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000000025

第25章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3)

原来如此,最深的感觉是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男友对她好时她才有了压力,于是产生了想逃走的动力。但是,她又觉得自己不能对男友讲出想逃走的动力,结果转而成了总是看男友不顺眼,觉得他做事不成熟,和他在一起吃饭时才不能下咽。

这个故事中,假若心理医生是只会用脑的绝缘体,那么就可能会停留在她对男友不满而觉得男友做事不成熟这一层,而这离心理真相相当遥远。

要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捕捉到自己的心理真相,就必须引领来访者去体会自己的感受。

所谓体会,就是通过身体去领会。

┣ 歌舞能力是怎么失去的

然而,有很多来访者,一开始没办法做这个练习。最严重的是根本不能闭眼睛,而有的尽管可以闭眼睛,但不能做感受身体的练习。他们会发现,一旦放下对头脑的使用转而去感受自己的身体,他们就会有失控的感觉,这让他们很恐慌。

记得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我去见一个朋友的儿子,他当时27岁,而从15岁到现在的12年之间,他甚至都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他的感觉是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睡着过似的。在饭桌上,我请他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他的身体。他试了一下说,他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我问他。

他说,好像是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追求什么,所以绝对不能有丝毫松懈。

闭一下眼睛,被他理解为是一种松懈。

当然,这种理解一定只是一个很表层的说法而已,就像我前面讲的女来访者的故事,对男友的不满只是一个头脑的说法,而不是真实的感受。

这两天,我引导一个来访者做感受身体的练习,结果发现,随着我的引导,她的身体反而是绷得越来越紧,于是请她睁开眼睛,问她是怎么回事。

她说,她不能这样做,她不能放下对思维的依赖,一旦暂时离开思维而去感受身体,她就有失控的感觉,同时就会有恐惧产生,担心内在有很不好的感受涌出。

这点也可以理解,她之所以成为绝缘体,就是为了防范,自己内在其实已经产生过的不好的感受。

不管深层的原因是什么,都可以概括地说,只有头脑的思考,而与身体失去了连接,也因而与自己的心理体验失去了连接,这就是绝缘体之所以成为绝缘体的原因。

很长时间以来,我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绝缘体,虽然有时我会有精准的直觉,但很多时候不能与别人的感情有很好的呼应,而最能说明我是一个绝缘体的,是我失去了跳舞和唱歌的能力。

跳舞,或许是从来没有做过,作为汉族的标准的孩子,小时候并不容易有跳舞的经历。但唱歌不同,小时候我很爱唱歌,嗓子变音前什么歌都能唱,就算初中嗓子变音后那些高音唱不了了,但我的嗓子还是不错。然而奇怪的是,自己长大后竟然连到KTV唱歌都难以做到了。

还好,一次在酒吧里喝了十多瓶啤酒后,突然间可以跳舞了,从此以后,偶尔可以很酣畅地跳舞了。前不久,在一次唱卡拉OK时,突然间放开了喉咙,于是都可以唱《青藏高原》了。

然而,失去了歌舞能力,或者更准确地说,失去了感觉可以酣畅淋漓地在自己身上流动的这种状态,仍然是我一个很大的遗憾。我想此生一定要弥补这个遗憾,重新活出让感觉在自己身上酣畅淋漓地流动的状态。

不过,即便如此或许也仍然不能弥补,因而,我有时会想,假若有来生,我希望来生能投胎到少数民族,最终成为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艺术家,在歌、舞或其他艺术形式中酣畅而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样讲,或许你可以看出我对孔圣人有些意见,觉得他和他的继承者们教化了我们这个民族,但在这个教化的历程中,我们似乎更注重秩序与礼,而忽略了自己的心。

因为这种遗憾、这种渴望,使得我对去年在香港学催眠时的一幕总是念念不忘。

┣ 父母要学习和一下孩子的节奏

在那次催眠课上,做一个催眠示范时,一名30多岁的男学员对来自美国的催眠老师斯蒂芬·吉利根说,他从来都不能跳舞,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遗憾,他很想重新找回跳舞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帮他。

结果很神奇的,在催眠中,吉利根老师成功地引导了他的跳舞能力。练习中最具感染力的一幕是,在催眠状态中,吉利根老师哼着一个调子围着这个学员转,而这个学员也随着这个调子跳舞,这一幕协调至极。

绝缘体是没办法歌舞的,要想能歌善舞,就必须先允许自己的感受在身心中自然流动。

当然,有的人歌舞时其实是没有这种流动的。记得有一部非常棒的纪录片,讲的是中国一个男孩在“文化大革命”末期去美国跳芭蕾舞并成为最著名的芭蕾舞者之一。电影中,来中国交流的美国芭蕾舞者说,看中国孩子跳芭蕾舞,好像他们完全是按照教科书在做动作,而没有感情,唯独那个男孩例外。

相反的状态,一代天王迈克尔· 杰克逊有最好的描述。他有最迷人的歌舞,而他怎么能做到这一点的呢?他的回答是,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管道,他是“上帝的乐器”,并不是他在创作音乐,而是音乐通过他这个管道流淌出来。

所以,重要的是保持管道的通畅。管道通畅了,才会有我向往的那种境界——让感觉在自己身上酣畅淋漓地流动。

这个管道是如何堵塞的呢?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在我目前的理解中,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个是,感受是痛苦的,所以要堵塞;另一个是,感受是有罪的,所以不能让它在身心中流动。

这个管道怎么才能保持通畅呢?如果我们想帮助别人,尤其是父母想帮助孩子的话,那么答案比较简单——向斯蒂芬·吉利根老师学习,与那个男学员一起舞动。

对此,吉利根老师有一个形象的形容,他说,孩子有任何表达的时候,他会有一个节奏,譬如“啦,啦,啦”,那么父母可以回以同样的节奏“啦,啦,啦”,这种韵律的共鸣,会在父母与孩子间形成一个场,如此一来,感受不光是在孩子身上流动,更在父母与孩子的这个关系场中流动。

吉利根的说法是一个形容,孩子很少会对父母说“啦,啦,啦”,而是,孩子在做任何表达时都有一个节奏,父母可以像二重奏一样和一下孩子的节奏。比方说,孩子说“妈妈我好开心”,那么妈妈和一下孩子的节奏就会回以同样的开心,如此一来,一种愉悦感就会在妈妈与孩子之间流动。

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是一个很深的道理。我们的管道之所以能保持畅通,是因为我们发现这样子可以被别人接受;我们的管道之所以关闭,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子别人不会接受。

不过,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这并非一定是别人做出了拒绝我们的行为,而可能仅仅是我们以为别人不会接受。

┣ 恶魔=需要被满足?

前不久,我在专栏文章《你的欲望不是罪》中写到,我们对需要有一种矛盾态度,这可以概括成两点:我有需要,需要有罪。

因为觉得需要有罪,我们会将自己的种种需要阉割掉。然而,需要、欲望与感受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只是简单地将需要阉割掉时,我们只是在心中筑了很多大坝,不让需要很好地流动。这样做时,需要其实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压抑,并且一定会通过种种方式进行表达,而这种表达还一定伴随着一种感触——这样做是有罪的。

一旦父母的需要处于严重压抑状态,那么父母既可能同样压抑孩子的需要,也可能会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同时又将“需要有罪”的感觉传递给孩子——“你的需要被满足了,所以你是有罪的”。结果,孩子真的会以有罪的方式追求需要的满足。

这在我们国家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方式,所以你可以频频听到这样的故事:父母很节俭,攒下了蛮大一份家业,但孩子很奢侈,很快败掉了家业。

这样的败家子,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前提——父母对他们是过度溺爱的。父母压抑了自己的需要,但却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同时他们通过种种微妙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了一种感觉——你是有罪的。

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疏通自己的管道。

最近,我有了一系列领悟,需要的这个二重奏是一个关键点。最近一个重大的感悟是买了一套昂贵的相机后得到的。

许多中国人条件宽裕后会花很多钱玩摄影,比方说,很多老人家退休后会选择摄影。我的理解是,这既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作为普通的中国人,我们成年后的艺术能力基本是零,而像音乐、绘画与舞蹈这样的艺术形式是很难修炼的,但摄影不同,它是最简单的艺术形式——如果摄影可以视为艺术的话。

我也不例外,我决心想成为一名专业级别的摄影师,所以最近又花了不少钱更新自己的设备。

以前,买任何一个比较昂贵的器材时,我都会犹豫。比方说买一支镜头时,我犹豫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不断上网查这支镜头的资料与价格,但最后还是买了这支镜头,而我犹豫的那些时间,如果用来工作的话,赚到的钱其实足以挣两三支这个镜头回来。

为什么要犹豫呢?答案很简单——为自己花这么多钱感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比较轻的说法,而真实的说法是,这样做觉得自己有罪。

因为发现了需要的那个二重奏,在买这套新相机时,我就没怎么犹豫,而交钱后的那个晚上,我感觉很好,觉得有一种流动感在身上涌动。

但是,当天晚上我做了一系列噩梦。梦中,有很多恶毒的人乃至恶魔。以前,我也会做这样的梦,然而,以前这种噩梦中一定会有一个英雄,而我就是那个英雄,英雄总能击败甚至消灭恶魔。

这次,梦中只有恶魔而没有英雄。半夜里醒来,我感觉很难受,因为隐隐觉得那些恶魔中有我。

早上醒来,再想起这些梦,我刹那间明白,这是买了那套相机后的罪恶感在梦中的反映。

哦,那一刻我想,到底是手里拿着一套昂贵的相机但觉得自己是个恶魔舒服呢,还是手里拿着一个小数码相机但觉得自己是个圣人舒服呢?

我想,无数中国家长会选择后者,自己省吃俭用,非常节俭地活着,而花重金在孩子身上。如此一来,自己就会享受到一种圣人感。但是,这样的圣人基本上都是绝缘体。

无论如何,流动感都是值得的。难道,你愿意是一个绝缘体吗?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2007年8月6日(周一)下午,作为《广州日报》“健康·心理”专栏的编辑,我做客大洋网,谈了主持心理专栏两年多来的感受,并解答了网友的一些心理困惑(本文中有删改)。

以后每逢周一14时~15时,我都将出现在大洋网,通过视频与网友互动,详细情况可登录大洋网(www.dayoo.com)了解。

┣ 尊重真相,就有判断力

主持人:《广州日报》健康心理版从2005年6月推出以来,到现在已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对您来说是快还是慢?

武志红:形容时间感觉,更好的说法是轻和重。我觉得这两年对我来说过得非常充实,充实就是一种重,因此我觉得这两年没白过,2001年到2005年期间做国际新闻,尽管做得不错,但却有一种白过的感觉。

主持人: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武志红:我想是我内心的一部分在反对另一部分。因国际新闻做得不错,我开始想做国际问题专家,那意味着以前学了9年的心理学,基本是白学了。但这9年是我的自我的一个重要部分,我想放弃它,它觉得不爽,所以开始反抗了。白过的感觉,就是它反抗的结果。

主持人:主持这个心理板块后,感觉怎么样?

武志红:感觉很好。我写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吵架去看心理医生》,这篇文章一炮打响,收到了很多的信和电子邮件,我的专栏立即得到了认可。

主持人:你通常认为自己满意的,观众会不会满意?

武志红:这几乎是必然的。我自己满意的,读者几乎一定会满意;我自己写的时候忐忑不安的,读者一定会有意见。

主持人:你很有判断力。

武志红:能在第一时间接受真相的人,都会特别有判断力。你的文章本来很棒,但你因为谦虚,非说它一般。或者相反,你的文章不怎么样,但因骄傲,你非说它好。那么,久而久之,你的判断力一定会受到损害。尊重你的感觉,接受你自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那么你一定会很有判断力。

┣ 如何破除“替罪羊迷局”

网友:我心里老是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每天在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这样下去?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样想算是正常的吗?想请问一下,这是不是强迫症?

武志红: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思考,未必是强迫症。世界上有很多哲学家、文学家、小说家、艺术家……他们能成为某某家,就是因为一直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当然,这有一个度的问题,谁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如果是偶尔想一想人为什么活着,这很正常,如果每天24小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为此而深深焦虑,这就可能是强迫症。如果这个网友只有这个问题,我认为他更可能是第一种情况,是正常情形。

网友:我最近经常做梦,梦境是一个人掉进深坑,很黑很黑……最近工作强度大,本来很累,好像梦里都睡不够的……

武志红:这个梦就是一个象征,掉进了深渊,而且很黑,这是对现实生活真正感受的形容。也许是他的工作,也许是其他的问题,让他感觉到掉进深渊,而且这个深渊非常黑,非常孤独。

网友:我怎么样才能突破“替罪羊迷局”?

同类推荐
  • 正能量:从苏格拉底到乔布斯一直受用的六度空间

    正能量:从苏格拉底到乔布斯一直受用的六度空间

    正能量是赋予在人身体上的神奇力量,甚至是一种神秘力量。使用正能量并获得成功的人不计其出,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今天如比尔?盖茨、巴菲特、乔布斯、奥巴马、普京等人,无一不是这种能量的受益者。本书介绍了获取并使用正能量的“六度空间”,包括:空间一成功者的基因、空间二传递能量的秘诀、空间三使用心灵的力量、空间四行动力的产生、空间五开启思维的潜能、空间六统治你的情绪等,分别从性格、气场、心灵、行动、思维、情绪等六个方面解释了正能量的运转模式,可以大幅提高读者做人做事的成功率。
  • “蚁族”生存手册

    “蚁族”生存手册

    “蚁族”,是一个之前鲜为人知的“80后”群体。他(她)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推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在失业与半失业间徘徊;低收入,没有劳动保障;他们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像蚂蚁一样默默奋斗着……这一特殊群体的受关注度正逐渐呈直线上升。本书通过阐明良好的心态胜过一切这一普遍适用的深刻人生哲理,以及从面试开始教你怎样运用口才、为人处世、人脉的运用、在职场中的运筹帷幄,启发读者不论处于何种环境和条件下,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摆脱消极心态的束缚,以阳光的心态看待世界、人生,对待生活、工作,掌控自己的命运航向,收获事业、财富、健康、幸福和成功。
  • 靠什么成功:一生必须有的16种观念

    靠什么成功:一生必须有的16种观念

    领先一步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火车一次次提速,观念一次次更迭。夜晚的三环路上车流不息,站在人行天桥上的我,迎风而立,对自己说:希望付出的努力能为别人带来一点美好与信心。在空虚世界上生存着人们,我一直想念都是善良的、积极的。大家都是在寻找着各自的生命的主题。当然在这个适者生存的年代,大多灵敏的人都必须拥有一些我所认为的“眼光”、“突破”、“观念”和 谋略”。老师曾告诫我,如果你不是天马,就永远不会横空出世。所以秘须拜师学艺,老实的生活,本分的做人。长期以来“人”为分析的对象形,总想对人本身的成长战略做一些系统的归纳和整合,以便能给进取的人们提供一点点有用的建议。
  • 夜莺演唱会(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夜莺演唱会(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智慧易拉罐

    智慧易拉罐

    本书分成情感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成功的智慧、创意人生等几部分,每部分都收入了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故事后都有简洁明了的总结,使人读后获得莫大的启示。当你一次次以最优雅的方式,打开每一个贮存有智慧精灵的易拉罐时,你就聆听到了智慧的声音,你就开启了智慧的人生,它抵达你的心灵,滋养你的心灵。
热门推荐
  • 逆天神尊:废柴五小姐

    逆天神尊:废柴五小姐

    她,天界战神,却被自己的亲妹妹与未婚夫害死,一朝重生成羽涅大陆的废柴小姐。废柴?草包?傻子?这些词可从来不属于她!天生丑颜?谁又知,丑颜下是怎样的惊才绝艳!习神功,炼灵丹,这一次,她一定要杀进九霄之巅,取那对狗男女的项上人头!
  • 431公里

    431公里

    第一次写故事,其实不会写文章。但毕竟是自己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兴许能够稍微接点儿地气吧。
  • 光明魔神

    光明魔神

    邪宇背负血海深仇,从深仇走向巅峰,修炼至上功法,开创天地,自成一界。
  • 我和古尸玩微信

    我和古尸玩微信

    身中剧毒,人生最后,只想完成人生最后的遗愿。下墓倒斗,被千年艳尸给掳走,成了她的棺内新郎,为了解毒,她让他吃了她……他叫琪涵,凭借微信终结了传统的盗墓时代,再以能和古尸玩微信的摸金符,开创盗墓夺宝的终极时代。灭门之仇,杀母之恨,为寻真相,集齐传说的五大天宝,他毅然迈向古墓更深处。步步杀机的古墓,魅惑的艳尸,凶残的鬼怪前,和校花一起谱盗墓者惊险的传奇人生。
  • The Merry Men

    The Merry 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城

    婚城

    婚城是一座迷幻之城,每个房间都有一位美丽神秘的新娘,她们身着大红婚服,头戴凤冠,白天睡觉,晚上上妆,日日年年,等待着她们的心上人。凡是进入其中的人都迷失心神,不得而出。柳蝶从小学习幻术,这次依照师父的命令和其他幻奴们一起去破解婚城的秘密,不料来了一个俊朗的年轻人北杨,给她带来了爱情和灾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龄剩女之初恋难忘

    大龄剩女之初恋难忘

    七年后,在婚礼宴会上重逢,他温柔地扶着怀有身孕的妻子。她想,或许她一个人生活也不错!第二次相遇,是代替好友相亲,她离开后不小心摔倒了。于是,他抛弃身孕的妻子送她去医院,她说,别做对不起你妻子的事。第三次相遇,才知道他没有结婚。他说,简易,你是我戒不掉的毒。啊!!!不会写简介,不喜勿喷!!
  • 紫皓落下尘埃满地

    紫皓落下尘埃满地

    失忆女孩,钢琴王子,栀子花开,青梅竹马……这一切有何关联?
  • 黑择明

    黑择明

    宇宙无垠,天宇有规!在这天地间,万物受自然、天地的约束,使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动静有道。一人横空出世,悟透天道,入世出世,黑里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