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000000024

第24章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2)

这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特别强大,特别有力量,可以很自由地做很多事情。但是,当我们自恋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忽视很多重要的信息。

作为成年人,我们最容易自恋的一点是,既然悲伤、愤怒、内疚和恐惧这些消极的情绪那么伤人伤己,那么干脆“消灭”掉它们算了。

┣ 接受悲伤

于是,我们尽可能伪装得不悲伤。但没有悲伤,我们就无法与悲惨往事做一个告别。一个女子,丈夫突然出车祸去世,她忍住悲伤,极力地安抚公公婆婆等亲人,独自一人操办了丈夫的葬礼。为了不引起亲人的悲伤,她在丈夫的车祸现场和葬礼上都没有表现出深切的悲伤。之后,还为了公公婆婆,她强装笑脸,像一个模范儿媳一样,无时无刻不都在关注他们的感受,用各种办法逗他们开心,帮他们忘却悲惨往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自己的问题越来越重,她失眠、焦虑、忧伤,最终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她好好回忆了一下丈夫出事前后的细节,肆意地、无比伤心地大哭了几场,才从这种状态中走了出来。

丈夫意外去世的事实已无可更改,这一点不容否认,她只有接受。那么,相应的,丈夫去世后,她无比的心痛和悲伤也是事实,这一点也不容否认,她必须接受并给予尊重。

实际上,悲伤是大自然对她的馈赠,只有借由悲伤,她才能从失去最挚爱的亲人的伤痛中走出来。其他任何办法,都做不到这一点。

┣ 接受愤怒

再如愤怒。愤怒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别人对你侵犯得太厉害了,你要告诉对方:停!你不能再侵入我的空间。

但是,因为愤怒是最容易伤害别人的,所以我们很容易拒绝愤怒。尤其是在家里,我们最容易抵制愤怒。因为,我们会想,既然你爱家人,怎么能对家人愤怒呢?

然而,无论多么至亲挚爱,假若另一个人不尊重你,经常指挥你、控制你的时候,你一样会愤怒。

一个女子说,她5年之内只回了两次家,因为“回家谁都不舒服,还是少回为妙”。但是,当我让她描述自己的家庭时,她的父母虽然不能说完美,但好像也没有做过严重伤害她的事情。那么,她怎么对父母这么疏远呢?

最终,我们一起找到了答案:她的妈妈太爱指挥她、控制她了。小时候,她的妈妈为她安排一切,已令她烦不胜烦。现在,她工作了,结婚了,都有自己的孩子了,她的妈妈还是要女儿听她的话,要是女儿不听,她妈妈就非常生气。

这位妈妈如此爱侵入女儿的空间,女儿不愤怒才怪。但是,妈妈是最亲近的人,按照规矩,她不能对妈妈表达愤怒,她也不能接受自己会对妈妈愤怒这个事实。但愤怒是天然产生的,不会因为我们不想愤怒就可以不愤怒。结果就是,她意识上不怎么愤怒,但潜意识却表达了极大的愤怒——5年内只回两次家。

假若这个女子想改善她和妈妈的关系,她就应当尊重自己的愤怒,并带着这种情绪与妈妈沟通和交流。这种沟通和交流,一开始一定是不愉快的,但它会把关系带向好的方向。因为,只有适当地表达出愤怒,她的妈妈才会适当停止对女儿的过分干涉,随后,女儿也会相应地亲近妈妈。

┣ 接受内疚

还有内疚。内疚,本来是一个信号,告诉你,某个关系的付出与接受已经失去了平衡,需要调整了。

但是,内疚的感受是如此不舒服,所以很多人渴望自己对亲朋好友一定做到“仁至义尽”,甚至还要求自己对所有人都做到这一点。

然而,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其实就是把你内疚的感受,转嫁给了你的亲人或其他人。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好得出奇的好人,却让我们避而远之。因为我们不想承受他们强加给我们的巨大的内疚。并且,这样的好人,因为他们离自己的内心太远了,你会感觉很难和他们建立更深的关系,因为从不内疚的他们,仿佛有一道厚厚的墙壁把你和他隔开。

一个心理学家说,拒绝某一种情感的人,势必会拒绝所有的情感。所以,那些从来都是“仁至义尽”的好人,因为他们拒绝了内疚,结果就是,他们也顺带着拒绝了所有的情感。

对他们而言,建立一个关系太可怕了。因为,若想深深地建立一个好的亲密关系,必须要深深地付出,也必须要深深地接受。一个关系,就是在相互的付出和接受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的。假若一个人只付出不接受,那么他就不可能与人建立很深的亲密关系。

由此,我们不难见到,那些特别“仁至义尽”的好人,他们在社会上会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亲人会对他们怨声载道。如果你能深入地去看一下这些好人的生活,你会发现,亲人抱怨他,并不是因为他太爱帮人以至于不顾家了,而是因为亲人觉得离他很远。

┣ 接受恐惧

与悲伤、愤怒和内疚一样,恐惧也是一个非常不讨人喜欢的情绪。并且,它比其他的负性情绪更令人讨厌,因为它把我们打入了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

但是,最不讨人喜欢的恐惧,其实具备着最重要的价值。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打破我们的自恋状态,告诉我们:你,真的很渺小;你,必须放弃一些虚假的自大,而去寻找真正重要的东西。

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最令人讨厌的恐惧,其实就是在警示我们,人啊,你不能自恋到以为一个人就OK了,你必须寻找你的另一半,必须和另外的存在建立起深深的情感关系。

假若你一直自大而孤独,那么恐惧就会一直袭击你,直到你真正能听懂恐惧的提示,并向关系顺从为止。

┣ 接受关系

真而纯的情绪,是源自当下的情绪,它在提示我们,你现在欠缺什么,你现在应当弥补什么。

由此,不管这真而纯的情绪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尊重它、接受它,并听从它的指引,从而让我们走上心灵成长之路。

也有一些沉溺性的、歇斯底里的情绪,假若你经常失去控制地发泄情绪,那么,这种情绪一般都是在提示你,你的过去大有问题,你的潜意识大有问题。并且,你的情绪一定是在玩刻舟求剑的游戏,你现在发泄愤怒的对象,是被冤枉了的,你要回到船出发的源头,到那里去寻找答案。

自由与接受,看似是一对矛盾。因为我们一般的观念会认为,自由是积极进取的,是展现自己的力量,而接受是消极的。但是,积极的自由观很容易夸大个人的力量,而忽视我们存在的卑微性。

假若你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卑微性,你会明白,你越懂得接受,你的心灵所享有的自由度就越高。

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

很多人生哲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难做到,甚至做不到,因为超出了人类能力的范围。

譬如,“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被说得最多的人生哲理之一,然而几乎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生宛如一个轮回,我们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人格结构,也即我常写的“内在关系模式”,这导致我们会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并且,能在跌倒多次后斩断这个轮回的,就已经可以说是英雄了,而能跌倒一次后就大彻大悟,此后再也不会在这个地方摔跤的人,只怕就是神,而不再是人了。

再如,“理解万岁”成了一句最响亮的口号,这也是因为,理解太难。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属于这一类看起来很美的人生哲理。这个哲理,违反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道理:一个人外部的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

按照这个道理,一个对自己太苛刻的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相反,对自己苛刻的人,更可能的选择,是挑剔别人。

明朝官员海瑞,以罕见的清廉闻名,他从不接受贿赂,一年只买一次肉,就是母亲生日的时候。

同时,海瑞也以苛刻著称,他不仅苛刻地对待同僚,也苛刻地对待妻女。他的女儿5岁时,接了男仆递来的一块饼,海瑞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女儿违反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所以他不想再认这个女儿,除非她再也不吃东西。结果,5岁的小丫头果真整日涕泣而不吃东西,7天后被饿死。

正史上说,海瑞家人想尽办法让小女孩进食,但她拒绝,最终被饿死。野史中有人怀疑这一点,认为很可能是被海瑞活活饿死的,毕竟一个5岁小女孩,怎么会有那么强的意志,能在7天内忍住可怕的饥饿感。

海瑞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孤单,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一些以极端清廉而闻名于世的官员,他们大多数都一样很难容人。

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我”极端挑剔另一个“我”,所以他们才能做到对自己极端苛刻。当与别人相处时,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样会发挥作用,因此对自己苛刻的人多数也会对别人苛刻。

因为这一点,像张居正等以智谋著称的人懂得,与其重用一个以道德而著称的人,不如重用一个活得真实的人。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

有一道著名的选择题,说有以下三个人:

候选人A,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鬼,每天喝8~10杯的马丁尼酒,而且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还常咨询占星学家;

候选人B,大学时吸过鸦片,每天傍晚要喝一品脱的威士忌,每天要睡到中午才起床,还有两次被解雇的记录;

候选人C,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偶尔喝一点儿啤酒,没发生过婚外情,还是一名受勋的战争英雄,并且在战场上绝对坚强,不怕死,不怕疼。

在这样的三个人中,你会选谁做领导人?

这个选择题不新鲜了,相信很多人已知道不能选C,因为C是希特勒,而B是希特勒的死敌丘吉尔,A则是同时代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

希特勒的确“严于律己”,但这是在极端暴虐的父亲的棍棒下打出来的,这种过分的“严于律己”高道德标准的背后,藏着可怕的破坏力。相反,丘吉尔和罗斯福对自己是有一些纵容,但他们因而也能宽以待人,懂得包容其他人的脆弱。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一位太太,她说自己尽力做到最好,对丈夫、对孩子、对家人、对公婆和丈夫其他重要的亲戚,她都尽力照顾。她看起来是在做一个圣人,但圣人在追求什么结果呢?

她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她说:“我已尽力了,要是我的家庭还有问题,那就不是我的责任,而是他(丈夫)的事了。”原来,她尽力做得完美,主要是为了把问题的责任推给丈夫。

以前读书打工时,我的一个伙伴,仅在工作上,他绝对是“严于律己”,其负责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程度都令人称道。只是,他有一个问题——太爱指责别人。的确,很少有人像他那样,那么尽职地工作,那么守规矩。尽管因为缺乏创造力,他做不到最好,但从尽心尽力这一点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现在,我明白了,他做得这么尽心尽力,其实是为了建立这样一种关系:我有资格指责你。

宽容胜于挑剔。所以,一个宽容而温和的朋友,要胜于一个优秀而挑剔的朋友。后者或许会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作座右铭,但因为不符合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他在过于挑剔自己的同时,也势必会苛责别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典范,诸葛亮也是“严于律己”的代表。治国上,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他似乎也做到了“宽以待人”,你很少会找到他没有道理地苛责别人。他杀马谡,废李严,设计斩魏廷,仿佛都合情合理,都是依法办事,或是形势所迫。

然而,在我看来,他这些做法的内在逻辑一样是“严以待人”。这个逻辑也体现在他的“鞠躬尽瘁”上,蜀国大大小小的事件,他都要过手。意识上,他说是要对得起刘备的看重,但潜意识上,这里面有很深的对别人的不信任。他对人才的要求太高,这种高标准最终导致,因为缺乏锻炼机会,蜀国优秀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少。

这是过于“严于律己”的一个必然结果。诸葛亮对自己苛刻的同时,最终也苛刻地对待别人。尽管从大面上看,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整体上,这形成了一种苛刻的气氛,令他和蜀国很难锻炼人才。

因为以上的种种事例,我个人反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矛盾的哲理,我更喜欢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自我实现者,一方面是疾恶如仇,另一方面是对人性的脆弱抱以深深的同情。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很多人,似乎失去了感受能力。

在一些心理学的课上,我们会戏称这样的人为绝缘体。

比方说,我讲课的时候,常让大家做一个小练习:五六个人一个小组围成一圈,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人听故事。听故事的人要闭上眼睛,讲故事的人不能讲出声,他要讲一个快乐的故事和一个悲伤的故事,他可以默默地用语言讲,也可以只是在想象,只要是他真正有深刻体验的故事就好。讲完后,让大家猜他先后讲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

眼睛的看、耳朵的听和嘴巴的说,是我们平时最常做的事情,佛教称之为“三宝”。似乎是,我们要与别人乃至任何一个事物建立联系,必须经由这三宝。但关闭了这三宝会怎么样呢?

譬如在这个小练习中,三宝就被关闭了,你不能再通过这三宝去了解别人,你若想听出对方的快乐与悲伤,你就只能使用你身体的其他感官,也即通常所说的感受。

在这个小小的练习中,有人很厉害,可以百分之百地“猜”准所有人的故事。这样的人,我们会说他的身体很“通”。也有人很麻木,完全不能体会到任何一个讲故事人的体会,这就是我们所戏称的“绝缘体”了。

相对而言,“绝缘体”的数量似乎要比非常通畅的人多一些。

“绝缘体”是怎么回事?他们是怎么炼成的?

┣ 我们都会逃避爱

在咨询中,我的蛮多来访者一开始是“绝缘体”,这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譬如,在咨询中我常让来访者做身体放松的工作,这个工作有时是为了做简单的催眠,有时只是因为来访者在这种状态下会更好地捕捉到自己真实的感受。否则,假若只是两个人滔滔不绝地对话,那就常常只是思维层面的沟通了。但只要让一个人沉静下来,也就是说,让一个人的身体放松下来,他就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真实的感受了。

比方说,我一位来访者,她说最近一段时间只要和男朋友在一起就吃不下饭,那种感觉很像是得了厌食症。

一开始,如果只是纯粹头脑层面的对话,那么可以说,她是对男友有很大的情绪,觉得他做事情很不成熟。

但是,在让她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略略花一两分钟时间感受了一下身体后,我再问她,有一种感受让你和男友在一起时吃不下饭,这种感受是什么?假若它可以说话,它想说什么?

她安静了一会儿后说:“我想对男友说,你对我太好了,这让我有压力,我有时想离你远一点儿。 ”

哦,原来是这样。当时我想,疏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需求,太多时候,我们想为自己保留一个空间,所以她有这种感受也很正常。

然而,在和她探讨这种对独立空间的需要时,我隐隐觉得这不是全部,于是再让她多花一点时间体会这种感受是什么。

这次她花了两三分钟时间感受自己,突然间泪如雨下,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说,她明白了,这种感受是,她觉得男友对她太好了,而她隐隐觉得她不值得男友对她这么好。

同类推荐
  • 道德经的智慧

    道德经的智慧

    本书运用古代案例及故事,分析解读道德经。用通俗的语言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了解析。全书共81章,每章都分为原文、注释、意译和智慧解析四部分。
  • 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

    本书内容包括:“自己就是宝藏”、“掌握思维力量,轻松面对自己”、“自转与公转的平衡”、“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等。
  • 离固执远一点,离幸福近一点

    离固执远一点,离幸福近一点

    在成长中,妥协是等待与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爱情中,妥协是理解与牺牲,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温暖;在交往中,妥协是宽容与谦逊,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在对抗中,妥协是和谐与从容,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 看破,瞬间天晴

    看破,瞬间天晴

    这是一本教你看破万象,放下烦恼的都市身心灵修行悟本。将“正能量”真正实践。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没有烦恼的自在。看破才能放下,放下才能淡定。唯有平静对待世事,才能跳出患得患失的心态。世间种种烦恼、困惑,全部都是因为执迷、执着,困顿其中,所以不得其解。倘若看透了烦恼的本质、困惑的根源,自然豁然开朗、心如天晴。
  • 让细节成全你

    让细节成全你

    围绕着如何做到让细节成全你,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从细节处入手,争取做最好的自己。要想以正面的形象示人,始终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就要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是时下颇受年轻人青睐的口号,但要达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而细节上的进步显然是可以给你加分的途径。从细节处着手,你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二是从细节处把关,为拓展人际交往铺平道路。
热门推荐
  • 命运事件谱

    命运事件谱

    前面是我跟同学的灵异事件,后面是看真人未来日记有感,真人版笑起来甜美的菜芽,跟病娇的由乃,虽然杀起人来毫不留情,我却隐约的觉得我能够理解这个人?果真中二病的青年是可怕的,于是接着灵异事件写来后面的命运事件,我不太会写现代文,小时候喜欢写武侠,看看古文,现代文我觉得不停的改也无法强差人意。不过我就是涌出一种想写的欲望,这也是一种任性吧,我也很好奇我写的到底如何,只能说还算初稿,如果有人喜欢的话,我就用心写完,没人喜欢的话,我也打算写一下,哈哈。如果有人认真看,我喜欢有人告诉我罗婷婷线怎么发展好,还有,你能推理出菜芽的能力么?
  • 龙戈

    龙戈

    龙延日角,飞在今朝。八地九天,祕乎豹略。五行十守,挞此龙戈。(更新时间:每天0点、14点。)
  • 重生之圣母改造计划

    重生之圣母改造计划

    刚穿越就遭雷劈,白妙心觉得是老天反悔了,想要重新劈死她,侥幸躲过一劫,耳中却传来叮的一声。系统:宿主前世罪孽深重,现开启普度众生圣母心系统,望宿主好好修善,重新做人。白妙心:······系统:男一,命不久矣,余愿未了。宿主可与其成婚,助其完成心愿,罪恶值-100系统:男二,心有魔怔,暴虐嗜杀。宿主可与其成婚,令其弃恶从善,罪恶值-200.系统:男N,性情不详,武力不详,善恶不详···叮!该男属性未知,宿主好自为之系统已暂时关闭。白妙心:······真是日了狗了,还能不能好好的打打杀杀称霸天下了?!
  • 末世重生之情

    末世重生之情

    以情入道,得情便是拯救苍生的救世主;失情便是毁灭世界的大魔头。出任务前,我答应过她,我一定会回来,哪怕变成丧尸我也是要回来的,完成我们的婚礼,可是……既然这个世界容不下一个小小的她,那这个世界就没必要存在了!人类太肮脏了,还是毁灭了的好,免得继续浪费地球资源!凝聚出的黑云将天空笼罩,世界陷入了黑暗之中,丧尸的嘶吼声震破了人的耳膜,黑暗降临了,一场无情的杀戮也随之降临……人们看着暗下来的天色,铺天盖地的变异兽,听着各种夺命的嘶吼,人们绝望了……“真的要灭世了吗?”绝望的人呆呆的看着天空喃喃道……
  • 怪怪岛之真假先生

    怪怪岛之真假先生

    风姿绰约的何小姐,浑身都是聪明的冯少,爱屋及乌的葛二娘,探索中体现真情
  • 他说,她单纯的像一个小孩

    他说,她单纯的像一个小孩

    时间可以磨平伤痕,却永远抹不掉喜欢一个人的心,而每个陷入单恋的人,都会在感情的漩涡里,病入膏肓,无法自愈。
  • 无悔千夜,任明天

    无悔千夜,任明天

    她不喜欢自己的名字,顾千夜,一千多个夜晚。她不是个好女孩,也许,是她认为自己生来就没有资格。她总是淡淡的笑,觉得她配不上所有关心对她好的人。她的明天,她找到了。让她身心颤抖都爱着的明天,却不想给她一个明天。她再一次坠入黑夜,气息减弱,却呵呵的笑了起来,骄傲却执着,“总有一天,我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声音顿住,狠狠的捶打着自己的心口,“这里,换人了......”
  • 捡个狐狸精做老婆

    捡个狐狸精做老婆

    无所事事的宁小天为了找乐子,打架跑路的时候捡了个漂亮妩媚的大美女,不过,这个大美女似乎有些不对劲……是福,还是祸?
  • 魂气破乾坤

    魂气破乾坤

    《魂气破乾坤》简介这是一片以修炼“魂气”为主的大陆,在这里所有的有志少年为了成为一名魂气修炼者,刻苦修炼,吃尽了苦头。成为一名魂气修炼者的标志,就是必须凝炼出“魂魄”。只有凝炼出魂魄,才可以修炼魂气。成为一名魂气师。进而继续修炼。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凝炼魂魄,大部分人都止步于此。唯有一名叫做“林冲”的少年,刻苦修炼,踏遍整个魂气大陆,最后成为了千百年来,又一位,世之强者,俯视苍穹……具体内容,请详看《魂气破乾坤》
  • 上古:赤炎魔君

    上古:赤炎魔君

    上古终结之时,时空之门打开,而威震盘古大陆的东方赤,道号赤炎魔君被天道的劫数变成凡人。相传,赤炎魔君在500年后会从时空之门转世重生,又闻魔君魂魄被打散,永世不得为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