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600000006

第6章 宏观环境和项目建设(3)

(三)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年全省农林水利气象和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实现63.4亿元,比上年增加10.8亿元。一是增加专项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落实专项扶持资金6200万元,支持了试点村道路、水电、垃圾处理、村容改善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初步建立了责任明确、合理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全年核拨专项资金13.31亿元,较好地落实了国家政策。三是加快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级财政落实资金2.68亿元,支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试点县增加到38个,覆盖面达到44%,惠及农民853万人。增加专项资金6497万元,加大了对乡村卫生工作的支持力度。确立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逐步由县财政全额供给的经费保障机制。四是加大“三补贴”政策的实施力度。当年粮食直补资金达到2.02亿元、良种补贴资金20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300万元。拨付资金2.87亿元,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了综合直补。五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加强。下达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09亿元、水利建设资金2.88亿元,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拨付资金20.94亿元,保证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扩大了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规模。

(四)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解决困难群体问题。当年全省实现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58.5亿元,比上年增加6.2亿元,有效支持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再次提高城市低保标准10%,下达补助资金6.6亿元,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支持解决城市低保人口看不起病的问题。按省财政承担50元、市县财政承担20元、个人承担10元的标准,从2006年12月1日起,城市低保人员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三是支持城镇无就业人员家庭至少实现一人就业。当年全省投入资金6.71亿元,较好地落实了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对城镇零就业家庭,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实现至少一人就业目标。四是支持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当年下达补助资金2289万元,从10月1日起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受益人口达到76.3万人。五是适当提高农村五保人员基本供养标准。当年下达补助资金3109万元,从9月1日起按分级负担的原则,对全省11.2万农村五保人员给予补助。六是实行企业离休干部养老金、生活费由财政兜底政策。七是筹集资金1.1亿元,支持解决环县、会宁、靖远部分极度干旱乡镇人畜饮水问题。

(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切实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一是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当年下达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54.73亿元,比上年增加14.89亿元,并下达工资改革转移支付补助17.6亿元、“三奖一补”资金5.24亿元。二是落实对部分困难市县阶段性财税优惠政策,预计返还57个县省级参与分享四税比上年增加部分1.5亿元。三是延长了对10个市(州)上划省级的营业税返还政策。确定2006年、2007年继续对10个市(州)上划营业税实行返还政策,当年预计返还市、县财力1.2亿元。四是再次提高乡镇公用经费标准。在上年对每个乡镇补助公用经费1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补助3万元;下达补助资金3681万元,用于落实村组零接待政策。五是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民族州、县财力补助7700万元,继续安排少数民族州、县财源建设贴息资金2000万元,下达民族乡发展专项资金310万元,设立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培训资金300万元,安排民族工作经费220万元。

(六)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一是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2006年全面启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二是以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三是继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省级预算单位全面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四是选择崇信、镇原、临洮、临泽、金塔和敦煌6个县(市),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五是按照“分类管理、明确责任、激励约束”的原则,实施消化财政赤字工程。六是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提出了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关于开展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看来,2006年全省及省级财政运行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财源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对部分重点行业、企业依赖性过大;财政支出进度缓慢,均衡性不强;财政自给率低,收支矛盾突出,部分县乡财政仍很困难;政府性债务和财政赤字负担较重;各项改革还需不断深化,预算约束力不强,财政监督有待进一步强化,等等。

二、2007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与收支安排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2007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编制2007年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狠抓增收节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科学技术、公共卫生等方面投入;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支持改革和创新,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省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思路是:财政收入预算编制要立足经济发展和税源状况,充分考虑税收政策变化和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需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按增长12%以上安排;财政支出预算编制要坚持公共财政方向,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重大事项的落实,继续加大对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保证教育、科学、卫生等重点支出需要,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创新。

根据上述思路,2007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代编预算为158.04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2.15%。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上年结转和预计中央补助等,减去上解中央支出,全省财政支出预算达到486.1亿元。如果再考虑预计中央专项补助后,全省财政支出预算可达到636.5亿元。省级财政收入预算为54.4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2.15%,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各类财力补助和市县上解,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当年省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为98.53亿元。

三、2007年全省财政工作的任务和措施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坚持工业强省战略,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妥善安置好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以及特困户、灾民、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支持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努力解决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财政困难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努力提高基层财政保障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出口退税政策的落实,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生产,扩大出口。坚持既要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又要防范财政风险的原则,稳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严格依法治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认真执行《税收征管法》,坚持依法治税,据实征收,应收尽收。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认真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进一步强化税收法制观念,加强税源管理,严肃组织收入工作纪律,严禁“引税”、“买税”等现象的发生。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强化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做好国有股份分享股利的征管工作,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加快实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和有偿使用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扩大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推进教育部门自身改革,积极清理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加强农村综合改革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整合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力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预算内经常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加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在全省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积极筹集资金,对农村二女结扎户实行一次性奖励,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证重点支出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财政投资的三个转变,即由城市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经济建设转向科学发展,重点支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项目。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健全助学贷款机制,努力解决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加大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省委、省政府四个全覆盖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增加对科技的投入,优化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强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扩大广播电视在农村的覆盖面。继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支持力度,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积极创新财政管理机制,着力提高理财水平。一是按照积极稳妥、稳步推进的原则,在22个县进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二是按照乡镇预算管理权、财政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在全省全面实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模式。三是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细化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积极研究专项资金绩效预算管理方式。四是全面启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及时研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五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争取完成省到14个市州数据中心的广域网建设试点,逐步将部门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系统等推广到市州一级。

(六)不断强化监督管理,保证财政收支合规有效。坚持依法理财,自觉接受各级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支持审计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约束机制,规范资金分配程序,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确保各类专项资金及时下达,切实提高支出的时效性和均衡性。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重大事项的落实,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时落到实处。继续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大对会计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事件的查处力度。

(徐哲侃强劲)

金融

一、2006年甘肃省金融运行情况

2006年,在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甘肃省金融机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积极支持了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341.27亿元,增长13.98%。全年存款增加426.17亿元,同比多增加77.42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131.34亿元,增长9.78%;全年贷款增加189.68亿元,同比多增加69.70亿元。2006年,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后净回笼现金2.02亿元,同比少回笼5.83亿元。

(一)人民币各项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年增存款创历史新高。2006年,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大关,年末余额为3316.96亿元,增长14.54%,同比提高了0.4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437.75亿元,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同比多增加79.38亿元。

居民储蓄存款在加息、加薪及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的推动下,表现出较旺的增势,全年储蓄存款增加238.78亿元,同比多增加36.35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增加109.99亿元,同比多增加27.40亿元;定期存款增加128.79亿元,同比多增加8.95亿元。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各项存款增加额的54.55%,是拉动2006年存款增加的主要因素。

2006年,甘肃省石化、冶金、有色、电力、机械、煤炭、食品等7大支柱行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带动了企业存款的大量增加,全年企业存款增加96.67亿元,同比多增52.22亿元,企业存款增加额占各项存款增加额的22.08%,比上年提高9.68个百分点。

(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呈回升态势,中长期贷款增势较旺。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12.08亿元,全年贷款增加189.80亿元,同比多增加68.24亿元,增长9.89%,同比提高3.14个百分点。

同类推荐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热门推荐
  • 阿尔法奥特曼

    阿尔法奥特曼

    光,永远不会消失,而是被不断传承下去。当黑暗来临之时,只要生命没有放弃,希望之光便会降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平凡之路之末日战神

    平凡之路之末日战神

    战神要当平凡人,而平凡的人要当神,一切都在循环往复,但一切却又都不相同。搞笑淡定的同居,狗血的剧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修仙强者在校园

    修仙强者在校园

    这是一个,重生回校园时代修仙,装逼,泡妞,扮猪吃老虎的故事。美女,你想要学修仙吗?我教你。
  • 玄界脉尊

    玄界脉尊

    宗门被灭,爷爷祭身封印血灵。一七岁少年,记忆全失。石虎镇涅槃重生,以即墨天葬之名;重脉之瞳,锈剑之力;闯幻境魔界,屠妖鬼;破禁地封阵,统仙神;宝器,神宠,秘籍,圣果。是楚楚伊人的夜月痴心;抑或是羸弱穷少的震颤浩宇。一人,一锈剑,走上了颠覆宇宙的脉尊之路!!!
  • 血修罗异界行

    血修罗异界行

    以杀戮提升实力,在神器修罗刀的帮助下,重生异界的地球杀手独孤恨天一步步走上强者之路,成为一代传奇——修罗圣王。
  • 封魔战歌

    封魔战歌

    “腥风血雨九州恸,蜉蝣翘盼碧汉晴。旌旗猎猎映落日,长刀所向慑群英!”当激昂的战歌再次响起,犹如蜉蝣一般的众生将面临怎样的绝境?那将是一个流血漂橹的末日还是重生前的涅槃?一切取决于人的本身!
  • 潜魔道

    潜魔道

    神明说的一定是对的?神明做的一定是对的?可为何魔救痛苦之人,神却保奸诈小人?何为魔?何为神?神魔只在一念之间
  • 七月的肖邦,为谁演奏(第一部)

    七月的肖邦,为谁演奏(第一部)

    柒月,本来只是个普通的高中生,却意外得知自己的亲生父母是死党LALA的父母,与此同时,LALA的暗恋对象莫一却对柒月产生好感,LALA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举动,突然出现的金正皓又成为柒月人生的重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