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900000021

第21章 世界主要国家国际传播发展史(1)

本章要点

美国是如何获得国际传播霸主地位的

国际传播对英国的意义

法国国际传播的特点

当代俄罗斯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的地位

如何看待日本当代的国际传播

在完成了对国际传播整体发展状况的基本描述之后,本章进入具体国家层面。

本章主要阐述了近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时代背景的变迁,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八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国际传播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系统阐述了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媒体、历史人物、事件等,力图从具体的国家出发了解国际传播的发展状况。本章选择这八个世界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其国际传播的历史长,国际传播能力强,影响大,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美国国际传播史

美国是一个由殖民地取得独立的年轻国家。在18世纪中后期美国寻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为寻求其独立的合法性、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对外传播成为独立运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建国后,这个新兴的国家在工业化的带动下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一员,并逐步走向了对外扩张和寻求强权的道路。在扩张的过程中,对外传播成为其构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二战后,美国正式确立了其超级大国的地位,这一时期美国形成了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形态在内的全方位对外传播格局,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是国家间利益冲突最激烈的表现,对外传播在战争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节重点梳理了在历次重大战争和国际冲突中,美国大众媒体的对外传播行为。通过这些史实不难看出,媒体的对外传播虽然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但其本质上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的。

美国对外传播的历史可以分为独立前后的抗英宣传时期、扩张时期、冷战时期及冷战后的全球称霸时期这四个阶段。美国在冷战时期所建立的国际传播霸权在后冷战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至今美国依然在国际传播中一枝独秀,努力维持着其霸权地位。

一、美国独立前后的抗英宣传

1.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抗英宣传

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北美洲东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18世纪中期以后,这些地区的商业与贸易迅速发展,但政治上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王乔治三世的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洲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

在殖民统治期间,美国的报纸是微不足道的,一方面因为它们受到严格的管制,另一方面从一个殖民地到另一个殖民地间的流通非常困难。因此,这些报纸潜在的读者群体范围狭窄,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吸引人才。殖民地期间,报刊主要是针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展开的争取国家独立以及新闻自由的斗争。

在殖民统治期间,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北美13个殖民地的印刷出版活动严加控制。1685年到1703年间,各殖民地总督始终如一地执行英皇命令:任何人不得拥有印刷机进行印刷活动;未获取执照及政府特许,不得印刷任何出版物。1690年9月25日,印刷商本杰明·哈里斯在波士顿出版了北美的第一份报纸《国内外公共事件》。由于未经殖民当局批准,只出了一期便被查封。殖民统治者对印刷出版活动的限禁,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以“曾格案件”为起点,北美资产阶级展开了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

曾格(J.P.Zenger)是纽约市的印刷商,于1733年11月创办了《纽约周报》(N.Y.Weekly Journal)。这是一份四页小型报纸,其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批评殖民总督威廉·科斯比的。该报因此被指控“诽谤政府”,曾格也于1734年11月被捕。1735年8月法庭开庭,80岁高龄的著名律师安德鲁·汉米尔顿(Anderw Hamilton)出庭为曾格辩护。最后“曾格案件”以曾格的无罪释放而告终。这一案件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

这一时期,随着印刷条件的改善以及欧洲移民的增加,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书籍逐渐传入北美殖民地。这些书籍对殖民地人民反对宗主国的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北美殖民地也涌现出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其代表人物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弗逊,他们为殖民地的独立起了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年)于1754年发表了一副政治漫画——一条断为8节的蛇,题目是“不联合,即死亡”,表达了各殖民地联合起来的愿望。该漫画在殖民地的报纸上广为刊登。富兰克林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认为英国行政长官的无限权力压制了“神圣的个人权利”,但起初仅要求北美殖民地在英国范围内获得自治。后来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他改变了观点,主张北美脱离英国而独立。1775年,富兰克林任美国大陆会议代表,期间参与起草《独立宣言》,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年)也是北美《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该宣言在第二届大陆会议大陆会议是1774年至1789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以及后来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机构,共举办了两届。杰弗逊于1776年起草的北美《独立宣言》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1789年后,大陆会议为美国工会所取代。上通过。《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件,《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

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抗英宣传

1773年,波士顿发生了当地居民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三条茶船上的342箱茶叶倒入大海的事件,被称为“波士顿倾茶案”,这是北美人民要求摆脱英国统治的先声。1775年,波士顿附近的来克星顿正式爆发了反对英国的武装冲突,冲突迅速蔓延到其他地区。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爆发。1776年7月4日,在费城举行的北美13州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独立战争期间,出现了一些卓越的革命宣传家和报刊活动家,他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对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塞缪尔·亚当斯、托马斯·潘恩和艾赛亚·托马斯。

塞缪尔·亚当斯(Samual Adams,1722~1803年),1748年任波士顿激进派政治俱乐部所办的《独立广告报》编辑,经常撰文抨击英国政府横征暴敛的政策。1749年《独立广告部》停办后,他开始为好友所办的《波士顿报》撰文,积极宣传抗英主张。亚当斯不但是革命的宣传家还是革命的组织者。1765年英国政府在北美开征印花税,此举遭到北美人民的强烈反对。反印花税的高潮中,亚当斯成立了“自由之子社”,并在各地设立分社,汇集了一批活跃的报人和印刷商,为革命做了积极的舆论准备。1772年,他组织成立了一个类似通讯社的信息传播机构——“通讯委员会”,用以在各地间互通情报、传递消息。1775年4月,来克星顿反英武装就是得到通讯委员会的报告后,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的。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年)于1776年1月出版了政论小册子《常识》,宣扬民主自由思想。他竭力主张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认为谈论和平是“荒唐透顶的说法”,“应该用武器这个最后的手段来解决争议”。随着战局的发展,潘恩先后又发表了13篇题为《危机》的文章抨击英国议和使者。这些充满激情的檄文有效地鼓舞了士气,为最终扭转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艾赛亚·托马斯(Isaiah Thomas,1749~1831年)于1770年参加了“自由之子社”和“通讯委员会”,在报纸上公开宣传独立。来克星顿战斗打响后,他率先发表详细报道,并且大声疾呼,让美国人民“永远不要忘记来克星顿之战”,永远不要忘记英国军队的“血腥屠杀和抢劫”。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仅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还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因而美国人民就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实践中能得以实现的种种法律,这一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因此成了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

二、扩张时期美国的对外宣传(二战前)

美国独立战争后,很快就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这一时期美国的扩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建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大陆扩张时期;一战之后,美国又开始进入海外扩张时期。“门罗主义”的出现就是美国企图主宰西半球事务的一个标志。不过,当时的美国还没有能力向美洲之外扩张。但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经济实力增长与垄断资本的形成过程中,美国的扩张心理更加膨胀。虽然孤立主义的传统仍在美国有很大影响,但是美国已经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参与世界事务。1900年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开始向美洲之外扩张,一战更是给了美国参与世界的机会。不过在欧洲面前,美国毕竟是一个新国家,直到二战爆发,美国才利用战争之机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国家、一个超级大国。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的宣传应运而生,成为与战争相伴的一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虽然介入较晚,但是其宣传工作对瓦解敌人的军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大陆扩张时期美国的国际传播

19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电报的使用使美国的传播体系得以在全世界蔓延。1837年,塞缪尔·莫尔斯(Samule Morse)发明了电报,这不仅可以快捷地传送信息,而且确保了传送内容的保密性。电报传送的速度和可靠性不仅为商业团体提供了赚取巨额利润的机会,同时对军事和信息传播也具有重大的意义。1861年至1865年美国国内战争期间,美国铺设了2.4万多公里的电报电缆,并且发送了约650万封电报。美国的国内战争是最早得到广泛报道的战争之一。1902年,无线电第一次成功地传送人类的声音。相对于电缆,无线电设备比较便宜,而且可以大范围销售。

报纸产业的发展对于国际电报网络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通讯社的成立是19世纪报纸产业中最重大的事件。美联社于1848年成立,成立之初不过是一个电报收发机构,专门给美国各报社提供信息。1849年,美联社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港建立了第一个外国新闻站;到1900年,已有2300家报社订购其新闻,每天传送大约5万字的新闻;1902年,美联社开始向古巴提供新闻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虽然已经开始发展跨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和无线电,新闻机构也开始卷入国际新闻流通领域,但大规模的介入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整个19世纪,完全持孤立主义态度的美国并未意识到国际新闻的重要性。大体而言,美国人惟一可以获得的国外新闻来自美联社……而美联社提供的惟一的国外新闻却来自路透社领导的垄断的欧洲新闻通讯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惊醒了美国和追逐商业利润的美国公司。美国政府和公司突然发现欧洲各国早已意识到传播可以作为军事工具的作用。美国在考虑本国利益至上的同时,开始考虑让国际传播采用美国的模式。在战争中,美国成了主要参战国,开始进入战时新闻状态。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对外宣传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始,美国宣布中立。1917年4月1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加入了战争,同时也加入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传的阵营。这一时期对外宣传的总方针是维系协约国的友谊,鼓舞本国民众的士气,瓦解敌人的斗志。

为了战时宣传的需要,美国首先成立了公共信息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简称CPI,也被称为克里尔委员会),主要负责发布关于战争的实况,协调政府的宣传工作,充当政府与报纸之间的联络员,同时还颁布各项新闻检查法令。1917年6月15日,政府颁布了惩治间谍法,规定凡故意制造虚假报道或错误言论企图破坏陆海军的军事行动,企图引起武装部队的背叛或妨碍征兵的,均要受到严厉的惩罚。1917年10月颁布的通敌法案,授权对所有海外通讯进行检查,并规定用外文发表的报纸和杂志如经要求须把译文送交当地邮局,主要是为了控制德文报纸;用海底电报、电话或电报传送的国外通讯,须由新闻检查局进行检查。为此,政府于1917年10月成立对通讯工具进行控制的新闻监察局。1918年5月,美国对惩治间谍法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正和扩大。

同类推荐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热门推荐
  • 林茹的幸福生活

    林茹的幸福生活

    林茹上辈子平凡的读了个三流大学,却在毕业前夕走夜路时,掉进了井里.一朝重生,林茹觉得应该把上辈子的遗憾不上,(更新不稳,慎入!)
  • 伐界圣主

    伐界圣主

    末日?新生?人族很牛!但到底的牛在哪里。神魔很强?但却为什么被人族封印了,上古究竟发生了什么?诸神之战结束后,上古人族又去哪里了,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地球没有元气,,,,,为什么发生界战,界战到底是什么,这幕后到底藏有什么秘密,人族小子带你领略诸天风采
  • 重生之绝色少年

    重生之绝色少年

    夏松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雷劈,却意外的基因重组,开始了一段新的路程征途,身边靓妹围绕,兄弟一帮,却也小人无数。
  • 重生综漫之混乱的世界

    重生综漫之混乱的世界

    她年纪25岁是52世纪八大家族珺家的家主,当慕容家为了一己私欲合手要灭珺家的时候,用自己所有的修为与他们同归于尽。谁知道醒来以后居然重生在了二次元世界的一个小婴儿,虽然修为没有了,但是身为珺家家主的随身空间还在。来到这里做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 龙儿别跑:王妃要潜逃

    龙儿别跑:王妃要潜逃

    她,龙宫的小公主,天之娇女;他,龍国摄政王·。本来却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他的霸道强势,硬生生拧在了一起。本来就是一段不赞同的异族之恋,真的,可以实现吗?“萧霖,你,我可以相信吗?”“龙儿,这辈子,下辈子,生生世世,永生永世,你永远是我的人!”今生,来世,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 农家俏厨娘

    农家俏厨娘

    一朝穿越,杀手变村姑,两间破茅屋,一块小菜园,家当少到可怜。娘亲早亡,爹爹再娶。后娘小气,继妹刁钻。好在,她有懂事亲妹,听话小弟,只是养活他俩实属不易。看着破破烂烂,低矮简陋的茅屋,再看看空空如也的小厨房。木香咬咬牙,甩开膀子去挣钱。没钱没屋咱不怕,咱有智慧。修新房,打水井,开荒地,挖塘搂鱼,小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红火。秀出极品厨艺,换回银两置办家当。买小猪,买鸡崽,多养家禽,早致富。偶遇当朝一品大将军,长的帅,身材棒,战功赫赫,还是一个身心纯洁的好青年。虾米?将军想纳妻?抱歉,本姑娘志在种田,不在宫斗。将军怒:“想种田是吗?来人,把本将军的后花园,即刻改成农田,全府上下,扛上锄头,随夫人种田去!”《本文一对一,男主身心干净,女主霸气率性》(轻烟出品,跳坑无悔!)且看小村姑如何调教威武大将军。
  • 强制钱钱

    强制钱钱

    死胖子,滚过来给我捏捏腿”“小师妹,第一我不是死胖子,第二我滚不动,第三,你真的不需要一个全身按摩吗?”“打湿胸,我想吃糖糖了!”“小薇,我不是你师兄,我也不是打湿胸,是大师兄,糖糖现在没有,我把手指涂层蜜糖你看行吗?”“李钱钱!你能不能给我好好的,我是你正儿八经定了亲的媳妇,你怎么乱招蜂引蝶的?就不能对我一心一意吗?你要再这样我就死给你看!”“我的好媳妇啊,我这么出众的男人,就是无星的夜晚唯一的月亮,要不怎么能吸引得到像太阳的你吶?而且我面对你真的是一心一意没有想别人啊,咱们平静下心今天晚上喝喝酒赏赏月一起看看巫山.....”
  • 九玄剑歌

    九玄剑歌

    天地法相,纵生万物。时间万物依循天地法则,而我,一个平凡的人,却不服天命,纵然此生短暂,也要和天地一搏。一剑出,苍穹变,万物颤,我就是神。
  • 善财

    善财

    【两岸文学PK大赛】一枚古朴玄奥的铜钱,一个惊鸿一现的道士,一个懵懵懂懂的和尚,让乔舒这个乞丐获得了新生,踏上了追逐名利的正义之途——不错,名利也可以通过正义的方式来获取。主角乔舒借助法宝要完成正义金钱的使命,最终找到了了自己的信仰和目标......欢迎点击、收藏、留言、、、、、、
  • 与你白头:老婆不准跑

    与你白头:老婆不准跑

    “你想跟我离婚?”顾沉璟眯着眼低声问她“是!我又不是非要你,人家可以二婚~”陆娆无辜的说。“死女人,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老男人!凭什么!”“就凭我现在还是你老公!”说着,顾沉璟不给陆娆一句话的时间,狠狠地吻了上去。快来吧亲爱的们,妈咪新文,赶紧跳下来!给你亲妈般的宠爱~快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