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4300000004

第4章 开卷(4)

皮带下的鸳鸯噤若寒蝉

有何独立精神可言?

我已79岁了,明日

即将随芍药与白旗一起死去

再也见不到孤山

2009.1,北京

注①:谨以此诗纪念诗人、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1890—1969)逝世40周年。

注②:琴川,即江苏常熟虞山脚下的七条小河。常熟是近代古琴虞山派之发源地,古琴有七条弦,故有此号。钱谦益与柳如是之墓也皆在常熟。

注③:柳如是(1618—1664 年) 明末清初名妓,诗人,艺术家,本名杨爱,一说杨朝,杨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曾与东林领袖钱谦益结秦晋之好。明亡,柳劝钱殉节,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钱面有难色,推说水冷,而如是则奋身欲跳入荷花池,但未遂。后钱谦益降清,郁郁而死。柳如是则投缳自尽。陈寅恪晚年失明、病足,而其名著《柳如是别传》却是以考证此古人为由,表达学人自由独立之精神。

注④:陈端生(1751—1796)清代弹词女文学家,出身书香名门,她的祖父陈兆仑是雍正进士。《再生缘》是陈端生少女时代的作品,且未完。后由才女梁德绳续完。陈寅恪晚年靠口述撰写了《论再生缘》七万字,影响颇大。

注⑤:据梁宗岱夫人甘少苏在回忆录《宗岱和我》中的记载:“那时候,挨整的人及其家属都特别害怕高音喇叭,一听到高音喇叭声,就战战兢兢,因为红卫兵经常用高音喇叭通知开会,点人出来批斗游行;而出去一次也就是小死一场。历史系一级教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见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就这样,终于给吓死了”。

入蜀记

噫吁嚱,山是南方的最好

侠隐二字,其本意也就是起伏

另,植物为四川的蓑衣

号古木,最美不过花椒树

我从小就在火锅中游泳

爱一个女人就相当于武装支泸①

记得1993年,我曾暗度栈道

经张良庙、武侯祠、剑阁而进入腹地

我看到经济把山水变成了推背图

一只麻雀夜袭川崖悬棺

愁空山下,船夫们满足于吃火

每个人的心态都危乎高哉

挑夫如猿猴,在社会主义的华阳国志中

闪跳腾挪。吊脚楼成为一个特务的美学终点

如今夹竹桃下,再不见蒲扇与袍哥

磨牙吮血,中国人的境界无非

通往三部典籍:《吴船录》《入蜀记》和《越绝书》

一个右派说他已四万八千岁了

巴山夜雨,早年的朋友们都星散了

我又回到那家从未去过的茶馆

痛饮老鹰茶,并听一个老头鞭策高楼

哦,人无癖不可与交

如林无蛇,夏无雨、江无鲟

如一册孤本无下卷之注疏

我平生最恨之事有二:

一恨白干兑水,二恨峨眉多雾

但我却怀着大遗憾一直活着

2009.12,北京

注①:武装支泸,即“文革”时,重庆与成都的造反派因互相打仗,位于两座城市之间的泸州市,就成了武斗重镇。很多造反派从重庆赶往泸州,去支援武斗,并因此死了很多人。这个事件史称“武装支泸”。

南 蛮

晨起,以昆仑冻石治“南蛮”印

铁斋痛饮老班章,坐读喻血轮

知识分子总是错误地估计形势

汇率和女色。从不懂南无大人先生

今年花前,我已四十有二。寂寞

如四十二章经,从来敌不过诱人的沉沦

野人北狩,可远眺西方的没落

尽管钱瘦铁①死时东方泛红,江南水浑

邓粪翁家住“厕简楼”。因世纪

腐烂在大街上,发出比厕所更凶的气味

这是一个没有祖国只有政权的部落

飞翔的酋长仅痴迷于闪击星辰

入夜,我只读别人从不读的书(古字)

我只爱那些治爱而不治于爱之人(孩子)

往昔的挚友们早已倦鸟各投林

谁还会捉刀反抗?——猛回头:黯然销魂

2014.7.21

注①:近代印家,有所谓“江南四铁”,即冰铁(王大炘),苦铁(吴昌硕),瘦铁(钱叔崖),钝铁(邓散木),四者得其一,即可纵横虎符,独步方寸之间。前二者殁于1927年大革命时期,邓散木死于1963年,钱瘦铁则死于1967年“文革”中的迫害。传统印家宗风,似到此戛然而止。虽现当代海上印人依然人才辈出,然观其章法,能敌此四人者如陈巨来、来楚生、童大年等,毕竟不多也。我曾以用宋琴铭“铁客”自娱自号,巧在也有一铁字。后再读王冰铁之谱,重览粪翁邓散木之书,特刻“铁斋”与“南蛮“二印以为纪念。或也可以为号用,算是在无聊之时步四铁之后尘罢。

秋葵

秋葵尖如磷火的惊叫

读书人云:海畔有逐臭之夫①

电梯远得超过了

空想社会主义

不出门,即参“无门关”

政治很土,色鬼的姿势也很偏僻

辗转反侧,能令曙光弯如野猫

夏天倒挂在宫苑的屋顶上

獠牙已腐烂,惨白如一条死去的蟒

绿茶的深渊浓缩出策士的黑暗

父亲,四川盆地已化为一片“枯山水”

母亲,我的回忆将令飞禽走兽哭泣

可为何朝霞总是在打火机中熄灭?

又为何龙袍总是在缝纫机前燃烧?

弹琴、种菜、治印、凭吊?

月为云停,如单刀赴会。为何

她的皮鞭仍在我锦绣的肉体上彷徨?

即便怀疑也饱受怀疑

该禁止的是禁止本身

因救人于自救者,便无须得救

我把一切怪癖都武装起来

赞美粮食,反对宗教

迅速分解了悉达多虚构的体系

六经注我,第七经则无人敢注

那是不能被训诂的迷惘

2014.8.19

注①:秋葵,俗称羊角豆,毛茄等,南方常见蔬菜。海上句,见《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有人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海畔逐臭之夫”形容一切有特殊怪癖者。

移灯傍影,就座说诗

——略读杨典

茱 萸

空山琴愁,黝黑的少年因制度而豹变

——杨典《一九八七(一)》

杨典的诗法中,有一路擅用蛮力,无论辞章、意象、观点或机锋,先不论内在之理路,但有联想或互文,只管先揳了进来,颇有巧取豪夺之气概。譬如于《打火石》里,唐人杜甫(检书烧烛短)、日人千利休(千宗易)和西域人佛图澄并出,酒、茶和禅齐举,不仅有“春日如快刀”般的爽利,还有“地铁也反动得很”的叫嚣。这样的拼贴声色兼壮,画面奇异,有风雅也有蛮横,有山野也有城市,而在城市的来去之间,他居然宕开一笔,冒出句“人人都是向井去来”。如果不熟悉日本的俳句传统,或者没有读到诗人自己留在诗后的尾注,有多少人会留意到“向井去来”这四个字,在这样一首横冲直撞的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巧的是,我还真在现实中遭际过向井去来这个名字。去岁赴东京大学访学,栖身东瀛小半载,曾拣了个上好的秋朝,从旧日之江户城动身前往京都,在红叶漫山之时作了一趟关西之游。在城西岚山之北、小仓山之东,名刹林立的嵯峨野,就曾踏访坐落其间的向井去来旧居“落柿舍”。徘圣松尾芭蕉对身为“蕉门十哲”之一的去来甚是称道,曾在《伊势纪行》之跋中认为他尽致能感、忘心而闲寂无事的俳句至道。要说对日本文学的熟悉度,杨典远过于我,他在这里拈出这个名字,或有不为我识出的深心,但要说这首诗的气息甚至其诗文整体的气质,却与《去来抄》甚至整个日本俳句的闲寂易感格格不入。虽然尚有《晚风,侘寂》这样明显具有和风之情味的诗,但很多时候,杨典诗中类似的诸般元素只是一个影子,来源于借代的肉身,又成就于体认的肉身。而燃犀点烛,移灯傍影,座中是杨典的孤绝一身。

面对杨典其人其作,我时生茫然无措之感,不止没有如往常谈别的诗人般倚马千言,倒是先勾起自家一番心事来。昔日乡村开蒙,小镇就读,既无家学,又乏良师,真是苦无根柢;及至志学之年,堪堪赶上兴于世纪初的网络诗歌热潮,此热虽已近余温时分,所幸在众声喧哗中仗着年少,也卖得不少乖巧,平白拾了一堆来自各处的鼓励,以至于在诗歌这条道上,硬着头皮走到如今。一晃十余年过去,书剑两无成,滞留学院而不能静心问学,情系汉诗而无力匡正风气,在学业上倒也入了个名门,只是多所辜负师友爱护,常有“少年子弟江湖老”“只今颠沛愧师承”之慨。杨典的诗则常常让我一扫这种自伤和暮气。他虽然感慨“今年花前,我已四十有二”,但这感慨中仍有一股蛮霸之力,在“倦鸟投林”“黯然销魂”之际尚念念于“捉刀反抗”。(句内引文均出自《南蛮》)即便那刀,只是一柄治印的文化之刃。

杨典当年算得上真正的“少年英雄”,何况其根基、眼界均优于我,当年“入江湖”时的年纪比我更小,更兼少年时所教所游俱一时俊彦,又见惯了这龙潭中浮泛起的杂鱼,而能及早退步抽身、沉潜自警。又因着琴心剑气的修养,杂学旁收的功夫,在诗中纵横驰骋,气势张狂而用心幽微,常使我有叹为观止之感。他的有些诗,我常觉得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又说不上来——惯常拆解文本的那套手腕,经常在遇到他的时候失效——;在这点上,我或许与诗人商略有同样的感慨:他作品里“那些既不属于亮点,又不属于非亮点的东西”(商略《<;禁诗>;,以及野人杨典》)常常令我错愕,继而击节。我不知道,是它们的旁逸斜出对我构成了冒犯,还是它们的不假思索为我提供了精神放纵的理由。我习惯了在文本中搜寻精致与雅驯,杨典却每存山野大泽之思、奇峰陡出之笔,这就注定了,我对他的解读更接近“捕风捉影”。好在纵使盲人摸象,毕竟身在座中,多少也能“听风辨影”,提供一些勘察的经验。

同类推荐
  •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是一本文学评论写作的入门教材,全书分理论篇、实践篇、欣赏篇三部分。理论篇介绍了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理论;实践篇精选了全国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评论写作部分的试题材料六篇进行解析,配以范文和学生的优秀考场文章;欣赏篇精选了111篇中外文学评论名篇,并配以导读。通过《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的学习,学生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方法,开阔学术眼界,提升文学素养,并通过具体的实践练习提高文学评论写作能力。
  • 晚风集(卷五)

    晚风集(卷五)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收录了作者以多年积累的阅历学识,创作的大量散文、随笔。其内容多是反映过去在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活,回顾作者从困顿自学、做有准备的人,到改革大潮涌起之时,积极参与融入时代洪流,去改变自身命运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足迹。
  •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她的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既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婉丽,又有学者式的聪慧睿智,同时还隐含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时伤世情怀,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宁静与喧哗、婉约与雄浑、静态与动态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 心的呐喊

    心的呐喊

    本书是作者的一个评论作品集,大部分作品发在《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人才信息报》的评论专栏里,并成为这三家报刊的评论主笔。
热门推荐
  • 道德经真义

    道德经真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想醒的梦

    不想醒的梦

    青春,生命里最美好的东西,初恋,青春里最美好的东西,小说,纪念青春和初恋最美好的东西。
  • 穿越之农家时空小管理

    穿越之农家时空小管理

    一朝醒来,刚迈入大学的李芩忴发现自己居然成了一个农家小村妇,破屋,荒田,还有空空的米缸……内心如同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尽管那个时空管理员保证会给她来个金手指,她还是无言。这是飞来横祸,还是飞来横祸?!!
  • 佣兵狂妃

    佣兵狂妃

    她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庶出小姐,其实是穿越而来的雇佣兵,为保性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他是倾国倾国的清俊男儿,其实是权势滔天的景亲王,为守皇权,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只不过,他不是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的王爷么,怎么……景亲王半敞衣衫,有气无力“义妹,为兄胸口疼。”宫云乔搬起石头,“兄长,妹妹替你砸一砸。”景亲王举镜自照,孤影自怜,“为兄这般貌美,你怎么就看上那个缺牙的?”宫云乔的眉角抽了抽,“兄长,那只是个婴孩。”景亲王手提血淋淋的长剑,却是对她柔柔一叹,“放心,血是不会溅到你身上的。”宫云乔低头一瞧,白衫染尽鲜红,早就溅了血。人前清高、狠辣的景亲王,其实你是人格分裂吗?这不是种病吗?
  • 咸鱼修仙传

    咸鱼修仙传

    咸鱼也是要有梦想的,身为一条咸鱼,哪怕明知道没有可能,也应该去挣扎一下,如果连挣扎都不挣扎就放弃的话,作为一条咸鱼都不甘心,这大概就是咸鱼精神吧。李缘阴差阳错穿越到一条刚刚丢掉性命被制成咸鱼的鲤鱼身上,成了历史上最苦逼的穿越者,却不甘心放弃,从渔夫家挣扎进湖里,从此以水族咸鱼之躯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修仙之路。
  • 以天为笼,画地为牢

    以天为笼,画地为牢

    他一开始只当她是朋友,没想到一来二去,她在他心里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 单说宋齐梁陈

    单说宋齐梁陈

    南朝,一个充满故事,充满诗意的“朝代”。却很少在作家笔下留下“蛛丝马迹”,也许是因为它的混乱,也许是因为它的不羁,也许是因为“名士风流“,也许是”**不堪“……有太多的也许也许,更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么的也许,才造成这样的局面。然而,有谁知道在这样的场景下,有多少人在坚守自己的阵地,或许他们换来的结果不是很好,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么些人,才有我们今日的所思所想,你可以批判,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不是吗?
  • 稚鬼

    稚鬼

    若说一身白衣颠覆了绍华只道一袭红裘苍白了繁花回眸枯藤昏鸦孤寂盛夏刹那城春恨别君临天下金戈铁马血染黄沙枯骨雨淋下折剑共嘶哑丝竹声共笙箫琵琶袖舞倾城中美人共佳话谁在深夜徘徊寂静煮茶谁着嫁衣伏案呕血凝画谈笑间湮灭耳中尽厮杀生死亦隔断化为手中沙青冢孤立葬了谁家?徒留那场碧血染就的桃花身畔无人羁绊袖手游天下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只应有你

    只应有你

    她是一个从小就与众不同的孩子,她有着超强的天赋,有着超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他人的生死,但是她却为了得到人世间从未得到过的爱,为了证明自己从来没有错,自己只是为了在人世间找寻遗失的“美好”展开的一场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