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6400000028

第28章 一统北国

南北朝,南朝和北朝并不是同时完成统一的,南北朝是接续在东晋十六国之下的,东晋变成刘裕的宋国,南朝算是开始了,又过了十九年,北方才统一成了个大的北魏,这个统一就是在拓跋焘手里完成的。

拓跋焘对崔浩越来越佩服了,有时候,下级让上级觉得才能太大未必是好事。说到底,还是德和才哪一个更突出的问题。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才很高,但是他的德更高,所以并不让人感到他的才可怕,因为他的德最终让人觉得可靠。

拓跋焘对于魏国的发展感到满意,这当然是大臣们的功劳,他就让御用歌唱家编唱了一首歌曲来表扬他的大臣们,其中有两句唱的是:“智如崔浩,廉若道生。”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是生性特别简朴,这方面大家全都特别服气,比如他用的一个用熊皮做的障泥,用了几十年都没换。身为将军,经常骑马,这用来遮挡泥土的马鞍配件肯定使用率高得很,但是只要还能用,他就坚持继续使用。这时候他因为战功卓著已经被升任做司空了,一般人地位一旦升高往往就自然而然的会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但是长孙道生却身居高位仍然能够保持真心的简朴,这就让所有人无法不佩服。

拓跋焘对北凉的沮渠蒙逊基本满意,他很有先见之明,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他就来正式归顺了,一直以来态度不赖,拓跋焘准备给他一些特殊待遇,好人有好报的意思,派谁去完成这个光荣使命呢?使者的选派不是小事,他又征求了崔浩的意见,崔浩推荐了李顺!看来他还是很欣赏李顺才能的,他对这个拐弯亲戚好像没有成见。但是古时候当个使者到远方国家去出使,从来都不是大家喜欢的事,一个是艰苦,一个是冒险,所以崔浩的推荐就让人有点怀疑他的用心了。李顺倒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让皇帝进一步留下了好印象。

拓跋焘又颁布了一道诏书,他求贤若渴,对各地那些著名的隐士进行动员,号召他们出山为国出力,于是就一下子从全国各地连选拔带推荐来了几百个人才,他们都是多年隐居不愿意做官的,朝廷一看,确实个个都是人才,德才兼备,就根据各人的特长分别给他们官做。拓跋焘尝到了甜头,当他知道还有很多名士仍然隐居不愿意出来做官时,就又给全天下颁布了一道诏书,来呼吁他们,并且让地方官上门去动员,乖乖不得了,地方官们的素质可不咋地,对于他们来说,做官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情,怎么还扭扭捏捏不肯上路!地方官们只想着好好完成朝廷交办的差事,好出政绩,才不管这些心理简直有毛病的人的个人想法呢。他们就采取了一些不礼貌的手段,上门去硬逼,甚至发出最后通牒,不这样就要怎么怎么样。拓跋焘听说了这个情况,大吃一惊,这可是在办自己丢人,他赶紧又来了一道诏书颁布天下,让各个地方官们都严格讲究礼节,把信儿捎到、把话儿说到就可以了,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

在拓跋焘颁布天下的求贤诏书里面,他列举了七个著名人物,这就是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这些人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其中排名第一的卢玄,就非常有学识,有见识。他跟崔浩是亲戚,他是崔浩的表弟,每一次两人谈话之后,崔浩就会感慨不已,那时候人们都有厚古薄今的倾向,崔浩经常感叹说卢玄让他更加思慕古人,可见他对卢玄的推崇,这也是全国知识分子的共识,卢玄是实至名归。当他听说崔浩想从出身方面对所有朝廷官员进行精细辨别、严格区分的时候,就马上提出了劝阻,他认为:改变现行制度,创立新制度,必须切合实际,才能为大家接受。每一项制度都是当时时代的需要,你要做的这件事,能有几个人赞成呢?应该慎重考虑,三思而行!崔浩听了没有反驳,应该是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后来他还是忍不住这么做了,结果把人都快得罪完了。

拓跋焘又着手规范法律,当年拓跋什翼犍时代,法律非常简单:谋反的灭族;其他犯了死罪的可以交纳财物赎罪;杀了人的如果拿出足够的马牛、葬具并且取得了死者家属的谅解,允许和解;偷官府财物的偷一赔五,偷私人财物的偷一赔十。当时四部大人共同坐在王庭之上处理判决,不用牵连一大群,也不会久拖不决,全国民众都能接受。后来慢慢的法律就越来越严了,官员们执行中也偏向于苛酷。拓跋焘听到大家反映这个问题后,就让崔浩来修改法律。

又有人来给拓跋焘提建议来了,他认为自己提的建议一定能够得到所有人的支持,皇帝会很高兴,其他人也不会反对的。这是一个方士,名叫祁纤,他建议修改一个地名,把代郡改叫万年郡,以此类推,代尹改叫万年尹,代令改叫万年令。这好像听着不错嘛,可是崔浩断然进行了否决,他说:从前魏太祖顺应天命,建立魏国时,效法殷商时代同时有俩名号的做法,我们国家同时可以叫作代和魏。国家积德深厚,国运应当享有亿万年之久,不需要靠改名儿来求利。祁纤所说的都不是正道,代郡还是应该称呼原来的名号。一语点醒梦中人,拓跋焘恍然大悟,马上表示赞成。

拓跋焘准备进攻北燕。

两年前,北燕的国王冯跋重病不起,当时正是宋军去收复黄河以南地区,魏军主动撤退到黄河以北的时候,这些消息对他的病情也没有什么好影响,他依然躺在床上,像一根熬尽了灯油的草捻儿,没性儿了。他就让太子冯翼带兵保卫王宫,防备意外。他最宠爱的宋夫人想立自己的儿子冯受居,就骗冯翼回到自己的东宫去,然后假传圣旨,不准任何人随便进出国王的寝宫,冯翼和大臣们都得不到国王消息了。有一个大臣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冯跋的弟弟冯弘,想让他来主持大局,不让他嫂子的阴谋得逞。冯弘一听立刻行动,带兵闯进禁宫,射死一个宫女,把冯跋也给吓死了。冯弘就自己当了国王,把宋夫人和她的儿子给杀了,把太子冯翼也给杀了,把冯跋的一百来个儿子全都统统给杀了。国内的政局呢,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算凑乎吧。

拓跋焘率领大军直指北燕的都城和龙,当他走到辽西的时候,冯弘还来了一招,他按照古代的礼节,派他的侍御史崔聘前来表示迎接,送上牛肉美酒,犒赏北魏的军队。可惜拓跋焘根本不吃这一套,他依然按照原计划来到和龙城下。

北燕有十来个郡一看这个形势,他们马上选择了投降。

拓跋焘下令,征发了北燕的老百姓三万人,挖壕沟,垒高墙,包围和龙城。

城里的冯弘本来打算关住门就行了,一看这阵势,就派了几万人出来打,很快就打输了,扔下了一万多个尸体,又跑回城里去了。

魏军兵分四路,分头去进攻北燕城池,全都顺利拿下。

这样打了两个月,拓跋焘带兵回去了,把北燕的老百姓也带走了三万家。

北燕大臣劝冯弘主动向魏国求和,冯弘拒绝了,他觉得反正早就得罪了魏国,现在那样做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是他就照样半死不活的继续混一天是一天。

拓跋焘没法看得起这个对手。

另外一个国家也传来了好消息,这就是北凉。魏国使者李顺又一次出使北凉,按照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北凉国王应该当时就要相见的,可是李顺却只见到了国王派来的一个大臣,他说国王年老多病,腰腿不便,没法跪拜行礼,想等个三五天身体好些了再说。李顺一听就不乐意了:国王年老多病,朝廷早就知道,怎么能随便不见钦差大使!于是李顺在第二天就接到了邀请,他来到王宫,往前一看,发现沮渠蒙逊竟然还在那里坐着,靠着案子,一点儿站起来的意思都没有。李顺就不再往前走了,他沉下脸来,表情严肃,大声发话:没想到这个老头儿竟敢这么无礼!不怕国破家亡,竟敢欺侮天地,一定是魂魄都没了,我还何必见他!说着说着李顺就恼了,他手握节杖,扭头就走。沮渠蒙逊一看,赶紧让旁边的大臣跑过去拦住他,低声下气的对他说:想着昨天都给您说了有病,您应该都谅解了,还听说朝廷的诏书上准许不用行礼了,所以才敢放肆的。李顺就说了:当年齐桓公九次在诸侯大会上荣任盟主,能够号令天下,功劳够大了,周天子赏赐给他祭祀用的肉,专门命令不用下拜,齐桓公却仍然不敢失去做臣子的礼节,下台叩拜之后再登上台去接受礼肉。如今国王您虽然功劳不小,恐怕比不上齐桓公,朝廷虽然尊重您,也从来没有过不用下拜的诏书,你就自己随便起来,这恐怕不是国家的福气!沮渠蒙逊赶紧站起来,按照规矩行礼接旨。

这一个会合效果不错,拓跋焘听了表示满意,感到派李顺做使者算是派对了。他又向李顺打听北凉的内情,李顺分析说:沮渠蒙逊当了三十多年的国王了,他是苦出身,又有经验,对内能够管住人,对外和相邻的国家关系处得还可以,虽然没有给他的子孙打下长治久安的基础,在他活着时还能维持。但是懂得礼貌才算是人,知道尊敬才算是活着,沮渠蒙逊却既无礼,又不敬,我看他是活不了一年了。这话说得有些玄妙,其实李顺看他的健康状况也能得出这个结论。拓跋焘又问,等他死了,这个凉国啥时候灭亡呢?李顺又来了一通分析,他侃道:沮渠蒙逊的儿子们,我大概都见过了,那几个没一个有出息的,还有一个没有见到的,就是沮渠牧犍,他在敦煌当太守,听大臣们说的他的情况,他还差不多,那么以后继承人可能就是他了,但是大家又都说他比他父亲差远了。那时候北凉就是咱们魏国的囊中之物了。拓跋焘听了很高兴,他说自己现在正忙着收拾北燕,顾不上理会北凉,如果真应了你李顺的话,那也停不了几年了。

这就是使者的作用,李顺的使命完成得不坏,虽然还说不上是个多么出色的使者,但是观察力、判断力都有,至少没有误导他的主子,事实上他看得还挺准的。他还告诉拓跋焘一个秘密情况,北凉有一个沙门,名叫昙无谶,自己说自己神通广大,能够驱使鬼神,包治百病,而且,还有一样,他还有“秘术”,特别了不起,据说就是房中术,厉害得很,空前绝后,无人能比。好处非常大,据说能够祛病消灾,延年益寿,真正得到真传的话,还可以得道成仙呢!沮渠蒙逊荒淫无度,但是对这个昙无谶却非常敬重,张嘴闭嘴称呼他为“圣人”,还让他家的妇女们全都去接受培训,学习法术,据说,效验得很。这就是李顺作为使者干的好事,把他的主子往邪路上引。结果拓跋焘一听,马上来了兴趣,那个时代的人都特别相信长生不老,干着急找不到真神仙,何况当了皇帝的人,就更加渴望得到这种法术。于是李顺就接受了新的使命,再一次出使北凉,要把昙无谶给带回来,但是沮渠蒙逊却说什么也不肯放行,最后宁可把这昙无谶圣人给杀了。李顺只好空着手回来,他当然添油加醋的汇报了一番,拓跋焘对北凉就更加有意见。

管理工作仍然是北魏的头号课题,经常有地方发生叛乱,赶紧派人去平叛。于是将军们就在平叛中立功受奖。陆俟将军就是其中一个,安定城那里驻守的几个将军互相起了内讧,争权争得打起来了,让自己变成了叛军,都觉得自己有理,忘了最有理的是国家。拓跋焘点名让陆俟去,去就平定了。于是又让他回朝,提拔他当了散骑常侍,接着又派他去当怀荒镇大将。他去上任还不满一年,那地方的人就开始投诉他,当地高车部落各位首领们都纷纷投诉,说陆俟管得太严,做事太急,对老百姓没有一点感情。他们一齐提出要求,上一任负责人郎孤心眼好,管得也好,还让他回来管理吧!

拓跋焘也就答应了,管理少数民族,必须让人家愿意被管理才行。那好吧,还把他俩换一下,让郎孤去吧。

陆俟回朝,他向拓跋焘述职时,来了一个判断:一年都过不了,郎孤一定会失败,高车一定会叛变!

拓跋焘一听,勃然大怒,本来还只是能力问题,现在又加上态度问题了,这还了得!他不由分说把这个短小精悍的陆大将劈头盖脸训了个狗血喷头,把他的官帽子一撸到底,让他带着一个公爵的头衔回家歇着去了。

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年,消息报上来,怀荒镇发生了叛乱,高车部落的首领们杀了郎孤,叛变了。

言犹在耳!拓跋焘大吃一惊,他吃惊的不是有地方叛乱,而是这个叛乱怎么跟陆俟早前预言的一模一样!

他大惊之后,马上就把陆俟叫来问:你怎么提前就能知道呢?

陆俟的回答很经典,因为没有神神叨叨的东西,单纯用人间管理来解释人间管理,就尤其有借鉴意义。他回答说:高车人从来不知道基本的上下等级应有礼节,首领们更加自由散漫,长期这样下去就总是跟国家大环境格格不入,所以我到了那里,就立足于引导他们融入魏国文化,我面对他们时注意保持一点威严,管理中注意引入法制观念,就是想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慢慢上路。首领们就觉得受不了,投诉我刻薄寡恩,同时夸张的称赞我的上一任。结果是他们一投诉,国家就听了,我因此获罪离开,郎孤又被请回去了。这样子就引出了两个结果,郎孤会自鸣得意,肯定会进一步有意搞宽大政策,好让自己继续落个好名声;而高车首领们呢,投诉起作用了,本来就得意洋洋,以为自己占了理,一看郎孤搞宽大,更加觉得自己做得对,就会变本加厉,更加骄横不法。过不了一年,就会变得无法无天,基本的礼节也全玩完。到那时郎孤肯定受不了,还得按法制来管理他们,他们觉得自己对郎孤有恩,又加上散漫习惯了,这时候就更加受不了,那就会走向极端。

拓跋焘豁然开朗,他忍不住笑,开玩笑说:你身子这么短,思虑怎么这么长啊!

这样的好人才当然要用,立刻官复原职,还当散骑常侍。

然后北凉的消息就传来了,沮渠蒙逊死了,沮渠牧犍当了国王。时间距离李顺做出预言才刚刚四个月。拓跋焘听到消息,首先就想起来李顺,想起李顺,就想起李顺关于北凉即将成为魏国一部分的预言,他夸奖李顺:你说沮渠蒙逊很快会死,现在已经应验了;你还说沮渠牧犍会继承王位,说得太准了;那么你的另一项预言想来也不会落空,我收到凉州的日子想必不远了。

这也是功劳,论功行赏,于是赏绢一千匹,御马四匹,官位提升成安西将军。不但如此,拓跋焘从此对他有了信心,待他越来越亲厚,国家事务无大无小都跟他一起讨论。李顺成了宠臣。

他马上接受了新任务,出使北凉,去给新国王封官赐爵,这当然是很受欢迎的。这就是政治,心里想着灭了你,面儿上却还在笑着给你送礼。

同类推荐
  • 穿越易经

    穿越易经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一条永不枯竭的智慧河。但几千年来易经之所以变成谁也看不懂的“天书”,山人尝试使它回归常识,由浅入深,人人都能看懂。历史文化是经过政治裁剪选择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历史文化不可复制,但可以品读。山人尽平生之学,穿越时空隧道,复活诸子百家,古今圣贤,激活易经产生的生活原生态过程,使得读者诸君,可以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去品读感悟易经,汲取智慧灵感。本书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画卷,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路圣贤,伏羲、神农、周文王、老子、鬼谷子、孙子、诸葛亮、……都将在书中复活,用他们的深奥思想文韬武略演绎诠释着易经的真谛……
  •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新书《好风青云路》发布,请广大书友支持。
  • 二道贩子的逆袭

    二道贩子的逆袭

    一本古老的族谱,一段传奇的故事,文物二贩子沈文,阴差阳错之下回到大明嘉靖后期,此时大明内忧外患,内有奸臣弄权,山河褪色,外有南倭北虏,狼烟四起,看一个小明士,在这山河沉沦的岁月里如何指点江山、书写风流。
  • 大唐我是阎王

    大唐我是阎王

    2019年大年三十的夜晚,本是合家团圆之夜,一起看春晚嗑瓜子放鞭炮,享受一年忙碌的的成果。可是在这夜色之中一支神秘的队伍正在机场悄然集合,他们就是Z国中最神秘的部队龙组。龙天机缘巧合下重生到了大唐,迷迷糊糊成为了李世民早死的第二子李宽身上,且看龙天如何在大唐继续实现他的阎王梦想.........
  • 盛世千娇

    盛世千娇

    莺歌燕舞,煮酒温香,道不尽的鼎盛辉煌。题名金榜,指点江山,说不尽的天下兴亡。点烽烟为墨,执铁骨作笔,为盛世续写华章!
热门推荐
  • 直斋书录解题

    直斋书录解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路鬼事

    冥路鬼事

    女友无故失踪,秦川通过一本女友的笔记踏上了寻找的旅程,可迎接他的却是一连串诡异的遭遇:充满谜团的荒冢;危机四伏的群山;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和一些本该死去却又真实存在的人们。随着探寻一步步的深入,他发现女友的失踪和身边每个人的出现并非偶然,他们好像都与七十年前的一个秘密有关,接踵而至的真相和一系列的尔虞我诈让秦川发现,自己或许就是那把打开所有秘密的钥匙。
  • 隋末之江山美人

    隋末之江山美人

    世事终有定,离合岂无缘,且看一位现代青年的隋末行记。
  • 爱你是我一生的承诺

    爱你是我一生的承诺

    她是一民人民警察,却义无反顾爱上了杀人犯的儿子,她温暖了他冰冷的心,换来了他挚烈的爱恋;当她满心欢喜会与他天长地久之时,意外的邂逅,她的生命中闯入了另一个自带光环的男人,他的霸道、任性让她不知所措,命运的分叉口,她该怎样选择......
  • 说书人故事

    说书人故事

    说书人的前世今生,说书人的气息从未褪去。唐家温文尔雅,罗家毫不退步,顾家始终不渝,刺破黑暗从未改变的便是信仰和仙气,永存心底。
  • 武月

    武月

    这天地,浮华于表这生命,价如草芥在这即将崩坏的世界……一妖…一人…一个本不平凡的故事将最后上绎它的壮志波澜
  • 风停

    风停

    “你喜欢我吗?”“你说呢。”他是怎样的人,有怎样的心,他也不清楚,只是他已坠入地狱,谁能,将他救赎……
  • 机甲我的世界

    机甲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我的生存技巧欢迎大家看我是机甲全名:机甲动物【恐龙】武器战神
  • 丹方鉴源

    丹方鉴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绝爱:爱情黑白计

    豪门绝爱:爱情黑白计

    十五年的感情敌不过第三者的出现,未婚夫终究抛弃了她,那夜,叶沉沉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妇。沈之醉,豪门贵公子,身份行踪成谜。原本两个毫无交集的男女,却阴差阳错地成了邻居。是他的不在意,还是她的强烈猛攻?最后失了心,丢了神的又是谁?一出黑白计,演绎一场豪门爱情。两年,是个分界线,两年前她成了沈太太,两年后,她变成了离婚少妇,而那个和她有着几分相似的女人却变成了沈之醉的未婚妻。虐心么?暖爱么?看我们的沈大少是如何疯狂追妻的,又看叶姑娘是如何反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