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7800000018

第18章 故里三丑

故乡山水美,田园美,一块石头,一朵野花,一间茅屋,一条小径,都能上画,随便朝任何一个地方看去,都是好风景。人却特别,女孩家个个身材苗条,或苹果脸儿,或瓜籽面儿,皆有胭脂色,一笑一颦都楚楚动人,即便长到四五十岁,依然风韵不减当年。而男子,却要么个儿矮小,要么面皮黧黑,长相丑陋者似乎不少。每看大戏,或开大会,朝男人群中一看,往往如庙里的五百罗汉,什么模样儿都有,就是没有一表人才的。我常纳罕,难道故乡山水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子?

为那些女子,我曾一一作传,寄给报刊发表;人美,作品也增色。对那些男子,却几乎一个也没写过。今日得宽余,细想想,丑人儿身上也有不少文章呢。

五疙瘩

他,个儿低,却胖,走起路来,如一个圆圆的东西在滚动,因排行第五,人们便叫他五疙瘩。他的本名怕只有村里管户口册子的人知道。大人小孩,不论辈分尊卑,都叫他五疙瘩;对这外号,他也认可,谁人叫,都笑眯眯地答应。

五疙瘩的父亲,当年是村里的社火头儿,负责迎神赛会的事儿。那年正月十九,火神爷生日,大庙前唱神戏,赶会人无边无沿,香客也多,火神爷的泥胎前,香火直冒一丈高,火焰竟烧着了卷棚,烧着了殿宇,一时间,大火弥天,哔哔剥剥,砰砰叭叭,响声直传五里开外。社火头儿为抢救火神爷面前的金供桌(其实是铁的,外面包了一层黄铜),一头扎进火里,供桌没救出,他自己倒被活活烧死,只留下一堆炭也似的骨头下葬。每提及此事,乡亲们都感叹不已。后来,五疙瘩继承了父亲衣钵,逢年过节,春秋二季,忙不迭地操办社火。可只组织了两次春社,一次秋社,上级要破除迷信,神拉倒了,庙拆掉了,社火自然停办了。

旧日的迎神赛会,为敬神,也为娱乐。农民劳苦一季子,也要乐一乐。神戏其实是唱给人看的,迎神祭神也不过是将神作道具的文娱活动。新社会里,不敬神了,却还要娱乐,看戏,看电影。五疙瘩便自然而然地包揽了这方面的事儿。

村里来了剧团、电影队,都去找五疙瘩,就是来了玩把戏的,耍猴儿的,走江湖卖膏药的,也要先去和五疙瘩接头,而后在村中央的大柳树下敲锣作场。他不是村干部,却有权威。三十多年来,村里的领导人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五疙瘩却始终是文娱活动的负责人。时兴造反时候,党政财文大权人们夺来夺去,却从没人夺他的权。他每月都收戏份子,大人一角,小孩五分,或大人一斤玉米,小孩半斤玉米,怀抱的婴儿和卧床的老人不在内。村民们总是如数交纳,连最吝啬抠索的人家也不敢稍有怠慢。他从未公布过账目,可人们也从不怀疑他沾了大伙儿的光。剧团来了,挨户派饭,而且规定,至少要炒两盘菜。开初,人们去叫演员吃饭,总爱叫女演员,特别是那些出名的坤角儿,一来吃得少。二来名角在自己家吃过饭也是一种光荣。一次,太阳偏西了,那个管叠戏衣的瘦老头儿还没人叫,竟饿了一顿。自那以后,五疙瘩兴了个新规矩,叫吃饭必须一男一女搭配,如果是单数,剩了一个,他则留自己家,宾客相待。

他没有妻儿,却有祖上留下的五间空房,那便是演员的住处。墙角靠着枪刀剑戟,绳上搭着蟒袍玉带,床前放着锣鼓家什,女演员咿咿呀呀练嗓子,男演员呼呼噜噜睡大觉,一会儿这个拉胡琴,一会儿那个吹唢呐,每日价乱哄哄,闹嚷嚷的。五疙瘩却不烦,出来进去,总欣欣然面有笑意。待要演出了,他总爬上木板搭起的戏台,站在正中,厉声宣布道:“男坐左边,女坐右边!”大家都听他的,男女界限分明。开戏了,他仍站在台角,并不看演出,只死死地看着台下,哪里有了骚动,不管剧中人正唱到有情有义处,或正打到紧锣密鼓时,便大声骂着“龟儿子”,将长长的带叶的青竹竿在人头上掠过。有时,戏唱到精彩处,外边站的青年人想凑近点看,便一步步往里挤,一挤两挤,戏台前顿如一锅开水似的翻滚起来。五疙瘩连连骂着“龟儿子”,用竹竿在人头上打,好一会儿,才镇压下去。老人、妇女都称颂五疙瘩。小伙子们却恨他,不仅因为曾挨过他的竹竿,更因为他那“男左女右”的规矩,使新婚的小两口儿不能一块儿看戏,刚交上了女朋友不能在台前聚会,想蹭蹭磨磨给姑娘说句话儿、拉拉关系也没了机会,青年人岂不气煞!有人当面质问他,他淡淡一笑,说:“这是古来的规矩,当年我爹管庙会时候就是这样。要是男女混杂,一挤起来,你碰到我身上,我撞到你怀里,有些坏小子趁机动手动脚,那还了得。”于是,年轻人背地里总骂他:“五疙瘩眼看着断子绝孙了,还不干好事。”“他咋还不死呢?”

演员们却喜欢五疙瘩,在他家住了三天五天,觉得比亲爹还好。于是,往往认他做干爹,人前人后“爹呀”“爹呀”叫得好亲热。临别时,说着“有空儿来看您”,还扑簌簌落泪呢。五疙瘩到底有多少个干儿子干闺女,他自己也算不出一个数来。没有剧团来演出的日子,和乡亲们闲谈时,他总掰着指头告诉大家,某剧团唱红脸的是他干儿子,某剧团唱花旦的是他干闺女。唱老生的干儿子去省城演出,起一声花腔满座叫好,唱青衣的干闺女在县剧院演《情探》,看戏的都听迷了。收音机里正播放豫剧《破洪洲》,他说;“听听,我干儿子唱的杨宗保。”他床边的墙上贴一张从画报上撕下的剧照,人们去串门儿,他指着画儿:“这个唱老旦的是我干闺女,其实才二十二岁,前几天还捎信儿问候我呢。”只要提起那些演员,他总是满鼻子满眼的喜气,心里小虫子爬着似的舒服。

那年,树叶落时候,五疙瘩病了三天,遽然死了,留下五间空房。他虽无儿无女,却比子孙满堂的逝者得到的花圈多十倍,有人数了数,整整一百个,其中,九十五个是他的干儿子、干闺女送的。下葬时候,两个在邻村演出的干闺女泪流巴巴地赶来,跪在坟前,披头散发,呼天叫地,哭得好伤心哩。

别的老人,死了便死了,没人再提起。五疙瘩坟头的黄土还没干,人们便念叨他了。为啥?他一死,村里再也没戏看,没电影看,连耍猴儿的、玩把戏的也因没人出面收钱、收粮食而去邻村了。陡然间,生活如一日三餐少了油盐,没味了。他死后,大家才知道这个丑老头子不该死,连生前咒他快死的青年人也说:“要是五疙瘩还活着,这个月又看两台戏了……”似乎已忘却了他那打在头上的青竹竿,和“男左女右”的老规矩。

老六儿

据说,老六儿一周岁时,他娘请走江湖的算命先生给他批“八字儿”,批罢,那瞎子忽然站起,朝他娘深深一揖,连声说道:“恭喜,恭喜!少东家长大要当官呢!”女主人自然高兴,杀鸡置酒,款待先生,临走,送了一大把钱。消息传出,村人半信半疑,有人说:“看他那尖嘴猴腮的模样儿,根本没有官相。”有人说:“不,明朝朱洪武是个丑八怪,不是还坐了江山吗?”

他家贫,自然上不起学,朝耕暮耘之余,便跟着父亲学编筐编篓。小伙子长相不俊,却心灵手巧,白生生的柳条儿到他手里如面条儿似的柔瓤,编出的柳货坚固耐用,又精致好看,年集上,庙会上,人们争着买,如北京城里的王麻子,其貌不扬,做的剪刀却人人称道。

还在襁褓中,老六儿和东村一个姑娘订了“娃娃亲”。岳丈是个老学究,平生好讲天命,坚信老六儿日后要做官,女儿将掉进福窝里。姑娘长到豆蔻年华,出脱得花枝儿一样标致,听说女婿甚丑,宁愿老死春闺,执意不嫁。老学究读过旧小说《施公案》,便向女儿讲施世伦驼背鸡胸,又是个瘸子,人称“施不全”,却做了内阁大学士,后为钦差巡按,坐着八抬大轿巡察五省,威风得很哩。老六儿十八岁上,择吉日,用红麻绳扎的席篷大车接来了那美人儿,拜罢天地,入洞房,盖头一揭,新娘子只瞟了他一眼,便呜呜地哭起来,蜜月里,竟每日以泪洗面。元宵佳节,老六儿领妻子去城里观灯。走在十里长街上,那么多看灯人竟不再看灯,只一个劲儿看他们两口儿,一个如花似玉,一个形容猥琐,却近近地走在一起,人们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妻子受不了,咕嘟着小嘴儿,倏地钻进了人群。老六儿找遍了大街小巷,不见踪影,正焦急,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她正茕茕地站在一棵树下抹眼泪呢。三月三,老六儿送妻子回娘家,一进村,小伙子们都跑出大门外看姑爷,一些姑娘隔着墙头窃窃地笑,嘴里没说,对老六儿的评价全体现在脸上。更有两个留木梳背儿头发的娃娃,跟在老六儿身后唱那首老辈人传下的儿歌:

马齿菜,

开黄花,

女婿是个搐把儿瓜,

罗圈腿,

外龅牙,

脊梁上长个肉疙瘩……

老六儿听后像没听到一样,那佳人儿羞惭得几乎要钻进地缝儿中去。从此以后,长住娘家,再不见老六儿的面。老学究仍想着女婿有朝一日必然发迹,力逼闺女去婆家。逼急了,那女子表示愿意归去,梳妆打扮,穿戴一新,谁知走到半路,竟投河自尽了。老六儿不是薄情郎,闻讯忙将遗体拉回安葬,哭得泪人儿一般。

老六儿确实精能,白日里随大伙儿干农活挣工分,夜晚编筐编篓,又学会木匠、泥水匠手艺,还会磨粉、做豆腐、阉牛、劁猪,钱没少挣,一时间成了全村仅有的富裕户。不久,南村上老舅做媒,娶了个待嫁十年的老姑娘。那姑娘不嫌弃人样儿,只图吃好穿好。结婚后,一日三餐煎煎炒炒,鱼啦肉啦,吃得脸蛋儿上闪着油光;并不干活儿,闲来打扮得花蝴蝶似的,乐悠悠坐在村头的林中看蚂蚁上树。只二年,碰上了“割资本主义尾巴”,老六儿空有一身技艺,却不能挣钱,只能挣工分,而工分,也一天比一天不值钱了。眼看着日子走了下坡路,往往三月不尝肉味,那女人受不了这份苦,屁股一拍,改嫁了。

老六儿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白天,“大呼隆”干活儿,倒也热闹。晚上,独坐家中,对一灯荧然,看四壁萧然,委实难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总难成眠,偏有那种不识时务的鸟儿,落在院里的老枣树上,一声声叫着:“光棍好苦!光棍好苦!”

困厄中,愁苦里,熬日子。终于,政策变了,政府号召发家致富。老六儿忽地又有了精神,收拾家伙,重理旧业,竟搞了个柳制品公司,自任经理。不二年,挣下了万元家产,方圆数十里颇有名气。去年,全乡的专业户推举他当了乡经联社的副主任。丑人老六儿竟好几次气气派派地坐在县政府办公大楼的会议室里,滔滔不绝地讲生财之道呢。

西村一个寡妇,也算柳编专业户,因常和老六儿打交道,一来二去,竟爱上了他。那女人,以貌美能干闻名乡里,多少男子托人求婚,她都不动心,却独独看中了那丑人儿。成亲那天,乡长亲自证婚,村人都去贺喜,酒宴摆了十八桌。酒过三巡,乡长陶然大醉,即席讲话说:“老六儿是大能人,新娘子是大美人,能人配美人,这叫珠联璧合。”第二年,已过了五十岁生日的老六儿竟得了个胖小子。那孩子,聪明伶俐,酷似其父,长相却如他妈,大眼睛,高鼻梁,皮肤细嫩,像鸡蛋的二层皮儿。左邻右舍,无不惊异。莫非村里的地气风水变了?

又一度八月中秋,一镜团的圆月早早地挂上蓝得滴水的夜空。老六儿阖家坐在老枣树下赏月。甜蜜蜜、乐滋滋的话儿说够了,老六儿忽忆及当年听他娘说的算命先生批“八字儿”的事儿,说给妻子。女人嫣然一笑,说:“你今天不是当了官吗?管着几百号人马哩。”老六儿仿佛顿有所悟,狡黠地笑笑:“难道那算命瞎子胡诌的话应验了?”

叫天子

爹妈给了他一副丑模样儿,却也给了他一副好嗓子。那声带,仿佛是金做的或铜做的,一说话,即使不用多大气力,也如撞钟似的亮飒飒、颤悠悠的,十分好听,就连打个喷嚏,那声音似乎也入音律。光屁股时代,妈做好饭,爹不在家,他站门口高喊一声:“爹,吃饭喽!”那喊声便立即传到全村每个地方,在空中久久回荡不绝。因此,村人都叫他“叫天子”。

叫天子年岁渐长,模样儿依旧,嗓音儿却越发高亢,清脆,圆润。老爷爷老奶奶们都说:“这孩子啊,长大学戏吧,准能唱成名角儿。”叫天子也真爱唱,除了吃饭、睡觉时候,总是曲不离口。他天资聪颖,记性儿特别好,每看罢一出戏,总能记住全部唱词和过场,竟学得分毫不差。吴家寨的“福庆班”里一个铜锤花脸,艺名“响十里”,嗓门儿大,吐字儿清,唱野台子时候,即使十万观众闹哄哄一片,他一声“叫板”,如一声响雷,便能立即震住,哑悄悄都屏了气息。叫天子学“响十里”在《二进宫》中唱的杨延昭,模仿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县豫剧团招生,叫天子兴冲冲去应考,先试嗓子,唱一段《南阳关》,开腔只一声“马来”,便使四座皆惊。剧团看中了他的嗓音,却看不中他的长相。结果,落选了。回家后,仍然唱,日子是在唱中打发的。一日,在青纱帐里打高粱叶,边打边唱,脆嘣嘣的一板“流水”,竟吸引了地头的行人驻足偷听,听迷了,倒想看看是谁在唱,便在地头等他出来。半个时辰过去,叫天子背一捆青叶乐悠悠唱着出了高粱棵,路人一看都呆了;唱腔如此好听,而长相却如此难看,不禁感叹世间事真是不能善尽善美。

几个热心人一撺掇,村里成立了戏班子,叫天子当然在份儿。不过,凭他那长相,扮生、旦、净、末都不行,只能鼻梁骨上抹一块儿白粉唱丑角儿。他演的小丑儿,唱念做逗俱妙,一招一式,一言一笑,都使人笑得捧腹。在《双射雁》中,演穆桂英的马童穆瓜,仅四句唱,十句白,却演活了,看戏的一个劲儿拍巴掌,嗷嗷大叫喝彩,竟使英武妩媚的穆桂英黯然失色。人们传诵多年的是那一次在吴家寨唱对戏。“福庆班”早唱红了方圆数十里。二月十九,观音庵起庙会,高高地搭起两座戏台,偏请了我们村的戏班子去对着唱。头一天,我们败得好惨。第二天,“福庆班”唱《大保国》,我们演《刘二串怕老婆》,叫天子主演,出尽了怕老婆者的洋相,活脱脱扮出了一个在老婆面前卑躬屈膝而又滑稽可爱的趣人儿。刘二串头顶灯台跪在老婆面前那段二百句“垛子板”,叫天子一口气唱下来,真唱绝了:

你不笑,我光跪着,

直跪到油尽灯干星星落,

明清早跪到晌午错,

晌午错跪到鸡上窝,

地跪塌,房跪破,

跪干坑,跪干河,

跪到咱儿子成家娶老婆,

叫儿子跟我学一学,

一字字,一句句,都掺足了笑料儿,台下人一个个都像被搔了胳肢窝儿,笑得直叫肚疼。刘二串那二百句戏词儿只唱了一半,《大保国》的观众像赶羊似的拥来了一半,没唱完,“福庆班”的台下只剩了几个卖花生、瓜籽儿的,连那些弯腰拄杖的老爷爷老奶奶也蹒蹒跚跚走过来,想凑近看看刘二串怕老婆怕到何等地步。“福庆班”的“响十里”扯足嗓子,再也叫不回一个看客了。吴家寨的戏班子有史以来第一次败北。煞戏后,叫天子下了台,人们仍围着他看。有人说:“这人在家一定怕老婆,不然会演得那么像?”

其实,叫天子在家中倒是男子汉大丈夫的,家务琐事概不沾手,闲来总美滋滋地唱,口渴了,腹饥了,便学着舞台上的道白:“娘子,打茶来!”

“贤妻,为夫我要用饭!”他妻子确也温厚贤淑,百依百顺,乐得拿他当皇帝侍奉,私下里常和知心的女伴儿说丈夫的趣事儿,言谈间,颇为自豪。因此,日子虽清苦,他们却过得舒坦坦、滋润润的,泥墙小院里,常传出叫天子的清唱和妻子喜滋滋的笑声。

“文革”开始,旧戏不能再唱,戏班子散了,叫天子闲居在家,往往急得嗓子冒火,只能趁没人听见时小声哼唱,或更深夜半,闩上门,在幢幢灯影里比试一番,观众只有妻子和女儿。不久,样板戏大兴,村里成立宣传队,叫天子自然仍在份儿。可凭他那长相,不能演正面人物,更不能演英雄人物,只能演反面人物。《红灯记》里,演鸠山,《智取威虎山》里,演一撮毛,《沙家浜》里演刁德一。这些角色,戏词都不多,他却演得够味儿,一出场,浑身上下都是戏。县里搞会演,公社派我们村的宣传队去演《沙家浜》。大家都说,稳稳地能拿回一面锦旗。谁知,演到《智斗》一场,叫天子陡地心血来潮,给刁德一加了两句台词,加了一个动作(其实,加得并不离谱儿,倒更表现了刁参谋长的阴险奸诈,大礼堂里的三千观众禁不住拍手叫好),想不到竟使阿庆嫂手足无措,顿时忘了台词。冷场三分钟,会演的主持人气咻咻走上舞台,当即宣布,叫天子破坏了样板戏,并揭了他过去大演“黑戏”“坏戏”的老底。接着,蹿上几个人,高呼“把牛鬼蛇神赶下舞台”的口号,趁叫天子不防,真的一脚把他踢下了舞台。叫天子哎哟一声,一条腿断了。

叫天子跛着一条腿终于熬到了传统戏开禁的时候,却不能登台了,听到锣鼓响,常暗暗掉泪。可他装有一肚子戏,便有些剧团请他去教戏。县文化局为了汇辑传统戏剧本,派人带着录音机找他,已经录了一个月,问他:“还有多少?”他答:“还不到一半呢。”

所幸他的女儿被招进了县剧团,专攻刀马旦,已颇有名气。

同类推荐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晨曦在歌唱

    晨曦在歌唱

    本书分为眼神、背影、动作、物语、行吟五辑,主要收录了晨曦在歌唱、白露的姿态、秋天在高树、再见了,后园、无端想起一个人等作品。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热门推荐
  • 七日囚宠:邪魅王爷的杀手妃

    七日囚宠:邪魅王爷的杀手妃

    特种部队出身的她,牺牲在阴谋的战场,再次醒来,发现身处异世大陆,附身在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包子女身上。咦?这是什么地方,人居然会飞?咦?这里的猛兽居然还会说话,智商不比人低?咦,这里的植物怎么千奇百怪,有的还会口吐人言?呀,怎么她左手小指指尖每天都会流出两滴气味如玫瑰的液体?别人不小心尝了能够昏迷三天三夜?呀,她的身体居然还有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各种修仙秘籍,灵丹妙药还有宝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拳头才是道理。实力不够你就忍着,实力足够那就砍了!人不负我我不负人!人若负我虽远必诛!强心剂:女主不是善茬,不会干些圣母事,如有不适,后会有期啦。
  • 虚假的美好世界之魔法

    虚假的美好世界之魔法

    游戏世界是美好的,可以让人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
  • 兽人时代:远古男神碗里来

    兽人时代:远古男神碗里来

    狗血穿越,总以为能去个好地方,不指望像别人一样是公主,是王妃,但起码能吃饱穿暖吧,要求也不算高吧,可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不科学啊,野人,居然还是没进化完的野人,偶买噶,这是闹哪样啊,还能变身,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打怪兽,果然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就算野人也不例外,当她因被算计,一个人流落在外,要做多大的努力才能回到那个有野人老公的家。
  • 旧墨风月

    旧墨风月

    江山为局,笔走风月。醉花浓荫下的年华去而不返。阴谋与权利交织成的如画江山,只余寥寥几笔真情。人人皆为棋,步步皆局。经年后,青史墨遗。
  • 超级鉴宝师

    超级鉴宝师

    张峰,一个倒了一辈子霉的穷屌丝,为了改运听从老妈的意见去山上上香,结果偶遇雷雨天气巧得异能,从此踏上了迎娶白富美,迈入人生巅峰的道路……佛说:张峰,金钱与女人就是地狱,你还是收手吧……张峰说:我佛,你还是让我在地狱多沉一会儿吧……
  • 重生之光明圣子

    重生之光明圣子

    白晓风是一名大学生因为游戏而意外的穿越成了光明圣子,却因为自己长了一对精灵的耳朵而被抛弃,在他一步一步的成长当中却意外的发现自己可以使用以前亡国的天龙游戏里的技能,他靠着领悟游戏当中技能一步步的向上爬去,在这当中他遇到了亲人的抛弃,朋友的背叛,爱人的包容,在神与魔,善与恶之间不知该如何抉择,他迷茫了......
  • 穿越次元的高中生

    穿越次元的高中生

    在杭州,一个普通的高中内,有六位看似平凡可却不简单的初中生,马上将要改变命运,全新的生活将要开始…………
  • 有没有爱都不要慌未来很长

    有没有爱都不要慌未来很长

    假若在最宝贵的青春时期遇到一群很有趣的家伙,这人生也当真可谓是一场戏!有一母同胞却性格迥异的姐妹花,一直身居国外却突然回国的兄弟三人组,以及皇甫家族知书达理的独生女,东方家族的呆萌小千金等等,一场爱情追逐便从此拉开序幕,当尘埃落定之日遥想曾经,原来上一辈的恩怨情仇是他们爱情故事的一个转折。
  • 山海妖言之从前有个捉妖师

    山海妖言之从前有个捉妖师

    怀揣着女天师的梦想,思悠悠踏上了降妖打怪的路途,手拿宝剑,披荆斩棘的不一定是王子,还可能是苦逼的小天师!(文案废,请勿相信以上胡言乱语)男女主,1V1,轻松系甜蜜灵异文,大家放心入坑
  • 恋上高个子

    恋上高个子

    你就不能对我好点吗?我就那么让你讨厌呀!你知道我爱你吗?你能不能看我一眼,好吗?也许我再也不能爱你了,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