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3900000035

第35章 清朝以后 从多元到多彩多姿(4)

翻开清以后的鄱阳县志,就会发现“书院”是其中的重要的部分。15所书院,包括一所称作秦公讲堂的,3所建于明朝以前,5所建于明代,其他全都为清朝所建。也就是说,进入大清王朝,修或新建了7所书院。众所周知,满清王朝从立国之初起,就对汉民族实行文化专制,为什么他们又大兴书院呢?这问题说复杂又简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其实,清朝兴办书院,从禁到放也是有过程的。从全国来看,禁止创建书院,几乎长达一个世纪。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朝廷下令:“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可见当时统治者对于书院格外警觉,以致视为“群聚徒党之所”。直到公元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在相隔顺治初年90年之后,朝廷才放话各省省城设立书院。我们知道,“书院”自唐代有了称呼直到清末。但书院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唐朝书院是指藏书的地方,图书馆吧。中唐以后到五代,才逐渐演变为求学之所,程朱理学兴起之后,推动了书院的创建。明及以前的书院,虽然也有官立、私立之分,但多数是为讲学而设,是学术研究场所。

鄱阳新创书院的开禁,过程与大体全国差不多,但又不尽相同。据旧县志记载,顺治九年,郡守翟凤翥将毁于顺治三年,原建于胡公祠左,公元1602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创办的“芝山书院”,改建于府治的明伦堂西。从时间看来,这不是有违圣旨。就一般规律而言,一个郡守决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最有可能,事情发生在朝廷敕令之前。然而,公元1684、1685清康熙二十三、二十四年,知府黄家遴、鄱阳士民又先后创建了“汇源书院”和“希贤书院”,这又作何解释?其实,满清王朝的皇帝深知,要统治中国,必须象前朝的君主们一样,“尊孔重儒”,推崇理学。书院是理学的产物,只要注意回避“群聚徒党”这四个字,把口号放在“尊孔”与“崇理”上,也就不会有什么风险。而事实上地方官兴办书院,重要是在宣传自己的施政业绩,即“公之嘉绩”,再者还可以赚得顺乎“民意”的好口碑。像“希贤书院”就是公元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士民请为巡道查培继立生祠不许,诸生杨钺等请以为查公讲堂不许,乃请改为书院”,成为追思治饶良牧的祭祀场所。在顺治九年之后,即使有书院创建,也是过渡性质的。因为这时候的书院,既没有明代书院那种因私人讲学而兴起,是开展学术自由场所的这种性质,也不是后来完全作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随着用人制度的改变和需要,书院如同府、州、县学一样,主要以服务于科举为目的了。于是,书院统一由官府管辖,并且给予资助。所以从公元1753年乾隆十八年起,“澹湖书院”、“秦公讲堂”、“芝阳书院”相继创建。

这里有件事需作个说明,当时鄱阳虽书院总数不少,但多是属于饶州府七县联办的。后来,通过时间的不断推移,有的书院成了本县独办了。以澹湖书院为例,康熙四十八年设在灵芝门,后因为这个地方为上谕亭,便改建在明伦堂东面。乾隆七年移到二条巷,一直是七县公有书院。咸丰三年毁于太平军,之后于十八坊购买民房,并就张屈二公祠重建,到光绪初年,才为鄱阳一县拥有。

有人会问,鄱阳当时财政不是很拮据,连造县衙的钱都没有,哪里有钱办书院呢?从书院发展的历史看,依靠土地资源的“出息”是主要办学经费的来源。理学家朱熹就说过,置田、买牛等都是书院的“久远之计”。按现在的说法是建立一种基金——买田地,或池塘,或房产,或某一种产业(如田庄、典库等),来维持书院的开支,包括房屋修缮、扩建,教师的束修即酬金、薪金,学生的膏火即灯油古代主要蜡烛,奖赏、仆役的工食银及礼祭等等日常开支。到了清朝中后期,由土地作为主要基金来源发生了变化。鄱阳随着水运事业的日益发展,商业的发达,土地“出息”逐渐被房租、店租、存款的利息所取代。这点我们可以从旧县志中看到:清康熙年间,座落在十七里弄、风雨山、东园里、韩山、朱源等处学田共168亩,岁征早谷103担,糯谷25石2斗,谷折银24两。此外,还有正银5两5钱5分2厘,漕米3担5斗9合;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仍将捐钱置办田地113亩6分5厘;第二年知府王必达,将官军来饶州驻防时,购买的2间房屋租赁出去,收入拨给芝阳书院;又过了三个年头,知县陈志培成立宾兴会,捐钱1500钱,在县城马家巷、张王庙购置房屋2间,将租赁生息挪作教育经费。

尽管清朝期间鄱阳书院的个数,有了增加。但由于书院的性质已经改变,“研究经史真实学问日少,学事入院所肄之业,全为四书八股文,五言八韵诗,所请主持书院的山长,所谓‘乡大夫之耄而无学,并经史之名不能悉数者’充之,所以书院也如府、县学一样,主要为科举的预备机关而已”。这种为统治者所用,只作科举考试准备场所,专习八股时文及诗赋等的教育模式,实际作用无非是笼络社会人心,麻痹青年思想而已。何况自明以来,在商品经济推动下的鄱阳,已经从封闭中走出,这种书院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只以一种现象比照,录取进士的数量,与前几个朝代相比,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每况愈下”。两宋鄱阳有进士116人,元朝也有8人;明朝63人,举人文183人,武4人;而清朝进士58人,举人文233人,武68人。如年按人口比例计算,更少得可怜。鄱阳人口:宋代约13万人,元代平均11万人,明朝平均26万多人。而清代鄱阳全县人口,咸丰以前平均35万多人,咸丰以后平均84万多人,可见进入清朝以后,鄱阳在人才培养的取向上,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公元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朝政府下诏,停止科举。此前四年,朝廷已经明令全国书院改成学堂,州、县书院改成小学。公元1902年,澹湖书院率先改为“鄱阳县高等小学堂”;芝阳书院改为饶州府中学堂。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开始推行。随着科举制度的结束,鄱阳的有识之士,纷纷接受新的教育,办新学之风盛行。农村集镇及人烟稠密的村庄,办起了初等小学。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鄱阳第一所女子小学——竟成女子小学成立。截至辛亥革命止,全县共有小学六所、中学一所、师范一所、中专一所。教育机构之多,可以说在周边乃至赣东北地区,都属不多见的。但就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还没有完全脱离科举制度的巢臼。在学校教学科目和内容方面,无论小学或中学,都重视经学,安排读经学的钟点较多。学生毕业考试,仍仿照科举形式,毕业生仍给以科举出身的资格;同时对于科举出身的人,也得分别进入各级学校。

新学对鄱阳产生的影响

清末新型学校的开办,一方面体现了对人才培养方法的改变,另一面也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影响。同时,又从另一个侧面,看出了鄱阳当时的文化进步程度。尤其是处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通过这些现象,使我们对当时这个地区的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了解。即使站在今天,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清末鄱阳的教育,我认为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这种教育,为后来鄱阳人积极投身旧民主义革命,以及在旧中国涌现出不少仁人志士、革命先辈打下了基础。下面我想以四个旧民主义革命的代表人物,来说明这种转型教育所产生的结果。这四个人就是何犹兴、李守诚、姜伯彰和周雍能。这四个人,在旧民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孙中山在世时,不但参与了推翻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而且分别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警卫营长和秘书。不过,前两位有的人感到陌生,后两位知名度高,是新中国成立以前,鄱阳姜周两派的核心人物。

先说何犹兴。何犹新,字无文,鄱阳镇下河街人,1883年光绪九年生,1946年病故。何犹兴是饶州府中学堂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体育会步兵科学习的。这个人从小就立有大志,到日本后,通过与孙中山等革命先躯的接触,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和后来的中华党。1910年,何犹兴毕业回国,不久即和革命党人李烈钧走到一起,积极协助李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枪响后,何犹兴与江西本省的革命党人一道,策动清军五十五标的新兵起义,光复了南昌。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何犹兴奉黄兴之命,奔赴南京任警卫营营长。在总统府,他尽心尽职,勇敢顽强,获得“忠勇之士”的赞誉。1913年在讨伐袁世凯的“湖口起义”中,何犹兴骁悍果烈,率部浴血奋战,直至兵败。湖口起义失败后,何犹兴回到鄱阳,不久被北军逮捕囚禁在南昌。袁世凯病逝,何犹兴获释,此时他度过监狱生活长达两年。出狱后的何犹兴又积极投奔孙中山,以图东山再起。1923年第一次北伐战争开始,他奉命离开大本营,回到鄱阳策动里应外合。陈炯明叛变,他响应号召回粤讨叛。1925年孙中山病逝,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7月9日蒋介石誓师北伐,何犹兴服从革命需要,留在广东办理税务工作,筹措北伐军需,此后又到江西负责税务工作。然而,向以清正廉洁自律的何犹兴,团深痛政权腐败,慨然离开江西,客寓上海赋闲,过着粗茶淡饭、清贫拮据的生活。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后,何犹兴生活更加困难,每天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一些守不住艰苦的人变节投向汪精卫伪政权,何犹兴不但守节无暇,甚至连变节亲翁的接济也拒不接受,并与之断交。

李守诚,李守诚又名儒修。1884年光绪十年,出生于鄱阳镇土井巷的一个书香门第。这人自幼勤奋好学,“通经史,识时务”,国民党元老之一的李烈钧,称他为“江西才子”。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县学入学考试中,李守诚以排名案首的优异成绩,入邑庠也就是县学。后来又以“超等”成绩食饩,食饩即不仅免交学费,而且还能享受一点补贴。1904年光绪三十年乡试时,他本来可以考中正榜举人,因答卷中不完全依据孔孟学说,结果列为副举,以致主考官惋惜不已,认为他的答案“直可上追两汉,下匹曹刘……惜二、三场文字,杂有异端,却置副车”,并连连两声“可惜!可惜!”科举废除后,李守诚到省城求学并接受了新思想,成为先进组织“易知社”的成员。不久,去日本留学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积极参与策划1911年的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他竭力敦促李烈钧下决心反袁,并协助李烈钧举行了有名的“湖口起义”。“湖口起义”失败后,为避袁世凯通缉,他再次东渡日本,参与孙中山的建党活动。接着受孙中山委派,到马来西亚主编《光华日报》,写了不少有影响的,鼓吹旧民主义革命的文章。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海陆军大元帅,他为大元帅府秘书。孙中山逝世后,他因对国民党的腐败行为不满,而受到排斥。抗日战争,汪精卫曾派人拉拢他,他予以了严辞拒绝,并辞去一切职务回到鄱阳。虽然这时候他已经是贫病交迫,但念念不忘抗日,最后在忧愤中辞世。当时,他只有56岁。病逝后,连葬殓费也分文未有。

姜伯彰,字信暄,号芝阳老人。1885年生,1971年在台湾病故,鄱阳镇磨刀石村人。1907年,姜伯彰在饶州中学堂预科毕业后,考入南昌髙等学堂,三年后入江西高等巡警学堂续读。武昌起义枪响,江西九江率先响应,姜伯彰闻讯后与九江取得联系,又迅速回到鄱阳,敦促管带黄金龙响应武昌起义,成立饶州军政分府,使之成为继九江之后,江西第二个响应武昌起义的州府。湖口起义时,他受李烈钧委派,在修水县的吴城襄办兵站。湖口起义失败后东渡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创办的中华革命党。1922年任孙中山机要秘书。孙中山病故后,姜伯彰追随蒋介石。1929年,鲁涤平主政江西时的,姜伯彰出任鄱阳县长。在此期间,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进行了反动镇压,给鄱阳人留下了极坏的印象。1949年姜伯彰去台湾,先后担任过立法委员、主席团成员等职。在台湾的姜伯彰,成为江西同乡会的领导者,在台北建造了江西会馆,编纂出版了《江西文献》,对唤起在台江西籍人对故里的热爱,作了一定工作。

周雍能,字静斋,1895年光绪三十一年,出生于鄱阳镇十八坊。1906年就读于鄱阳高等小学,1909年,周雍能入南昌陆军学校学习。当时,有5千多名考生参考,正式录取仅仅80名,他是这80人中的一个。周雍能在陆军学校三年学满结束时,正值辛亥革命和南昌光复,时年17岁的他,则以军校学生身份,荷枪巡街维持秩序。1912年4月,周雍能考入南京陆军中学第五期。这个时候,南京发生兵变,各省改制军官学校,江西设讲武堂并开设将军班。8月,他回南昌入读李烈钧办的南昌讲武堂。“湖口起义”,他任调练团第二营营副。1914年,周雍能在广州参加孙中山织织的、讨伐军阀龙济光的敢死队。1920年,他接受国民党派遣,到古巴开展建党工作。1921年,在上海任孙中山的机要秘书。孙中山逝世后追随蒋介石,主要从事财政工作。1949年去台湾,先后担任预算委员会和交通委员会召集人、国民党外交协会理事长等职。后从事教育和工商工作,1986年在台湾病逝。

姜伯彰和周雍能一度是鄱阳的风云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前,他们为争夺国民党的立法委员在鄱阳的选票,拉帮结派,互相倾轨,给这片土地带来较坏影响。但是,作为因接受新教育而成为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不得不是鄱阳历史上的,两位着名人物。

“五四运动”给鄱阳文化的巨大推动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虽然远在北京,但很快影响了鄱阳,鄱阳人予以了积极响应。先是鄱阳五中就是原先的饶州中学堂,和陶业学校的学生罢课,接着县城所有中小学的学生,在大龙桥集会,并高呼“废除卖国的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军阀卖国政府”等口号游行示威。随即,工商界相继罢工罢市。可以这样说,随着五四运动的一声春雷,鄱阳人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个渴求自由、民主、新生,反封建、反殖民主义和专制政权的革命思潮,已经在悄然潜入人心,不少有志于改造时代、改革社会、改变命运的人,以自己的行为,甚至是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谋解放的壮丽诗篇。

同类推荐
  • 如梦似三国

    如梦似三国

    主角穿越到三国,和曹操互为知己,又掌握着21世纪的知识,算是选择了一个简单难度对吗?然而,黄巾军比历史更是来势汹汹,袁绍竟然重用田丰,刘玄德靠着皇族身份更是大肆招兵买马,孙策大难不死,难度陡然提升到极困难模式.........
  • 司马王朝

    司马王朝

    三国讲完了,接下来就交给司马家,看他们如何在短暂统一之后,构造第二个两半王朝。
  • 昭勋

    昭勋

    古之昭勋阁,敬二十四贤臣。今之昭勋阁,聚天下之才俊。且看群雄相争,再闻侠者恩仇。却是拔剑长歌,但饮豪酒入胸。同看潮起潮落,共赏云聚云散。
  • 后秦纪

    后秦纪

    后秦乱世,诸侯割疆,天下棋盘,重新布子,乱世之中,一人从远处走来,一步一步走出局面,从整个棋盘之中走出来,落一子定乾坤,开万子治太平。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本书分为“民主”的呼声、古田会议、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等部分。
热门推荐
  • 以书入道

    以书入道

    经常看各种小说的叶秋笙穿越到了修真界,并得到了原身体主人的神奇毛笔,叶秋笙利用此毛笔开始了空间演绎小说的修真之路..“小凡大大,求快快更新,再不更新我就由粉转黑了!”“吼!太好看了,打赏一百灵石,从此由路转粉!”......偶得神奇毛笔,美女,丹药,法宝……想要什么画什么,噢,美女就算了,小美会杀了我的!
  •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毫无逻辑和规律,却透露着内心最深处的一些私密信息。美梦、噩梦、重复的梦、连续的梦、前世的梦等等,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世界,我们可以顺着它的足迹,去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户,探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梦揭示了我们的现实与理想,触摸我们真实而被掩盖的内心,指引我们重新寻找生活的真正目标。梦也偶尔让人恐惧,一些梦中的画面和事件可能会长时间伴随我们,甚至可能成为人生航行中有意义的灯塔。这不是一本梦的心理学教材,也不是梦的专项理论研究。这是一本让你了解梦境奥秘的书,一本打开心灵之门的书,一本启发内心智慧的书。
  • 龙血卡修

    龙血卡修

    小小卡修林东城,无奈继承了无法升级的家族传承,却没想到在进入都市的历练之中,阴差阳错下,开启了传说的龙族血脉。在惊喜中,世界通道却骤然打开,一个个原本不相关的世界开始联系到了一起。人类,野兽,虫族,机械……各个种族、各个世界为了世界的晋升,旷世对决就此开启……
  • 教父的伪装新娘

    教父的伪装新娘

    她夜闯黑手党总部,意外遇见了个“同行”。为了不曝光,她不得不忍辱负重的和他一起躲藏,莫名其妙的被他吃尽豆腐。到头来,他居然一掌把她劈晕了。为虾米?偷偷溜回自己房间,竟在更衣间内逮着个现行犯。她敏捷的身手、泼辣的模样,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再次见面,她成了舅舅的情妇?狐媚妖艳的让人想抓她上床。撒娇恳切的眼神,只为求他让她留在敌营,她到底有什么目的?是放任她的为所欲为,还是将她紧紧的捆在身边?一场王对王的游戏,正在进行……
  • 天玄行记

    天玄行记

    这是一个仙神圣羽,妖魔鬼怪的诸天世界。龙宫偷宝,凰巢看鸟,九幽冥地乱行,无尽血海漂漾。。。。。光怪陆离尽在其中。
  • 火影冰之王子

    火影冰之王子

    一个不知名的高中毕业生熠辉被一道红色的闪电送到了青龙大仙的所在地,身体被缩回三岁大的小孩,而此人根本没有读过《火影忍者》。青龙大仙说熠辉是天武人,是人类的最终进化形态,有着最强的爆发力,脑力等等,还送给他了一个卷轴,告诉他该如何开启八门遁甲,和一些关于青龙的通灵秘术,当然也和熠辉立下了血契,以后可以通灵青龙一族。熠辉到了火影世界后被纲手和静音找到,不久就就知道了关于火影世界的一切(当然不知道剧情),也知道了忍者是什么东东……此书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主角并不会飞快地成为最强的忍者。希望大家喜欢此书。
  • 伊尘易洛

    伊尘易洛

    她是慕伊洛,他是安易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回眸三世琥珀色,转身一世琉璃白

    回眸三世琥珀色,转身一世琉璃白

    《梅兰竹菊》系列之《竹》听说,司命神君家种了一根竹子,还是一根紫竹,好不容易等了万儿八千年终于修成人形,却是出乎意料,别人家的竹子不都是谦谦君子,可偏偏这个。。。。。怪哉,怪哉……
  • 我想看看天明

    我想看看天明

    我可以让你母亲恢复健康,还可以给你力量,但是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你不可以笑,只要有一丝的笑容,你就会体验到脑袋炸裂的痛;第二,你不可以爱,如果爱上一个人,你将尝到心脏撕裂的折磨;第三,你不可以哭,眼泪会把你变成我,变成——撒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