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3900000036

第36章 清朝以后 从多元到多彩多姿(5)

“五四运动”后不久的1926年,受中共江西地委委派,共产党员郑育民、汪辰,在鄱阳建立了中共鄱阳县支部委员会。从此,鄱阳的革命斗争不仅有了核心领导,而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和领袖人物。这些至今让我们敬仰的人士,包括:彭涛,原名定乾,鄱阳镇七条巷人。“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第一任化工部部长;李清泉,新中国驻瑞士大使,1965年协助安排,曾任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及随行程思远,从美国经瑞士回国。至于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烈士,那就更多,之中较有影响的有:英豪、何桃花、李烈、陈绍平、李兴汉、余恵韾、汪辰、程文、胡和炽、潘泳流、程翊等。

五四运动除去唤醒人民的觉醒之外,它的划时代性,我认为是对于文化的推动,尤其是对人们新价值观的启迪。这种新文化观念,使鄱阳同样经历了由沉睡到觉悟,它不仅体现在人们对封建传统的抗争上,也体现在求知求学中。清末明初以来,鄱阳不少贫民,通过经商发家和勤劳致富之后,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不再宥于读书做官了。他们更多地是从实业、实用、实际,有益于人民出发,因此舍得花费,让子女出外或出国深造。当时鄱阳流行着一句极概括,又极富理性的民谚:“穷盼养猪,富盼读书”,家境渐好的家庭,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列为等大事。正是这种观念和思想的催化,使我们看到了,在新中国建立后,一大批国家级鄱阳籍人才,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工作岗位,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代表人物,有:李儒勉,字贵成,鄱阳镇土井巷人,1900年生,语音学家。1920年,入金陵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大学读书,毕业后先后在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36年至1938年,不满足现有成绩的李儒勉,利用学校给予的休假机会,自费赴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研究莎士比亚,同时受聘讲授英语语音学。1943年根据需要,他在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负责主编“中英周刊”。1948年,不满蒋介石政府对外消极抗日,对内加紧白色恐怖,尤其是挚友闻一多先生惨遭杀害后,再次到剑桥大学讲学,直到1949年闻悉上海解放,他才回到祖国。在北京,受到胡乔木、田汉等老友热烈欢迎。经周恩来总理的安排,在文化部对外联络处任职,后兼任辅仁大学英语系主任。1956年,因突发脑溢血病逝,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周扬,主持了他的追悼会。

段铮,字元铮,小名福来,1903年生,鄱阳镇筷子巷人。他是第一个,留学欧洲的鄱阳人。段铮家原先也是小鱼贩,后来他父亲靠加工腌制鲜鱼,才积聚家业,成为鄱阳早期可数的鱼行之一。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寒微的鱼老板,在他发家之后,致力让子女接受现代教育。1923年,段铮在鄱阳中学高中毕业后,其父让他继续深造,先是考上金陵大学,大学四年毕业后出国留学。起初,段铮在法国巴黎大学就读,随着又入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心理学。1933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并毕生从事心理学教学,为推动我国心理学教育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段铮一直任教于浙江,因此与我国着名的姜夔研究者夏承焘先生,交往甚厚。1979年,段铮在浙江杭州病逝。

其他还有:叶森玉,又名叶舟,1925年生,鄱阳镇巡官巷人,金融学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厦门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谭成祖,1928年生,鄱阳镇钟家巷人,国家一级律师,曾任福建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定安,1929年生,鄱阳镇七条巷人,作家,曾任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先达,1930年生,鄱阳镇新桥柳树巷人,哲学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会国社科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王元萼,1931年生,鄱阳县谢家滩人,着名的妇产肿瘤医学专家,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是攻克医治妇科“绝症”——绒癌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刘秉京,1932年生,鄱阳县珠湖乡刘家村人,混凝土技术专家,曾任交通部第二航务局科研所主任工程师,享有国务院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吴梓梁,1932年生,鄱阳县古县渡镇庙背村人,儿科专家,曾任广州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副主任、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客座副教授,业绩入选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医录》;方维鹏,1933年生,鄱阳县芦田乡栎林村人,铁道隧道专家,曾任第五铁路工程局二处总工程师、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副局长,为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史书写过光辉篇章。

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还有:超硬材料专家王光祖、电力专家陈哲民、航空专家石屏、湿法冶金专家张仁里、土壤肥料专家王运华、联合国高级卫生官员陈秉衡、地球物理学专家周熙襄、再生资原化学家杜予民、土木工程建筑专家施楚贤、生命科学家彭珍荣、气象专家吴崇浩等等。当然,这里还没有包括因当时家境条件较好,受到良好教育,学有所成的姜伯彰三个儿子,药物学家姜达衢、地质学家姜达权、天气和气侯动力学家姜达雍,他们都用自己一技之长,为祖国作出了贡献。

在说过上述人物之后,有一个人必须要说,那就是辞世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胡飞。胡飞,字翼勤,饶埠镇九甲里胡家村人,造船专家。如果问鄱阳谁是第一个留学生,那就是胡飞。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胡飞便考上公费留学日本,经过预科学习后,入读东京帝国大学造船科深造。在此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并与董必武、郭沫若结为至交。帝国大学毕业的胡飞,因成绩优秀,被日本方面高薪挽留,担任长崎三菱造船所相当于工程师的正技师。几年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造船经验。虽然,这时他待遇优厚,妻子儿女一家五口都在身边,但强烈的爱国激情,让他选择了从日本回国。先是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任工程师,后回到南昌接办了江西工业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37年,他担了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造船系主任,为祖国培养了一批造船专业人才。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迁到昆明。当时,有充当日本走狗的同学殷汝耕,想收买他到华北日伪政权任职,胡飞严辞拒绝:“我宁可饿死,决不做亡国奴,更不做日寇侵华的帮凶。”1940年,胡飞的股骨被日寇飞机炸伤,万般无奈下,只好从昆明回到江西。1944年因脑溢血病故,享年56岁。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副主席先后两次电话江西,了解胡飞下落,得知胡飞病故,便致函邀请胡飞夫人进京作客。

商会一-走进近代文明的一个标志

对于商会,在现代人看来,仅仅是一个统战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叫做工商业联合会的人民团体。进入21世纪,商会与工商联并存,成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其实,商会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社会团体。如果拔高一点,可以称得是近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因为,商会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产物,是中国几千多年来农本商末思想转变的具体体现——中央政府在行动上予以了对商业地位的重视。

商会,自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公元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盛怀宣等洋务大臣的倡议下,从振兴实业入手,设立了商务部,翌年即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规定:凡属商务繁富之区,不论系省垣或埠,均应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前此所设商务公所等类似的商人组织,一律改为商会。章程颁行之后,清廷又下令各省督抚告谕商人,并劝导设立商会。商务部也向各省颁发劝办商会谕帖,大力宣传设立商会的重要作用,阐明“商会一设,不特可以去商与商隔膜之弊,抑且可以去官与商隔膜之弊,为益商务,良非浅鲜。”

鄱阳是赣东北的重要商埠,又是清时饶州府治所在,商业一直发达,在省抚督导下,于公元1906年正式宣布成立商会。鄱阳第一任商会会长是徽商程伯良,接着是王瑾光、施秉钧负责。当时,江西全省成立商会的市县寥寥无几,为数很少。虽说,商会是由官府出面组织的,但它成立之后,在整个近代中国,发挥了工商业者新型社团组织的重要作用。鄱阳的商会同样如此,这个组织秉承融通官商,融通商情,繁荣地方经济,维护商民权益及“举办慈善事业,赞助社会公益”等宗旨,对推动鄱阳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作出了一定贡献。

一、关注乡梓安危,倾心对付军阀。1924年,王瑾光任会长。在王任职期间,北洋军阀冯绍闵师,由南昌退驻鄱阳县城,这支败兵,纵兵扰民,掠夺抢刼,给鄱阳百姓带来极大侵犯。其间,官佐供应、士兵给养,全都取之于商会。据统计,仅一年多时间,耗去银元18万多元,如果不是商会从中斡旋,后果不堪设想,但对鄱阳商业发展,却造成了重大创伤。

二、组织商民抗洪,保障市场供应。鄱阳濒湖依河,旧有“水窝”之说,20世纪70年代以前又没有围堤,可以说年年遭遇水灾,稍稍不同的是水大水小和时间长短。水大时深达数米,时间长时多则两、三个月。面对大水浸淹,鄱阳人自有的对付办法,板壁搭台,与水相伴。然而时间一长,居民有生活所需怎么办?商市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保持营业?商会在抗洪活动中,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他们出面,在安排各商铺搭好自家避水台的同时,建立制度,筹集资金,通过设立过街跳板的机制,既便利民众往来行走,又连通各家商铺,从而保证了商业正常经营。过街跳板全部由杉木打造,长约两丈多,宽过两尺多。直街即解放街,从流水沟,至湖夹埂与筷子巷交接的桥头;横街,则从东门口至一条巷。一条巷以北地势高,非特大洪水,一般水浸不到。每到泛期,大水一来,由专人负责,按预先规定,将跳板架放在指定位置架起,跳板根据水势升降。通街跳板,分左右两行沿街并排架设,人们左上右下循序行进。各商号将自备跳板与通街跳板连接,于是因水瘫痪的街市,在跳板的连接下,加上小划子、腰盆在其间的灵活穿梭,重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设立保学基金,推动鄱阳教育。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相当耗资的事业。鄱阳历为州府所在,教育一向发达,但进入清朝尤其是民国时期,鄱阳教育资金一直匮乏,所占政府支出比例很小。加上国民政府虚造政绩,实行每保联办一所中心小学,经费由地方自行负担。这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无疑会造成捉襟见肘,无力支撑的后果。加上当时战争不断,灾馑连年,苛损杂税日益加重,民众无力分摊。一风而起的农村中心小学,因无法支付教师工资,大多名存实亡。然而鄱阳镇地区,由于商会出面,成立保学基金会,多方筹集资金,使保学一直办到新中国成立,为鄱阳的教育发展尽到了努力。

四、建立消防机构,减少火灾损失。旧时民居,多是木质结构,加上消防设施落后,历史上的鄱阳,曾多次因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大明王朝时有两次大火,差点将县城焚烧一空。然而,自商会成立后,消防作为公益事业,被列在首位。商会的消防组织,按徽抚南饶四大商帮,成立分支队伍,各自购置新的消防设施,分请茅园里、东湖里、黄龙庙等壮健青年,成立专业消防队伍。1927年,瓷器巷竹本加工行业起火,火势很快越街过墙,经东门口向枫子巷蔓延。这时,商会各路消防人马及时赶到扑灭,最大限热减少了财产损失。1931年康王庙打醮时,因爆竹引燃铺华街的棉布,酿成火灾。当时,火势凶猛,南起戴家院,北至一条巷,一百多米的两边店屋合烧,就在这个紧急关头,又是商会的消防组织及时予以扑大,这幸免了火洗横街的后果。

五、拓宽全镇街道,铺设麻石路面。鄱阳街市虽然形成较早,但老街非常窄狭,大约只在六、七尺光景,加上泥土路面,难免晴天尘土飞扬,雨后道路泥泞。随着商业的发展,人口渐增,街市越来越不尽人意,一天比一天更显得偪侧。对于街道的改造,地方政府也多次动过念头,终因财力不够,一直无法如愿。1927年为适应商市变化,由商会出面拓宽街道,经过反复动员,不仅使所有临街店铺自行内移了屋脚,将路面扩至丈余,而且从星子县买来麻条石,将横直两街及河街,包括巷弄全部铺满,使鄱阳街市不仅整洁大方,而且更具了江南市镇典雅雍容的水乡韵味。

六、引进现代文明,率先发电照明。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强力发电机并用于机车后,电才真正式进入人类社会生产。但是,鄱阳第一次拥有电,却在60多年以后的20世纪30年代,而且是由商会出面办成的。追溯鄱阳的夜市,有据可稽当在北宋。尽管文人诗中曾出现“十里长街,万家灯火”的诗句,那也不过是秉烛购物,或用“气死风灯”也就是灯笼,基本上还是处在“点好自家店铺灯,不管他人门前光”,各管各事的状态。商会成立后,为了方便百姓,使街市保持繁华,便着手夜灯事宜。起初,只从统筹考虑街灯设置出发,安排专人点灯挂灯。直到1938年,由商会出面引进火力发电机,成立晡耀电厂,鄱阳镇东门口以上至新桥段的夜间,于是有了现代文明的光亮。

七、活跃民众生活,推动文化发展。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是鄱阳近百年来的惯例。虽然闹元宵的习俗源远流长,但鄱阳的元宵灯会的持续坚持,应该说还是在商会的推动下。众所周知,从明清朝以来,尤其是清朝末年之后,地方财政便入不抵支,政府总想粉饰太平,实际财力又远远不够。商会成立后,受“融通官商”、“赞助社会公益”等条文约束,无条件地履行起章程所赋予的义务。况且,“热闹”既是“社会繁荣”的表现,同时又是一种“预兆”,更是一次商机。因此,期待一年比一年胜的商人,都会不吝所捐,积极投身这项活动。于是十三起灯,元宵灯会,成了每年的必修之课。又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群众活动,使我们鄱阳以鱼为特色的灯彩,闻名遐迩,以致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由江西电视台录制播放。

近两百多年来河流经济带来的繁荣(上)

纵观鄱阳历史,不难发现,从18世纪70年代乾隆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两百多年间,这块土地无论从经济到文化,都可以用七个字总结:日渐进步和繁荣。而这种进步与繁荣,是鄱阳湖和饶河的赐予,是河流经济推动的结果,是鄱阳人文化取向紧跟时代步伐的体现。说具体点,表现两大方面:

一、水土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降水,密布的水网,这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鄱阳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理想条件。而使这些条件得到充分实现,应该是近两百多年。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天平盛世

    三国之天平盛世

    坑啊,出个车祸都能穿越,我也是醉了。不过既然来到三国,那我就建造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只属于我的三国,一个我心里的三国。
  • 将军与姬

    将军与姬

    妾身本是良家女,胡人强逼入凡尘,几多眼泪几多恨,本应老死风尘中,得君搭救能脱身,甘愿以身陪伴君,虽死无憾了残身。三国烽烟从未停,多少尸骨多少恨,虎狼当道人命丧,但愿天子明我心,我知君心有大志,统领天兵平天下,奈何妾身身已脏,不配君定天下身,如果有天虎狼尽,我当归去了唔心我是李元霸,一个穿越到三国的人,目睹了太多太多百姓疾苦,种族仇杀。很多人救了我,很多人为了我身体支离破碎,很多人为了跟我一起定天下宗族灭绝。我的心太冷,是你温暖了我的心,虽然你是妓女我是将,我愿陪你白发苍。朵朵,我的妻子,我的爱人。三国风云平地起,刀剑锋从磨砺出。尸骨满地血染沙,但愿从此战火宁。
  • 天门双世

    天门双世

    一道天门,连接了两个时代,每周定时开启一次,凡非活物都可以经此门穿越,穿越不在以人为主角……两位主角各处两个时代,因此门结缘,一个倒卖古董文物,从无业游民摇身变为现代的名流大亨,另一个则经营现代商品,从孤苦书生化身为当世的圣贤名将。本文娱乐,但不无脑,人情冷暖铁血柔情,样样不能少……
  • 冒牌驸马

    冒牌驸马

    历史老师林琪,穿越到了异空间的大顺王朝,掉到了别人家的后花园的荷花池里,被人强行拉去结婚,娶得还是当朝三公主,一切故事都从入洞房开始!
  • 一舞春秋

    一舞春秋

    后人赞他,提精兵三万,则中国莫能与之争。他的一生,总结下来就以下几点:来到一个适合他的地方,交到一个帮助他成功的朋友,遇到一个肯用他的君主,训练了一支能打仗的军队,打了一场令无数人赞赏不已的战役,写下一部流芳百世的兵书,得到一个令无数后人向往的结局。他改变了当时几百年来的战争观念和战争模式,把战争提高到艺术的层次,直接推动历史的车轮,使中国超越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他帮助原本贫弱的吴国,在群雄争霸的年代夺得霸主地位。他就是一代兵圣——孙武。且看一个游荡在江南地区的贫困士子如何在战乱不止,礼乐蹦坏的纷争时代,逐渐成长为令无数后人敬仰膜拜的兵圣。
热门推荐
  • 最强通灵大帝

    最强通灵大帝

    李凌云遇到大麻烦了。他一心只想做个富家逍遥公子,却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家族的旗帜。面对强敌,不得不战,遭遇挫折,不得不斗,人生不得不战斗。修为被废,一无所有之际,白狐化身为人,送来一个宝盒,一扇全新的大门开启。他的人生目标还是爱自由,爱享乐,爱冒险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Beyond《海阔天空》
  • 网游人世间

    网游人世间

    (剑三改编同人,宏观大背景和基础设置都是根据剑网三改编,只是修改了一些职业名称,增添了一些小设定,看官们不要深究啦~)作为一个普通玩家,苏阡陌在回归的第一天,稀里糊涂的竟然碰到了传说中的大神。万万没想到大神还要收她为徒,还要收她进帮派,啊喂那可是全服最大高手最多的帮会,这这这,谁来告诉她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书是与古今中外的百位圣贤、先哲、名人、要人、伟人以及普通人进行的对话。内容包括:热爱生命、做好自己、实话实说、世俗社会、辩证解读、生存之道、多元文化、快乐人生等。
  • 沉海之舟

    沉海之舟

    秘密,如同沉在海底的旧船。那么,“我喜欢你”这个秘密,要我亲口告诉你吗?
  • 暮思君

    暮思君

    一个冷清出尘,一个狂傲不羁。千年前他们是挚友。一个是深居简出的渡灵人,一个是傲然潇洒的世家少爷,千年后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渡灵成魂,引魂入道,道指轮回,一转一世。彼岸的曼珠,开得正艳。你是否还记得,我的脸。
  • 众生九道

    众生九道

    这里,是自称为人类后裔的‘神’、‘魔’两族统治的世界。某日,神族教廷发现了一处人类城市遗迹,并发现了一个活着的人类!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在大陆的神话传说中,人类无所不能,象征着强大和不可战胜……造物主大人脑洞大开之作,带给你一段奇妙的旅!……“这就是神格吗?只要把血滴在上面就能成神,无所不能?”洪小智拿着一颗乳白色的珠子,神色激动。…………PS:本书碾压流,没有打怪升级的情节。主角是直接一步登天,然后开始碾压的。本书剧情真实而符合逻辑,人物性格清晰,大纲完整,构思清晰,请放心收藏。
  • 斩断红尘情深处

    斩断红尘情深处

    【完结】他本是佛门弟子,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待修得圆满便可位列仙班。他本是上古凶兽,作乱人间,为祸苍生,奈何情根深种求而不得。【第一卷仙侠耽美《斩断红尘情深处》已完结。】他手握大权,冷血无情,却偏偏对他宠之入骨。他体质特殊,容貌昳丽,却独独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第二卷现代耽美《以我之名冠你姓》已完结。】
  • 神明决

    神明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自宇宙诞生以来,日月星辰、时光空间接踵而生,更以盘古大神开天辟地,滋生万物生灵;万物之中各有法则,相生相克或互不侵扰;又以女娲大神造育生人,使人立足于世间,成为万物之灵。一神创世,一神造人,还有一神教人识世问道,让人将生物与自然融为一脉,相生相灭,万变不离其宗,他就是伏羲大神;更有甚人将三大古神之力集合于一体,著下旷世神书流传后世,此书便为“神明决”。
  • 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经

    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使命召唤情义

    使命召唤情义

    “快点,我累死了,我要吃饭。”萧玥对着后面的女生喊到。“晚自习而已,不会那么累吧。”梦莹面无表情的说到。“快点快点,还有不要老是板着个脸。”萧玥跑到梦莹的后面,推着她。“啊,我知道了,车你停哪了?”梦莹还是面无表情。“在哪在哪。”萧玥指着一辆法拉利,拉着梦莹跑了过去。“等等。”梦莹拉住萧玥的手,“有人。”“有人?在哪?在哪?”萧玥顺着梦莹的目光看去,一满身是伤的女孩靠在萧玥的车边,她看了一眼萧玥“救......我......”然后晕了过去,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