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900000004

第4章 安全的跨学科研究逻辑(2)

更为重要的是,巴瑞·布赞和奥利·维夫领军哥本哈根学派开创了欧洲建构主义安全研究,提出复合安全理论和非安全化理论,成为西方安全研究领域最为显赫的流派。哥本哈根学派通过社会—建构主义途径,研究由谁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实施安全化,反对将安全解释理想化的做法,提出不应当扩展安全外延,而应朝“非安全化”方向努力。这也就诞生了今天的“非传统安全”。新的分析框架,包括了远比传统军事和政治领域更宽泛的范畴,这使安全议程得以扩大。

哥本哈根学派对安全的诠释显然是革命性的,也为媒介安全论的诞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虽然布赞没有论述传媒的作用,但是我们不难推断,既然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是一种产生在言语者(传播者)和听众(受传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大众传媒作为直接为“言语者和听众”建立关系的桥梁,就占据了建构安全的重要路径。语言学和传播学第一次被纳入到了安全的研究之中,话语分析从此成为安全研究的重要工具。

第三节哲学与政治学领域的安全研究

在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和康德之后,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哲学学科的关注。马克思针对霍布斯安全论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和霍布斯一样,马克思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强调对于权力的普遍斗争。但马克思比霍布斯更前进了一步,他认为对安全的渴望不是来自外部自然的状态,而是“安全是公民社会利己的保障。”对于1793年德国宪法第8条:“安全是社会为了维护自己每个成员的人身、权利和财产而给予他的保障。”,马克思在分析时指出:“安全是市民社会的最高社会概念,是警察的概念;按照这个概念,整个社会的存在只是为了保证维护自己每个成员的人身、权利和财产。黑格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把市民社会称为‘需要和理智的国家’。市民社会没有借助安全这一概念而超出自己的利己主义。相反,安全是它的利己主义的保障。”(马克思,1956)这不是霍布斯式的恐惧或自身利益引起的安全问题,而是金钱货币的安全问题,作为“人类劳动和生命的异化实质,而金钱这一异化实质在人类崇拜它时控制人类。”在马克思这里,异化导致了对权力的斗争,这种权力使国家安全成为必需,而在霍布斯那里,异化是权力斗争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对权力的斗争不是永久的,而是由历史和阶级决定的,国家是会消亡的;而霍布斯认为斗争是永久的,国家是不可能凋零的。霍布斯设计的是一个超级国家的利维坦,而马克思则发现了国家之间政治的实质,是一种隐藏在少数阶级利益里的普适财政权力的奴役。所以,马克思的安全观是紧紧围绕其意识形态的斗争与革命展开的。

尼采用他的存在主义模式的谱系学重新评价了霍布斯和马克思对安全的解读,尼采不是要挖掘安全价值的深意,而是要打散过去那些无法令人忍受的虚构的定义(Deleuze,1983)。安全不只是对恐惧的逃离,而是对未来有着深刻的不同的新价值。理解尼采的安全观,先要理解尼采的权力意志,他认为这是先于对安全的理解的。权力意志不同于霍布斯的永久的权力欲望。积极的权力意志,是一种积极而有影响力的存在,从中产生了价值和意义,包括自我保全,并证实生命的存在。安全的行为惯例超越了对生命的恐惧。尼采指出了生命的荒诞是恐惧的来源:生存是战争的后果,社会本身就意味着战争。积极的权力意志可以克服这类恐惧。另一方面,尼采认为,对安全的渴望可以被清晰地理解为对差异的愤恨集合——对那些不是我们的、不是如此的、不是预期的差异的不满。由恐惧导致的对未知的保护的欲望正和消极的权力意志合谋。积极的权力意志产生了对差异的美学认同,而消极的权力意志是对真理的追求,而导致了对生命的截取,为了取得和理性知识以及可持续因果关系的一致性(Lipschutz,1995)。尼采的安全观进一步突破了前人对安全的理解,他不是一个创建者,而是一个颠覆者。恐惧是消极的权力意志的依附,而安全则是积极的权力意志的衍生。虽然没有明显的直接证据,但本研究认为,尼采的安全观间接影响了福柯的安全观。存在主义鼻祖丹麦哲学家索伦·基尔克郭尔(又译为齐克果)在1844年发表了《概念恐惧》,“恐惧是梦着的精神的一种定性,就其本身而言它属于心理学范畴”(基尔克郭尔,2004:62)但基尔克郭尔对恐惧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心理学层面,在批判黑格尔关于“罪”的言说时,基氏发现了“罪”与“恐惧”的一个认知逻辑的关系:“罪”的堕落不是意识主体因某种必然性而发生的,而是人在“自由的可能性”之中行罪;那恐惧是那自由的可能性(基尔克郭尔,2004:234)诸如,亚当在伊甸园偷食禁果,受引诱而发生性错,这是一种可能性所为;而当他意识到行为有罪时,即产生了一种恐惧。在那个体的人通过那恐惧而被教化向那信仰的时候,那恐惧则恰恰要去消灭它自己所导致出的那些东西(基尔克郭尔,2004:240)。可以推断出,安全就是一种针对恐惧的“教化”。基尔克郭尔论证了神学的安全作用。罪与恐惧的认知关系证实了人作为意识主体是无法逃避恐惧的。所以,西方文献中将安全、自由、恐惧经常联系在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后现代思想家中,鲍德里亚对安全的理解较具代表性。鲍德里亚的安全观不是尼采在安全意志之后的深层次的冲动,也不是马克思对权力的斗争,而是有代表性的镜中事例。鲍德里亚比尼采走得更远,超越了尼采的“上帝之死”和理性人无能。在鲍德里亚双曲线式的、经常是虚无主义的愿景中,现代性的使命不再是唤醒和去神秘化(如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所说,在真实世界里我们也经常废除清晰),在这个意义上,主权国家在面临渗透、去中心化的外力,全球资本、军事(包括民用)监控卫星、国际与国内恐怖主义,电报电传网络、环境保护运动和跨国人权机构,以及其他的力量时,表现得像个无政府主义者那样去维持或者尽可能地扩展其安全和权力。正如鲍德里亚所说:不再是对现实的虚假表征的问题(意识形态),而是隐瞒真实不再是真实这一事实的问题(Jean Baudrillard,1995)。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安全已经伴随着权力几乎无孔不入,成为一种虚拟、虚幻的镜中现实。

美国哲学政治学会2005年度政治理论最佳新作奖授予了柯瑞·罗宾(Corey Robin)的《我们心底的怕:一种政治观念史》(Fear:The History of a Political Idea)。在这本著作中,罗宾从政治学角度梳理了恐惧的历史,并论述了美国政治对恐惧的利用与疏导。他重点研究了霍布斯、孟德斯鸠、托克维尔和汉娜·阿伦特。他认为“这四位人物都写了恐惧,并在各个新的政治模式和观念兴起之际给予恐惧特殊的模型——对霍布斯来说是现代国家;对孟德斯鸠,是自由主义的思想体系;对托克维尔,是平权民主;对阿伦特,则是极权主义。”(罗宾,2007:36)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罗宾重点研究了媒体在恐惧与安全方面的立场与功能。一方面,罗宾认为“政治恐惧几乎总能捕捉到某些真正的威胁,极少有恐惧完全是无中生有的。”他举出了紧随“9·11”发生的炭疽粉与媒体的例子。从2001年11月5日事件的开始到11月底结束,共有5个人死于炭疽粉中毒,18个人受感染。美国政府官员立刻开始寻找迹象证明是中东国家,特别是伊拉克制造了这起事件。只要能从炭疽粉中嗅出中东的味道,官员们就会对11月5日开始的这一威胁穷追不舍,而媒体也对此不遗余力,大做文章。在事件爆发的10月,《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共发布了关于炭疽粉的新闻1192条,11月为866条,12月骤降到了400条,而到了次年2月,只有149条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在11

和12月间慢慢发现这次攻击的作乱者可能是个美国人,甚至可能与美国军方有涉。到了这时政府已经丧失了对本案的兴趣,而媒体也意兴阑珊。次年7月《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炭疽粉?联邦调查局打起了哈欠》的报道之后,就再也没有一张报纸或一家电视台愿意重拾这个话题了。圈子里的人谁也不再关心此事,炭疽粉事件从公众话题中销声匿迹(罗宾,2007:21-22)。罗宾通过对该事件的媒体报道的量化研究得出结论,政府和媒体夸大了个人造成的危险而减轻了机构造成的危险。另一方面,罗宾指出“第二种恐惧”即源自对一个民族进行划分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层级制度。这类似马克思的安全观,令人遗憾的是,罗宾没有涉及对马克思的研究。

第四节心理学视野的安全及其研究

现代心理学家中最早研究安全问题的,可能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弗洛姆,其在1942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对自由的恐惧》中多次提到“安全”,在研究心理机制时更是指出:“本章所谈的心理逃避的机能,是由于孤独个人之不安全感而造成的。”“当个人一旦失去了原始的关联,并因而感到不安全时,立刻即会产生无能为力与孤独之感之双重现象,必须克服这种感觉的方法有二:一个自然就是靠自己与世间的爱去工作,很真诚地去表现情绪、感觉与智能,他可以无须放弃其个体的独立与完整而再度恢复其本来面目。另外,就只有后退,放弃其自由,并努力去克服其与外界隔离而造成的孤独现象,但后者却因个体已与世界分开,很难再与世界合而为一。这是一种企图逃避无法忍受情况的行为,如果,无法忍受的情况一直存在的话,则生活将成为苦不堪言的。这种逃避的特点是强制性的,正如同逃避恐怖一样……它的目的是想减轻生活上焦躁不安,避免恐慌,但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不过是一种自动与强制生活的产物而已。”(Fromm,2001:120)对于解决这种恐慌获得安全,弗洛姆的方法是:“如果个人克服了对于自己及对于他在生命中之地位的怀疑,如果他在自发的生活过程中的与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他便获得了力量与安全。

但是,这种安全感与个人未获得自由前的那种安全感不同。这种新的安全感不是依靠个人从外界较高权力所得之保护;也不是除去生命中悲剧成分的那种安全。这种新的安全感是动态的;它不是依靠保护,而是以人的自发活动为根本。这种安全感是人从事自发活动而得到的,这种安全唯有自由才能给予,这种自由不需要幻觉,因为它消除了需要幻觉的那些条件。”(Fromm,2001:226)弗洛姆认为人的活动可以带来安全,获得安全的同时,也就获得了自由。

同类推荐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天高独自寒

    天高独自寒

    为什么?为什么杀了我的父母?为什么屠了我的家园?为什么毁了我的星球?这到底是为什么?当我归来之时,便是你们灭族之期!我!发!誓!……
  • 火影之我的哥哥卡卡西

    火影之我的哥哥卡卡西

    是该哭还是该笑呢?空冥望天。。。穿越到了最喜欢的火影世界,却好死不死成了传说中旗木卡卡西的妹妹,遇到个坑人的系统,没错,果然还是该哭吧。。。群号:591073424
  • 云变苍穹

    云变苍穹

    轻弹一指灭天地,微微一笑动九都!他,站在云山之巅!他,立在苍穹之上!一个少年的轮回转世,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一个心灵的蜕变!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少年的修炼之路吧!书迷们可以联系梦影哦梦影QQ:3020705514我叫
  • 病人集中营

    病人集中营

    世界上第一个专门收容精神错乱者的医院于15世纪初出现在西班牙,病人被锁在阴暗的房间里,吃不饱,穿不暖,遭受着非人的待遇,这样糟糕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样的情况才有所改善。本文的初地点就是在西班牙,一个凭借着斗牛而闻名世界的国家,在四面临海的赛尔罗尼亚小岛上,坐落着一家精神病院,说是精神病院,倒不如说是病人集中营。他们疯狂且极端,嗜杀的残酷本性下隐藏着特例,因为一些特别原因没有被处以极刑,然后就像被丢弃垃圾一样丢在了这个小岛上,每个星期都会出现专门的人员驾驶着直升机从空中投掷食物。赛尔罗尼亚的小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这岛成了专门囚禁的天牢,历年如此。如今,我愿意把我了解的事情告诉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知道,这个世界有贫民窟,也有欢乐窝,而你身处的世界,就是最好的世界。
  • 呀,小狐狸

    呀,小狐狸

    狐狸爸爸为了照顾狐狸妈妈和四个刚出生的小狐狸,频频到农场偷鸡,它的行为激怒了农场主,遭到无情的射杀。失去丈夫的狐狸妈妈不得不负起独自抚养小狐狸的重任,教它们捕捉老鼠、智取松鼠、学习新技能。而丢鸡的事仍在发生,彻底惹怒了农场主,他带着雇佣和猎狗来到狐狸的藏身处,转瞬间三只小狐狸被杀死,唯一幸存的一只被带回,用铁链拴起来关在院子里。狐狸妈妈每晚都会带着食物来看小狐狸,并且不停的啮咬铁链,可一天又一天,铁链依然没有断,在这种万般无奈和绝望的情况下,狐狸妈妈到底要该怎么办呢……
  • 海贼王之起航

    海贼王之起航

    三个少年被一块记载历史正文的石碑选中,他们将带着怎样的命运来到大海贼时代?一段新的传奇即将由此起航。
  • 生命创造者

    生命创造者

    有一天,苏源感觉自己似乎遗忘了一些什么事情。似乎是因为遗忘的这件事情,才让苏源发现了自己身上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也因此发现了‘异能’这个不同与普通人的世界。在加入了异能组织之后,苏源渐渐的由获得异能的那种新鲜感之中脱离了出来,质疑自己的同时,也在寻找‘异能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出路。到底苏源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到底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一切,都在苏源的疑问之中。
  • 把药丸搓大点

    把药丸搓大点

    “来来来,艾滋病的站成一队。”“喂,说你呢!就是你!肺癌的去那边,这边是白血病。”“小妹妹,你的裙子真好看,你马上就有新的腿了呢。”“这心脏病老头谁家的?没人要我喂药了啊!”“大哥,你这神火都快让打灭了,快吃了这个小药丸,恢复巅峰状态,干他丫的!”“哎,你这人怎么插队啊!神皇了不起啊,后面排队去!”这里有一家中药铺,里面出售着可以瞬间治愈所有疾病的小药丸。不过老板是个怪人,有的人可以分文不取,有的人千金难求,用老板的话说:“我特么想干嘛就干嘛,你管我?”PS:新人新书,不完本直播日电风扇。作者脑洞深不见底,未满18岁读者请在家长陪同下阅读。
  • 公主復仇記

    公主復仇記

    一个被喜欢男生拒绝了的女生,为了一雪拒绝之恨,决心变成公主!向那个男生复仇,但他能够成功吗?这天意往往就爱弄人!
  • 娜漾爱你

    娜漾爱你

    也许的第一眼,就已经注定了一切,也许第一眼,就已经注定再也逃不出你的掌心,也许第一眼,就已经注定我们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想抱着你,赶走你的恐惧,我想陪着你,赶走你的不安,我想牵着你,赶走岁月的羁绊,我想就这样爱着你,直到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