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069

第69章 晚清时期的理学社会(2)

清末,清政府在新政推行过程中,也没有放弃对《圣谕广训》的宣扬。光绪二十八年(1902),政务处鉴于风教日下,特上奏恳准申明旧章,“饬下各省督抚、学政,认真督饬各教官随时亲历城乡,传集绅庶,详细讲解,并将近年叠次所奉谕旨凡有关民教者,切实开导”,“如有奉行不力者,随时查参,用示惩儆”。次年,清政府下令将原安徽繁昌知县梁延年所编《圣谕像解》一书刊刻石印,“分送各省,由督抚分发各厅、州、县各学堂,俾资观感,以端风化”。

除按旧制宣讲外,清政府还要求新式教育机构定期举行宣讲。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颁行的《奏定各学堂管理通则》“讲堂规条”规定:“教习学生,一律遵奉《圣谕广训》,照学政岁科试下学讲书,宣讲《御制训饬士子文》例,每月朔由监督教员传集学生,在礼堂敬谨宣读《圣谕广训》一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学部奏定颁布的《劝学所章程》明文规定,各厅、州、县劝学所负有宣讲之责,宜遵照从前宣讲《圣谕广训》章程,延聘专员,随时宣讲;其村镇地方,亦应按集市日期,派员宣讲;一切章程规则,统归劝学所总董经理,受地方官及巡警监督。新式教育机构也担当起道德教化的重任。

二、士大夫的道、学、政

晚清时期,程朱理学在士大夫中影响广泛,宗奉理学的士人仍有一定规模。他们在思想信仰、学术研究、治身行政等方面遵守程朱之道,是程朱理学在晚清时期赖以延续的中坚。

首先,士大夫中宗奉理学者人数众多,出现了一些较为活跃的学术群体,理学声势一度有所壮大。

道光朝以后,伴随汉学式微,理学宗奉者活跃起来。尤其是在宋代理学家周、程、张、朱等人昔日讲学的湖南、河南、陕西、安徽、福建等地区,宗理学者声气相通,结成群体,其规模和声势明显超过乾嘉年间。湖南地区在清代受汉学影响较小,多数士大夫奉理学为尊,诸如陶澍、贺长龄、贺熙龄、唐鉴、胡达源、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均好理学。河南地区以理学知名者有刘廷诏、苏源生、李棠阶、王检心、王涤心等。关中地区自宋代以来就有讲求理学的传统,晚清时期,朝邑的李元春、周至的路德、三原的贺瑞麟等人尊奉理学,又通过讲课授徒,培养了大批理学后进。安徽地区以桐城为中心,拥有方东树、姚莹、方宗诚、方潜等一批笃守程朱之道的学者,而霍山的吴廷栋、六安的涂宗瀛、当涂的夏炘和夏炯兄弟等,也以理学闻名。继清初理学家李光地、蔡世远之后,福建的刘存仁、林春溥、郑星驷等人在学术上也首重程朱理学。

从时间上讲,道光二十年(1840),唐鉴“再官京师,倡导正学”,可视作理学复兴的重要标志。顾云《盋山文录》说:“道光之末世,儒讲汉学者浸微,于是唐确慎公鉴、文端公倭仁、吴侍郎廷栋诸人起而讲宋学,曾文正公国藩亦会焉。”这一年,唐鉴奉旨内转太常寺卿,在他周围聚集了倭仁、吴廷栋、曾国藩、何桂珍、吕贤基、窦垿等一批理学名士,从而在京师结成一个以唐鉴为核心、讲究程朱理学的学术群体。

唐鉴是理学复兴的宗主,倭仁、吴廷栋、曾国藩等则是理学复兴的主将。同治年间,倭仁、吴廷栋、李棠阶以正学立朝,他们身边聚集了一群讲究程朱理学的人士。在地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也纠集了大批理学人士,除湘军首领左宗棠、胡林翼外,罗泽南、刘蓉、李元度、郭嵩焘、刘长佑、丁善庆、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贺兴范、钟近衡、刘典、涂宗瀛、方宗诚、杨德亨、程鸿诏、洪汝奎、倪文蔚、何慎修、甘绍盘等,或为湘军成员,或一度为曾国藩幕僚,均有理学背景。从一定意义上说,湘军集团就是一个理学大本营。

具体而言,他们对程朱理学的尊奉与笃诚,由其舍弃举业,专事理学,可见一斑。从理论上说,八股制艺以程朱理学为灵魂,又是后者的制度保证,二者是相互依存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八股制艺的程式化、功利化一定程度上却背离了程朱理学“实体实行”的宗旨。晚清时期,从追逐科举利禄改而致力于程朱理学者,不乏其人。潘德舆26岁弃科举之学,转以诚敬为本,笃好宋五子之书。山西薛于瑛亦视科举为俗学,弃而不就。丁光斗,字济阳,三赴乡试不第,遂弃举子业,以理学自任,著有《四书旁通录》等。江苏万斛泉年轻时读《性理精义》后遂不复事科举,转而恪守身心性命之学,精研《大学衍义》及性理诸书。他主持书院数十年,以理学造士,影响遐迩。吴县吴大澂、元和王朴臣、吉林于荫霖、平定李用清等或亲炙门下,或投书问学。安徽黟县胡元吉追陪左右达27年,湖广、江浙地区前来就学者更不在少数。

陕西名儒贺瑞麟的事例颇具典型性。他认为,八股制艺无益于修道明德,“《四书》非八比所能助也。自有朱子《章句集注》以来,《四书》不患不明,患不行耳。即或有所阐明,亦非大有关于身心,裨于世教。”甚而有非圣无法之害,“然其弊也,与空言等。其甚弊则空言之中,又为剽窃庸滥、诡狂侮圣而愈不可问矣。”因此,他决然割弃科举,转修实学。他在与刘蓉的书信中曾述及这一历程:

年二十四,始登桐阁先生(即李元春)之门,得闻圣学之大略,窃有意焉,而未知所入。既泛滥于有明以来诸讲学之书,书愈多讲愈烦而心愈无主,乃取《小学》、《近思录》稍稍读之,始微窥其门庭户牖之所在,诸家之说遂屏不事,然尚未离乎科举之业也。至是乃厌弃之,兄弟亲戚大不以为然,朋友书来又多见攻心,又窃疑前辈讲学亦有应举者,此或未害为学,终身穷饿都不计,恐学稍涉偏僻。痛思此理,经七昼夜,知学断当为己,无他计较。闻朋友中如此者,辄往正之,又反复程、朱说科举处,而志乃毅然不可易,然年且二十八矣。

清代书院多以时文课士,贺瑞麟在陕西讲学,则以讲求实学、不事制艺闻名。他为学古书院所定学约规定:“凡学于此者,一以圣贤之学为宗,世俗记诵词章、功名利禄之说务使扫除净尽,不以干其胸中,然后趋向专一,功夫纯笃,方有可冀。”学生段子絅年逾三十,从其问学后,自动放弃举业,专心圣贤之学。生员许思慎闻贺瑞麟之说,幡然变计,“夜即焚旧所业”,一意心性之学。张立基,字荩臣,“读书不屑治章句业,后因礼园以交于三原贺复斋先生,遂屏去帖括之旨,欲一一见诸行事”。

从那些所谓的顽固守旧分子身上,也可看出他们对程朱之道的笃诚。倭仁在思想上以恪守程朱理学自任,声称:“孔门大路,经程、朱辨明后,惟有敛心逊志,亦趋亦步,去知一字行一字,知一理行一理,是要务。”他对程朱理学的尊奉,并未停留在理论认识层面,而是在日用伦常中身体力行,将思想信仰与道德实践切实结合起来。他经常“端居深念,看圣人是如何,自己是如何,圣人何以为圣,自己何以为愚,朝夕以思之,饥渴以求之,弃旧图新,必期至于圣人而后已”。从修养过程看,倭仁相当谨严。理学家的道德修养工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穷其一生持之以恒的追求。倭仁坚持不懈地做省身日课,便是他蹈行理学修养的一个例证。倭仁做省身日课约始于道光十三年(1833)与李棠阶等人的“会课”活动。李棠阶在日记中多次表示:“宝儒、艮峰工夫皆严密”,“艮峰尤精严”。吴廷栋则称:

其人笃实力行,专以慎独为工夫。有日记,一念之发,必时检点,是私则克去,是善则扩充,有过则内自讼而必改,一念不整肃则以为放心。自朝至暮,内而念虑,外而言动,及应事接物,并夜而考之,梦寐皆不放过,而一一记出以自责。

据曾国藩日记,唐鉴对倭仁的修身工夫十分赏识,称倭仁“用功最笃实,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曾国藩在家书中也予以称许:

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工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

李棠阶、吴廷栋等皆为倭仁的至交,上述文字或出自日记,或源于家书,夸大其词的可能性不大。以程朱理学家的标准衡量,晚清时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假道学”大有人在,但如倭仁这样笃信理学的“正人君子”也不乏其人。

其次,宗理学的士大夫为维护程朱道统,传继正学,撰写了一批学术著作。

从整个中国理学史看,程朱理学走到晚清,已是日暮穷途。当时富有影响的理学作品,诸如倭仁的《倭文端公日记》、曾国藩的《求阙斋日记》、吴廷栋的《拙修集》等,也不过是抱残守阙,并无多少理论创新。但仍有一批学者身与其事,热衷于理学撰述。光绪年间所刊方宗诚《柏堂遗书》达76册,其中仅《柏堂集》一书即有94卷。贺瑞麟著有《清麓文集》28卷、《清麓日记》4卷,还编校理学书籍上千卷,仅《清麓丛书》就收有宋、元、明、清理学书籍150余种。不过,更能体现时代特点的,则是理学学术史的编修。

编纂理学史,维护理学道统,是晚清醒目的学术现象,也是程朱理学复兴的重要标志。理学学术史著作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醇正”性,都明显超过了乾嘉时期。为便于叙述,按照著述体例,大体分为道统史和辨学两种类型。

道统史著作以唐鉴《国朝学案小识》、何桂珍《续理学正宗》、黄嗣东《道学渊源录》为代表。

《国朝学案小识》是晚清时期最有影响的理学著作之一,道光二十五年(1843)刊行。全书凡15卷,分为5大学案,收录清代前中期约200年间学者凡256人。在各学案的次序排列、篇幅长短及传主详略等方面,均以程朱理学为中心,排斥异说,置汉学于程朱理学之次,置阳明心学于正文之外。传主选择亦不例外,如《经学学案》斥宗尚汉学、诋諆宋学的毛奇龄于不录,《心宗学案》斥宗尚心学的孙奇逢于不录。就学术宗旨而言,《学案小识》并非简单地对清代前中期理学作总结,而是通过修史续统,扬宋抑汉,尊朱黜王,强化理学的正统地位。沈维鐈在序中称,此书“盖纯从卫道辨学起见”,一语道破唐鉴的苦心。

《续理学正宗》凡4卷,成书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系何桂珍领唐鉴之命续柘城窦克勤《理学正宗》而成。按,窦克勤是清初理学名家,所著《理学正宗》“止录正宗,其他儒行驳而不纯者”一概不录,而他的“正宗”,仅限于濂、洛、关、闽诸理学大师,并不包括陆、王在内。《理学正宗》专门为理学“道统正宗”修史立传,实质是尊崇程、朱为正统,排斥陆、王。《续理学正宗》是续补《理学正宗》漏缺的道学传人。根据唐鉴的意见,在元代许衡、明初薛瑄之后续补胡居仁、罗钦顺,清初续补陆陇其、张履祥,从而使宋、元、明、清理学道统清晰可见,绵延不断,与周、程、张、朱、许、薛等一起构成程朱理学的道统史。何、唐二人希望通过续统明宗,进一步强化《理学正宗》已具有的理学宗派意识。

唐鉴的《国朝学案小识》与窦克勤的《理学正宗》、何桂珍的《续理学正宗》“相翼而行”,从而构成一部从宋至清代中叶道统完整的程朱学派“正学”体系。咸丰时期,吕贤基将何桂珍的《续理学正宗》与唐鉴的《学案小识》进呈朝廷,“藉为正学之助”。黄倬在跋中称《国朝学案小识》一书,“正洙泗之坛坫”,“严洛、闽之藩篱”,“为斯世扫榛莽,为后学正趋向,为希贤作圣者立一必可至之正鹄”。唐鉴等人的道统史编纂,对于当时程朱理学复兴无疑起了导向作用。

《道学渊源录》是清末学者黄嗣东为回应新思潮而纂辑的大型学术史,虽称不上集道学大成之作,但却是最后一部由道学中人编修的道学通史。《道学渊源录》凡100卷,光绪三十四年(1908)凤山学舍刊行。该书以李文炤《圣学渊源全录》为基础,辑录朱熹《伊洛渊源录》14卷,谢铎《续录》6卷、《补录》3卷、《洙泗录》4卷、《附录》2卷,参照熊赐履《学统》、张伯行《道统录》、黄宗羲《明儒学案》、黄宗羲和万斯同合著《宋元学案》等书,然后加以修订、增补、扩充,前后历20年编修而成。全书上起伏羲时代,下迄清末,按道学渊源流变分为八编(又称“八录”)。光绪后期,西学大量传播,民主思想渐成不可阻抑的潮流。在此背景下,黄嗣东编纂卷帙如此大的道学史,其用意相当明确,就是要卫道续统,以道学对抗新学。这一点,从辛亥革命前夕陈三立所作墓志铭可得以印证:

自变法之议起,新说溢言亦日滋蔓,后生学子剽袭口语,恣为披猖。君痛中国人伦道法之懿刮扫且绝,往官陕时故辑有《濂学编》,至是益广罗三代以来迄于今兹圣哲儒者之说,部列条举,为《道学渊源录》一百卷,于疾病呻吟中昕夕搜订,复下己意为序表。君盖私冀以所为书稍饷来者,渐渍人心,系輓什一于千百,虽势格时迕,取骂讥笑,侮厌憎而不悔。

同类推荐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异域风情

    异域风情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神秘异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藏、神农架、新疆、楼兰。让读者畅游在这异域风情之中。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秒杀

    英雄联盟之秒杀

    秒杀是种恶习,但我似乎戒不掉了!一个普通的游戏宅男,在英雄联盟之中奋起直上,带领一群小伙伴,剑指S5王者之路!
  • 牵着背影逆走

    牵着背影逆走

    陌上花开的重逢,只有纠结和伤害;倦鸟迟归的疲惫,只剩下绝望和伤痕。如果爱你是一个错误,那为什么不可以结束?还要伤害仅有的在乎,留下彼此在角落的无助,当初,为什么要许诺我生命的全部?莫失,失不了的绝望;莫忘,忘不了的天堂。你许诺的天涯海角,只剩我一个让你守候。因为太在乎,在乎到伤害;明明太过爱,爱到不明白。爱情本来就自私,只能存放一个人在心底,告诉自己,告诉心,对你,只还剩冰冷的对不起。若有机会,我定抓住你的手,向世界宣告,青梅竹马,白头偕老。
  • 军婚365次求婚:爆宠呆萌小妻

    军婚365次求婚:爆宠呆萌小妻

    “你想要什么跟我说就是了,爱给你,人给你,什么我都给你,以后不要跟我吵架了好不好。”他抱着她说,“你不要死啊。”某女在某男怀里坏坏的笑了笑,“哈哈哈,我没死,逗你玩呢,既然你说什么都给我,那就先给我人吧!”“……”某男无语O__O"…
  • 一见钟情,我在等你

    一见钟情,我在等你

    “以后这里只有我能碰,你要保护好了,不然我会惩罚你。”“你也一样哦,这里只属于我,也要保护好,不然我会生气的。我生气后果很严重哦。”
  • 武侠系统倒计时

    武侠系统倒计时

    重生任务:希望宿主在重获新生的时间内,行侠仗义一次,我们将赠与宿主警用擒拿格斗术(中级),帮助宿主更好的完成任务。失败惩罚:等死吧。成功奖励:生命时间一周,金钟罩(初级),开启超级武侠商城。是的,王明重生了,但只剩下一个小时的生命是什么鬼?难不成刚重生又要死?要赶紧救人啊!为了活命,王明开始全新的刺激生活,完成任务,获得生命,兑换武功,长生诀、金刚不坏神功、降龙十八掌……师姐:“王明,我喜欢你。”王明心想,你可别喜欢我了,我就能活十分钟了,还谈个屁恋爱啊,再完不成任务,我可就死了!!!
  • 快穿女配逆天记

    快穿女配逆天记

    『本文男女1v1,身心干净。』兰生,一个身份成迷,性格成迷,能力成迷的人,她穿梭在各个位面中,有帅气丧尸皇,忧郁王子,腹黑影帝,毒舌总裁,纯情将军……却发现每一个他都是他。woc,宿主你这么吊炸天,你家男人知道么。
  • 国民老公的情事

    国民老公的情事

    原名“桃花源记”刚回国的富二代孟楠名努力适应着回国后的各种生活,在网络上用犀利言辞批判一些名人和富二代从而成为了网络红人,被网络上的万千女子称之为“国民老公”。一次应父亲要求去湖北省咸宁市考察核电站项目,误入到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而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 花千骨之梦雨星辰

    花千骨之梦雨星辰

    如果重来一次,花千骨多了一个姐姐花千雪,帮花千骨一起分担所有,那会怎么样呢?这里除了糖宝,还多了一只虫子叫甜心,落十一究竟会选择谁呢?本书不会更太慢哒!
  • 十二星城

    十二星城

    宁桠儿看着墨天城,命中注定遇到的妖孽美男,不要白不要!宠她爱她,她说一绝对不反二!颜值高,武力高,宁桠儿发现自己真的是赚大发了!墨天城何尝不是庆幸自己遇见她,虽然她偶尔古灵精怪,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但是他爱她,他不确定世间的所有的爱如何,他只确定,他和桠儿,一生一世一双人!
  • 僵尸天命

    僵尸天命

    轰轰轰!一连五声轰隆干雷,在血色大月亮下方出现了一个小了很多的五彩月亮,然后那五彩月亮发出五个彩光砸向了天地祭祀之地血色结界上。血色结界破碎,接着五个身上气息不凡的人出现在了武君罗喉与天蚩极业两人的面前。“五星之子!”天蚩极业惊慌地看着眼前多出的几人,那些人身上有着天地火风空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