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37

第37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十二讲(2)

这就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了。有些人说:《观无量寿佛经》专门讲净土十六观,当然净土十六观后面的三观其实就是讲三辈九品得往生,前面一开始是从落日悬鼓观开始。

在目前这种时代我们能持名念佛,然后能真正达到念佛成片,乃至于事一心不乱,当然更好。不过对于那些念佛念了很多年,甚至超过十年八年还是念佛成片也没有达到的人,如果不能达到,千万不要自欺欺人,一个人欺骗他人是狡猾,欺骗自己就是愚痴。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看我的修行功夫到哪里。如果不能的话,仍然要继续信愿持名。

因为我们一再讲,这是最究竟、最圆满、最简捷的方法,但如果身体本身五大很差,干扰我们,凡夫的心没有办法完全不被它所干扰,还是可以修一修《观经》上的教导,比方说落日悬鼓观,就能把我们这个火大转过来,当然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是可以的。然后就能让我们修行容易成就,容易相应,容易达至一心不乱。

如果我们真正地看破放下,真正能一门深入,而且心非常清净,我们这个身体不做其它的,就是持名,一句佛号念到底,老实念佛,这当然是最理想的,能不劳观想,不用作什么胜观、十六观这些,就能直了成就,那当然是最好的。

庐山东林寺慧远法师结莲社,一百二十三人都能往生,为什么人人都能往生呢?为什么我们现在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反而是凤毛麟角?原因是什么吗?大家留心看一下慧远大师所写的莲社发愿文,或者看一下慧远大师的传记就可以知道,当时他们那是持名念佛和作净土十六观两种结合一起修的,所以个个都能往生。

我们将来如果能有一个道场专门念佛,而且根据这个人的根性不同,用适合的法门来修。有些人就一直专注地修持名念佛,而且一直都很相应,有些持名念佛加上一些修净土的十六观,总之契合自己的根器,能真正成就很多人得往生,这才是末法时期真正能住持正法,殊胜的正法道场。

《观无量寿经》就讲到这个,但实际上《观经》是境细心粗,一般的人要真正成就这个胜观是不可能的,如果以它作为一个方便,转身大,作为一个辅助,还是比较容易的。真正成就净土十六观,以凡夫的心力是很难做到,因为那要真正修,比方就修报身佛。阿弥陀佛的光,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是凡夫的心力很难观想的,所以佛陀在十六观的第十三,就特别开一个劣像观,观八尺的佛身。但障重之人心粗念杂,还是不能观,所以就在第十六观大开称名之门,我们知道下品往生里讲到:“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这是讲持名念佛。

《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法门里四种念佛方法都有包含,比较全面的,而本经是净土法门最浓缩、最精华的部分,虽然只有一千八百多个字,但所有的妙理玄义,最精华的部分都在其中。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终之后,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是讲最便捷的,如果是临命终往生时他能具足条件,那一定是持名念佛最殊胜。如果我们具足信愿,就求持名念佛,也是最简捷、最圆顿。

所以在净土宗的四祖法照法师的文集里就说:“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还到此间迎”。

接下来就讲到末法时候虽然人的根器很迟钝,但心体也是本来具足百界千如,所以是心作佛像,是心是佛像,是心是名字,是心作名字。如果不能作胜观,专门称名,不劳观想,也是非常好的方法,能够老实念佛。

接下来是讲禅宗。禅宗里不是一直提倡参念佛是谁吗?这里蕅益大师就把大家对于参念佛是谁这个误解完全地和盘托出,让我们能够明白,实际上这并不是反对持名念佛,而是称赞持名念佛非常殊胜。

“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若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这是问禅宗里有些禅师,像天奇本瑞禅师,还有毒峰本善禅师,他们为什么会主张要参念佛者是谁呢?此地蕅益大师又说不必参究,会不会矛盾呢?这里蕅益大师就直接说了,要知道说不必参究正是天奇本瑞禅师的意见,不过一般的人没有领悟祖师的慈悲心,所以才去参念佛是谁。

其实天奇本瑞禅师有一次上堂开示:“终日念佛,不知全体是佛。如不知,只看念佛者是谁。”这是禅师开示的原话,后来人就抓住最后一句,只看念佛者是谁去参话头,很多禅堂写上念佛是谁,就专门来参这个话头。

蕅益大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人都误解了天奇本瑞禅师的意思,天奇本瑞禅师是因为看到念佛人没有真信切愿,不能死心塌地求往生,虽然说也是依教奉行在念佛,但他不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虽念佛而信不真,愿不切,难以往生,辜负了释迦牟尼佛的彻底悲心。故称“不契释迦彻底悲心”。虽然终日念佛而不知道全体即是佛,辜负了释迦牟尼佛的悲心,禅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即“故傍不甘”。

禅师在旁边看着这些人这么愚痴,没有真信切愿,虽然天天依教奉行,持名念佛,但信愿没有真正生起来,所以难以往生。才说你要回光返照,要看一看念佛者是谁,能念佛的是谁,能念佛的还是我们的真如妙心,真如妙心起念,还念真如妙心所成就的这一句阿弥陀佛,禅师的意思是这个,希望大家在这一句话上就能够豁然开悟。

这是禅师的意图,但有些禅宗底下的人搞错了,他认为这就是参话头,我们参念佛是谁,然后能开悟,不用念佛了。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反复去参念佛是谁,不是这样的。

我们要能明白,信有弥陀,有极乐,这就是信自己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极乐世界就是本有家乡,阿弥陀佛就是无上大慈悲父,因此才真信切愿,因此才肯死心念佛。禅师之意绝不是要你去找念佛的是谁,是后人错解了禅师之意。

蕅益大师给我们指出来了,后人不通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妙理,反而将念佛是谁这句话头去苦苦参究。大师打了一个很通俗,很贴切的比方:譬如有人用敲门砖敲开自性的家门,以前那些深宅大院,有些富贵人家的房子有几重门,在里面一般的敲门听不到,拿个铜环去敲响或拿个敲门砖去敲。

用敲门砖敲开自性家门,本来应该去亲见娘生面目,始觉好像子女,本觉好像父母,以始觉觉本觉就是父子相见,就是子母光明会合,但有愚痴的儿子就用这个敲门砖去打自己的亲生爹娘。

这就比喻那些参念佛是谁的人,只会苦苦参究,不知道念佛的人。就好像愚痴的儿子,敲开门以后拿砖去打自己的爹娘,比喻有些人好高骛远,执理而废事,反招堕落,辜负了天奇本瑞禅师的苦心。

因此说,[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那些只会参念佛是谁的人,那些不知道念佛,不肯念佛的人,他是很迷昧的,他没有真正懂得禅师的苦心,不是善顺祖师,不是真正照祖师的教导去做,反而成为恶逆,成为忤逆之子。

所以末法的众生福薄慧浅,虽有心修心,却无力断惑,要依靠自力来断见思惑很困难,如果舍去信愿念佛法门,徒好玄理,自心终难彻证,终难明心见性。

譬如终日数他宝,自无半分钱。光阴虚掷,岁月空抛。一失人身,万劫难复,非常可惜,因此,我们要牢记印光法师的教导。

印光法师说:“如来随机所说种种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皆仗自力以断惑证真,方出生死。故于如来普度众生之怀,未能究竟舒畅。由是于诸法外,又复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指极乐世界以为本有家乡,指阿弥陀佛以为无上慈父。令其发菩提心,持佛名号,以深信愿,求生西方。”

这个发菩提心其实就是愿往生的心,透彻地来讲,对于念佛人来说,真正愿往生的心就是菩提心,“果能念兹在兹,则以己信愿,合佛誓愿。”以自己的信愿力,临命终时能不起颠倒妄想,就能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相应,就能感应道交。“生佛相契。感应道交,现生则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临终则蒙佛接引,托质宝莲。其有惑业已断,则即登补处,速证佛乘。纵令薄地凡夫,通身业力,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既往生已,即得迥出凡流,高预海会,惑不期断而自断,真不期证而自证。此之法门,全仗佛力。譬如跛夫(一个跛脚的人,他走得很慢),日行数里,若乘转轮王轮宝,则顷刻之间,遍达四洲,是轮王力,非己力也。”

这就说得很透彻,这样就能把很多人原来的这种迷昧转过来,有些人跑到禅堂去,看到到处都是参念佛是谁,他认为那个很了不起,认为那个法门很高妙,你看,蕅益大师跟我们说得很透彻,其实我们是误解了天奇本瑞禅师的意思。

“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如果你真正通达这一段话就会很欢喜,就会法喜充满。因为这就把我们很多迷昧的地方消除了。

这是假设那个人进一步再来问说,你前面说不需要去参什么话头,不需要参念佛是谁,只要死心念佛就好,对于肯死心念佛的人(他正信已开),当然可以。但对念佛法门了解不深入,不肯死心念佛的人怎么可以呢?

这里祖师就回答说,肯死心念佛的人正信已开,深信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当然就肯死心来念佛,不必再加上参禅,不需要去搞什么禅净双修。打了一个很妙的比方是什么?如果正信已开,就好像一个眼睛很明亮的人,在太阳底下不必再去点一盏灯,同样,你已经有正信了,已经肯死心念阿弥陀佛了,还哪里需要去参禅呢?就好像你眼睛又看得见,太阳底下阳光又这么灿烂,你还点盏灯,那不是多此一举吗?这个比喻就非常妙,更妙的在后面。

就是说不肯死心念佛的人,正信没有开,更加需要死心念佛,只有死心念佛才是最好的,让他自然心开意解,能破愚痴,生正见,开智慧的方法,又何必要去苦苦参究呢?

再譬如眼盲之人,何必在太阳底下苦苦寻找灯烛呢?意思是说他自己眼睛看不见,太阳这么灿烂也没有用。他眼睛看不见,不知道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到处去找蜡烛,有什么用呢?

这个比喻非常妙,是说他应该首先使自己眼睛明亮起来,同样,对于没有真正深信念佛法门的人,更加不要去参什么话头,因为你自己眼睛是盲人,你去找一盏灯也没有用。你参话头能开悟吗?不可能的,所以更加需要死心念佛。信愿持名就是最好的让我们开智慧眼的方法,我们仗佛的智慧光明激发自己真心本具的智慧光明,自然能开智慧眼,自然能深信念佛法门,然后深信切愿,持名念佛,求生西方。

所以这段话祖师比喻用得特别恰当,而且又特别容易明白,让我们读了以后确实法喜无量。所以说“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眼睛明亮的人在太阳底下当然不需要点灯,你已经信愿持名了,哪里还需要去参话头呢?对于没有真正深信净土法门的人,你去参话头,就像盲人去找灯烛一样也是没有用,所以底下就引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是则名曰香光庄严。”所以要知道信愿持名念阿弥陀佛,对于根器好的人是最好的开悟方法,最好的明心见性的方法。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梦东禅师在他的上堂法语里就有开示说:“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说八万四千无量法门,一言以蔽之,不出悟修二门。悟门以明心为要,修门以净心为要。”

就是说一切的佛法归根结蒂就修什么?一个是树立正确的见地,一个是有清净的行持。所以说悟门与修门就可以概括一切佛法。悟门目标是要明心见性,修门目标是要成就清净心。明心见性的方法是什么?明心之法无过于念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个心开就是明心见性,不需要任何其他方便,你忆佛念佛,信愿持名,就能明心见性,这就是明证。

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这是最好的开悟方法。成就清净心的方法也是无过于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我们要身语意三业清净,要成就清净心最好的方法也是念佛,所以说“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一句阿弥陀佛就把修行所有佛法的次第,信、解、行、证,或说信、解、修、证,通通都包含在其中。“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所以一句阿弥陀佛包含三藏十二部,这是真实不虚的。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一定要死心念佛。这些问题特别契合我们的根机,因为都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问:临终佛现,宁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见佛,已是相应。况临终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这就是讲参禅的人平时没有去念佛,也没有修净土的十六观,他自己都没有起这个念头,突然之间佛现前,那一定是魔事。正如《首楞严经》所说:“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是魔来干扰,对于参禅的人要免受魔扰是有一点困难的。

永明延寿大师在《禅净四料简》中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个阴境,一个是讲五阴境界,我们参禅的道路上要经历这五十种阴魔。

色、受、想、行、识五蕴要转化过来,他有种种的境界,你要超越这五十种阴魔境界,那凭自力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明眼善知识的指导,你自己走入邪道,走偏了还不知道。

阴境还一种解释就是讲中阴境,临命终时你没有真正大彻大悟,还有一丝一毫的习气,中阴境界现前,你也会“瞥尔随他去”。这个魔扰乱行人往往会投其所好,比方说对参禅的人他现一个佛身、现一个菩萨身来跟他说法,其实是把他引入魔网。自己本来就没有念佛,也没有观佛,突然之间看到佛现前,这当然是魔事。所以禅宗里面有一个防魔的话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防止着魔。

对于念佛的人,念佛见佛当然是我们自己心所愿的,这是我们的愿力,愿见阿弥陀佛,得接引往生安养。当然众生有能感,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就有能应,感应道交,所以就不是魔事。而且临命终时就更加不是致魔时。临命终时念阿弥陀佛,自然阿弥陀佛的佛光加被,令那些魔事所不能扰。

上面讲到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就有人问:“这个七日一心不乱到底是平时七日还是指临终的时候呢?”回答就是平时,这种回答也是非常透彻圆满的。

“问:七日不乱,平时耶,临终耶?答:平时也。”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热门推荐
  • 妄言有忌之梦魇杀师

    妄言有忌之梦魇杀师

    他是社会世家的二世祖,却被牵扯进一个巨大的局。一切的开端,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危机四起,坚守的信仰,竟抛下重磅炸弹。他冒死归来,失了热血,浑浑噩噩之间,那丝曙光,究竟是希望,还是天罗地网下的最大阴谋?
  • 与死神的一场游戏

    与死神的一场游戏

    为了挽救一条生命,他接受了死神的邀请,进入了异世界。一场游戏就此开始,也许他并不知道,这将是一条成王之路,或是一条另类的人生之路。
  • 超强花花公子

    超强花花公子

    【由于一些原因,此书暂时不写,大家去看另外一本《都市之神级妖孽》】穿越了,还是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时代,却成了秦始皇的三公子?华夏大地,商、周、秦、汉、隋、宋、元、明、清九国成立联盟,九大皇者各掌控一大皇朝。千古妖孽,文臣武将。苏秦张仪,凤雏卧龙,麒麟鬼才,赵云典韦。倾城佳人,妖姬红颜。西施,婠婠,妲己,雪女,武则天,师妃暄,邀月。江湖侠客,武道宗师。令东来,庞班,叶孤城,张三丰,楚留香。看赢御来到这个大时代。微微一笑赢倾城,举目四顾御天下的花花公子传说。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梓心悦冉

    梓心悦冉

    “韩梓伦,她把你放在心中一共八年,前三年视你为珍宝,后五年你以为伤痛,她是这样待你,就算是石头心,也该为之打开了吧。”爱上一个遥不可及的人,如果是你,是会选择奋不顾身的追求,还是默默无言?看腹黑女神安冉如何逆袭成为当红明星一生挚爱。
  • 无敌兵王

    无敌兵王

    唐龙,华夏军区至高荣耀,十二云豹特勤警卫之首,特等功勋获得者,因退役回归都市,阴差阳错之下,拳打境外间谍,脚踏黑帮教父,为百姓撑腰,教恶霸做人,且看无敌的兵王,如何纵横都市,笑傲红尘!
  • 沧凰之翼

    沧凰之翼

    正文《至高基因》发布,书已经内签质量保障命运的齿轮再一次转动,无数次的轮回,只为打破命运。这一世的他,出生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时代,拥有了比魔法还要绚丽的能力,成为了强大的异行者,这样的他能否最终打破命运。
  • 剑动天宵

    剑动天宵

    宇宙之中,世界无数,共有三千大世界,数万中世界,无数小世界。一位中世界的玄皇级人物,在一个身死强者宫殿中得到一颗珠子,而因这颗珠子的原因,被几名修为高于他的人杀死,仅剩一丝灵魂,而后这颗珠子护住了他的那一丝灵魂,破开空间壁障,来到小世界中。而他的修为也重新归零,但天赋却丝毫未减,反而更为逆天!至此,他发誓,一定要返回中世界,将那几个联手杀他之人一一铲除!此书乃天才流,与废物没半点关系,看腻了废材流的小伙伴们,可以选择此书,保证一路爽到底。
  • 剑殇之魔剑弑天

    剑殇之魔剑弑天

    情丝,羁绊,缠绵,仇恨都将因剑斩断如果有谁欺骗了我,我定以我血祭剑,屠戮其人。即使我的一生都是谎言,有你就拥有一切归来之日,你我再醉酒舞剑
  • 微云一抹遥峰

    微云一抹遥峰

    黄昏时候,在渐渐浓厚的苍然暮色里,夕阳将如同羽毛般柔软的光芒落满海面。缓缓起伏的波涛,折射出炫目绮丽像是彩虹一样的霞光。微波摇荡间,层层叠叠迷离变幻。煞是绚烂。海浪拍打的海滩,细软的沙子浅埋着贝壳,有大大小小的脚印交叠覆盖。从天际遥遥而来的橙色光芒,漫天席地的蓬勃,铺满海面与沙滩的淡淡温暖,如同此刻涌动着的情愫般的安静。逆光的方向,正依偎着的少年少女,看海鸥回旋。视线的尽头是模糊的唯美的暧昧剪影。在静好的岁月里慢慢地老天荒,在那些对望微笑,牵手的余晖里,是这样美好干净纯粹的爱。水晶一样的剔透莹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