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4600000001

第1章 前言:阅读色彩的快乐

昼与夜交替,光与暗对换

清晨,太阳的光芒毫不吝啬地洒向大地,睁开眼睛,我们便能看到一个丰富而美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灵动跳跃的线条,有千变万化的形态与结构,有广袤无垠的空间,还有那绚烂缤纷的色彩。夜晚也不再寂静,千家万户的灯火照亮黑暗,闪动的车灯泻出一道道光的河流; 电影院里IMAX 巨幕正播放着3D 影片,仿佛伸手可触的神奇幻觉强烈撼动着人们的视觉认知; 霓虹灯几乎都已成为古老的怀旧往事,各种LED 新光源放肆地照亮着黑夜的天空。

宝贵的眼睛,几乎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器官。据说人所获得的资讯,80%以上来自视觉,尤其在当下我们身处的这个信息时代。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图像的发展几乎超出了人们的预计,单纯的形象、明确的符号、鲜艳的颜色,铺天盖地地包围着人们。拜现代印刷工业、娱乐传媒和网络信息等发达的传播方式所赐,“读图时代”在喧嚣中降临。人们的视觉不断地被宠溺着,感官所受到的刺激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甚至在铺天盖地的图像世界中,人们的视觉经验也被改变了。

我们几乎都热爱色彩

黑白胶卷变成了彩色胶卷,再变成了手持数码设备(几乎人手一部的相机或手机)不断定格成的生活中的彩色画面,暗房里的黑白照片似乎已成为摄影艺术的保留风景;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彩色电视机,数字3D 屏幕亦在挑战着人们的视觉神经,黑白雪花点早已成为尘封的往事;花花绿绿的杂志堆满了路边的报亭,简单的黑白报纸也换上了彩色新装,插图珍藏本更成为书籍重版的上佳理由。而我们坐在互联网的每一个彩色显示终端前,毫无顾忌地享受着色彩的饕餮盛宴。

色彩,它无处不在,人们习以为常。它是一种常识

年轻的妈妈牵着孩子的小手,带着让小朋友接受艺术熏陶的打算,走进美术馆,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现当代艺术展览,充斥着五光十色的展览品。一个小时后,妈妈带着孩子落荒而逃,十分生气地控诉:“这是什么艺术,根本就看不懂!”

广义上的现代艺术(把后现代艺术视作现代艺术的发展延续)其实基本上都属于精英文化范畴。艺术家们是非常自傲的,他们试图坚守高雅艺术的节操,不屑与凡俗大众为伍。所以观众们经常说:“看不懂!这些所谓的‘艺术’不知所云!”就算是把姿态放得最低、最大众化的波普艺术(Pop Art) ,也很容易得到一声嘲笑:“这也是艺术?”

大众对于艺术的心态十分矛盾,人们一方面觉得艺术应该高尚优雅,波普的“复制”、“流行”、“时髦”、“廉价”显然还不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的心理期许;而另一方面,人们又觉得艺术应该能够被看懂,否则艺术似乎就变成了小圈子里的无聊游戏。

对此,有些艺术家宣称:“看不懂是正常的!物理是一门学科,艺术也是一门学科,没有现代物理学知识,单凭生活经验你或许能够理解经典力学,但你能懂得什么是量子力学吗?那么没有现代艺术的相关知识,你凭什么要求自己能看懂现代艺术呢?”

19 世纪与20 世纪之交,当摄影艺术开始得到全民普及之后,曾以“忠实地再现自然”为己任的纯艺术(Fine Art)一下子懵懂了、恍惚了:这个世界不再需要我来记录形貌、描绘图像,那么我该何去何从呢?带着这个疑问,一部分艺术家开始发狂地追求探索艺术载体本身的“形式问题”。得益于科技进步,现代色彩学、光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充分运用起来,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等艺术家用他们的科学、理性和热情、灵感充分地探究色彩、剖析色彩、运用色彩,赋予色彩更活跃的生命,让色彩独立地舞动起来。

色彩,它有点陌生,有些看不懂。它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

但对色彩的感知,又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这似乎产生了一种迷惑——先天的色9

彩感官与后天的色彩知识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呢?为什么我会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艺术?

实际上,这些貌似“看不懂”的现代艺术早就用一种“看得懂”的方式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产生了全面深远的影响。艺术家探索并订立标准,而设计师负责把它们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甚至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身份杂糅,合体难分,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这些“现代艺术”以“现代设计”或其他形式改头换面出现,为我们的“现代生活”订立了大量的审美标准及文化标准,而普罗大众则不停地追逐着这些“时尚”生活。

你以为自己看不懂它,而它却早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了你的生活,对你偏好的色彩与搭配风格产生了影响。你对家居的布置,对服装的选择,对生活用具的挑选,都在有意无意间遵循着现代艺术和设计界所订立的审美法则。

色彩,它早已融入生活。了解色彩,拥抱色彩,热爱生活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担心:“我们都知道大家喜欢色彩,但却无须关心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对色彩的敏锐感既然是天生的,那么过多地了解色彩知识会不会破坏我原本对色彩的快乐感受呢?”

谈到对“快乐”的衡量,有位叫迈克尔? 桑德尔(Michael J.Sandel,1953— )的哲学教授告诉了我们一个思辨的好方法,你也可以跟着他的方法一起试着思考一下。

桑德尔教授为哈佛大学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了一门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入门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这是哈佛历史上累计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每周超过1000 人走进桑德尔教授的课堂,该课程在互联网上被公开共享,其课程视频已有超过1000 万人次点击观看。在讲到“如何衡量快乐”这个主题时,桑德尔为学生播放了三种文艺节目片段:一段由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戏剧表演者所朗诵的《哈姆雷特》(Hamlet)中的独白;一个包含高楼蹦极、极限溺水、与蛇共处等挑战人们生理恐惧极限的综艺娱乐节目预告; 还有一部美国幽默动画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的片段,然后他向学生提问并请他们为“你最喜欢哪个节目?”和“哪个是最高级的体验或快乐?”投票。

你会作何选择?在桑德尔的课堂上,承认喜欢《辛普森一家》动画片的学生最多,但是多数学生也认为莎士比亚是更高级的体验或快乐。学生的观点大致分为几类:

一种少数派观点认为:挑战恐惧极限最具娱乐性,既然自己喜爱的事物就是好的,何必在乎别人对它的感受呢?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更喜欢看《辛普森一家》, 因为它微妙地掺杂了讽刺和幽默,很搞笑、很有趣; 然而对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来说,必须有人教导我们莎士比亚是位伟大的作家,我们得通过学习才能理解他的作品,正如我们得通过学习才能欣赏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一样。作为17 世纪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一时难以理解其伟大之处,并且普通的印刷品会大量丢失他画作中的精彩细节,本书也不例外。我所认识的莎士比亚、伦勃朗的伟大或许只是出于文化传统和压力,出于别人教导我们什么书和什么艺术伟大,而非自我的真正认知。

还有一些人认为:虽然此刻我更喜欢看《辛普森一家》,但坦率地讲,要是让我用后半生来思索这三个不同的场景的话,我不会愿意用尽我的余生来思考“挑战恐惧极限” 和《辛普森一家》,我认为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探索更深层次的想法会使我更快乐。在生物神经课上有过一个实验,老鼠的大脑有一个特定区域,让老鼠自行刺激这个区域从而不断地获得强烈的快感,最后那只老鼠不吃不喝而死——很明显它体验到了极其强烈的快感。相对于“体验强烈的快感”和“终生的高级快乐”这两个选择,我把强烈快感看作低级的快乐,当下我可能会选择强烈快感,但就一生而言,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同意,他们更愿意做拥有更高级快乐的人,而不是只图一时欢愉,做那只享受短暂快感的老鼠。

桑德尔教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正误是非,他带领学生不断思考, 挖掘思考的快乐。这个课题是在思考19 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 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的观点中展开的。穆勒认为:高级的快乐确实需要培养教育。人一旦接受教育和培养,就不仅能够区分出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还能认识到对高级快乐的真正偏爱。两种快乐都感受过的人,更偏好的就是高级快乐。穆勒说:“当痛苦的人胜过当快乐的猪,当痛苦的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胜过当快乐的傻瓜,如果傻瓜和猪对此有不同意见,那只是因为他们从未体验过更高级的快乐。”

同类推荐
  • 明清床榻

    明清床榻

    本书图文并茂,不仅介绍了床榻造型的演变轨迹,还对明清床榻所承载的文化含量和历史信息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
  •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石刻与文化艺术。包括大足石刻、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娲皇宫石刻、桂林石刻、佛沟摩崖石刻、鹭峰寨摩崖石刻、子房山摩崖石刻、泰山摩崖石刻、武夷山中摩崖石刻、九日山摩崖石刻、七星岩摩崖石刻、南明山摩崖石刻、云峰山摩崖石刻、天柱山摩崖石刻、黄山摩崖石刻、晋城摩崖石刻等。
  •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热门推荐
  • 幸孕天后:老公,轻一点!

    幸孕天后:老公,轻一点!

    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会娶我并且一辈子爱我陪我,与我生下属于我们的爱情结晶,可当你只与我生下了一个女孩,还未结婚前,你,又去了哪?by—陆颖雪六年后,从一分未有变成亿万富豪总裁,活力四射变为冷酷无情到骨子里。而陆颖雪也变为了国际影后,天后,当红歌星。从撞车后相遇,慕少追妻法典之完美结婚,慕少追妻法典之完美婚礼。每天半晚,慕少爬上天后的床,说:“老婆!我爱你!让我对你用尽天下所有姿势吧!”她对他愤怒的说:“慕奕辰,你无耻!”谁能告诉她,那个冷酷无情到骨子里的男人去哪了???(甜宠文章,喜欢的亲们请跳坑!)
  • 霸君战记

    霸君战记

    天下万国,群雄并起。异族入侵,人族危矣。且看习得异界绝学的华族遗孤黄远,如何在这个武者林立,智者百出的世界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Chastelard

    Chastel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妃嫁到,你是我的女人

    爱妃嫁到,你是我的女人

    少年的你,回眸一笑,只一个眼神,便注定今生我要为你沦陷。少年的一次见面,让她深深地记住了他,而一个人的到来,让她懵懂的心,被自己误会了。
  • 心计女霸道男

    心计女霸道男

    芊雪在学校报到报道没报成不小心撞了一个女生就莫名的被打了一顿从开学第一天复仇计划正式开始........
  • 南国木棉红

    南国木棉红

    日月如梭,能积淀留有的,是真实生命在求索途中的不屈镌刻。细细追思往日的足迹,发现曾经的感动仍然激励着前行的斗志,昔日阳光依旧照亮着心中的黑暗。遂将从前所作之文精选成集,以寄托对“那人那事那心灵”的揣摩和对“我的部队我的塔山”的追忆。
  • 王源我爱你,你是我的整个世界

    王源我爱你,你是我的整个世界

    大家好我是作者晴宝,我是五年级的小学生,有时更得慢或推更请见谅,因为学习有些忙,写的不好的话大家可以指出来我会改的,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谢谢!
  • 锦年青柳

    锦年青柳

    青柳无花,叶与花不用别离,不用遭别离之苦,国槐树,花开最晚,花落最晚,虽美终究还是凋零。青柳望着窗外国槐树这样想着。她从未尝过妈妈的温暖,想象中的爸爸见都没见过,也只有离世的外婆给了她这份唯一的温暖,外婆却不在了,如果有些美好的东西拥有过,终究逝去的话,她宁愿没拥有过。这样省了痛苦,就像付景年,她只想遥远观望。
  • 一世倾城邪魅幽幽女

    一世倾城邪魅幽幽女

    她,一朝穿越,寻找神秘身世,却迷雾重重。废材?孤女?小小废材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攀上这云海尽头,直达顶峰?丹药?神宠?只不过是手到擒来!他,谜一般的存在,一举一动都宛如图画中的人物,一见误终身。美女?金钱?至宝?都比不过她。许多谜团的背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敬请期待~
  • 武动星碎

    武动星碎

    他?十三岁父母双亡。他?含泪叫天不公。他?他是谁?——辰尘。让我们看辰尘手持【武修宝典】称霸天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