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200000018

第18章 《努力周报》版面与栏目

一、“讨论”

“讨论”是《努力周报》重要的论政栏目。周报第2期高调推出由蔡元培等人联名签署的《我们的政治主张》后,即于第3期开辟了“讨论”栏目。此期“讨论”栏目载有高一涵的《政治与社会——答〈益世报〉记者》,详细回答了《益世报》针对“好政府”主张提出的质疑,即改良政治应该从改良社会下手而不是企盼“好政府”。虽然这样的答辩未必一下子就能解除人们的疑惑,但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刊物的形象,也有助于对问题认识的深化。为了引导舆论,该期“讨论”上还刊登了对《我们的政治主张》持“赞成”态度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七所学校校长们的名单。1922年5月28日第4期周报由平时4版增至8版,第1版至第7版是《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选登了读者来信及胡适的回答。在读者来信中,有的读者赞成政治宣言,有的反对,有的赞成宣言中的部分观点,胡适对各类读者的观点给予了认真的回复。这样的有来有往,能促使更多的读者深入思考。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第6期、第7期连载了丁文江(署名宗淹)的《答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这场专门讨论前后历时40天,可以说准备得充分,展开得深入。

二、“这一周”

周报自第7期开始创立“这一周”综述栏目。创立之后至科学与玄学的讨论之前,每周均在第1版首要位置刊出。原本该栏目就是为论政而设立的,栏目本身也更适合时事评论,所以在较长的时间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栏目上的文章大多出自胡适之手,还有一些是高一涵撰写的,这些文章均针对一周来政坛和政局的重大新闻展开严肃、认真的评论,没有太多的避讳,体现了周报宗旨和《我们的政治主张》的立场。自科学与玄学论战开始后,周报进入了启蒙为主的阶段,该栏目的重要性也就大为降低。论战开始当日1923年4月15日第48期栏目暂停一次,自第65期至第75期(终刊号)计全部12期周报中,只有第74期刊登了“这一周”,其余各期均未刊出。周报中心工作转向启蒙后,“这一周”还在支撑着,但由于胡适等人已经对政局改善不抱希望,所以栏目上的文章也远离了政局,已经不再尖锐地发表评论了。1923年5月6日第51期“这一周”刊登的是高一涵的《中国根本的社会问题》,文章评论的对象是余天休博士在北大的演讲,高文题目借用了余博士演讲的题目。高不同意演讲者所说的“中国现在的社会根本问题,是一个生产问题,不是分配问题。”

高认为,重视社会生产,当然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但“这许多劳动者贫穷的现状,岂不是由于分配不均的问题发生的吗?……我的意思是想把‘生产’‘分配’两个问题看得一般重,同时并行,不要偏重这个忘记了那个。……所以我的主张就是中国现在的根本问题是要‘社会的生产’,‘平均的分配’!”显然,周报的兴趣已经转向到社会问题了,但这种转移的确缘于对政治的失望,而不是对恶政治的惧怕、回避。事实上,曹锟贿选总统后第74期“这一周”的高一涵(署名“涵”)的《不值批评的批评》,就很说明周报同人此时愤懑而又无奈的心情。文章很不留情面地讥讽、鞭挞了受贿的国会和靠贿选当上总统的曹锟,原本应该是神圣的民国宪法,“竟出自南北领钱丑声四播的议员之手”,恬称“以至诚遵守宪法”的民国大总统,竟是劣迹斑斑“辛亥年扑灭滦州共和革命军,及讨伐西南护国军总司令的曹锟!”高一涵对中国走向真正宪政的前景深表忧虑,担心宪法会遭到无情的践踏,再也没有人像民国初年那样起而捍卫。因为议员们丧尽天良,普通百姓们对宪法没兴趣,只懂得民国国庆双十节晚上观看天安门上的彩灯和中央公园的焰火。高一涵的文章哀叹:“没有宪法固然是国家的大不幸,有宪法而不能实行尤是国家的大不幸。”“这一周”算作是胡适的一个发明,他在《胡适文存二集·序》中不无得意地说:“《这一周》的短评,本无保存的价值。因为有朋友说,这种体裁在今日或以后的舆论界也许有推行的必要,所以我暂时留在这里。”胡适开始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办“这一周”的,事实证明喜欢“尝试”的胡适这次又对了。

当然,“这一周”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般情况下,“这一周”栏目上的综述文章要占到第1版的半版或多半版,可见该栏目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该栏目上的文章篇数不等,或长或短一般都有三五篇的样子。既然是文章,就应该有标题,以便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梗概的了解,但周报前二三十期的“这一周”的几十篇文章中却仅有很少几篇有标题,如第15期“这一周”的《吴佩孚与联省自治》和第17期“这一周”的《怎么可以推翻二读议会的宪法案?》是有标题的,其他文章基本上没有标题。显而易见,“这一周”上许多文章没有标题,自然会减弱文章的感染力,周报的传播效果也会受到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三、栏目的调整

周报上有的栏目并不固定,如第6期第1版首要位置的栏目是“特载”,刊登了胡适辑录的揭露军阀之间策划阴谋的秘密往来电文的文章《天津保定间的捣鬼》,但此后“特载”栏目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偶尔出现过的栏目还有第5期的“社论”“评论”栏目。估计编辑部后来用“这一周”取代了“特载”和“社论”“评论”。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一周”比“社论”“评论”栏目更为灵活,存在的土壤更为适宜,因为它属于时事综述,审视一周发生的大事,可以有论有述,而且论、述之间可以视情况有简有略,有轻有重,灵活掌握,比针对单一事件的社论和评论更容易操作,传播效果也会更好。

周报上还有一些栏目如“通信”(有时称“通讯”)、“来函”、“编辑余谈”等,并没有固定的周期,内容的跨度也很大,多数都是配合论政和启蒙的。大概有些来稿的文体不很正式,也有些价值,所以周报就采用了上述形式相对轻松的栏目给予发表。胡适解释他本人对论政与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关系看法的文章《我的歧路》就发表于“通讯”上。胡适批评郁达夫错译的文章《骂人》《浅薄无聊的创作》,发表于“编辑余谈”。1922年11月20日第28期周报第4版的“通信”刊登了《任叔永来信》,讲述作者在四川的见闻和活动,核心内容是他对四川军阀能否同意联省自治主张的判断。任叔永(任鸿隽)说,要想令四川军阀“把盐税交出”,“除非是先做到裁兵这一层”。为了做到这一点,他正同成都的朋友们“发起一个裁兵请愿会”,在重庆“发起了一个裁兵促进会”。看来,这样一篇“来信”,传递的信息一点也不简单,和胡适等人的联省自治和裁兵紧密相关。读惯了周报上正襟危坐的“论”,读者会对轻松自然的书信产生好感。

四、理性的论战

科学与玄学讨论是周报由论政转向启蒙的标志性安排,编辑部因此格外重视,不仅发表的文章质量上乘,而且形式安排上也很讲究。在整个论战过程中,胡适显得相对低调,总共发表了两篇文章,大概因为涉及科学的话题还是由科学家们出来说话更有说服力。丁文江、任叔永、唐钺、王星拱等在科学界名分地位较高,他们发表文章,不仅内容权威,而且在读者心目中分量也重。为了使论战更为理性、平等,周报还几次全文刊登对手张君劢的文章,双方有问有答,互有攻守,这不仅显示了胡适、丁文江等人的胸怀和雅量,尤为重要的是体现一种科学的态度,论战不是一面倒式的批判和声讨,论战是讲道理,论战的目的是追求真理。论战开始的当天,有意识地暂停“这一周”,无疑起到了先声夺人的造声势的效果。

五、文风问题

周报同人都是当时社会的顶尖级的知识分子,许多人有着留学欧美的经历,在国外受过较严格的学术训练。丁文江等人受的是科学的训练,胡适受的是实验主义哲学的训练,所以他们的文章一般来说都比较说理,重视证据,重视逻辑,较少那些大而无当的空泛概念和以势压人的文风。在与读者交流、讨论甚至与对手论战时,一般也都显得比较平和亲近,距离感较小,当然个别时候也有例外。胡适与梁漱溟讨论东西方哲学命运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让人感觉调侃过度,不够尊重对方。文章发表后,梁漱溟不太高兴,致信胡适提出批评,“至尊文间或语近刻薄,颇失雅度;原无嫌怨,曷为如此?愿复省之”。胡适也很重视梁漱溟的批评,在答复信中,承认自己行文一向有“刻薄”甚至“浅薄”的毛病,但本意并非瞧不起人,而是“作文往往喜欢在极庄重的题目上说一两句滑稽话……虽有时亦因此而增加效力,然亦往往因此挑起反感。”但胡适似乎并没有完全认错,在信中反过来说梁漱溟关于东西方文化的结论过于武断、过于自信,也是一种“刻薄”的表现。梁氏接到胡适的信后,倒显得分外超脱,颇有自责之意,“承教甚愧!早在涵容,犹未自知也。

冥迩来服膺阳明,往时态度,深悔之矣。”其实,胡适对梁漱溟“有失雅度”,丁文江也看出来了,他致信胡适说,“你批评梁漱溟的文章很好……许多地方有irony[嘲讽],这是你文章技术的长处。其中的说话,我也是完全同意。不过你文章中有‘荒谬’、‘不通’的字样,似乎不太好。写信、说话不要紧,正式发表的东西,不可以有如此谩骂的口声。”看来当年胡适在论战和批评的时候表现得有些强势,也就是说自觉不自觉地让人感到年轻气盛,身居高位,颐指气使,这当然是别人所不能接受的了。胡适批评郁达夫的翻译的错误,郁达夫出于维护颜面的考虑而不愿意认错,理亏在郁达夫,明眼人已经可以看出;但作为名士的胡适委实不应该在批评中极尽揶揄、嘲讽甚至使用贬损的文字。看来胡适也吸取了教训,之后他处理类似事情时,行文夹带嘲讽和意气用事就比较少见了,特别是胡适后来在《新月》《独立评论》

期间的批评文章,基本上是对事而不是对人。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给知识分子、人民大众以道德信仰和人生价值指引是徐贲的一贯特色,不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个人政治参与,徐贲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发人深思的,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本书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阐述公民知识和道理的启蒙,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到宪政引导民德,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热门推荐
  • 名门追爱:强宠换面娇妻

    名门追爱:强宠换面娇妻

    被男友劈腿的落魄女,遇上亿万资产大富豪。她救了他奶奶,他为她撑起一片天。她以为这是爱情,不曾想一切都是圈套。再相见,她是名誉海内外的女星,带着仇恨归来。她多次出手埋下陷阱,却被他轻踏而出,片尘不染。她说:爱你时我痛苦,可恨你时,我却更痛苦!
  • 极品美女的极品保镖

    极品美女的极品保镖

    林氏集团的董事长林锋以年薪100万为爱女林黛儿海选保镖占据着新闻的各个板块的头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身怀绝技的余文天轻松的成为林黛儿的保镖,然而余文天的目的并不是保护美女黛儿,也不是为了百万年薪,而是为了林家里的一样东西。
  • 十金尸官

    十金尸官

    三国大陆,尸界凭借人类战争遗留下来的古战场开辟出口,闯入尸界,夺取人命。人界和尸界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一个个年轻人被送往古战场,加入残酷的战争。
  • 魔禹圣世劫

    魔禹圣世劫

    故事发生在九州浩土之上,在上古圣战之中,魔道之首禹尊被打败,正道将禹尊的七魂封印在七个不同的地方,而三魂却可能被禹尊临死前封印在了魔禹剑中,而此剑至今下落不明,正邪两道也为找到此剑而不惜费尽一生。
  • 校园窥视游戏

    校园窥视游戏

    这是一部冷血的作品,青春有些幼稚,或者有些成熟;青春很有韧性,却也是那么地脆弱,一句话,一个小动作,可能就要了你的命,其实只要是死不了人的大事都是小事,爱自己,爱别人,蜗牛九九就不多介绍作品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部作品,每一个章节都很长,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我的作品就是我个人风格的作品,我不会去迎合口味,我喜欢故事有转折性,其中富含道理的作品,而不是没有一点营养的东西,那样的作品写出来也只是浪费时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科技海岛

    科技海岛

    这是一个普通人凭借外星科技崛起于世界的小说。海岛建设、科技发展、太空星际是本书的主题!!
  • 王俊凯你的名我的命

    王俊凯你的名我的命

    夏沫璇和王俊凯奇迹般的在一起了。可他却失忆了。夏沫璇改名换姓为凌璇出道。姐姐夏沫雪却与叶梓熙为组合出道。大学期间,她们碰到了一个叫沈畅的女子。王俊凯出国四年,回来时,却与沈畅在一起了。而在这四年,易烊千玺陪了凌璇,一个叫蓝博的陪了夏沫雪。是否她们的结局就是这样的?就在她们准备安定终生的时候,他却慢慢的向夏沫璇靠近了。
  • 星玄之界

    星玄之界

    异世界的来客,犯我生存之地的魔族,万变不离其宗的不死男主,美丽的仙子一般的女主,除此之外还有无数艳遇相随,一帮用情有意的知心哥们儿,令人羡慕到炸的无限机缘。请看我这个新手如何正经的玩坏这个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