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4300000005

第5章 开卷(5)

他是琴人,出过一张古琴独奏专辑,就叫《移灯就座》。“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琴是大雅之音,我自是不懂,但这个标题带给我很好的想象——这或许与广陵散有关?明帝国宗室宁献王朱权的古琴曲谱《神奇秘谱》上,记载有传自隋宫的广陵散四十一拍,正声第八名为“徇物”,又名“移灯就座”——,虽然没有能力和时间阅读杨典关于琴曲的文字,单就着语词和意象的联想来说,这样的名字营造出的印象,差近“自携明月移灯疾”(李商隐)、“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吴文英)和“移灯清照床”(郑孝胥)等句子烘托出的清冷中缀着华美、荒寒而兼具幽深的情境。他所有与精神活动有关的向度:写诗、为文、作画、斫琴、操缦、治印,都不局限在这些“游于艺”的行为本身,甚至不在于塑造其中具体的某个身份——诗人、作家、画家、古琴家或者别的什么——,而更在于成就一个名叫“杨典”的综合形象,或者总体作者——不是哲学家式的巨型作者形象,而更接近汉语古典世界中的智识人,一种笼罩在文化整全性中、尚未被现代社会赋予分工色彩的文人角色。

不过,文人之说,主要针对他这种“弹琴、种菜、治印、凭吊”(《秋葵》),甚至“……/写狂怪之文/刺世/谤佛/补残砚/编蒲扇/海崖边疾奔/囹圄中痛饮/……/唯长笑以泄其恨”(《集虚:或“载酒问奇字”》)等一样也不落下的全能冲动和四面出击。这里头有魏晋诸贤的风雅,而又更近晚明狂士的做派。这个判断的言下之意是,哪一个面相都不是杨典的真面目,他躲在这些供以游弋的“艺”中,贡献关于影子的诗学。这种影子的诗学,有别于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取悦一个影子”式的切近,反而是一种遮掩和疏离,是豹隐与逃禅。当然,和欧美诗人的这种不同,不说明杨典就是传统型的中国文人,他骨子里掺杂的现代精神、反讽气质和异端色彩使得“新古典主义”“国学诗人”之类贴过来的标签统统成为了笑柄。譬如,他喜欢这样写:“元年春王正月”,接下来却是“历史一锅粥”,接着又来“一条禅杖”。(句内引文均出自《陈寅恪之死》)看!他的第一个影子投射在春秋时期鲁王宫的宫墙上,峨冠博带,正襟危坐,但灯盏一移,就露出顽童的本相,或者狂禅和尚的身姿来。

杨典得益于影子,或者说幽灵。我们能较为轻易地辨识出他思想资源中传奇志怪、笔记小品和禅宗语录等几项内容,它们构成杨典诗歌内容的很大成分,甚至对这些资源的援引、挪用和改造,构造起了一种新的框架和方法论:他打开的是一个幽闭已久的世界,调动的是一片长期隔绝的时空,启用的是一种少经说出的语言——即便它们在中国古典文化的秩序与格局中甚至算不上严格的“东方正典”。对影子的讨论和运用涉及到他体认世界和自身的方式,这在其仿效陶潜《形影神三首》、参照苏轼之和诗而作的《新“形影神”》中体现得最为直接。序中所言:“‘形影神’之说,堪为世间最小的三位一体论,中国古人心学尽在于此。”是诗人对世界体认的直接表达,即便它的完成通过了几重迂回:三位一体论,心学,玄学,禅宗语录,甚至陶潜原作中隐含的佛、玄论辩色彩(有论者认为陶诗可能就是针对慧远大师《形尽神不灭论》而作)。陶潜的原作,解决了神、形二元论的缠绕,觅得了一脉暗影,转而建构起这种中国式的“三位一体”,并从中踏出一支存在主义式的小径。但杨典这首《新“形影神”》,又从本质上改写了陶潜原作的思辨质地,转而直接在譬喻和机锋中杀出一条道路。这种“以禅解玄”的方式,很可能说明作者一开始就并没有想要对原先的那个母本负责,甚至都不要求有所感通和互应,他只不过是借用了这样一个框架结构,铺陈出的依然是自己最熟悉的狂禅话语:“但我从不为生死求神/也从不为色情反省”。陶潜体认世界的框架在这种话语和譬喻的狂欢中宣告失效,而那些禅宗语录在原始出处中的本来面目,其实也变得不要紧了,它们成了话语影射的一部分:“影射是永恒的汉学/天空跟踪我时如影随形”。

若将《新“形影神”》视为一场建构自我的话语狂欢(狂欢里尚有些形上之思的味道),那么《秋葵》无疑更像一首“自明本志”之诗。在《第一个诗人》这篇文章中,杨典曾转述诗人子午关于诗人分类的一番话:“诗人就只有三种,我将他们分为晚霞、妇女、自己的身体——第一种是晚霞,成熟而完满,几乎能包容下一切真理;第二种是温和的艺术家,纵横才情,但不能真正超越卑贱的人生;最后一种则往往只喜欢拿自己的身体出气,在写作中残暴地对待自己的灵魂,有自虐倾向,却剑走偏锋,写出惊人的作品。第一种是天才,第二种是人才,第三种是鬼才。” 先不论诗人自己是如何自视的,我这里的杨典则无疑属于这段论述里的第三种类型——但这又与李贺式的鬼才不相类。杨典身上奔腾纵横的一股蛮气,注定与“晚霞”的气质迥异;他对人生的态度,也因为这股蛮气而不可能有多么温和,至于对汉语世界这三十余年来形成的所谓文学秩序或格局的并不认同,以及其写作本身也对这个所谓秩序所构成的冒犯,都让他在文学的外部和内部,不可能成为一个顺世随俗、温柔接世的“妇人”。他的这位早年朋友对第三种类型所下的定义,似乎正为杨典而设,思之令人肃然:这既是对命运之一种的前瞻,又是对友人心性的提前洞察。杨典众艺兼善、博涉多通,绝似方密之,而孤绝拔俗、狂诞自毁,又类李卓吾。我不知道这些晚明清初之间存于天壤的大才是否成为过杨典少年时期的文化偶像,但抛开各自有所成就的具体领域来说,在气质上,在“对待自己”这个问题上,在共享类似的精神资源谱系上,这两位都堪可作观察杨典的参照系。

无论是“拿自己的身体出气”,还是“粗暴地对待自己的灵魂”,本质上是以一种自我消耗的形式来出产意义。这种自我消耗获得的(语言上的,心理上的)快感,是一种影子般的快感,投射在肉体上,那“鞭子”却未落下:“月为云停,如单刀赴会。为何/她的皮鞭仍在我锦绣的肉体上彷徨?”(《秋葵》)这不是一首元诗,但诗中透露出的很多线索,使我们不妨将之当做一首探讨诗的诗来看。无论是“逐臭之夫”,还是对某些色彩浓烈之语词和表达的偏好,多少都体现了作者轻度的嗜痂之癖;而在隐喻层面,所谓“锦绣的肉体”,其实和杨典那种未经修葺的才气并不调和。他的“鬼才”不是雕金镂玉、锦幄初温,而是荒村野屋苍凉山道上荆棘的突刺,不是包裹在锦绣中的甜腻和温软,而是一皮鞭抽下去、在力道下飙散开来的血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秋葵》是一首自我试探、自我映照之诗,自我的影子投射在了一具“我耶?非我耶?”的肉体之上,那是无人敢注也不必注的第七部经书。

至于杨典之诗,很多时候其实也无人敢(好)注,或者也不必注。他偏爱用禅宗故实和僻典(当然,有些典之所以成为了僻典,也间接说明时人之无学),挪用和拼贴是常见的方法,但不代表他在诗中遵守着某种义理或解读上的本分,也不能说明他在多大意义上算一个佛教(理论、文化)或别的什么体系的信徒。他并不真如其标榜的那样“我只读别人从不读的书”(《南蛮》),但一种猎奇的倾向却也真实存在于他的诗中,或者说,他算得上是一个局部的——借用西洋神学的说法——诺斯底主义者,对某种秘密知识有着持续的热情和好奇,并将之本体化。而《前忏悔录》这样的诗,将过往悔恨之事一一罗列,在内容上类似于功过格的组成部分,而体例上又近乎对西洋天启宗教中自愿、自觉和自赎式忏悔的戏仿,但这场忏悔中,心灵朝向的是自身以及岁月之秩序,朝向“随风而逝的菊花、白发和古书”式的抒情,而神依然缺位——这种忏悔骨子里是中国式的、审美的,在自伤、自限、自毁和随之而来的自我慰藉中,即可获得一种安全而舒适的完满。

话说回来,不同的文化在精神生活上自有不同的纾解、运作方式,杨典的途径:对禅宗话语的吸收和改造,对大量笔记小说的熟稔和调用,以及他特有之张弛有度的节奏感,都是值得充分期待的几个面向。至于对边界的僭越,对制度的反动,对游戏规则的不屑一顾,以及因之而生、一扫阴霾的蛮霸之气,是杨典的诗歌创作中最可贵的品质,也是汉语新诗一脉时至今日最缺(而当初赖以开宗)的气息。但杨典式的蛮霸,又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系辞》)式的刚健,而夹杂着一股妖异灵怪、放纵肆意之气;在精神资源的运用上,也常显出某种狂躁、驳杂而不耐烦的倾向,似缺乏更深入的浸润。这可谓是杨典诗的形投射出的一抹暗影,暗合的是,这抹暗影就曾下过 “肉体便是一座长满毛孔的招提兰若”(《影答形》)这样的挑衅式结论。至于语言狂欢和自毁情结——说句正确的废话——搞不好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好在,他有着一身强壮的诗之肌肉,并因思想的“毛孔”而得到呼吸,这个自毁的进程或许能获取来自机体自身的修复。譬如,在新作《桑葚》《青门种瓜时,听闻又修了圣-琼·佩斯亭》和《祭司四韵》中,我就欢欣于看到,一种修复性的清新质朴之能量——有时还不乏有力度的幽默——回到了杨典身上。这种心性上的自我开导、更不那么好狠斗勇的放松,是招提兰若的幽深暗昧所迫切需要的灯盏。

至于《一九八七》这组诗,倒不必多谈,因为它更趋近于完美,符合我对诗的理想型态的基本认知,甚至该具备的也都具备了——这反而让我更加束手,只好将它的开头抽出来作为本文的题记,因为光这一行便已道出了够多的秘密。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诗人杨典”或者这组“诗中的作者”远非杨典的全部,他的不同身份和作品往往在互相说明,构成一个整体形象。更何况,在杨典这里,诗和非诗的边界本来就如此模糊。出于对作者的服膺和相期,我并不希望他有“后世但作诗人看”(陆游论杜甫)的命运,而出于对汉语新诗远大前程和无限可能性的憧憬,我则又希望他在诗上的停留和增添,能更多一些。

2015.1,草拟于东京大学

2015.3,自扶桑返国后完稿

焦小健:法国帽 100cmx81cm 1995

同类推荐
  • 妹,嫁了吧!

    妹,嫁了吧!

    一本由男人写的女性情感揭密、恋爱指南手册、剩女脱光秘笈。浙江卫视王牌节目《爱情连连看》主持人沈涛,以男性和主持人的双重身份,综合栏目中形形色色女嘉宾的千面人生,将未婚女细分成“孔雀女”、“鸡血妹”、“干物女”、“伤痕女”、“天真妹”、“海归女”等20种类型,对每一类型提出很有针对性的翻身计划,是一本既有可读性又有实用价值的情感参考书。
  • 醉春风

    醉春风

    《醉春风》这一组散文、诗歌、小说完全是一种文化与文化的交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个性与个性的交锋。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是一部全面细致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书籍,它综合了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种类繁多的各类型文化,就其历史起源、发展走向、文化特色、重大影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描写。《元曲精品鉴赏》是此丛书中的一本。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搜集大量元曲,并且针对每一首元曲进行赏析。包括《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王和卿——咏大蝴蝶》、《〔南吕〕金字经——卢挚》等。
  •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热门推荐
  • 腹黑恋上小白

    腹黑恋上小白

    酒吧偶遇,一夜迷情,他和他都犯了不该犯的错误,一个是腹黑总裁,满脸笑意,心里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是小白总裁,拼命逃避,却终究逃不过爱情的羁绊。他们分分合合,饱受世俗的冷眼相待,这份禁断之恋是否还能坚守。爱情和事业,他们又如何选择。
  • 圣尊天下

    圣尊天下

    轮回纪元,且看少年风起尘缘,踏圣地,逐鹿七域八荒,遍九幽十二国世纪红颜,且看少年艳露凝香,拂神女,怀揽绝世倾城,昭香暗画楼深随风而起,霸天下少年来自世家名城,历尽沧桑劫难,勇闯万古世界,溺三千大道,瓢一世孤名
  • 命缺

    命缺

    有的人天生“命中五行缺一”,有的人天生“命中有缘无分”,有的人天生“命中缺财少金”。小小年纪的林逸却是天生“命中缺命!”,天生“命轮”古怪,只能活到五十岁。上天总是公平的,在限定了林逸寿元的同时,赐予了林逸奇异的体质。在五十岁之内,除了自然老化之外,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剥夺林逸的寿元。因为他的命轮古怪,寿元受损之后会瞬间恢复,永远保持五十之数。“献祭寿元?”“燃烧生命?”“舍命一击?”每天练一遍吧。
  • 杀手重生之蜕变千金

    杀手重生之蜕变千金

    一次车祸她失去父母,而后,她为守护亲人而成为杀手,一次背叛,她亡;再次醒来,她竟重生到十三岁那年她,在学校是众人心中的女神她,在黑道是众人心中的死神她,在商业是众人心中的幸运神;在亲人面前她温柔可亲,在敌人面前她犹如恶魔!作者是个新手,文笔可能没有那么好,希望大家见谅
  • 劫逆山海

    劫逆山海

    天地风云起,万物众生熄;轮回磨灭陨,宇宙洪荒开。平凡少年破开天路,寻找世界的真相。千万年的算计,亿万年的布局,且看这苍穹如何破开迷障,这轮回如何演变无常。
  • 淘气娘亲乖宝宝

    淘气娘亲乖宝宝

    她,百里家族的嫡长女,天生废柴。未婚先孕,被逐出家门,身死异乡。当她再次睁眼,惊才绝艳,倾国倾城。他,一代邪尊,风华绝代,生杀予夺尽在手中,是为天下正派之公敌。当她遇上他,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恨情仇。
  • 重生之仙命难违

    重生之仙命难违

    她,司掌四季轮回的上神何曾受到如此耻辱,与一凡女争夺心上人,还被心上人屡次误会,后被凡女诬陷身受重创,被剥去元神差点落个魂飞魄散的下场。幸亏涅槃罗盘给予了她第二次机会。这一次!她绝不会轻饶那个贱人!谁料到一眼睁开她竟成天华宗一普通修士,随之一次次救她的黑衣人恍若知晓一切牵引着她走入未知的深渊。他究竟是谁?魔界至尊?还是前世那个对她不屑一顾的心上人?那个对她一往情深的师兄竟是天界的太子?而她一心照顾的弟弟竟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妖界的王?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白鸽掠过蓝天

    白鸽掠过蓝天

    这是一座很小的城,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后来在全国县改市的浪潮中,才改称县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细腻县,在川西平原上,一条叫牧马河的小河穿城而过。把这个小城点缀得生机盎然叶云南认识李月玫那一年才十二岁,那时候的李月玫是一个小小巧巧,爱穿蓝色连衣裙,爱扎两个翘翘的蝴蝶结的小女孩。在这个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的小城,他们的相遇是无法避免的,叶云南常常看着这个可爱的姑娘,像蝴蝶一样在教室里穿来穿去,却从来没有想到把自己的未来和她联系到一起。
  • 心漠月天

    心漠月天

    一切都那么巧合,而冰蓝心的直觉告诉自己不会这么简单。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冰蓝心觉得自己像是提线木偶任人摆布。她发誓,她要变强!只有强者才能保护自己所在意的一切!决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所在意的人!!
  • 武者纪元

    武者纪元

    重回十年之前,回到2016年儿童节之前,回到元气风暴爆发之前,回到末世之前!元气风暴致使全球大多数的动物异变,变得嗜血,变得强大。虽没有丧尸,但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一栋栋房屋在异兽的冲击下支离破碎,尽管反应迅速的建立了一座座安全区,但人口却是依旧减少了30多亿,一半还多。重生十年之前,是展望未来?还是重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