太师,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会稽郡王。薨,封赐中书令,追封卫王,谥“忠献”。此时刚好是他“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七十岁。

据《宋史》载:史弥远身为高官,但很注意名节,按国家章法行事。他自置一本《人才簿》,记录着全国县令以上官吏的表现,用人时择优录取,哪怕是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照样委以重任。他对亲朋故旧不任意封官加爵。赵善湘是他的姻亲,八年抗金中功劳不小,日夜盼执政。但史弥远就是不开这个口,说:“天族于国有嫌,高宗有诏,止许任从官,不许为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汝愚、彦逾有定策功,是以权宜行之(指汝愚任右丞相)。某与善湘姻家,又有岂敢?”弥远亲密友周铸、兄弥茂、甥夏周篆都是他的心腹,人们以为这三人一定显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周铸到老只是个“布衣”群众;弥茂以执政恩入流;外甥夏周篆不过是一个以捧香恩补官、训武郎而已。家族内部如史渐有八个儿子,五子登科,也只有登进士的才给官,没有考中进士的就没给。《癸辛杂识》记载了一则《卫王惜名器》的史料,讲“史卫王挟拥立之功,专持国柄,然爱惜名器,不妄与人,亦其所长。”说秀王师弥的弟弟师贡很想升官得“横玉围腰”的玉带之冕。他通过弥远的宠姬,要求弥远给他一条“玉带”。弥远知道他的意思,就叫她在自家的所有玉带中挑一条最好的给他。姬喜,立即挑了一条最好的玉带送去。殊不知这条玉带既不是皇上所赐,又没有准系玉带的资格证书,怎么可以擅自服系呢?所以《癸辛杂识》的作者周密说:“其吝惜名器皆此类,亦可尚也。”

史弥远的为人,还表现在对学潮问题的处理。

自汉武帝创办太学以来,太学生的“学潮”问题一直是执政者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进太学的这些学生,都是些高门大户、地位显赫的王孙公子,太学(后又增武学)是一个培养封建高官接班人的摇篮。正因为有这个背景,所以太学生往往参加政治斗争,成了一支有胡子的人在幕后指挥的“娃娃兵”。

史弥远任相之前,韩侂胄执政时一次最大的“学潮”就是“庆元六君子”。韩侂胄本想“斩其为首者”,但宁宗不同意,韩侂胄就把他们抓起来流放五百里。

史弥远任相期间,比较大的学潮有四次:一是嘉定三年京尹(临安知府)赵师睾因挞太学生而引起太学生、武学生伏阙请愿,当时史弥远不想轻易撤换京尹,诸生中郑斗祥等就造谣说赵为了讨韩侂胄的喜欢竟学“犬吠山庄”,说赵舞斋郎以取悦韩侂胄之四夫人,声势越造越大,朝内的台谏也相互配合,史弥远只好罢赵师睾的官。二是嘉定初年郑昭先任台臣(郑昭先于嘉定七年为签书枢密院事),程覃实为临安知府,当时规定只准大臣出外用“青盖”,其他人不准用。太学生就使用黑色的绢做成的短檐伞代“青盖”,巡逻兵以为这样做犯了禁令,抓了拿伞的仆人杖责,太学生就群起请愿,要求罢免程覃实。史弥远觉得这些太学生实在太恣横了,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求罢免京尹,因此就没有把他们的请愿书向宁宗禀报。太学生和武学生就集体罢课回家,这下子震动了京师。杨后的哥哥杨次山知道这事后就通过杨后向宁宗禀报,宁宗就出御批令学官宣谕诸生立即复课,免去程覃实临安知府之职,仍任农卿。史弥远则宣布今后太学诸生,如果有谁放弃学籍罢课回家,可安排郡庠职事补这名额,事情才算平息。三是嘉定七年,真德秀提出要趁蒙古攻金之机出兵恢复中原或断绝岁币,乔行简则认为形势已变,应鉴唇亡齿寒,继续岁币以支持金国抗蒙,结果太学生黄自然等就伏阙请愿,“请斩乔行简以谢天下”。最后朝廷决定对金断绝岁币。四是嘉定十二年五月,廷臣讨论宋金关系问题,工部尚书胡榘主张能和则和。这本来是朝臣内部讨论的事,结果太学生就伏阙上书,请“诛胡榘以谢天下”。朝廷因此也就不再讨论这个问题。

从以上四次学潮以及史弥远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来看,他在政治上还是比较温和稳健的,似乎可以用“中庸”二字形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史弥远在为人方面公私分明。在去世前,他嘱咐儿子,在他身后应把皇上赐给他的宅第还给公家。为此,《宋史》特地给他记上一笔:“绍定六年(1233)十二月戊寅,史宅之缴纳赐第,诏给赐本家,仍奉家庙。”

同类推荐
  • 问鼎之大周王朝八百年外史

    问鼎之大周王朝八百年外史

    豪杰争霸佳人争宠刀光剑影铸就英雄本色风情万种凝成绝色天香九州烽烟四起百年伤春悲秋血色浪漫荡漾爱恨情仇铁骨柔情锻造江山美色千古绝唱猎艳大周11月1日起每天两更,八百年莽苍岁月,众多风流人物鼎沸天下
  • 穿越大唐当纨绔

    穿越大唐当纨绔

    一个平凡的现代青年穿越到了中国古代唐朝,成了中国十大奸臣李林甫的小儿子。到底是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过完一生还是是皇图霸业奋斗不惜?
  • 帝王梦传奇

    帝王梦传奇

    一个宅男屌丝,一场悲催的穿越,成就帝王梦一场
  • 皇族霸图

    皇族霸图

    秦二世而亡,天下逐鹿,夏得其鹿。夏历三百余年,内有宦官、外戚乱政,中有诸侯强藩林立,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大厦将倾、乱世开启。四皇子赵旻,带着二十一世纪穿越的灵魂和随身携带的系统,妄图凭借召唤的三国名将、兑换的各色科技和抽奖的组合技能扭转乾坤,却在历史的车轮下辗转反侧,在命运的夹缝中悱恻缠绵……---------------------------------------PS:1、本书适合有轻微历史洁癖、欢乐向取值、性取向正常人士阅读2、有暴虐倾向者、理想主义者、重度抑郁症、阅读障碍症等人士请谨慎阅读
  • 雄汉再起

    雄汉再起

    每个人都有个三国梦,当然我也不例外,我读史书读到光武中兴时,激动异常,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就叹息不已,我一直在想如果在东汉末年再出现一位扶大厦于将倾,解黎民于倒悬的汉室宗亲,使大汉得到延续,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三国是一个热血的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里良将如云谋士如雨。一首临江仙唱尽了多少英雄往事,有让人脍炙人口的也有让人厄尔惋惜的故事情节,故此我对三国情有独钟,不忍舍弃。我读了好多三国类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使一些历史上很出色的良臣猛将得不到重用,使我很惋惜,故一时手痒,挥笔写下此文,小弟是第一次写东西,希望各位路过的高人前辈多多指点一下小弟,小弟在此不胜感激。谢谢。
热门推荐
  • 执界

    执界

    上古末年,天庭徒留遗迹、仙神不知失踪,灵山只余废墟,佛陀不现世间,天地大变,天条废除,九天上下几近隔断……这一生,不为这世间,只为保护我想要保护之人!这是一个流传九天内外的故事……
  • 被诅咒的人

    被诅咒的人

    高手,将被我们才在脚下。神话,那算什么?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创造。什么?传说?我们就是。且看我们猪脚的争霸史,又连绵爱意,也有兄弟情深,更有阴谋诡计,好戏正在开始.....
  • 酒酿小园子

    酒酿小园子

    高考后,小汤圆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她和他走到了一起,吵吵闹闹,细水长流。
  • 回眸一笑纷星辰

    回眸一笑纷星辰

    “顾优然,你!”夏心星简直愤怒到极点,有种被背叛的感觉,却被另一大帅哥——夜辰“拐”回了家。“在有紫藤花的地方,我等你。”
  • 茶品人生

    茶品人生

    一杯丹桂贡茶,品出瑰丽人生;一篇《茶品人生》,读懂人间百态。生活难,钱难赚,在这里都不是事儿,难的是喜欢你的人太多,难的是富裕后生活更难。这是一篇叙述乡村创业的心得网文,有相同经历的兄弟姐妹都一起说说吧,这里有香茗美酒也有乡音乡情,有红唇烈焰也有乡野村欢。人生如茶,茶品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茶品人生》,去品味茶中的苦涩、清香、甘甜、爽口吧。作品交流群QQ154948307
  • 功夫巨子

    功夫巨子

    在经历宗门被血洗后,林恒为了躲避追杀,逃到了绵延千里的神农架地域,但尾随而来的强大敌人将他逼到了死角……绝处逢生,逆天崛起,美女如云,武道极致!“何为功夫?”“以血肉之躯突破本体桎梏,感悟规则,掌控大道之法。我既不死,永生不灭。”
  • 绝世九重天

    绝世九重天

    重重天之外,据说还存在着第九重天。九重天内万神云集,力求突破至高神的桎梏,勘破天道,成为掌控亿万宇宙之大主宰!前世功亏一篑,此生续写传奇!历经数万年的修炼,拥有数万年的记忆,通晓无数战技,陆风挟风雷,踏枯骨,再次冲击九重天!漫漫征途,何其修远!且看陆风一路杀将过去,锋芒及处,漫天诸神溃散!
  • 神帝

    神帝

    天大地大,没有我的拳头大;你们他们,我用一根小指横扫。我是神帝,这是我的世界,法则我定,规矩我立。这是我的世界,这里我说了算!
  • 特工至尊

    特工至尊

    特工的世界瑰丽多彩,神秘莫测,但特工也来源于最普通的人。本书讲述一名普通大学生,从一开始生活落魄,到创业打拼,但却机缘巧合进入华夏超级特工组的故事。不仅有主人公的奋斗历程,更有智斗国际间谍情报组织,捣毁毒枭大鳄,挫败国际恐怖组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最终赢得最高国际特工荣誉,捍卫华夏安全。
  • 花心男与邋遢女

    花心男与邋遢女

    一场并不美丽的相遇,突兀而跳脱。一个饶舌花心男,一个邋遢糟粕女。女人:“龙祥,铭记,男人不饶舌,得饶人处且饶人。”男人:”性感的男人必须会饶舌,要能把樱桃梗绕成蝴蝶结才算过关,接吻嘛,就要得饶人处不饶人才有趣味”他微狭桃花眼,波光流转,犹如罂粟花般魅惑,“这叫技巧,叫秘诀,是有难度的好不好,技巧你懂么,不懂可以请教我,我勉为其难一把,教你得话学费半价------”邋遢女人扶额,我是让你闭嘴好不?一拳抽了过去,花心男的死样可是很难看的哦,尽管你的花心与我无关。花心男:达令,你终于洗澡换衣服了?总之,一个称得上好姑娘的邋遢女被一个没心可开花的龙孩子带坏的故事。一个找心开花,心心相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