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200000063

第63章 媒介话语的历史性超越与重建(1)

——汶川大地震报道的电视话语分析

■石长顺、徐锐

汶川大地震,一场罕见的自然灾害,考验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这场抗震救灾报道中,电视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及时性、透明性和人文性,实现了媒体话语机制的历史性跨越,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一个意外的“震撼”。甚至被称为“伟大的透明、国家的成人礼”。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所有的传媒一起行动,开展全程“直播”。抢救的现场、真情的感动,媒体在向公众传递真相的同时,展现出一个国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这是媒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后交出的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也必将在中国新闻史上产生里程碑的意义。

一、电视媒介话语机制的历史性进步

“大众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公众话语”。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话语分析学,在90年代转向从社会变迁中考察语言扮演的角色,并注意从社会制度层次来研究话语与制度的关系,寻求话语机制的影响因素。费尔克拉夫对政治话语进行了批判的研究,说明了语言与社会变迁的紧密关系。在我国,媒体报道的转变从总体上也可以看成是中国政治的晴雨表。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政治越开放、越透明,媒体的报道空间越大、越自由。政府在各个时期颁布的限制或放开媒体空间的法规条文,都将成为媒体报道禁止或解禁领地的“尚方宝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媒体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以抗震救灾报道中呈现出的新理念、新实践、新突破,全新阐释了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与媒体灾难报道空间同步共振的历史依存关系。

建国初期,我党秉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一度对言禁轻微“松绑”,并在反贪腐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高估计了当时国内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党内“左”倾思想抬头,阶级斗争观念成为一切思想的主导,“内外有别”、“公开出版和内参有别”重新成为新闻选择的标准,对灾难新闻报道也采用了“统一发布”和“限制公开发布”的方式。

1970年发生在云南通海的7.7级大地震和1976年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都是“迟到的新闻”。那时,新闻记者不准进入灾区,只允许科技工作者进行拍摄,而且只能拍物,不能拍人。如今,我们看唐山大地震以及70年代的所有地震的现场图片,都只有地震的场景,却没有死者以及救灾的人物照片。政府的沉默,新闻媒体的失语,错失了真相报道的良机,无疑是把事件的描述权、评论权拱手让人,听凭各种谣言甚嚣尘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所带动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使我国政治民主进程沿着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民主、越来越求实的方向前行,媒体的报道空间也由此得到相应的突破和扩展,这主要得益于媒介话语机制的逐步改革与突破。

1987年7月18日,中宣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发布《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第五条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作报道。关于地震、气象、洪水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预报或预测,一般不作公开报道,需要报道时,必须经国务院有关领导部门批准,由新华社统一发布。

1989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下发《关于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为了争取新闻报道的时效,可分阶段发稿,先对最基本的事实作出客观、简明、准确的报道,然后再视情况的发展作出后续报道。

虽然上述两个有关媒体报道的管理文件中,仍有限制的规定,但毕竟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报道问题上,尊重了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显示了政府的一种开放心态。信息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回归也由此在灾难报道中逐步显露出来,以致产生了一批诸如“‘渤海二号’沉船事件”、“大兴安岭火灾报道”以及“′98抗洪电视直播报道”、“南丹矿难事故报道”等灾难新闻报道的典范。

但“决策惯性”和“体制依赖”的影响,使作为信息公开主体的政府未受到系统规范的“制度”制约,媒体管理部门的随意性及人治性使媒体的灾难报道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负重的舞蹈”。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念的提出,灾难报道被打开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而政府对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并接收反馈也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危机成为加速我国信息公开立法的助推器。由“非典”前期“集体失语”到后期的“主题凝聚”,再到非典后中宣部下发《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若干规定》,均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的努力和追求。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该法规定: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这是国家首次以“法”的形式对“突发事件应对”作了规定,从而使得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与传播有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将政府信息“公开”明确为政府部门的“法定义务”,并要求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从而使“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有了制度保障。

这些政策法规,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给媒介报道提供了法律保障的开放空间,而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雪灾、拉萨的骚乱似乎从“披露延迟”到“争取主动”的转变中,佐证了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汶川大地震中媒体的出色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进步,感受到了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所显示出的空前的自由度,充分体现了媒介话语机制的历史性进步,大大增强了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

二、电视媒介话语机制的实践性突破

媒体话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话语生产。电视媒介在报道汶川大地震事件时,权利和价值观始终作用于其中,从而形成了媒介事件的基本价值取向。可以说,汶川大地震报道是电视媒介话语自由开放的重大突破,报道所呈现出的及时性、透明性和人文性与政府宣扬的政治文明、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媒介话语也在表现社会事件的过程中,建构了民主化的意识形态。

1.汶川大地震的及时性报道赢得了传媒话语权,影响了公众的公共议程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是社会舆论引导过程中一条公认的定律。较之以往媒体慎之又慎的报道作风,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媒体闻震而动,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抗震救灾”直播报道,让中国媒体赢得了社会赞誉和国际信誉,也使一些有偏见的国外组织、媒体和政要都无隙可乘。央视新闻频道在没有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于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中打出了“突发事件”的片头,并准确播报了地震发生的震中、震级、波及的范围。当日15时20分,央视打开直播窗口,开始了抗震救灾的“不间断”直播,随时播报最新震情,使信息的“横向流动”代替了单纯依赖政府统一口径的“垂直流动”。媒体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安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凝聚了民众力量。

媒体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它既受政府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既引导公众,又要满足公众需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事件中,媒体不仅仅满足于发现新闻线索,报道新闻事件,更是通过信息沟通、舆情传递的功能,使得媒介议程转化成公众议程,进而影响政府议程,为促进抗震救灾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建设性力量,从而推动事件朝着可预期的良好方向发展,成功地化解了危机,同时也成功地把危机转化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当《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在中央电视台直播后,其引发的收视狂潮及社会捐赠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据报道,全国5.5亿观众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这场直播活动震撼人心、催人泪下,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斗志,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场直播中有关捐款信息所带来的“捐款门”舆论,显示出传媒议程引发的公共议程效应绝不可忽视。受众对媒介议程的响应,显示了我国媒介公信力的空前提高。当政府、公众和媒体形成合力时,那将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佳婿嫡成

    佳婿嫡成

    她都已经遮了红盖头进骄了!都已经到了未来夫家门口准备落骄了!这是什么什么变故??!?!竟然又给她抬回去了!!!曾经,他以为爱她就要放手;如今明白,这么的深爱,怎能舍她一人,就算前方再多风浪,也只要她陪着去闯!!!
  • 妖狐逆世:甜妃太难追

    妖狐逆世:甜妃太难追

    “甜筱筱,过来!”轩辕夜翘着二郎腿悠闲得喝着茶。“主...主人,有事么?”甜筱筱紧张的说道。穿越第一天就成为轩辕王朝的公主,真是福气,可为毛却遇上这个顽劣太子爷呢?哎...想想就很悲剧。
  • 龙魂影魄

    龙魂影魄

    一名失忆并能力被封印的全系异能者,恢复记忆和能力后,带领着国之利刃“龙影”经过数次危险的战斗成为异能界的“神之队”,一直无法战胜的队伍!
  • 晨语幽影

    晨语幽影

    全球前十大家族,拥有着两个组合——晨语组和幽影组。不知为什么,两组一直处在对立状态,而且,两组成员似乎还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最终,这两个组合对立的结果会是什么?是两败俱伤,还是化解已持续了千百年的矛盾?一切,尽请期待......
  • 浣花溪记

    浣花溪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今生就爱这一回

    今生就爱这一回

    为了逃避父亲的逼婚,她-----李芸儿,选择了和自己的好姐妹-------司徒天涯交换了未婚夫!但是却在意外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天麟竟然就是自己的未婚夫!而此时的天涯却已经爱上了自己的未婚夫!但是芸儿自己却被天涯的未婚夫雷欧爱上了------芸儿该怎么办?天涯的命运又将如何?爱情背上了友情,她们是怎么的选择?
  • 犯剑

    犯剑

    玉为主凝,玉为心碎。主角,是从玉里面蹦出来的一个人,由于左肩上有一个神字,所以就叫做神。出生之后,狂傲的名字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凭着出生时手上的玉剑也算是有惊无险!直至有一天,他遇到了一把剑,一把惊天巨剑,直插云霄!故事从这里开始。。
  • 大漠残阳绝对较量

    大漠残阳绝对较量

    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男主角是叶开之子叶心和傅红雪之子傅释新,分别独立写了叶心和傅释新两人的两段故事,通过这两段故事勾勒出两大男主角的性格、人生经历等,以引申出两人最后的一场较量。古龙是世之公认的武侠大师,也是我的偶像,他的“小李飞刀”系列是最精彩的作品,看完之后感到有一点遗憾,就是叶开和傅红雪并没有真正较量过,两人只在《边城浪子》中同时出现。而很多古龙书迷也为这一点感到遗憾,故做了此作,以了却大家的心愿。但是两大男主角的较量并非最重要,而是要通过他们的较量、经历可以读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特将此小说敬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只有大家的支持,作者才会有创作的动力!(^.^)】
  • 穿越妖族当影帝

    穿越妖族当影帝

    后世说:我是妖族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队友说:我是妖族第一探险者。敌人说:我是一位令人恐惧的“影帝”。云凡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作者说:这是一部具有悬疑色彩的妖族穿越小说,喜欢爽文,寻宝,探险,热血的朋友加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