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600000007

第7章 宏观环境和项目建设(4)

全年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分别增加146.30亿元和8.01亿元,分别占贷款增加额的77.08%和4.22%。全省贷款增幅比上年有所回升,但是增速依然较慢,全年中长期贷款增长16.25%,而短期贷款仅增长0.86%。短期贷款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好转,流动性资金较为充裕,减少了对银行短期贷款的需求。2006年,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60%以上,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多增加53.85亿元。二是各家银行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加大了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压缩了对部分调控行业的短期贷款,制约了短期贷款的增长。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对信贷风险控制更加严格,由于中长期贷款具有市场营销成本低、回报率高的特点,商业银行主动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贷款投入,而相应减少了短期内风险更容易暴露的流动资金贷款。四是大型企业通过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直接进行融资,相应减少了短期贷款需求。2006年,酒钢集团公司、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金川公司三家企业共发行36亿元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对企业短期贷款的发放产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

(三)金融市场呈现平稳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末全省19家上市公司总股本70亿股,比年初增加10.09亿股,其中流通股38.84亿股,占55.49%。2006年全省证券交易总额为881.38亿元,股民开户数为31.33万户。保险机构增多,市场主体和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稳定增长。2006年,全省新设立保险机构43家,撤销保险机构14家,保险分支机构达到735家。全年全省保费收入达到56.75亿元,增长17.65%,同比提高9.01个百分点。全省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52.79亿元,增加27.36亿元,保险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效应

200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银行信贷投放增多,经济金融保持了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

(一)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一是准确把握和判断经济金融形势,确保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支柱行业的信贷需求。全年累计发放基本建设贷款258.41亿元,同比多发放155.18亿元;累计发放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含票据融资424.59亿元)641.92亿元,同比多发放100亿元;全年累计发放技术改造贷款13.28亿元,是2005年的2.58倍,同比多发放8.12亿元。二是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各家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2006年,全省农业贷款增加27.06亿元,增长13.4%,增幅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幅3.51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95.15亿元,同比多发放26.03亿元。三是推进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末,全省国家助学贷款余额达20865万元,比年初增加5423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5377万元,比年初增加489万元。四是落实房地产信贷政策,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2006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108.72亿元,比年初增加9.86亿元。

(二)认真执行利率政策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调控措施,全省银行信贷资金充裕。一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执行2次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从利率政策在甘肃的实施效应来看,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对全省存款增长并未产生重大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部分企业尤其是对资金价格较为敏感的中小企业相应减少了贷款需求。二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执行3次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流动性调控政策。全年3次共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冻结全省信贷资金近50亿元,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备付率保持正常,流动性资金仍然充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未对全省贷款发放产生大的影响。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支持“三农”发展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历史包袱初步化解,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006年3月1日,甘肃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工作圆满结束,全省87个县(市)农村信用社按照核定额度分四批认购专项中央银行票据11.63亿元,置换不良贷款9.57亿元,置换历年挂账亏损2.06亿元。2006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比2002年末降低20.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提高7.35个百分点,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二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支持“三农”信贷投入明显增加。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5.37亿元和288.23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00%和83%。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74.2亿元,占全省农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为87.3%,比2002年提高8.4个百分点。三是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各县(市)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按照新的产权形式,建立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完善了“三会一层”的议事规则,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基本形成。

(四)认真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支持了涉外经济平稳发展。认真落实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外汇管理政策措施,密切关注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反馈汇率制度改革对全省涉外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不断提高外汇管理的服务效率,简化核销手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继续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下放和扩大外汇资金来源审核权限,方便企业境外投资用汇审批,支持企业“走出去”。

(五)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公司综合治理顺利推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12月末,全省19家上市公司中,有18家公司完成或进入股改程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4.74%,总市值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97.05%。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稳步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到年末,华龙证券公司重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甘肃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稳步推进。

三、当前全省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全省金融运行情况来看,当前全省金融运行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甘肃省银行信贷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挑战。2006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等11个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钢铁、电解铝、水泥、煤炭等产业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方面要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还要从甘肃省实际出发,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对这些行业给予信贷支持,从而增加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把握贷款投向和调整信贷结构的难度。

(二)银行信贷投放不均衡,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一方面,银行信贷集中于少数优质信贷客户,贷款向大项目、大企业倾斜,集中投向了公路、电力等基础产业和垄断行业,贷款集中趋势明显。2006年末,全省交通运输和仓储行业的贷款余额达到337.6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15.84%,比上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仍显不足,县域信贷投放不断下降。据调查,2006年末,全省县域经济各项贷款增加79.93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增加额的42.11%,同比下降13.76个百分点。

(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影响了全省信贷总量的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加强了信贷风险控制,信贷准入门槛提高。甘肃省市场化程度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没有发展起来,加之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这些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产生了制约作用。2006年,全省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额仅占全省贷款增加额的10.19%,比2005年和2004年分别下降6.41和32.88个百分点。

(四)资本市场发育缓慢,保险市场发展不平衡。从证券市场来看,2006年末,全省上市公司数占全国的1.34%,而总市值仅占全国的0.3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4.96%(远远低于全国44%的水平)。从保险市场来看,全省保险业总量较小,保险市场主体分布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农村市场发育不成熟,保险服务领域还不宽,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健康险、养老险发展不足,保险的覆盖面较低。

四、2007年全省金融工作要点

2007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围绕上述预期目标,初步预计2007年全省本外币存款增长15%以上,本外币贷款增长11%以上。

(一)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绩效,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促进全省银行信贷合理稳定增长。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意图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要求,引导银行机构努力拓展业务领域,增加信贷投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二是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增强执行货币政策的信息支撑功能。探索运用计量工具和统计方法,加强数据应用和系统分析,提高经济金融运行分析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执行货币政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三是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管理,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灵活调剂支农再贷款限额,加大支农再贷款向农业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倾斜力度。四是继续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际效果的监测考核,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努力实现改革目标。五是推动金融创新,促使金融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立足全省经济发展实际和特点,支持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方式和手段,研究开发新的信贷产品、理财产品和中间业务品种,积极满足社会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一是继续加大风险监测力度,研究建立反映区域金融脆弱性和风险特点的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二是做好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评估工作,密切关注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工具风险状况。三是积极关注银行业改革情况,深入了解各项新体制、新机制在分支机构的落实情况及改革成效。关注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地方金融资源配置、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顺利进行。

(三)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为涉外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汇金融服务。一是改进贸易外汇管理,年内使大多数企业基本退出进出口核销程序。积极落实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改革措施,加强对短期外债等外汇资金流入的管理。二是积极促进甘肃对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指导和帮助涉外企业,充分利用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政策改革后,用汇便利、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围绕外汇管理政策调整和汇率改革、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加强对外汇政策出台后实施效果的跟踪反馈工作。

(四)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工作水平。一是加强信贷征信管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应用管理,加大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力度,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中小企业普遍建立信用档案。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反洗钱法》,推动反洗钱工作深入开展。认真落实全省政府部门间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反洗钱信息报告、联合调查制度,研究建立重大事项分析、会商机制,加强联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工作机制。三是充分发挥现代化支付系统功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进一步扩大现代化支付系统参与者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和即将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纳入支付系统;大力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探索推广使用公务卡。四是加强经理国库工作。认真落实《国库监管工作指引》,加强对财政拨款和税收过渡账户的监管,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五是加强货币发行工作。加强现金投放回笼分析预测,切实提高发行基金利用率,保证全省现金供应。依托金融机构,建立城乡反假货币工作网络,健全反假货币工作长效机制。

(张婷)

物价

一、2006年甘肃省市场价格运行特点

(一)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平稳,涨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3%,涨幅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甘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全国持平,位于全国第18位,在西部12省中位于第10位,在西北5省中位于第3位,低于宁夏、陕西,高于青海和新疆。分月看,呈波浪型探底回升走势,1、2月份由于元旦春节因素,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涨幅为2.7%和2.3%,3、4、5、6月份在1%~1.3%之间波动,而随后的7、8、9、10、11月份基本上在1%以下,12月有所回升。分类看,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指数“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类上涨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8%,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5.2%;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0.8%、5.3%和1.9%。分地区看,全省14个市(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全部上升,其中嘉峪关、庆阳涨幅最大,分别为3.9%和3.2%。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位波动,全省经济发展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带动甘肃省生产价格水平高位运行。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9.8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8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10%。

同类推荐
  •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青春会散场,时间会变成流水,流水会带走记忆。即使无法牵手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却很庆幸,我们曾经拥有同一段青春。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书分“风云际会篇”、“善抓机遇篇”、“随机应变篇”等十部分。内容有:阿基米德鏖战罗马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富兰克林巧用比喻等。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热门推荐
  • 妃常薄情之王爷追妻难

    妃常薄情之王爷追妻难

    她孤傲薄情;他风流成性;而他却爱上了她,为她上刀山下火海,只为融入她那颗薄凉的心。但她却是一无所知,直到……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坦克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坦克

    本书是一部关于陆战之神坦克的小百科全书,是为了满足青少年了解关于坦克知识的需要而编写的,旨在加强和培养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让青少年了解更多的关于坦克的军事知识。
  • 天堂回眸

    天堂回眸

    每个生在尘世的人,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往事.那些曾经感动我们的人,影响我们一生的人,有的早已伴随时光而去.今天,当我们去思念,去怀想他们的时候,该是这样的一种心情?是的,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谢他们曾陪伴我们走过的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感谢他们让我们明白了该怎么样去面对未知的人生!
  • 小晚

    小晚

    “谁的青春没有浅浅的瘀青谁的伤心能不留胎记谁的一见钟情不刻骨铭心谁能任性不认命”这首歌让我们明白了年少时候的爱,是最难忘却的。因为那里面满满的,都是我们的真心。那时候的我们都坚信自己可以去为爱情死,其实呢,爱情杀死不了我们,它只会在最柔软的地方给我们划一刀,然后我们看着伤口不知痛痒,在如此的反复轮回里,我们久病成医,直到我们刀枪不入。
  • 逆天小姐邪王追

    逆天小姐邪王追

    一次背叛,一枚玉佩,抑灵石,将开启她的异世之旅一场血腥,一把魔琴,音之魂,将开启他的爱恨情仇两个人,两颗心当经历过风雨,才感到彼此的距离只有一线之隔。
  • 湘水之滨

    湘水之滨

    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啊,我爱你,我的灵魂也依附在这土地之上!在湘江水流入洞庭湖的这地方,四面被河道围绕,中间是原来的湖底,后来逐渐的淤积起来,形成了一块肥沃的绿洲。从远处迁徙来的一群拓荒者,在这里开始休养生息。
  • On the Study of Zoology

    On the Study of Zo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啊我的重生

    重生啊我的重生

    在未来的古代,比现在的科技高明;在未来的古代,游戏比现代好了太多;在未来的古代,什么都有,但是为什么唱的还是戏?电视里没有电视剧只有动画片?还没有主题曲?没有电影,只有新闻联播。游戏是很好啦,是虚拟的,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人们有时间都在游戏里度过了,我也应该去闯闯!!!
  • 曼珠沙华:彼岸花开三世为君倾

    曼珠沙华:彼岸花开三世为君倾

    龙神、穿越、王妃?!这是什么鬼?!世界玄幻了吗?!
  • 封神之龙圣传说

    封神之龙圣传说

    敖夜穿越了,到了封神时代,变身我们的小英雄哪……呃呃,不对,是变身被淘气熊娃打死的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我去,李靖,你他娘的可要看好你们家熊孩子,不然我可就送他去见佛祖了。话说莲花化身和西方教好配的说。。。(敖夜:天道不公自救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