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300000011

第11章 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1)

史仲文人类文明演化的一大特性,在于变与不变之间。有些内容是天天在变的,也有些内容仿佛是亘古不变的,而且二者动转交互,变中亦有不变,不变中亦有变化。也有一种解释,变是因为不变,不变是因为变。现代人都明白自己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就是变化大,变化多,变化快。知识在爆炸,技术在奔腾,资源在重组,艺术在变形,文学在思辨,哲学在审美,学科在交叉,中心在消解,体制在变革,经济在加速——包括正面加速也包括负面加速。即如现在困扰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其负面传播速度让世界瞠目,让银行家口吃。然而,变中亦有不变,人生的几大主题,如生与死,贫与富,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性与爱等,任你世相千幻万化,它们却总能吸引众多的眼珠。这些话题,大约将与人类相始终,且都与人性息息相关。本文从人的两种属性出发,旧话重提,发表些积年的想法。

一、人性的两种属性: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的这两种属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动。客观上,不可或缺;主观上,不可畸轻畸重。有一段时间,只可说人的社会性,不可说人的生物性即自然属性,其实并不正确,也不正常。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印度发现一个狼孩。所谓狼孩,即他在很幼小的时候,就脱离人类,混入狼群。结果,与狼共生,养成了许多与狼一样的生活习性。其心理是变态的,其智力也很低下。再回到人类社会时,那种心理和智力状况已经很难改变。于是,很多学哲学的或者自认为懂哲学的人出来证明说,人的社会性乃是人的本质属性,一旦失去社会性,人就难以成人。

这个自然也有道理,哪怕是一个智商基础高如爱因斯坦的孩子,如果让他与社会与人类完全隔绝,那么,他一定不会成为爱因斯坦,甚至不会成为一名正常的人类成员。

但这只代表真理的一端性,虽然它并非没有逻辑。但我们可以逆向思维:如果不是一个婴儿,而是一只狼的幼崽,或者一只熊的幼崽,或者一只猿的幼崽——不管是什么其他动物的幼崽吧,我们可以使它们接受人类的文明教育吗?即使我们把它们送到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托儿所,最好的大学,直至送到北京大学,送到清华大学,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它们可以由此就变成人吗?

显然不可以。

这就说明,人的属性具有两重性质。既有自然属性做基础,又有社会属性做主导。

二者不可或缺,二者各具品征。

一方面,人性既然是自然的,就是特定的,或者可以概括为类的特定。唯此类生物可以成人。既是类的特定,必然本性难移;无论千变万化,人终究是人,人性终究是人性。

另一方面,人性既是社会的,必然是建构的;既是建构的,必然是发展的;既然是发展的,必然是开放性的结构体。它只有不断充填、丰富和创造自己,才更合乎人的文明性质。

这又说明,人的两种属性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有机结构体。有自然属性而后有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生物基础,有人必然有七情六欲的人的各种本能;有社会属性而后有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现实存在,有人的一切文明追求与构建的必然逻辑。

二、人性的两种历史:遗传性与建构性

人性的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有人类而后有人性,有人类必然有人性,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又是最难于解释的。因为既然是历史,就应该有起点,既然有起点,用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就应该有决定者与被决定者。那么,到底是人决定人性,还是人性决定人呢?然而这几乎等于无意义的伪论证命题。那情形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具有不可证明性。

人性的历史,既是一种生物进化史,又是一种文化建构史。

生物进化史的内在性基础在遗传基因,没有特定的基因,进化不能成立。猿之所以可以进化为人,其中的内因,与它的遗传基因因果相关。通俗地说,在人类诞生之前,并非有众多的候选生物种属,而是只有一个候选生物种属——猿。其余的种属,如恐龙,如剑齿虎,如巨型野象,如各种爬行动物,都一概没有这样的资格。这不是因为它们的体形不够大,体魄不够壮,或者不够强健与凶暴,也不是因为上帝偏心不眷顾它们,而是因为它们的内在性条件——遗传基因不行。

遗传基因如此重要,用我们熟悉的例证作比喻,比如成为歌唱家,一定要有必要的嗓音条件,而这嗓音条件,肯定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爹妈给的,通过遗传基因继承下来的。没这基因,你把自己练成机器人,依然成不了帕瓦罗蒂,或者迈克尔·杰克逊的。乐器演奏家也是如此,郎朗苦练钢琴,可以成为大艺术家,换成李逵练死也没用,他的特长是风一般地挥舞车轮大斧。

体育犹然,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短跑项目上的惊人表现,固然有科学的训练方法等多种文明成果凝聚于一身,但其优异的生理条件显然使他占据了很大的先天性优势。而且这优势绝对不是单单靠训练就可以“练”出来的,而是他爹妈无意之间馈赠给他的。内中道理,套用中国戏剧行的一句老话,如果你“自然”条件不行,师傅就会说,没办法,祖师爷不赏饭吃。

包括写诗,写小说,甚至写文章,都有天才在其中。有人写一辈子文章都写不好,不是他不用功,他头都想大了,眼睛都想蓝了,无奈天才不够,奈何奈何?想当初,曹禺先生23岁就写出《雷雨》,也不全是生活历练无比丰富的结果,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具备这样的创作天才。

天才是什么?就是特别优异的生理性形态与结构。你智商80,人家智商160,你不服气,非要铁杵磨成针,怕是白费工夫。

当然,只讲遗传性也不全面,毕竟人是文明的存在。没有文明,只能有猿,不能有人。因此,猿的进化史就成为一种革命史。这种革命,乃是人类一切革命中最具革命价值的革命,因为它使猿“革命”成了人。

决定这“革命”的原因,一说是劳动,劳动造就了人类。然而,继续追问下去,还应看到:劳动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有劳动,又有组织,还需要劳动工具。一方面有必要的组织,一方面有必要的工具。那么,是先有劳动,还是先有组织,是先有劳动或组织,还是先有工具呢?这情形又回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命题中去了。

根据胡适先生有一分根据说一分话的理念,我们只可以说,没有组织,不构成劳动。至少从猿的进化结果看,人类的诞生,肯定不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结果。就是说,那进化过程,不是一只猿,又一只猿,再一只猿地单个完成的;不是在众多的猿中,先有一只聪明绝顶的跳到人这一边来了,然后,高举双手向着后面的猿们招手说,“过来吧,这边风景独好”;而是一种集体性社会进化,共时性的“革命”,一切必备的内外条件成熟时,便都过人这边来了。

更何况,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劳动创造了人,那么,又是谁创造了劳动呢?因为即使用最最简单的逻辑去推断,这劳动一定要有人创造,它才能出现呢!

故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的生物历史,固然是一种遗传进化史,而人的文明历史,一定是一种不断的建构史,而有组织的社会性工具性劳动,乃是它的第一个伟大建构。

人类构建文明,从而也构建了自己。

三、人性的两种构建:人类建构文明与文明建构人类

人是文明的创造者,因而也是文明的主人,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一种观点,认为文明大于人类,那是片面的。任何文明,如果不能与人类自身相合相恰相宜相进,就是不文明或者反文明了。但人类既然构建了文明,就必然会成为这文明的同构体。文明从此不再是人类的身外之物。极而言之,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明,就有什么样的人类。

例如,有秦汉文明,就有秦皇、汉武,就有司马迁与董仲舒,有古希腊文明,就有梭伦,就有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与柏拉图。

现代人不是古人,现代人如果硬是如同古人一样生活,即使伟人也必成荒谬,纵然圣人也必成荒谬。例如你非像秦始皇一样地做领导人,就是大荒谬,或者非像孔夫子一样地看待男女差异,也是大荒谬。但在他们各自的时代,也只能如此而已,因为那时的文明建构只到了那一步。在那样的建构时段,你让秦始皇成为华盛顿或者林肯,有那可能吗?你让孔子不作《论语》,而作《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或《共产党宣言》,有这逻辑吗?没可能,没逻辑,就不是古人的荒谬而是今人的荒谬了。

人类建构文明,建构即创造,且人类的这种创造,是全方位的。人类不但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精神财富,还创造了各具文化品征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存在不是人类建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构或创造乃是人类之文明本性。

一方面,人类建构文明;一方面,文明也建构人类。正如人类创造了教育,而教育又教育了人类一样。人类每创造出一种文化,这文化就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制度,这制度也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工具,这工具又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理念,这理念同样会影响人类。

譬如一位明代的古人,他一出生,马上受到礼教的熏陶与哺育,上学要读“四书”,考试要考“八股”,以后,还要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不幸为平民,要守民之道;幸而为官吏,又要守官之道或吏之道。生为人子,要守孝道;嫁为人妻,要守妇道;纵然贵为天子,还要守王道。凡此种种,就造就了王守仁,造就了张居正,造就了海瑞,也造就了崇祯。从文学经典看,又造就了《水浒传》上的武松与宋江,造就了《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西门庆,造就了《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孔明、曹操与刘备,也折射性地造就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与唐僧。

如果说,这些人物的很多行为,很多理念,很多追求都十分不合人性,尤其是不合今天的文明标准,也一定不是他们的遗传基因不对,而是那特定的社会文化造就了同样特定的人。

然而,文明的建构,毕竟是有规律可循的。创造本身就是一种规律,而合乎规律的创造,才具备历史的必然性。这含义有二:人类不可以无创造;人类又不可以滥创造。所以“乌托邦”固然也是一种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却是不可以盲目实践尤其不可以成为大规模社会实践的。这样的实践,小尝试则是小灾难,大尝试则是大灾难。如同中国1958年的“大跃进”,其结果,不但没有跃进,还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与财产的双重代价。

人类建构文明,文明建构人类,二者合一,便在文明的历史层次上,建构了人类自己,建构了自己的本性即人性。

人类建构自己的本性即人性,正如每个人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在建构自己的历史与形象一样。遗憾的是,这些建构——用最宽容的眼光观察,用最客气的语言表述——既不总是成功的,又不总是正确的,也不总是道德的,甚至不总是正当的。一个人走了弯路,纠正过来,相对容易;一个民族迷失了方向,改变过来,非常困难。对此,稍后再讲。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人类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本性。

四、人性的两种理念: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事大,事大如天。所以举凡世间主要的宗教流派与思想流派,没有不涉及人性的。或许可以这样评价,不对人性作出反应的哲学终归是不完整、不成熟的哲学,不对人性作出反应的宗教终归是不完整、不成熟的宗教。而这样的哲学与宗教,它的影响很难达到一流状态。

美国学者莱斯列·斯蒂芬森与大卫·哈贝曼合著的《世界十大人性哲学》,对于世界上最著名的人性理念、人物与流派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虽然我们可以不同意他们的一些观点,但我们得承认,这些归纳与评述,确是进入人性基本理念的很好的入门。这十大人性哲学分别为:

1.儒家:圣人之道;

2.《奥义书》中的印度教思想;

3.《圣经》:同上帝相关联的人性;

4.柏拉图:理性的法则;

5.亚里士多德:人道实现的最终目标;

6.康德:理性的原因,历史与宗教;

7.马克思: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

8.弗洛伊德:精神的无意识基础;

9.萨特:激进的自由;

10.达尔文主义的人性论。

此外,在第5、第6之间,又以“历史的插曲”为题,分五个时段,介绍了十大人性哲学之外的人性观念与流派。其中分目标题中没罗列的包括:伊壁鸠鲁学派、新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伊斯兰教的哲学家、阿奎那、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卢梭和孔多塞。

这些人性哲学,从古到今,从东到西,历史跨度巨大,地域分布广阔,它们给我们的启迪是: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思想;只要有思想,就会思考人性。

人性理念固多,在最基本的层面概括,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性善论,一种是性恶论。

对这两种理念的表达自然不同,甚至千差万别,但其基本观点,同样无论东方西方,都是无可回避的。然而,由于它们各自的体系、叙说等原因,其表述过于纷繁缠绕,百转千回,一言难尽。

古代中国,即有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韩非子的性恶论;西方文艺复兴以降,又有霍布斯的性恶论与洛克的性善论。

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这种恶发于内心而形于外,表现为自私自利,弱肉强食,没有拘束就会无限膨胀,无所不为其极,其结果必定会伤害到人类自身。

同类推荐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热门推荐
  • 丹青墨赋

    丹青墨赋

    九州之上,妖仙人魔。笔墨所绘的,不过了了。堕花楼乃本族禁地,你若是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只能变得无比强大。
  •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讲述了齐白石、聂耳两位艺术家的成才、成功过程。文中对他们各自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很有帮助。
  • 婚姻不是一张纸

    婚姻不是一张纸

    既然到了年龄,那嫁谁不是嫁,遇到个差不多合适的,就嫁了吧。可是当她怀着对爱情的不信任,对婚姻的随意,真正进入到婚姻生活中去,却发现,她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天真。
  • 百世家

    百世家

    以百家姓为主的世家故事,讲述现代世家另类的生存方式。上古八大姓、五族七望、唯我独尊王家、道祖遗族李家、天帝子孙张家、无冕帝皇刘家、天下一统陈家.....新旧世家斗争又该何去何从。本书讲述的是一位流落在外的继承者无知单纯被迫的踏上世家道路的故事。
  • 恋孽缘

    恋孽缘

    她的姐姐,为爱奉献千年的妖灵,五百年的光阴她的敌人,为爱失去生命,死后魂魄仍然守护那个他她的朋友,为爱献出灵魂,不人不妖,只为了活下去,再拥抱她……她不知道,什么是爱,如果爱造成的就是这些,那么,眼前这个他,是否值得她,用心去爱“对妖来说,人间的爱,便是几十年的相恋,几千年的追忆”“你的寿命,注定了你要看着心爱的人,慢慢死去,一世又一世,下一世他还属于你吗?”“爱,就是让他幸福。”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君饶命啊

    神君饶命啊

    夏妩刚刚飞升成仙便被妖女一击毙命,再度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成了妖女!这也就算了,为什么仙魔两界的人都要杀她?害得她只能每天都过着亡命天涯的日子!这也就算了,为什么那个凤卿神君明明第一次见她就要把她打入天牢?为什么那个树妖朱槿明明救了她却又一树枝把她刺了个透心凉?为什么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离羽每次出现都没什么好事还莫名其妙给她换了脸啊!苍天啊!她生前行善积德,只是为了好好做个小神仙而已!为什么……这么倒霉……
  • 星空璀璨:大道三千不敌缘

    星空璀璨:大道三千不敌缘

    大道三千,是太久的倔强解锁了缠绕的缘。我们的故事太长太长,可是最后还是被碾过,撒了一地的怀念,铺了星空璀璨。司而天下命缘,一袭白衣陨落,我们在那里兜兜转转,离最初的我们越来越远。可是那刻骨的爱恋纠成一段死结。
  • 邪仙

    邪仙

    少年林枫得上古七宝血芒珠和修真秘法,从此踏上无上仙道。他慑服仙器太天昊罗镜,带领两大上古仙兽争雄净世,结交仙界至尊,倾倒三界的绝代红颜,他绝不放过。行事邪异、我行我素,他就是旷绝天下、独一无二的——一代邪仙。
  • 女上司的隐私

    女上司的隐私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从最底层强势崛起,挑战各路黑暗势力,冷艳绝色女总裁看之不起反被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