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9600000006

第6章 公忠翊运 定策元勋

史弥远逝世时理宗年纪已交“三十”。他逝世前九天理宗下了两道诏书,诏史弥远进太师,左丞相;逝世前八天诏“史弥远勤劳往事,垂及三纪,以疾解政,所宜曲加优礼。长子宅之权户部侍郎兼崇政院说书,次子宇之依旧直文华阁、枢密副都承旨,长孙同卿直宝章阁,次孙绍卿、会卿、晋卿并补承事郎,女夫赵汝楳军器少监,孙女夫赵崇榟转一秩与升擢差遣”。接着又在史弥远逝世前六天诏:“以显谟阁待制、知福州真德秀兼福建安抚使。”

这三个诏书后人颇多议论。因为他一方面给史弥远升左丞相,给史弥远的子女升官;另一方面又给史弥远的政敌真德秀复官。这种相互矛盾的做法究竟包含什么玄机,不好琢磨。人们也许可以在史弥远去世后十二天就宣布明年改元“端平”二字得到点启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理宗对史弥远是感恩的,所以史弥远逝世时辍朝三日,“赠中书令,追封卫王,谥忠献”。户部赙赠银缗以千计,内帑特颁五千匹两,遣使祭奠。灵柩回乡时,又遣礼部致路祭于都门外,赐纛、佩玉、黝□。但当时没有给史弥远撰“神道碑”。理宗亲撰的“公忠翊远,定策元勋”碑是史弥远逝世后二十年才立的。这时理宗已到“知天命”之年了。也许是他回首往事,颇有感慨。想当初,他本想以一碗水“端平”开局,期定能开太平盛世之“端”。没想到,他一开步就在“收复三京”上摔了一大跤,七万八千大军(淮东之师五万,淮西之师二万八千,这是战兵。后勤兵员不计在内)北上取汴(今开封)。结果西取洛阳的淮西军二万八千人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三百人。总共死伤军民十余万。“收复三京”以大败告终。事见《齐东野语》中的《端平入洛》。理宗不得不下诏“罪己”。如果史弥远在,是绝不会发生这样的战略性失误的。史弥远健在时,临安从未有过大饥。但“端平”不久,嘉熙四年(1240)一月“临安大饥,饥者夺食于路,市中杀人以卖”。理宗只好下诏“罪己”。该年江浙与福建大旱,又加蝗灾,赤地千里,遍地饥荒,道殣相望,富者十室九空,甚至“阖门饥死,相率投江”。理宗又只好自己出来下诏“罪己”。当年,淮东李全之乱,矛盾全由史弥远处理,他的江山坐得安安稳稳、太太平平。但到他手里,端平三年(1236),由于他亲自任命的襄阳帅赵范处事不当,襄阳叛归蒙古,襄阳军四万七千,财粟三十万,军器二十四库全亡,弄得他又不得不下诏“罪己”。从“端平”更化开始,不到七年他就五次下诏“罪己”,这皇帝实在不好当。

二十年来,理宗满以为自己一碗水端平,就可以左右逢源,取得对立双方的共同拥护。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其结果却是朝内“各分朋党,互持己见,交相捭阖,阴肆排倾”。内斗越演越烈。朝臣与“三学”呼应,大闹学潮,“三学之横”创历史之最。本来高喊维护皇权、“臣等不忧敌国之势盛,而忧陛下之势孤”的人,一旦其代表人物上台,到了中书,马上就向他提出“政事当常出于中书,毋使旁蹊得窃威柄”。

史弥远逝世的时候,南宋的国土无缺。但到了他的手里,外患频频,国土日蹙。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理宗才想起了当年的“顾命大臣”史弥远对自己是多么的忠心耿耿,对政事的处理是多么的稳健练达。所以这个时候为史弥远写这一碑文,虽然文笔不能称为“大家”“一流”,但却是他经过20年反思后的产物,是他本人真实感情的流露。

关于理宗给史弥远亲制“公忠翊运,定策元勋”碑文一事,《宋史·史弥远传》和《宋史全文·理宗纪》都有明确的记载。自宋以来,这个巨大的石碑一直矗立在四明(今宁波)大慈山史弥远的墓前,至清乾隆时,碑已仆地,正面没土中,现已荡然无存。但有碑文至今仍然保留在《鄞县通志·文献志》与录善堂史氏宗谱中,为我们了解史弥远提供了一份极宝贵的历史文献。

理宗给史弥远进太师左丞相的制命

师傅导之教训,先生所以迪厥。官老成重以典型天下,所以资其智乃眷旧学。时谓元勋,谋和祖宗之心,名载鼎彝之器。申颁赞策,播告中外。尔右丞相兼枢密使、魏国公史弥远淳大而清明,方严而信厚。出则秉乎旄钺,入则总我钧衡。文武兼备,其才夷险,能致其力,毕公之弼四世三纪于兹。傅说之总百官,万邦其乂,是用登之论道,倚以经邦。以帝者之师臣,谋议庙堂之上;以天下之大老,制驭彝鲁之情。庶几有为,底于极治。可进阶太师、左丞相、仍兼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余如故牒。

按:这个“制命”,讲史弥远品德淳厚清明,为人方正严肃,忠实守信,文武兼备,才能奇高,以毕生精力,辅佐我赵宋王朝“四世三纪”。它把史弥远比作殷周时的贤相傅说,由于其出色的工作使社会进入“极治”——非常太平时期。

理宗赐太师左丞相卫国忠献王御制碑文

绍定六年冬,十月甲申,太师保宁昭信军节度使致仕,会稽郡王史弥远,薨于易地之正寝。朕不视朝者三日,册赠中书令,追封卫王,谥忠献。吊奠并如礼。子宽之等以十二月十二日奉王柩东归,遣礼官祭于都门之外,赐纛、佩玉、黝□。端平元年三月壬辰,葬鄞之大慈名山,距今二十年而隧碑未立,朕甚愍焉。尝评越王浩在绍兴辅导我孝宗自为皇子以即皇帝位,卫王史弥远在嘉定辅相我宁考暨立朕为皇子以即皇帝位,再世定策,勋名辉煌,自古乔木世臣未之有比。然孝宗以歧嶷之姿,仁孝闻天下,故高宗揖逊如尧之于舜,则王父之为力也易;朕嗣守宗藩,虽以小心抑畏上简宁宗恭圣之心,然凉菲何敢望孝宗!故先皇顾命如成王之于康王,则王之为功也难。此固天下万世之公言,朕不得而私也。王父子宰相,三世皆至公师。仲子为枢臣,季子今为从臣。有子有孙,衣冠相望者七叶。非但阀阅之盛,实为邦国之光。于是茂实荣华甲于天下,其后将方兴未艾,韩吕父子兄弟殆不足多也。乃迹其世次、官秩、岁月与夫系天下国家之大事者,刻诸翠琰,昭示来世,因名其额曰:公忠翊运、定策元勋之碑。

呜呼!王平生德业尽在是矣,事实云云。王乃忠定第三子,山庭渊角,风神高迈,容止雍闲,忠定以为肖己。年十三当受京秩,乃逊仲父,忠定大奇之。忠定寿考康宁,富贵鼎盛。王敝衣粝食,不啻寒素。耳目不接纷华,独好交当时名胜,汲汲学问,专以圣贤为师。读《周礼》则曰:此周公致太平之书。苟设官分职各当其任,政教礼刑皆合其宜,何虑世不太平,岂独在周乎?读《春秋》则曰:此孔子以匹夫行天子之赏罚也。为天下者,赏罚之权必操之在上,毋轶而在下,斯为天子之春秋矣!尤精于典故,议论援古道今,孜孜可喜。忠定每叹,异日廊庙器也。平时从容膝下,随事触物,必教以任天下之重。及为相,天下皆曰:相门之相也。方事变沓来之日,力排横遏。良平不敢斗其智;韩彭不敢角其力,而上焉尊宗庙安社稷;下焉绥中国抚四夷。虽当急证危机众骇失措,独能雍容雅豫谈笑而应之,寻亦帖然。如断鳌足立四极。尝曰:“我国家圣圣相授,专以务仁义,结人心,兵与刑,非甚不得已不用。”故当国二纪,兵几寝,刑几措,跻天下以仁寿之域,屹然为一代宗臣。然且能钜而不矜,功崇而不伐,爵禄贵富而不骄不侈,卒如忠定所教。忠定其天人哉!朕在潜邸时,自事亲讲学之外无他嗜好,宁宗恭圣每闻之辄为喜。即位前一年,一日早朝,宁宗独凝伫,朕班退目逆之没阶。是年唱进士第,恭圣垂帘御屏后,朕与济国俱侍立殿上。少倾济国趋庑下入中□之次,恭圣令小黄门传教旨,命朕面帘正立良久。然后令侧侍如故。盖宁宗恭圣,以朕拜立、步趋颇立礼度,又益喜。乃知宁宗恭圣之意深属久矣。所以然者,由王之劻赞也。朕既入翼室,王谆谆然劝力行孝道,首命内侍设寝幄于清署楼下以近慈闱,母子之情得以亲密,传言易审,嫌间不生。恭圣既传,正御慈明。朕昏定晨省必严,每献飨景云宫,出告反面必肃。礼仪机务,余暇必数请问,用以致天下之养。内延事,必先取决;宣外之书,必先陈白。由是怡怡愉愉,恪尽子职。恭圣亦□□□□□□抚爱极其恩慈。宫中每举寿卮,恭圣饮既,间留其余以赐朕。朕拜而尽爵,慈颜益喜。所以然者,又王纳诲辅德之力也。呜呼!宁考畄王以辅朕,今宁考不复见,恭圣不复见矣,兹又抚王之遗事而饬终焉,此朕所以悲也。昔韩琦尝定策拥立神宗矣,神宗御制琦碑有曰:岂特慰公之知,将为天下臣子之劝。朕示王亦云铭曰:

鄞山嵯峨,鄞江滉漾。生忠定王,为国基仗。曾未讫施,止足高尚。而天祐之,王嗣厥响。圣朝诒谋,丰水有芑。相门之相,忠定有子。开禧陈谋,嘉定改纪。更宝历绍,事业愈伟。王之全才,善藏其用。渊澄海涵,仁静智动。王之定力,宏榖有勇。山立扬休,载岳不重。昔者鲧□,福威玉食。王正邦宪,安我社稷。昔者□獯,羽书孔棘。王交邻好,尊我疆场。有盗相挺,其彪如虎。王一发纵,如猎狡兔。有叛弗庭,其駻如马。王一指授,如磔腐鼠。卫道隆儒,聘近宿望。丕阐正途,贤俊蒐网。録房之后,全实之党。烛冤镜心,泽贲幽壤。庆元之禁,涣焉冰释。伊洛之传,几断复缉。问之于民,有丝有粒。问之于兵,酒酿牛繫。乾坤曷清,王除其秽。日月曷明,王披其翳。人生斯时,歌村舞市。隆古太平,翘首可冀。宁宗曰噫,忻晚用汝。庶几乾德,专任一普。元曰元祐,有司马吕。暨予初潜,务学修己。王为元龟,承先帝意。一旦拥翊,十年毗倚。上公之封,荧煌衮绣。真王之封,舄奕玺纽。胡不□遗,与国同寿。冥冥九京,从忠定后。我思宁宗,凭几顾命。王实相之,付托已定。我思恭圣,垂帘听政。王实相之,保佑以正。我之孝思,昊天罔极。王于宗社,推宗定策。周公之勋,伊尹之德。王犹谦□,曰非己力。爰法神宗,琦功是酬。亲制铭文,且篆碑首。勒崇刻鸿,传其不朽。鄞山鄞江,相为长久。

淳祐十二年(1252)六月戊寅日

按:这是史弥远逝世之后二十年,理宗亲自为他撰写的碑文。这碑文全面介绍了史弥远的生平,说他长相很像他父亲,从小就很聪明,虽然生长在富贵鼎盛的宰相之家,但他穿着寒素,不接纷华,拜圣贤为师,专心致志地学习,精于《周礼》《春秋》与典故。当了宰相之后,各种事变纷至沓来,他都能从容镇定、谈笑应付,很快得到解决。他当国二十多年,卫道隆儒,聘近宿望,为庆元党禁平反,为伊洛之传复辑;平息了几次战争与动乱,使天下得到太平安宁,“安我社稷”;老百姓“有丝有粒”,有衣有食,出现了“歌村舞市”的社会太平景象。他和太祖时的宰相赵普、神宗时的司马光、吕大防一样,不愧为一代名臣。他能力强而不骄,功劳大而不傲,爵禄富贵而不侈,一切正如他父亲所教导的那样。

该文讲到史氏与皇室的关系,说史弥远的父亲史浩在高宗绍兴年间,辅导孝宗自皇子到即帝位,史弥远又在宁宗嘉定年间,辅相父皇宁宗立我为皇子并即帝位,两世定策,勋名辉煌,自古以来没有一家大臣可以相比。但从两世定策比较而言,由于孝宗天生英姿,仁孝闻名天下,故高宗像尧禅位于舜那样让位于孝宗,相对来说史浩的辅导工作比较容易。而我作为皇室的宗嗣,虽终日乾乾,生怕简慢宁宗与恭圣皇后之心,但名低德薄怎能与孝宗相比!所以先皇托你如成王至于康王那样的顾命大臣,工作起来的确十分困难。想我在没有即位之时,除了侍奉双亲和读书之外,没有其他嗜好。而宁宗和恭圣皇后听到我的表现时无不欢喜,那是由于你史弥远的匡赞。在我登位之后,你又谆谆劝我力行孝道,首先命内侍在清暑楼下给我设寝,这样就可以接近母后的寝宫,母子得以亲密无间,传言容易明白无误,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嫌隙。诚可谓是“王为元龟,承先帝意。一旦拥翊,十年毗倚。”

理宗把史弥远比作拥立神宗的韩琦、成王于康王的顾命大臣周公、商之贤相伊尹。“周公之勋,伊尹之德。”神宗为酬韩琦之功,亲自为琦撰写“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碑文,因此他也亲自为史弥远撰写额为“公忠翊运,定策元勋”碑文,以传其不朽。

这篇碑文是我们了解史弥远一生情况的极重要的资料。有三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首先,以往我们总以为史弥远是个文人,只懂文,不知武。但这篇碑文,还有进史弥远为太师、左丞相时的“制命”,都讲史弥远“文武兼备”。“制命”里还有“都督诸路军马”一语。这就为我们研究史弥远的历史拓展了一个新的视野,即我们在研究史弥远时不仅要看他的“文治”“文韬”,还要注意他的“武功”——不是通常人理解的武艺高强与否的“武功”,而是指领导国家国防建设与谋划作战的战略策略,即“武略”。二是,史弥远的仁义治国思想,即“我国家圣圣相授,专以务仁义,结人心,兵与刑,非甚不得已不用。”三是理宗讲他即位前一年“一日早朝”的事与当年“唱进士第,恭圣垂帘御屏后,朕与济王俱侍立殿上”这件事,这与《宋史全文》的记载及真德秀的《慰太后表》吻合,值得深思。

同类推荐
  • 穿越之肆意人生

    穿越之肆意人生

    为了追求极品女神,王满秋好不容易学成回国,志得意满,志在必得的他,却在回国的途中,意外的碰到了空难,又意外的穿越到古代,又重生了新的身份,与女神失之交臂,让他心灰意冷。是宿命吗?还是前世的执着换来这一世的肆意人生。
  • 破阵

    破阵

    《新唐书》记载,“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有虎臣……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其大意是,大唐所以能称雄,攻打其它国家像逐鹿逮猪,靠的是虎将拼死厮杀,攻敌破阵。有一员虎将,名叫王孝杰。少年从军,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其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武则天对他大加赞赏:“昔贞观中,得此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后又言:“贞观中,西境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公元697年,王孝杰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孤军深入东硖石谷,不想兵败,以身殉国。后,朝廷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后世赞曰:“孝杰乃心国家,敢深入,以少当众,虽败,功可录也。”“临难忘躯,有进无退。百万争邻,丹血相萃。战气方酣,鼓音忽惫。死敌为忠,足劝万代。”这是什么?这就是破阵精神。为国为家,血战疆场义无反顾,战阵杀伐、破阵击敌,马革裹尸是此生最大荣耀。来世,还当为男儿,卫我华夏!
  • 逆秦传

    逆秦传

    秦!一个强大有短暂的朝代!始皇帝死后,大秦犹如大厦将崩!战乱四起,风雨飘摇!而这一切都被一个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看在眼里!大秦是如历史一样走向灭亡……还是……大秦不灭;秦魂不朽!
  • 古城女子的命运

    古城女子的命运

    在古代有些古城的公主因事故而陷进时间回轮,时间因此改变来到了现实的社会,她会怎么样呢,请观看
  • 穿越之上古传奇

    穿越之上古传奇

    一个国家赴黎巴嫩的维和特种兵!一次意外的任务返回途中!遭遇路边炸弹的袭击!为了解救自己心爱的女人!不幸被RPG击中!谁知这一轰竟然将自己轰到了上古的部落时代!且看主角如何带领这些上古的部落走向辉煌!建立华夏王朝.带领他们离开古老的社会。打败雄踞一方的霸主!走向文明新纪元~~
热门推荐
  • 玄神幻路

    玄神幻路

    凌霄大陆,全面提高武道,法力与玄力。一代强人唐晨,修魔剑道,得惊天传承,踏凌霄,逆天地,撼苍穹。一壶浊酒,走遍天下。一世张狂,战遍天下。英雄仗剑行天下,豪情踏血染青天!
  • 战国忍者轶闻录

    战国忍者轶闻录

    本书属战国忍者系列第一部,以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忍者大盗石川五又卫门作为主角,讲述日本最著名的忍术流派伊贺流在战国乱世中的兴起与灭亡的故事。
  • 大地岁月

    大地岁月

    一根绣花针,需要清洁,一个厕所,需要清洁。一间屋子,需要清洁。一个城市,需要清洁。一个国家,需要清洁。你觉得,地球,会不需要吗?……
  • 欢迎来到综合社

    欢迎来到综合社

    暂时停止更新,全力创造第一本小说。
  • 暖香

    暖香

    穿越后,温暖的目标是,劫富济贫,嗑瓜子听八卦。可是,自从开了积香居后,温暖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远比那些八卦精彩。
  • TFBOYS之殇仇

    TFBOYS之殇仇

    他们是仇家,更是敌人,却因一次次的战斗,一次次的谋杀,一次次的接触,爱上了对方,产生了爱情的火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王俊凯。没有你的日子,我感觉好害怕。-----王源。我只是在寻找有你的世界。-----易烊千玺。少年笑,倾国倾城,只为谁笑颜,只为谁泣泪。-----紫嫣。是初次相遇时的怦然心动。-----王俊凯。是断续接触时的二见钟情。-----王源。是长伤离别时的优柔寡断。-----易烊千玺。让我爱上了你。-----紫嫣。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今生今世,你们伤我太多,愿有来生来世,我不会再遇见你。-----紫嫣。
  • 偷渡者之灵魂颠倒

    偷渡者之灵魂颠倒

    每个人都有潜意识,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是自己生活的投影,你真正了解潜意识中的自己吗?你是否满意自己现在的样子,你是否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你是否拥有想要抹掉的经历,你是否幻想过一个更完美的你,一个没有痛苦经历的你?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了潜意识中“你”,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那个完美的“你”拥有你梦想的一切,如果有一天,你能取而代之,代价只是成为一个偷渡者···
  • TFBOYS奇妙之遇

    TFBOYS奇妙之遇

    TFBOYS和一位不知名的女孩穿越到一个稀奇古怪的仙境,从天而降的他们到进了仙水泉,女孩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了一为绝世美女。这时以为叫沈仙娜的仙女出现,TA把TFBOYS全都囚禁了,却对女孩很好.......想知道TFBOYS跟她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吗,请继续看下去。
  • 凝烨学园异档案

    凝烨学园异档案

    为了寻找失踪的父母,我踏入了这所学园,却没想牵扯出了一个被几代人深深埋藏的惊天秘密。停尸房下的奇怪学生会;午夜现身的往生池;吞噬欲望的涅槃之火;无处可逃的地狱游戏;当年病人一夜之间离奇死亡的原因竟然是……
  • 源破九空

    源破九空

    世间纷乱,龙舞九天,是遵循本心的快意恩仇还是漫心随意的随波逐流,且看莫翊如何披荆斩棘,与天争,破恶邪,傲视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