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6400000027

第27章

听说赫连定在那里开展一连串活动,还跟宋国勾结起来想干点什么,拓跋焘心头起火,这小子还想在老虎头上抓痒痒,马上要他的好看!

他命令整顿部队,准备出击。

朝廷大臣们都感到惊讶,这没必要吧?他们赶紧来提意见:刘义隆的部队还正在黄河一带活动,虎视眈眈的随时会发动进攻,这个威胁才是真正危险的,是我们的重点防御区。如果我们把主要兵力转移到西边去对付赫连定,前头的赫连定不一定能够消灭掉,后头的刘义隆却趁机渡河来进攻了,那我们可就完了。

拓跋焘觉得有道理,可是他的直觉告诉他,任由那个愣头愣脑的赫连定在那里一个劲儿鼓捣而不去理,好像不对。跟刘宋王朝的战争会是长期的,这个赫连定应该给他来个速战速决。他拿不定主意,就征求崔浩的意见。

崔浩赞成拓跋焘的决定,他认为,刘义隆跟赫连定所结的所谓联盟其实是虚的,没用,他们自己也没把这个当真,无非是想让对方冲到前头,自己好趁机捞便宜。刘义隆巴望赫连定把动静闹大,自己好浑水摸鱼;赫连定巴望刘义隆这里打得解不开,他好趁火打劫。他俩的态度都是在等待观望,谁都不想把全部国力投进来率先进攻。这样子就一定反应慢,因为他总想再等一等,就像拿绳子拴到一块儿的两只鸡,做不到同时飞起来,那就形不成威胁。何况他俩都根本没有什么大想法,像刘义隆,他的大军开过来时,我想着他会固守住黄河一带当作根据地,然后兵分两路,东路军进攻冀州,西路军进攻邺城,那样的话形势就比较麻烦,需要陛下亲自出马,快速把他们打回去。结果,看看现在他们扎的架势,沿着黄河把部队摆开了两千里,一个地方的兵力只有几千人,这意思就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就没打算渡过黄河来北伐,想的就是凭借黄河守住南边的地盘儿,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赫连定属于垂死的残余势力,虚弱得很,一打就能把他打败。把他歼灭掉之后,我军从潼关出兵,挥师东下,横扫黄河以南,那时江淮以北就没有一根草能够站直了!陛下的决策非常英明,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不用再犹豫了。

这一席话让拓跋焘下定了决心。崔浩说得很透彻,目光很犀利,只是最后他透露出了一种意思,似乎只有他是皇上的知音,皇上英明,他好像也挺英明的,其他人全都是普通笨人了。这样的话如果让人听见,心里肯定会不舒服,关键是他如果总是这样认为,他的自我定位就出了问题。

拓跋焘率领大军先到统万城,在那里稍微停留一下,就出兵去袭击平凉。

十月到了,天气变冷了。

南边的战线也没有闲着,魏军开始发动反攻。安颉渡过了黄河,进攻金墉城,金墉城从归属于魏国以来,就没有修缮过,魏国人本来就不是凭借城墙来追求胜利的,他们不修城墙,他们还有事没事随便破坏一下,等到他们七月份撤退的时候又狠狠的破坏了一下,泥土做的城墙是很容易破坏的,修起来就麻烦多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被分派到这里搞防守的杜骥知道,这样的城墙没法子守住,而且城里还没有粮食,魏国人一点粮食没有留下,自己后方的粮食也没有及时送来。因此,必须走,只能走。可是逃跑是要杀头的,那可是宋国的地盘呀,你怎么敢白白放弃呢!走又不敢走,守又没法守,坐着等吧,等于等死。杜骥想出来一个好主意,他站在城头往前看,一直看到了洛河边,看到了一个人,就是姚耸夫。

姚耸夫跑到洛河边来干什么呢?不是来洗澡,他是执行皇帝的命令,跑到洛河里去了,跟着他跑到那里的还有一千五百个士兵。

他们一会儿站在船头对着水面看,一会儿有人就跳进河里去了。难道这洛河里有什么好吃的鱼鳖虾蟹不成?非也,他们来打捞一口大钟。原来当年姚兴喜欢复古,铸造了一些钟,刘裕消灭后秦的时候,也看着这些钟挺好玩的,就让人把它们运回江南去,走到了洛河,一不小心,一口大钟掉到河心里去了。现在刘义隆收复了这些地区,就派他的有名的勇将姚耸夫来捞这口大钟了。这件事听着很好办,要是有人告诉姚耸夫,接受了这个任务就会死,他一定打死也不相信。不过他在洛河那里转来转去,怎么也找不着那个破玩意儿。

这时候杜骥来了,他对姚耸夫非常客气,有礼貌,他告诉姚耸夫:魏国的部队已经渡过黄河了,不久就要进攻金墉城,我已经把城防工作做好了,城墙垒成了,粮食也够充足的,就缺一样,就是人,我手下那几个人太少了,又没有会打仗的。你姚将军威名满天下,你要是在这里,光是吓,也把魏军吓走了。捞钟这事情我杜骥在行,但是那也不是一会半会的事,咱哥俩先共同去守城吧,等到把仗打完,我来帮你找钟。

姚耸夫听了哈哈大笑,他才不傻,他知道自己吓不走敌人,但是守城确实比捞钟更要紧,打仗也比干这个活儿让他更来劲儿。他就爽爽快快的跟着杜骥去了。到了那里一看,我的天,就这样的城墙,就这么点粮食,跟我开什么玩笑,以为我好哄骗啊。对不起,我走了!姚耸夫就走了。

他前脚一走,杜骥后脚跟着就走了,他一直跑到了江南,面见皇帝请罪去了,因为他一走,把大名鼎鼎的洛阳城给丢了,那里的五千多将士们也都被杀死了,他就向皇上请罪,同时捎带着说了一件事:我本来是要死守的,可是姚耸夫刚到城来扭头就走,全城的人都跟着乱跑,都没心思守城了。刘义隆一听,大怒,事情本身看来是真的,只是背后的情况他就不知道了,他问,这个姚耸夫现在在哪里?在寿阳城啊,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于是姚耸夫就糊里糊涂的送掉了性命。知道内情的人都替他感到冤枉,他武功高强,勇冠三军,其他将领都比不了他,本来是有大好前途的。

到彦之得到可靠情报,魏军的几支部队正在黄河北边的七女津那里集结,想干什么?到彦之决定先下手为强,不能让敌人的阴谋顺利得逞。他就派裨将王蟠龙逆流而上去偷袭,任务是把魏军的战船给夺过来,看他们怎么过河!这可是一条奇计,釜底抽薪。把部队派走之后,到彦之就坐在中军帐里等着捷报飞来,等来等去,最后消息终于来了,一个大败仗,王蟠龙也被人家给杀了。

魏国人本来说要等到黄河结冰了再来的,宋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刚入冬,他们就动手了。安颉和陆俟去进攻虎牢,出于同样的原因,也是轻松拿下,那里负责防守的是尹冲,他没有逃走,他和荥阳太守崔模一起投降了魏国。

十一月,天更冷了,拓跋焘抵达了平凉,城门是关着的,赫连定虽然出去打仗没有回来,他制定的守城人还是认真执行了他的命令,他的弟弟布置军队做好了防守准备。

拓跋焘没有攻城,他派了一个人去劝降,这个人站在城墙下面一喊,别说,城墙上的人还都对他挺客气,不射箭了,也不乱骂了,有些人还流露出恭敬表情,这个人就是赫连昌。当然,虽然城墙上的人给了他一定的礼貌,那都是士兵们,负责人可不这样,他俩都是赫连昌的弟弟,平辈儿,他们下令,坚决不投降,不听他的。

于是拓跋焘另外派了一支部队去攻打安定城,这个任务交给了安西将军古弼,古弼率领部队往安定城赶,还没有到呢,就跟一支夏国的军队遭遇了,没想到竟然是赫连定率领的,这支两万人的部队正要赶回安定,打算下一步去平凉解围。古弼一看,马上命令部队撤退,赫连定一看对方怕了,有便宜,不捡白不捡,他马上就下令追击。没想到古弼竟然是诱敌之计,他第一时间已经派人报告了拓跋焘,拓跋焘立刻命令魏军之中的高车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增援,刚好赶上,古弼也掉过头来,前后夹击,赫连定大败,死了好几千人。

安定城也进不成了,赫连定扭头逃跑,他跑到了鹑觚原上,在那里,他让他的骑兵和步兵结成方阵。魏军赶到之后,就地把他们包围了起来。

黄河以南的战争还在继续,十一月初十,刘义隆派檀道济总体负责北伐行动,统帅大军去对付魏军。

十一月十二日,魏国方面派出叔孙建和长孙道生带兵渡过黄河,南下。

宋国的前线总指挥到彦之感到自己的处境很危险,洛阳已经失守了,虎牢也已经失守了,各个部队都在打败仗,魏军可能就要大举渡河进攻了,为了避免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为俘虏,还是撤退为妙,他就和军官们商量撤退方案。将军们并不是都赞成全面撤退,他收到了殿中将军垣护之的一封信,就是提的反对意见,垣护之建议以攻为守,派人去帮助朱修之固守滑台,让他到彦之率领大军进攻黄河以北地区,他竟然还在信里给总指挥做政治思想工作,他说:从前有的将军连年攻战,兵员减少,没粮食吃,照样拼命往前攻击,说啥也不肯轻易后退,何况咱们今年青州秋季大丰收,粮草充足,河运也保持畅通,部队兵强马壮,没有受到太大损失,完全可以打。如果就这么轻易放弃,白白的把已经到手的土地扔掉,那不是完全辜负了朝廷的重托吗!

到彦之没有把这些话看到心里面去,他已经彻底没有了战斗的心情,一个人就足够毁掉一支强大的军队了,无论这支军队有多么强大,只要这个人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到彦之决定撤退,他打算把黄河里面的战船全部烧毁,步行回国,他对那些河流失去了信心,怕来不及,被追上。又有一个将军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现在魏军距离宋军主力部队还有千里之遥,我们又物资充足,就是撤退也该有序撤退才对,这个正确意见仍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原来到彦之害眼了,他原来就有的眼病突然发作了,还挺严重,士兵们也在流行传染病,他是彻彻底底的慌了神。结果,他们就急急忙忙的开始了撤退,战船被烧掉了,士兵们的铠甲武器也都扔掉了,原来占领的土地全部扔下不管了,这样的撤退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既然这些区域很快就要变成敌人的了,那就破坏吧,老百姓们也吓坏了,也跟着跑,到处都是抢劫的。

这一个会合真有意思,宋军一开过来,魏军就自动离开,渡河走了,魏军一渡河过来,宋军就丢盔撂甲的撤退。

西边战场上也见了分晓,魏军把夏军给包围住,一连围了几天,切断了夏军的水源,当然,夏军也没办法到其它地方去解决人和马的吃喝问题,方阵虽然具有有效的防御力量,却对付不了每个人肚子里的饥饿和干渴,如果继续对峙下去,不用魏军进攻,夏军就会自己走向灭亡。这样自杀显然不是好办法,于是赫连定终于决定,放弃方阵固守法,率领军队冲下鹑觚原,魏军当然立刻发动了进攻,夏军无可奈何地打了个大败仗,扔下来一万多个勇士的尸体,身为皇帝的赫连定也受了重伤,一匹马落荒而走。后来,他的残兵败将们又陆陆续续跟上来一些,他们驱赶着五万多个老百姓向着西边逃跑,一气跑到了上邽。他的两个弟弟还有王公大臣一百多个全都做了俘虏,等于是他的******被人家给连锅端了。

当天,魏军就在胜利的欢呼中进攻安定,安定城中的赫连乙斗也学习他哥哥的榜样,先放弃了安定城,又放弃了长安城,也驱赶着几千家老百姓,跑到上邽去找他哥去了。

拓跋焘到安定城去看了看,然后又回到平凉城,他命令魏军挖地,围着平凉城挖了一道又宽又深的壕沟,他们没有去攻城,但是城里边的人的信心被瓦解了,赫连定的两个弟弟选择了投降。魏军进城,城里的一切又一次全部成了魏军的战利品,这里面就有一些魏国将军的老朋友,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奚斤,他和他的部下娥清将军等等都在这里当俘虏。现在他们的俘虏生涯到头了,但是对此负有直接责任的奚斤的屈辱日子并没有完全到头,他是被豆代田将军救出来领到拓跋焘面前的,拓跋焘把赫连定的皇后赏赐给了豆代田,又让奚斤跪着用双膝行走给豆代田敬酒,当拓跋焘打完了仗,往东方返回的时候,就让奚斤驮着酒肉饭菜之类在旁边跟着。这算是惩罚,却不算正式的惩罚,这种惩罚方式其实表示了皇帝对他的特殊态度,后来奚斤就又有了做官的机会。

关中地区所有的夏国守将都放弃了他们的防守职责,整个地区全都归魏国所有了。

魏国的两线作战都取得了胜利,更多的小国家纷纷派使者来向魏国表示臣服。其中有一个国家大一些,就是北凉,这个国家的国王沮渠蒙逊也派使者来了,拓跋焘举行宴会招待他们,在宴会上,大家纷纷对魏国表示赞美,对皇上大人表示崇拜,拓跋焘当然高兴,他拉着崔浩的手,向这些使者们介绍说:你们听说过的崔公,就是这位,他的才能智慧,当今世上无人能比。我遇事就会征求他的意见,他能够准确预言事情的成败,从来没有说错过!

赫连定的故事也就到了尾声,他不敢在靠近北魏的地区活动了,就去突袭西秦,把西秦给消灭了。但是他仍然觉得受到北魏的威胁,于是又打算去袭击北凉,把那个沮渠蒙逊的地盘给夺过来,他就率领军队,驱赶着百姓,准备渡过黄河到北凉的国土上去,军队刚刚渡河一半,半路上杀出来个程咬金,吐谷浑的军队给他来了个成功的突袭,逮住他并且作为一件重要的战利品送到了魏国,他被处死了,夏国彻底灭亡了。再后来,他那个哥哥赫连昌觉得当大国的王公没有当自己小国的皇帝得劲儿,就叛变了,向西方逃跑,被抓住,和他的所有兄弟们全都被宰掉了。赫连勃勃的大夏国最终被斩草除根。

黄河以南的战争还在继续,那里还有一个滑台仍然在坚守,安颉将军带兵去攻打,攻了一个月了。

到彦之被暂时免官了。临危受命的檀道济出场了,他带兵去营救滑台,一路走一路打,二十多天之内打了三十多仗,多半是檀道济胜利。

他带着这样的胜利孤军深入,毫不胆怯,跟遍地都是的魏军一路作战,来到了历城。

到了历城,他前进不动了。

因为他的军队没有粮食了。

本来是有的,可是被魏军给烧掉了。本来是保护得很要紧的,可是魏军的轻骑兵神出鬼没,前后夹击,让他首尾难顾。

消息传到了滑台城下,安颉安心了,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的把全部兵力用来攻城。滑台城里,朱修之已经坚守了几个月,粮食吃完了,大家就去找老鼠窝,点火熏烟,把老鼠熏出来,烤了吃。很快老鼠也找不到了,没饭吃的人们没法打仗,滑台终于又交到了魏国人手中。

这个消息同样又传到了那个檀道济耳朵中,他要救援的对象已经没有了,他自己的部队成了危险处境中孤零零的猎物,他勉强弄到的粮食也已经吃完,再待下去就要陷入跟滑台守军相似的境地了。好在他还有一样东西,让魏军不愿意来靠近他,那就是他的赫赫威名。

他决定退军,但是在两军对垒的情况下,撤退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每个人都对眼下的形势拥有信心,一个士兵就偷偷地溜走了,他跑去向魏军告密,原来檀道济没粮食了,那还怕他什么,追!魏军立刻就追上来了。宋国的部队全都害怕极了,肯定没有活路,几乎人人都丧失了信心,许多人开始想怎么逃跑。

不过当时天色已经晚了,魏军历来对黑夜里的军事行动没有把握,他们只是跟着,准备等到天明再发动进攻,或者宋军自动溃散。

这一等,就给了檀道济一个晚上的时间,于是,这位胆大过人的将军,在几乎已经无力回天的情况下,镇定自若的导演了一出好戏。这就是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唱筹量沙”。

魏国的士兵们当天夜里就在近处活动,他们看到了一幕让他们惊讶的事情,宋军的士兵们正在灯光下忙活,有的人在用斗一斗一斗的量,有人在旁边大声报着数字,那当然是粮食。他们一直忙活到了后半夜才结束。不久天光就放亮了,原计划这时候发动进攻的魏国人没有马上采取行动,他们对宋军那些粮车很感兴趣,视力好的千里眼们纷纷仔细观看,他们肯定的报告说,那些车子上面确定无疑装载的是米。

魏国人气坏了,这么多粮食,哪里是缺粮,你们是想引我们上钩啊。这个诈降的奸细!于是他们就把那个告密人给杀了。

他们没有马上撤退,当然也不能上了檀道济的当,不能贸然进攻,他们骑着马在附近围观。然后,他们看见宋军整好了队伍,从营中出来了,所有的士兵都全副武装,队伍排得非常整齐。然后,他们就看见那支队伍中出来了一个很显然重要的人物,有认识的人指点说,那就是檀道济,可是他的样子很奇特,他竟然穿着南方人那种白色的便服,逍遥自在的坐在一个软轿里,跟整个部队形成了很不协调的对比。这是怎么回事?

一定有诈,可能是有伏兵,南方人最擅长搞这一套了!魏国的军官们决定稳妥一些,不要进攻,不让檀道济的伏击阴谋得逞。跟着走也是危险的,他们干脆后退了。

檀道济带着他的部队安全的胜利撤军。

魏军取得了整体上的胜利。他们还抓了许多俘虏,从一些重要俘虏那里问出了许多重要情报,这些情报都被及时上报到了皇上那里。这些情报涉及到宋国方面的许多内部情况,所以拓跋焘很感兴趣,其中就有这么一条情报,透露出宋国的战略设计。原来刘义隆在派遣到彦之出师之前,曾经专门给他交代:如果魏国部队采取行动的话,你就先发制人,直接渡过黄河进攻。如果他们没有动静,你就留在彭城,不要前进。

拓跋焘听到刘义隆这个交代,刚好跟当初崔浩的分析相符合,他对满朝文武发表评论说:你们以前都认为我采纳崔浩的建议是错误的,都慌得不得了,现在怎么样?

拓跋焘接到了一份奏折,是那个司马楚之写的,他提出建议,魏国的其它边境地方都已经平定,可以大举出兵消灭刘宋政权了。拓跋焘表示否定,理由是魏军疲劳,需要休整。

这次宋魏战争告一段落,魏国胜。拓跋焘有了足够的本钱来展示自己的天子气度。北部边境上抓住了二十多个柔然的巡逻兵,拓跋焘下令赏赐他们衣服穿,释放他们回去。这个做法感动了柔然汗国,敕连可汗派使者来表示友好来了,他们受到了盛情款待。

拓跋焘又对宋国采取了外交攻势,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似的,他像以往一样派出了使者去做正常访问。不过他又多给了使者一项任务,他向刘义隆提出了求婚,这一招简直有些损,刘义隆哭笑不得,他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没有明确表态。

拓跋焘论功行赏,他升任崔浩为司徒。

同类推荐
  • 政论:历代政论专著

    政论:历代政论专著

    中华文化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风华独具,自成一体,规模宏大,底蕴悠远,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传世价值。
  • 霸道庄主

    霸道庄主

    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陌生时空,没有万人敌的高强武力值,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绝世文采。无奈只能沦为一个农民。玉佩空间在手,农民也疯狂。
  • 阿三传

    阿三传

    阿三,只是一个称呼,人们喜欢他,所以叫他阿三,没有其他。阿三是一个平凡的乞丐,却因得到李嗣源的看重,收为养子,从此他有一个新的名字——李从珂,看他如何在纷乱的五代,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武力成就自己的霸王之业。
  • 自由民

    自由民

    意外让崔举来到了这个世界。可能是穿越。可能是到了一个蛮荒星球。总之崔举一辈子都没弄明白。其实他真的来到了唐朝。不过在这里。放马种地,打猎杀敌。该做的一样不少。不该做的偷偷摸摸也敢干。总之这是一个边疆自由民的故事。
  •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奔跑的同学

    奔跑的同学

    我们的少年时代我们自己做主。未来由我们自己承担
  • 鹿晗:独家最萌男神

    鹿晗:独家最萌男神

    她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念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他笑,目光所及之处,是穿过打开的窗户碎了一地的琉璃月色。
  • 湛渊静语

    湛渊静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袒护

    袒护

    清乾隆年间,和绅和刘墉是一对欢喜冤家,在皇上的袒护下,演义一段惊心动魂的,鲜为人知的斗争史,
  • 你,不是爱情

    你,不是爱情

    “小时,出去坐坐。”“好。”然后,教室外的走廊,两张并摆着的椅子,两颗年轻的心,第一次那么近,却又蒙上了一层江南烟雨,不知是美好还是忧伤。现在的小时还是会回忆那时的木时和慕寒,满脑子的回忆,却不知是一场误会还是他和她真的相爱过。时间拉长,镜头拉远,那年踏进新的校园,遇见新的朋友,也遇见那个一生难忘的他。
  • 追溯恒古

    追溯恒古

    万古当空,世上很早便有一群人存在,他们在无尽的初始中追溯着恒古,哪里才是他们的终点?恒古的神话,世人遗忘的角落,当世间生灵明白他所存在的含义,诞生与终结的真意!神话是否会显现?恒古中的终点,在神话中诞生。
  • 龙生九子之吾名鸱吻

    龙生九子之吾名鸱吻

    我叫敖九,像我这么吊的还有八个。万物均有天赋,人类以屠杀妖兽,剥夺妖兽的能力来强大自身,可曾想过妖兽反攻的一天。
  • 冷王掠心妃你不可

    冷王掠心妃你不可

    一朝穿越,她成了心狠手辣的相门毒女。前世恋人对她恨之入骨,几次三番至她于死地。因果循环,她且笑之。“北辰依欠下的债,我替她还。”她本以为她的心狠,只是对他爱的她下了毒。却不曾想还害死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一本毒门禁药,让她对她彻底寒了心。“北辰依,你的爱太狠。”昔日故人出现,破解毒女身世之谜。原是相府不为人知的二小姐,因经不起嫡姐哀求,双生代嫁。而她也成了他救治爱人最关键的一步。鬼谷遇险,她对他情愫不减。虐心升级,他对她开始残忍。美人心计,嫡姐无情。栖身王府,只求伴他左右。她爱得遍体鳞伤!是什么让她开始残忍,又是什么让她在爱与被爱中徘徊不定。
  • 陆海风云

    陆海风云

    一卷天下治世的神秘奇书,一段奇妙惊险的西天之旅,当白发少女遇到太子爷,热血与懵懂又会搅弄出怎样的风云传奇?~~~~~~~~~~~金鳞岂是池中物,待遇风云变化龙!
  • 十日十月

    十日十月

    这世界那么多泛泛之众,哪来那么多深情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