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200000024

第24章 《努力周报》的遗产(2)

十月三日夜演讲时,大雨如注,我讲了一点三刻,听众不散不乱。所以湖北学生界对我的态度,是很好的。”胡适日记称:“我在上文保留了一些妙论,并不因为对湖北学生界不满意,只因为有些话太妙了,我舍不得割爱。”实际上,青年人的批评很多都是善意的,当然言辞不免激烈,政治棍子打人的做法也不宜提倡,有些说法也有悖事实,如所谓“袒护”罗文干贪污奥款,实际上胡适从罗案一开始态度就很明朗:一切按正常的司法程序行事,不能无故抓人,贪污犯法者应受惩处。而后来事实已经证明,罗文干是清白的。实际上蔡元培从罗案一开始就谴责军阀政客,对罗表示信任,在1922年11月答记者问时他明确说,“余认此举为国会与总统之自杀,于钧任人格,一无所损。”或许中老年人大都对学生潜心读书的作用有着和年轻人不同的看法,蔡元培1922年在纪念五四的文章中,认为五四运动以后,“学生有两种觉悟是最可宝贵的:一是自己觉得学问不足,所以自动的用功;二是觉得教育不普及的苦痛,所以尽力于平民教育。”

蔡元培在1927年3月的杭州之江大学的演说中进一步阐释说:现在国内一般人们,对于收回教育权的声浪,皆呼得非常之高,而我则以为这个时期还没到。试问国立的几所少数学校,是否能完全容纳中国的学生,而使之无向隅之憾呢?中国目下的情形,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不应该拘执于微末之争。至于教会学校的学生,对于爱国运动很少参加,便是无爱国的热忱,这个见解更是错了。学生在求学时期,自应惟学是务,朝朝暮暮,自宜在书本子里用工夫。但大家不用误会,我并不是说学生应完全的不参加爱国运动,总要能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如此方谓得其要旨。至若现在有一班学生,借着爱国的美名,今日罢课,明天游行,完全把读书忘记了,像这样的爱国运动,是我所不敢赞成的。

总体看来,评论者之中大概除鲁迅外,多数人对胡适及《努力周报》的思想革命、文学革命主张并没有否定,大都程度不同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即便陈独秀这位共产党的领袖,也对科学与玄学论战的某些方面持肯定的态度。但的确很多人对胡适等人的论政主张不怎么看好,特别是青年人,如同徐志摩1926年说的,“《新青年》是他(指胡适——引者注)第一个时期,这狂飙期的结束是他的‘好人政府’主义,那好比是黄梅时节的天气,晴雨不得分明;他……太倾向妥协现状一派,这在大部分青年对他是失望的。”实事求是地说,青年人追求真理的意识更为强烈,同时也容易犯理想主义的毛病,萧伯纳说过,一个在三十岁以下的人看了现代社会的状况而不是个革命家,他不是个痴子,定是个傻瓜。当然,青年人中也有对胡适论政给予肯定和理解的。

郭一岑在德国给胡适写信说:“看见报上得知《努力周报》已经停刊了,为什么不肯继续努力下去呢?难道无须乎‘努’吗?抑是无‘力’可‘努’呢?在中国这种人心垂死之下,想求速效是很难的。其实现在谈政治既不是为要握政权而谈政治,亦不是因为学了一些政治,非来谈谈政治不可,乃纯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的动机。我觉得虽不见明效,而潜在中引起同情者也一定不少。我希望先生不要性急,还得要重张旗鼓来干一下。我能力虽微,很愿意尽力来帮助。”不管怎样说,《努力周报》毕竟是存在了一年半之久的报纸,发行量达到8000份,续办之事商务印书馆、亚东图书馆都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甚至双方还在抢,后来亚东图书馆自感实力逊于商务印书馆而自动退出角逐。《努力周报》在社会上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是不消说的。

停刊与自身质量和读者群体规模都没有关系。

二、论政的得与失

《努力周报》的论政不应该被完全否定。胡适、丁文江等人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接受了非革命的渐进的改造社会的理念。他们年轻,充满激情,怀着对国家、社会和民众负责任的精神,面对着日趋败坏的现实政治,企图振臂一呼,批评政局,批评当政者,使国家政治局面能够有所改观,让国家逐渐走上已被发达国家证明为正确的轨道。尽管论政过程中难免暴露出这样那样的幼稚和缺点,但以他们渐进改革的立场上去看,总体上是不错的。在一个专制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敢于办刊物,敢于批评当政者的错误,批评反动的施政,需要的是勇气、良知,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需要付出属于自己的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薪水。苟且地活着,违心地活着,无声无息地活着,袖手旁观地活着,都是错误的,不可原谅的,也不符合胡适等人的性格和追求。挺身而出提出批评者,应该受到肯定。知识分子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和智慧,不沉沦,不充当犬儒,黑暗的中国社会才会有几分希望的曙光。所以说,论政是知识分子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胡适等人信奉实验主义哲学,既不相信根本变革的暴力革命,又要积极干预社会,所以采取报刊论政也就是必然的。难能可贵的是,《努力周报》的论政,并不是一骂了之,而是有思考,有解决方案。这样的方案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并不证明方案不正确,只说明在暂时不具备实行方案的条件。任何事情的成功,总是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甚至表面上看起来过程结束了,但实际上可能还在继续进行,只不过隐性地包含在另一个事物的进行过程中罢了。如果我们从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周期去考察,有的种子看起来被风雪扼杀了,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萌动,并展示出更加强健的生命力,时间越长有的事情就越可能看得明白些。

论政过程中的最大败笔看来是“好人政府”,即便顾颉刚这样公认的胡适信徒1927年4月在劝阻胡适论政的信中也坦言:从此以后,我希望先生的事业完全在学术方面发展,政治方面就此截断了吧。“好政府主义”这个名词,好政府主义下的人物的政治的试验,久已为世诟病。如果先生再发表政治的主张,如果先生再从事于政治的工作,无论内容尽与好政府主义不同,但是天下人的成见是最不易消融的,加之许多仇雠日在伺隙觅衅之中,横逆之来必有不能料者。顾颉刚当然是实话实说,但他回顾往事时也不自觉地受到了现实氛围的影响,因为当时国民党取得天下的形势已经为多数人所看好,而国民党党同伐异的氛围也阴森可怖,作为胡适高足和挚友的顾颉刚担心胡适不识好歹,继续谈论政治,反被国民党以勾结废帝、串通北洋军阀加以办罪。在这里,顾颉刚肯定是不自觉地夸大了“好政府”的负面反响。有一种现象人们好像没有注意到,“好政府”主张提出之始,固然反对者很多,但人们或批评其阶级妥协,或批评其不切实际的善良愿望,并没有形成滔天巨浪。

但自从胡适去见了溥仪和参加了善后会议后,人们往往新账老账一起清算,不仅批评“好政府主义”的频率提高了,调门也拔高了,胡适在一些人的眼里差不多等于军阀的走狗,“好政府主义”也不再是好心办坏事性质了。平心而论,这种上挂下联、大批判式的批评和声讨是不合适的。胡适是1922年5月30日受邀去见闲呆在宫中的溥仪的。据胡适发表在《努力周报》上的《宣统与胡适》一文所说,面晤进行了20分钟,所谈论的都与教育有关。溥仪说很赞成白话文,近来也在试作新诗。还说想出洋留学,并说曾做错了很多事,至今还在靡费民国的钱。胡适见面时给溥仪行了礼,与溥仪相坐而谈,溥仪称胡适为“先生”,胡适称溥仪为“皇上”。公平地说,溥仪的表白有的可能是做出的进步姿态,但未必全是假话;胡适的“鞠躬礼”算是一种礼貌,没有自损人格。“皇上”的称呼不合适,因为溥仪毕竟是被革命所推翻的专制皇帝。胡适显然在为自己辩白,说17岁的溥仪很“寂寞”,想找一位也算是“少年”的人来谈谈,“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除了《晨报》《京津时报》的相关评论还算“不错”“平允”,其他报章则差不多均为“猜谜的记载、轻薄的评论了”:说胡适为“帝师”,胡适求免“跪拜”等。胡适分析舆论界热衷于此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的帝王思想“还不曾刷洗干净”。

胡适责怪人们不该把“这一件很有人味儿的事”,非要弄成是大是大非的君臣性质。坦白地说,胡适的行为的确没什么越格之处,既然溥仪是自由的,胡适也是自由的,礼节性的见见面似乎也没什么。但胡适见溥仪之前可能低估了人们从政治高度审视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料到他自己会伤害那痛恨清王朝的一大批人的感情,因为毕竟绝大多数人受的不是胡适那种“实验主义”的教育。胡适参加善后会议遭人诟病更多,但胡适有自己的一套理由,1925年1月17日的日记:“我是不怕人骂的。我此次愿加入善后会议,一为自己素来主张与此稍接近;二为不愿学时髦人谈国民会议;三为看不过一般人的轻薄论调。”胡适当天的日记还记载说,陈源和他讲现代评论社聚餐时请来了汪精卫,汪精卫说他自己主张国民党也加入善后会议,而且孙中山“也有此意”。客观地讲,冯玉祥主导的北京政变发生后,中国政局已陷入极度的混乱状态,冯起初威风八面,不久却被段祺瑞、张作霖联手所制;孙中山既接受冯的邀请北上商讨国是,又与皖、奉系军阀存在着同盟关系。

当时曹锟被冯玉祥推翻,段祺瑞充任临时执政,所谓善后会议实质是几个军阀集团的一次分赃的会议,他们既要摆出重视民意的姿态,又要操控会议为本集团攫取最大的利益,并抵制当时有很大影响的国民会议主张。以胡适的人格和政治立场而论,他参加善后会议当然不是要为军阀抬轿子,他是觉得善后会议可以提供影响政治的舞台,他不想放弃这样的“尝试”机会。但野心极度膨胀而且翻云覆雨的军阀们,早就在民众中丧失了公信力,胡适最终一无所获,还弄丢了不少好人缘。不过,社会上也不尽都反对胡适参加善后会议的举动,1930年时还有人给胡适写信(信刊登于《中国晚报》),认为见见溥仪“没有什么要紧”,出席善后会议“也觉得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从事社会活动的人,到相关的政治集团实地看看,就好像到跑狗场看狗,到赌场看赌博一样,无非是多了一点做文章的材料。但写信人却对胡适为梅兰芳出洋送行大为恼火,认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还未写完,不该给男扮女装的“戏子”捧场。世人对胡适的“好政府”的批评,有些也瞄错了靶子。胡适的本意并不是单相思地寄希望于王宠惠、罗文干等人,也没有痴情地把王政府当做理想的好人政府。胡适的“好政府”是有特定含义的,是指有计划、财政公开、实行宪政的政府。做到了这些,才是好政府。王宠惠、罗文干加入内阁,并没有使政府变“好”,责任不在胡适,也不等于说好政府主张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好政府标准的提出,本身就是在否定军阀政府一向的恶劣做法。难道否定军阀还错了吗?

无须辩白的是,周报的论政并没有使当时中国的丑恶肮脏的社会和政坛变得干净些,对此胡适等人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北京政府一意孤行,蔡元培辞职愤而辞去北大校长,着实震动了胡适,令他感到“反动势力之卑污,真出人意外,使我们感觉不但不愿与为伍,并且耻与为敌对!”以《努力周报》极力呼吁的“公开的政府”“宪政的政府”为例,可以说当政者完全没当回事,一切按官场的老规则行事。据顾维钧回忆录,罗文干被逮捕,身为外交总长的顾维钧很不以为然,他认为突然之间阁员被捕,会令中国国家形象大受损害,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利于开展外交事务。他经过了解得知,罗文干因为财政吃紧,经奔走联系成功向奥国贷款,可又怕内阁开会被否决,于是拿着贷款文本绕开内阁跑到总理王宠惠家里找王签字。顾的意思是,罗、王的做法不符合行政程序,但绕过内阁的逮捕行为更是荒唐。顾找到了总统府,敦促放人。黎元洪一味推脱自己,声称自己只是要求调查是否有回扣隐情,并未下令抓人。但直接布置抓捕的北京卫戍负责人王怀庆等人却连呼自己冤枉。

真是个一笔糊涂账。以下是顾回忆录相关内容,读来令人啼笑皆非:我来觐见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谁下令逮捕罗博士的,以便确定责任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我们说话是一句一句地说,为的是一句话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一句话又常常是由几个小单位组成的,每一个小单位能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这样的小单位便称作“词”。
  •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本书见证了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在重重困难面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萌芽、先驱、基础、基地和摇篮的作用。这些在书稿中真诚、详细、专业、实事求是地一一记载。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热门推荐
  • 复兴王国

    复兴王国

    诺伊大陆上,曾经的统治者新月王国,被黑暗魔族所打败,其后裔远逃他乡,数年后,王国后裔诺亚因为一次意外,而成为后天废体,不能修炼,从当年的天才变成了没用的废物,面对这种情况,诺亚的父亲及其家族长老该如何抉择?而新月王国又会迎来怎样的复兴之路?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本群,439832622,咱们一起讨论。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末世之丧尸危机

    末世之丧尸危机

    外太空的巨大陨石被击碎让地球免于被毁灭的命运,这不是灾难的结束当细小的陨石碎片进入地球后……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 冰之公主系列之音符的恋

    冰之公主系列之音符的恋

    如果爱她的话就不应该囚禁她,应该让她找寻自己的爱,就像音符的爱一样,自由自在。就像雨樱爱一样自由自在
  • 神大人的无聊旅途

    神大人的无聊旅途

    来看一看,神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世界的旅途。盖亚什么的都不可靠。我只追求……
  • 无限重生:异界女神倾天下

    无限重生:异界女神倾天下

    夏云柒此生终结得有点另类,去上厕所,踩进了黑洞,变碾压成了肉沫沫!可是在黑洞里那个洗澡的男银是谁?这也就算了,为什么一醒来她成了一个裸身少女?那个叫尚创释的男人又是从哪里出来的?还对她动手动脚?她以为就这样完了,尼玛又踩进了黑洞!无限循环?!嘿,那个尚创释,你怎么又在这里?啊,你旁边的妹纸叫慕容潇缃啊?啧,另外一个妹纸叫钟荭绣?咦,墨靖江帅比,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 心域之书

    心域之书

    心镜圣石曾经强大无比的罗祖,因为对手的诅咒而被一下子打成了凡人。虽然有一个妻子在旁边照顾,但是失去了力量,又总是每过一段时间就失忆的他,更是成为了别人鄙视的废物──而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在身边,让周围的某些人妒忌不已,给他惹来了许多麻烦……堂堂一个绝世强者,虽然落魄了,但是尊严又岂能如此被人践踏!罗祖要找回自己的力量,破除那该死的诅咒,让那些小看他的人统统见鬼去!
  • 火影之水中无月

    火影之水中无月

    木叶根部首领为何裸死街头?三代火影的烟斗为何频频失窃?晓组织成员为何屡遭闷棍?木叶小强连环倒下,究竟是受了何等虐待?温泉池内血花漂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这一切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请紧跟随小仙,走进一个认真而严肃的火影世界……如果可以你们尽管当真的听,我可是从不骗人好小仙!ps:群号:205448413进群申请请打书名ps2:无乱入,开书宗旨为了改变原著中的悲剧,变身百合,不喜勿入。
  • 商道——屠夫手段,菩萨心肠

    商道——屠夫手段,菩萨心肠

    一个懵懂的穷小子,为了追求爱的人,进城打拼,经过一次一次的心灵洗礼,修炼成自己的商道,从身无分文空调安装工到身价数亿的大富豪。
  • 三六奇门

    三六奇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果你不想做普通人。那么我可以让你在这一刻成为非人。---[“当我望向上天之时,以为能通晓天命,掌握这世界的所有秘密,然而,那里依然是一片‘碧蓝天空’”]---
  • 入骨戏:江山如画

    入骨戏:江山如画

    他们都是天生的戏子,难辨真心。他执着她的手,给她至高无上的尊荣,却盛极荣宠,只为让她跌下来摔得粉身碎骨;她绾着他的发,给他无尽温柔缠绵,却步步为营,想得到他的命……他们渐渐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她精心策划的一场大火焚尽了一池梦。他将她关进大牢,亲手赐下一杯毒酒……当一切阴谋散尽,她站在最高处含笑看着他。他恍然发现原来自己苦苦追寻的根本不是什么凰图霸业,而是只为寻找一个人。“若再次相见,那时,我容颜不复,江山不在,你可还愿陪我坐看暮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