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6400000029

第29章

拓跋焘接见了北燕的使者,冯弘派他求和来了,不行。

三个月后,北燕的使者又来了,这次冯弘派来了他的尚书,求和的条件也开足了。冯弘送回了那个被北燕扣押了二十一年的于什门,他诚恳的向北魏皇帝请罪,愿意归顺,成为魏国的藩属国,并且愿意把自己的小女儿送进魏国的皇宫。拓跋焘这才答应了,不过他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冯弘把他的太子派到平城来朝见皇上。使者带着这个要求回去了。

冯弘听了这个要求,不吐不咽不表态,他仍然是自己一贯的风格,对于自己感到不好应付的事情,就采取逃避态度,一天一天的拖下去。他的大臣们都感到国家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还有个别人忍不住提提意见,有个大臣叫作袁滋,他提意见说: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都占尽了地利,可是还是被晋国给灭了,因为强弱太过于悬殊了。现在咱们国家比当年的蜀国和吴国更弱,而北魏比当年的晋国更强,不委曲求全,就随时有亡国的危险。大王应该赶快按照魏国的要求,把太子送去当人质,给自己争取到生存发展的时间,然后全力以赴搞好国家管理,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样,内外关系都理顺了,燕国的江山社稷才有保全的可能性。

这话说得太对了,冯弘一听大怒,马上下令把袁滋给杀了。

他还可以继续拖一段日子,拓跋焘正在派军队讨伐山胡,胡人叛乱是经常发生的,这一次的山胡叛乱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他们的规模不大,一看就是没多大出息。这样的好戏不看有点可惜,拓跋焘也跟着去观赏,他每天都带着几十个骑兵登上旁边的山头,居高临下观察下边的战况。一来二去就让人家山胡摸着了规律,山胡的部落首领白龙就动起了脑筋,他的兵不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少可以当成人多来使用,白龙定下来计策,要给拓跋焘来个十面埋伏。他派出了一批勇士,让他们分头埋伏在拓跋焘每天上山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十来处。果然,这一天拓跋焘仍然毫无防备的来看戏了,没想到今天观众席变成了戏台子,他本人成了一个戏中角色。当第一个伏击地点突然发难时,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他们当然一拥而上,让他们的皇帝有机会逃跑,可是拓跋焘紧接着就又遇到了新的伏击,接着又出现了一起,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敌人,都埋伏在哪里,被袭击的人开始撤退,可是山路不但不利于打仗,也不利于撤退,拓跋焘一急之下,马失前蹄,人仰马翻,他摔在地上一时间爬不起来,眼看就要被那些大呼小叫的伏兵给抓住了。幸亏他身边带着的勇士也不含糊,那个因为勇敢而受到皇帝赏识的陈建,关键时刻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他大声叱咤,声震山谷,奋力反击,连杀数人,他把身体挡在拓跋焘身前,一个人抵挡住了对方一群勇士,拓跋焘重新骑上了马,他脱险了。陈建全身留下了十几处光荣的伤口,当然他也得到了应有的赏赐。

负责带兵平叛的将军们红了眼,他们又是气愤,又是惭愧,他们开始不顾一切的发起了进攻,把山胡叛军杀得大败。他们斩杀了叛军的首领白龙。他们攻破了山胡的堡垒,进行了血腥的屠城。他们又追击穷寇,把逃跑了的残余叛军也消灭了,几千个成年男子一个不留,全部杀死,女人和孩子都成了俘虏,被作为战利品分发给了军官和士兵们。

那个北燕国王冯弘在干什么呢?他吃了睡,睡了吃,不想吃也不想睡的时候,就想一想那些烦人事儿,要说也真是的,他急着当皇帝只是冲着享受,怎么还有这么多麻烦,他能不想的时候尽量不想,可是老有人提醒他得做决定。他决定,派出使者到南边的宋国去,也向刘义隆称臣进贡,跟他拉拉关系,多个靠山。隔了一段时间,他又觉得不行,又派出使者,到魏国去进贡,同时把那个事情向魏国皇帝做了解释,说太子有病,暂时来不了。又过了一段,他又想想,又觉得不行,就又派出使者,到宋国去,请求宋国派军队来支援。这样又过了一个多月,到了七月天,宋国的军队没见来,魏国的军队就来了,他们的四万骑兵大大方方来到了和龙城下,没有战争,冯弘不认为这是战争,他仍然派出使者,到都城外面去犒劳军队,还主动献出战士们打仗需要的铠甲三千副。然后,魏国的将军把使者给训斥了一顿,让他把话给冯弘捎回去,责备他不送儿子去侍奉皇帝。然后,魏军就把和龙城附近的老百姓集中起来,有六千人吧,带回魏国去了。

魏军走了,北燕的朝廷群臣急了,他们感到亡国的危险在一步步的逼近,他们又去劝说国王赶紧把太子送过去,冯弘说:我不忍心这么做,不是你的儿子,是你的儿子你会这么做吗?我不干,真把我逼急了,我就带着你们往东边去,到高句丽去住上一段,再找机会东山再起。他的大臣说:魏国是拿着全天下的力量来攻打咱们一个小角落的,肯定能够攻克,这个不用抱侥幸心理。高句丽从来不讲信用,别看他表面上挺亲热,到时候就难说了。冯弘不相信,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他派出使者,到高句丽跟人家对接去了。

又过了俩月,到了二月份,冯弘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儿子送去更加保把些。他又派出使者去魏国进贡,请求再给个机会,他愿意送太子了。可是拓跋焘已经失去了耐心,他明确拒绝了,拒绝之后,拓跋焘就让军队做好准备,同时,他一下子派出了十来个使者,分头去高句丽等等国家进行通报,告诉他们,我要收拾冯弘了。

公元436年三月份,魏军出发了,平东将军娥清和安西将军古弼是部队的首长。四月份,他们攻克了白狼城。

当魏军来到和龙城前的时候,他们的将军接连出现了判断失误。他们本来是准备进攻的,结果却发现城门主动打开了,北燕的尚书令郭生派人来迎接,邀请他们赶紧进城,魏军害怕中计,没有进去,错失良机。其实这个情况是真的,当时高丽军队也已经到了,他们来了几万人迎接冯弘去他们那儿。冯弘虽然磨磨唧唧的想去,但是大臣们并不愿意去,到那个穷得不得了又偏僻得不得了的地方去干什么。老百姓们更加不愿意去,他们不管到哪里都是吃亏、吃苦、受欺负,何必背井离乡到遥远的地方去受罪呢?于是郭生就带着部队跟冯弘干起来了,可是冯弘跟高丽部队联合起来,跟郭生打了个不分胜负,郭生被冷箭射中,死了。高丽兵这才算是控制了和龙城,他们欢呼雀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身上的破衣服,从北燕的库房里面拿出新衣服来换上,那里有各种军装和武器,高丽人发财了,他们高兴坏了,这一趟可真是没有白来!

冯弘带着现有的老百姓们出发了,他们先点火烧掉了宫殿,大火一直烧了十来天还没有灭。冯弘在逃跑的路上使用了方阵,他让妇女们也穿上铠甲,走在方阵的中间,让军队布置在方阵的外围,让高丽军队负责殿后。这个方阵前后排开,总有八十里长。这又是一个攻击的好机会,古弼的部将高苟子准备率领部队去追击,这帐是很容易打赢的,但是高级将领又一次出现了判断失误,古弼当时喝醉了,他不同意冒险追击,高苟子非要去,古弼坚决不同意,高苟子还是非要去,古弼还是坚决不同意,高苟子决定不多说了,用行动说话,马上就去,古弼拔刀进行了坚决制止。低级将领高苟子几乎气死了,好在他最后残存的一丝理智提醒他,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在其他将领的劝说下,他选择了服从,气呼呼的看着时机从手中溜走了。

拓跋焘听说了这个情况,怒不可遏,他派人用囚车把娥清和古弼拉回来,回到平城之后,让他俩都从将军直接降级成为最基层的士兵,让他俩看城门去了。然后,拓跋焘派了使者去高丽,让他们把冯弘这个罪犯送来。高丽的国王不答应。

发兵去打高丽吧?还是先让老百姓们歇一歇吧。

老百姓们的日子不好过,拓跋焘听说全国各地的官员大部分都贪污,当然他们全都不承认。让当地人监督他们怎么样?把贪官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于是拓跋焘下了一道诏书,允许下级官吏和百姓揭发他们的上级的贪污行为。这个命令一颁布,官场风气起了一点变化,不是变得好了,而是变得更加混乱了。原来普通老百姓都是不爱惹事的,他们对投诉地方官的事情不感兴趣,也不相信那样做会有好结果。可是那些地痞流氓们不一样,他们抓住这个机会,威胁要投诉,要告发,地方官们经验丰富,心里很明白这些人想干什么,他们哪里是希望官场清明,他们巴不得官场越混乱越好,于是地方官们就放下身份,对这号人照顾一些,满足他们的要求,然后呢,地方官们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搞贪污了。

公元437年,西域有十六个国家前来给魏国进贡,魏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从此之后,他们每年都要来朝拜进贡。

那个冯弘呢?他走完了他原来说什么也没有想到的非常难走的陆路和水路,来到了辽东,他遇到了高丽国王专程派来迎接他的使者,高丽在历史上还没有搞过这种规格的接待,不太清楚到底怎么做才合适,他们就去翻古书,然后就按照古代的礼仪来跟冯弘玩儿。使者一见到冯弘,就正儿八经的致了一通欢迎词:“龙城王冯君,欢迎你来到我国的荒野,想必人马都很辛苦吧?”冯弘觉得这简直是一种侮辱和戏弄,以前高丽一直是对他恭恭敬敬、亲亲热热的,今天怎么敢这样!他恼羞成怒,马上摆出国王的架子来指责高丽方面的无礼,可是你已经落到了丧家犬的境地,寄人篱下,还有什么架子好摆呢?后来的日子双方的关系等于是头天见面情况的延续,冯弘仍然当自己是国王,一切按照自己在北燕时的法子办,高丽国王却非要让他低头,成为自己的附属。双方互相看不起。最后,冯弘觉得自己被欺负得实在受不了了,他的宫女被高丽国王夺走,他的太子成了高丽国王的人质,他想跑到江南的宋国去投靠刘义隆,到了那里会不会有他想要的待遇和享受他没去想,他一向缺乏这种思考力,从朝鲜半岛万里迢迢去江南的路好不好走他也不管,他就偷偷派使者去江南联络了。高丽国王不愿意让他的美梦成真,就抢先下手,把他和他的子孙十来个人全都杀掉了。

这里拓跋焘继续和北凉玩游戏,从中学习,乐此不疲。沮渠牧犍派使者恭恭敬敬前来进贡,拓跋焘也派古弼和李顺作为使者到北凉,给他赏赐,同时要求他送他的世子沮渠封坛到平城来做人质。沮渠牧犍好听话,他马上把他的世子送来了。

不过他同时还做了另外一个事,他派出使者到宋国跟刘义隆拉关系去了。

拓跋焘看到李顺从北凉回来,就又想起了他以前的判断,就问他:你早就献计让我消灭北凉,当时我正忙着北燕的事儿,没顾上,现在北燕的事儿已经忙完了,我想今年就西征,你看怎么样?

李顺说:我当年说的话,如今看来并没有说错。不过咱们国家连年征战,人马都疲劳了,需要休整,西征的事不妨推迟一下。

拓跋焘听了有理,就放下了这个打算。

公元438年,拓跋焘大举进攻柔然,这几年,他跟柔然敕连可汗把外交关系处得不坏,两人还互相通婚,成了亲戚,但是时机一成熟,该打还是要打。拓跋焘兵分三路,他亲自率领中路军,到了浚稽山,他又把中路军分成两路,分进合击。最终魏军没有能够找到柔然部落,返回了。他们遇到了天灾,漠北当时大旱,没有水和草,吃喝问题又一次成为致命问题,很多士兵和战马都死在了半路。

接下来就轮到北凉了。

拓跋焘把他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给了沮渠牧犍,这个公主的封号叫作“武威”,性格也就可想而知。沮渠牧犍对她恭敬客气,这当然是由于害怕,害怕她的娘家。沮渠牧犍的姐姐和他的嫂子李氏都对这个魏国来的公主没有好感,这种态度从害怕发展到厌恶,她们觉得如果武威公主消失了的话她们会更加感觉舒服些,她们一商量,就给武威公主偷偷地下了毒。公主中毒之后,可能还没有达到致命的程度,一时半晌没有死,消息紧急报告到了魏国,拓跋焘派了解毒的名医坐着驿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去,把公主给救了。弄清楚情况之后,拓跋焘命令沮渠牧犍交出李氏,让使者带回平城。沮渠牧犍没有照办,他把李氏送到酒泉去住,还给她送去了大量钱财,保证她过得舒服。

魏国派出的使者也带回来一些让人听了不愉快的消息,这几年魏国经常派使者出使西域,路过北凉时就让北凉派出向导带路,使者返回时再次从北凉路过,他们有机会跟沮渠牧犍的左右近臣接触,闲谈中,大家随便说起国王的一些小事,这些小事中透露出国王对北魏的真实态度。

原来沮渠牧犍跟柔然敕连可汗一直暗中保持着联系,敕连可汗说了,去年魏国皇帝亲自来讨伐我,结果上天降下瘟疫,他的人马大部分都死了,大败而回,我还逮住了他的弟弟。沮渠牧犍听了非常高兴,专门把这个消息通报全国。

拓跋焘听到报告,就派尚书贺多罗出使北凉,去察看一下虚实,贺多罗回来报告说,是真的,沮渠牧犍虽然表面上对魏国称臣纳贡,实际上根本对魏国没有忠心,他的态度是很不服气,很不老实。

拓跋焘打算讨伐北凉。

他没有找李顺商量,而是找崔浩征求意见。

崔浩表示赞成,他认为:沮渠牧犍既然已经起了反心,就不能不除。

他对国内外有关去年那次北伐的看法进一步分析,他认为,去年那次北伐柔然,虽然没有取得显著胜利,其实也没有受到什么太大损失。我军的战马三十万匹,在路上死掉的不到八千匹,平时每年正常死亡的也不下一万匹。那些远方国家不知道底细,抓住这一点,就认定魏国元气大伤,站不起来了。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一点,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大军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一定会惊恐万状,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应付,那就可以顺利打败他们。

拓跋焘把手一拍: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就让满朝文武开专题会议来讨论这件事。

持反对意见的有三十多个人,以奚斤为代表,他们认为,北凉只是西北地方一个偏僻的小国,沮渠牧犍对魏国的忠诚不够彻底也是常理儿,不过他从继承他父亲当上国王以来,每年都按时前来朝贡,礼数不缺。我们魏国一向待他也很亲厚,把他当作藩臣,还把公主嫁给他,这种关系轻易抛弃不合适。再说他也没有什么明显罪过,应该宽恕他。

他们还提出两条意见,一条是:我国刚刚征讨过柔然,人马都很疲乏,部队需要休整,这时候不适合打大仗。另一条是:听说凉州土质很差,盐碱地居多,水草很少,我们的大军到了那里,他们肯定固守城池,那时攻城攻不下来,野外又找不到什么吃的,那就危险了!

他们没有去过凉州,但是大臣们中间有人去过,他们对凉州的认识就是从去过的大臣那里听来的。于是为了强调证据的可靠,奚斤就拉了李顺和古弼来作证,这俩人果然跟他们大家的意见一致。李顺是这么说的:从温圉水往西去一直到姑臧城,一路全是干石头,没有一点水草。听当地人说,姑臧城南边有个天梯山,冬天积雪非常厚,厚达一丈多,到了春天夏天,积雪融化,从山上流下来,形成河流,当地居民就挖渠引水,用来浇地种庄稼。如果我们大军到了那儿,人家一定会把渠道挖开,让水流走,我军就没有水可用了。姑臧城周围一百里之内,没有水,也就长不出草,我军人马饥渴,没法在那里久留。奚斤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应该采纳。

拓跋焘听了,觉得他们的说法不好反驳,可是他又直觉的感到这中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很不对劲,只是直觉一时间想不明白,他就让那个支持自己意见的崔浩来跟他们辩论。

崔浩走了出来。

整个辩论现场一时间有些冷场,辩论开始了,可是反方的意见变得比较单一了。他们不再从政治角度谈,因为觉得那个角度说不过崔浩;他们也不再从军事、从外交、从天意、从国家实力等等角度谈,因为他们觉得那些个角度似乎也是说不过这个崔浩的,他们的意见集中在了一条,就是:那地方没有水和草!

崔浩给他们来了一番引经据典,他说:《汉书》中的《地理志》记载:凉州的畜产是全天下最为富饶的。如果真的没有水草,那些牲畜怎么养活、怎么繁殖?再说了,汉人绝不会在没有水草的地方建设城市,设立郡县。还有一条,雪化成水,只能湿湿地皮,怎么可能流成河,供人们通渠灌溉呢?这话实在是撒谎欺骗!

他的态度这么严正,毫无回旋余地,大家都不说话了。只有李顺还要争辩,因为他没法躲到一边。

截至目前,李顺一直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他前后出使北凉总共十二次,每次都能够胜利完成使命,深受皇上的赏识。但是有一个人一直对他非常厌恶,那就是崔浩。这种厌恶有时候会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来,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于是就有人来给他打小报告,说李顺的坏话。原来,李顺凭借魏国使者的身份,在北凉很受尊重,沮渠蒙逊非常注重笼络他,经常为他举办宴会,跟他套近乎,俩人的关系处得越来越亲密。沮渠蒙逊当着李顺的面,经常性的会说大话,这些话对魏国显得很不尊重,当时魏国只有李顺一个人在场,沮渠蒙逊一说了这样的话,就随手拿个金银宝贝塞到李顺怀里,李顺会意,就全当没有听见,既不当场制止,也不回国报告。崔浩知道了,就悄悄地报告了拓跋焘,可是拓跋焘并不相信。当年沮渠蒙逊不愿意让昙无谶到魏国来,也是先送给李顺许多金宝,然后才派人杀掉昙无谶,李顺则权当不知道实情,实际上他是默许了。这个小道消息报告给拓跋焘,他听了依然是不相信。

可是崔浩相信,因为别人不肯相信,他就更加认定对方是个小人,厌恶简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种恨,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心理已经超出了正常工作的范畴。

李顺的话听起来不好反驳,他说:耳闻不如目见,我是亲眼看见的事实,这怎么可以光凭嘴巴来辩论呢?

确实,崔浩没有去过,但是对方死皮赖脸的态度把他彻底激怒了,他火冒三丈,直接把本来不适合说的话说了出来:你拿了人家的金钱,想帮他说话,借口我没有亲眼看见,就可以欺骗吗?

李顺听到了这样的人身攻击,太意外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大家也都说不出话来。坐在屏风后面的拓跋焘听到这里,出来了,他声色俱厉,没有看李顺一眼,也没有理会崔浩,他直接把奚斤给痛骂了一顿,没有人再说一句话,辩论会结束了。

李顺好像被当众判了贪污罪和叛国罪一样,面如死灰,他勉强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了会场。

他心里当然清楚,自己的话经不起检验,可是他不想让北凉灭亡。那个地方已经成了他享受荣耀和收获财富的地方,一国之君也跟他成了好朋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那里自己早就栽好了一棵摇钱树,去摇一摇,钱就花不完。

但是那个古弼呢?难道这个性情耿直的人也跟李顺狼狈为奸了吗?没有,他说的是实话,他看见的情况确实是这样,或者说,他以为他看见的就是这样。他只去过一次,那是隆冬季节,十一月去,十二月回,那时候大西北天寒地冻,确实看不到水草。当时李顺一路上跟他强调这里的苦寒,他们缩着脖子在大车里面躲避着寒风,他相信这个爱说大话的李顺说的全都是真的。

拓跋焘安排人辅佐太子拓跋晃留守平城,又安排部队防备柔然入侵,然后他就率领大军,直指北凉!

同类推荐
  • 乱世争龙

    乱世争龙

    大秦,大唐,大宋,三国争霸,谁能问鼎宝座,一个穿越客乱世中崛起打破僵局,重掌天下
  • 妙手回春之唐风启明

    妙手回春之唐风启明

    盛世之风,万代皆同,强国之民,傲视苍穹在明太宗朱棣万国来朝之时,应天府漂水县东坡山西坡村的医科苦逼学渣躺在自家的院子里慵懒看着天上的云慢慢爬过,郑珏笑道火器?神机营天下无敌用得着我嚒造船?郑和正替朱老四满世界装逼呢我也插不上手啊
  • 隐唐

    隐唐

    当卫玄莫名其妙的来到大唐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封侯拜相的念头。明知归乡无望的他,只愿在乡野之中逍遥,平淡了却一生。然而世事难料,许多时候往往身不由己。人言最难消受美人恩,岂知君恩亲恩更难?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卫玄非隐者,夷犹隐庙堂。
  • 国战道

    国战道

    错乱复杂的时空,导致这个即将改变的历史。
  • 萨满传

    萨满传

    东周末年,道德天尊老子在飞升天庭前,以一己之力阻退北狄百万兵马,逼迫北狄共主承诺永不进犯中原,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一千八百年后,年轻的蒙古少年其乐木格拜在了疯癫若狂的通天萨满阔阔出门下,与这位神经病一般的人物一起,经历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冒险。他能否成为腾格里大萨满?他能否统一草原神话中的各个图腾部族?他将与中世纪欧洲的魔法师、重甲骑士军团、圣骑士军团、龙骑士甚至天使兵团发生什么样的碰撞呢?面对友邦大宋和吐蕃传入的佛教,弯刀铁蹄下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他又会如何应对呢?《萨满传》将真实地为您揭开萨满古教的神秘面纱,将在轻松搞笑中带您了解未知的蒙古传说。萨满教的全面解析、萨满巫师的行博法式、气势磅礴的欧亚战争、东西方文化和神话的冲突,尽由其乐木格为您慢慢展开……
热门推荐
  • 仙道复兴

    仙道复兴

    太初,盘古斧开天辟地。今日,我们的主角王白同样得到一把盘古斧,可他发现自己的盘古斧是只能创造点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以及楼房的伪劣产品。而他要做的是用盘古斧在这末法时代,再创造出一个仙道来,然后嘛,才能修仙呀!这是本种田流仙侠小说
  • 女仆的修罗之路

    女仆的修罗之路

    “这一次,我不会再放手了。”“我一定会救你。”“我不在……哎哎哎,你在干嘛呢!”“居然敢吼我,你可是我的女仆啊,给我乖乖听话!”于是我的回归之路在哪呢?
  • 暗恋也能成明恋

    暗恋也能成明恋

    一段年少时的暗恋,牵出一生的纠缠。初中时代的许潇冷漠是全校的冷漠校花,这样的许潇让唐羽博一见倾心,开朗直率的他一心想要许潇注意他,终于身为校花的许潇对他有所关注。然而,不善表达的他无法说出对许潇的爱意,直到许潇出国留学也始终没有说出口。五年后,许潇回国,在大学——梦伊拉克学院报名的那天,虽然人很多,但第一眼就看到她,她依然那么如天使般美丽,气质依然如故……本书从五年后在大学的重逢开始,把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娓娓诉来。男主角唐羽博的深情执着,平静的外表下汹涌着刻骨的相思,语言中暗藏着最深的温柔。如果世界上曾经有她出现过,……就如他自己所言:“如果我们有缘,就一定会相遇,若没缘,我又何必纠缠呢?”
  • 屠妖录

    屠妖录

    从恐龙时代分人龙妖三界,到春秋战国的九州大陆。从一介孤儿到于诸子百家论道,星修,一直是永恒的存在。这里有儒墨兵法道,有人龙妖灵精。屠妖灭蛮,一个人,便是整个天下。
  • 篁墩文集

    篁墩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末世生活

    我的末世生活

    这是我的末日,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ps:这是一本黑暗料理,吃货请当心!ps:另本书可能会很小众,不喜勿咬!ps:简介什么最没爱了,就这样吧!
  • 落花策

    落花策

    故事在一个不知背景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江湖就是人的宿命。
  • 守护甜心之天使殿下很善良

    守护甜心之天使殿下很善良

    她,有天使般的纯洁,也有恶魔般的仇恨。多次的背叛,她的琉璃心已碎。背叛,是她最讨厌的,以前的那些永久的守护的实验,原来只是童言无忌。心已被仇恨麻痹,空洞的瞳孔中没有一丝恋眷,唯一在乎她的,就是她的五个朋友。她什么都失去了,可是还有她们,她会用最好的方式,来报仇。——《天使殿下很善良》【简介】
  • 魂差攻略

    魂差攻略

    亲,您有遗愿吗?我来帮你完成!这是一个和鬼有关的故事!但是却不恐怖!简介无力~遁走~(父亲被陷害,母亲被抢走,当知道这真相时,易珊依然接受了魂差这份工作。可是到后面,却牵扯出了她的身世之谜来。)
  • 王者之风台球电竞联赛

    王者之风台球电竞联赛

    记者问王欣:“您为什么要选择台球这个行业,你当年想过他会这么成功吗?”王欣骄傲的抽了口烟:“当然,台球在中国受众达数亿人,服务他们我想不挣钱都难!”记者问王子凡:“作为一个台球天才,您觉得您还能称霸球坛多少年?”王子凡反问:“我还能活多久?”记者问作者:“别人都在写都市玄幻,你为什么写体育,还写台球这么冷门的小说,你就不怕不挣钱吗?”作者,抽了口烟平静的回答:“我能打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