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900000036

第36章 作为艺术传播的广播电视(1)

传播总是与人类文明的存在息息相关的。或者说,传播与文明一直相依相随。传播无处不在,其涵盖的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当人类社会发展的步履踏进大众传播时代的时候,它甚至以近乎令人窒息的方式弥漫在大众社会里,凸显出一种现代的文化魔性。

艺术价值的实现无疑也离不开传播;不能见之于传播的艺术也就难以体现其价值功能。一般而言,艺术是用来自娱和娱人的。但是,除了娱乐功能之外,艺术还有诸如认识、教育、补偿、启蒙、劝导、交流、展示等多方面的功能。然而,包括娱乐在内的一切功能的实现,都与艺术传播密不可分。任何封闭的艺术行为,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断送艺术。画家绘出的画,雕塑家雕刻出来的人物雕塑,小说家写出的小说,只有通过交流,其作品才能为世人所知晓并得到认可。艺术史家认为,艺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那么,自那一刻起,艺术的传播也就开始了。经过多少年的演变,艺术传播不知经历过多少形态与样式而走到了今天。

广播电视艺术是艺术家族中最为年轻的成员之一。作为20世纪诞生的科技灵馨儿,广播电视的出现重新划分了大众传播的版图,并且以新的传播格局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形态与世界的文化景观。尼尔·波兹曼运用与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同样的句式断言“媒介即认识论”,其意就是电视在给我们打开一扇洞察世界的视窗的同时,也以自身特有的话语方式,为我们的宇宙探索、社会认知、精神体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定位,“引导我们组织思想与总结生活经历,所以总是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和不同的社会结构。它有时影响着我们对于真善美的看法,并且一直左右着我们理解真理和定义真理的方法”。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使得“政治、经济、教育、宗教和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

处于当代广播电视语境中的艺术传播就是这样一个需要重新定义的领域。

此前的各种艺术,比如原始岩画、口传文学、舞蹈、音乐、戏剧、戏曲、绘画、雕塑,也包括印刷品的小说,甚至包括年轻的电影,都以特有的艺术元气滋养着人类的性情与生活,使人类精神抖擞地自远古走到现代。由于广播电视巨大的传播声势,艺术也慕名搭上这班驶向大众传播新境界的现代列车,艺术得到了浩荡的信息“播撒”,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学科,那就是广播电视艺术学。

由于广播电视艺术与传播有着如此深厚之关联,本章将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广播电视艺术学进行论述,由此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现象、过程及规律。

第一节 艺术传播与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特性

艺术并非缥缈之物,了无所依,而是先有一定的形象造型,如绘画以色彩、线条,音乐以节奏、旋律,戏剧以人物的表演,文学以语言文字,广播艺术以声音,电视艺术以声画来进行艺术形象的构建。当一个艺术作品创作成功之后,创作者或主导者必定以一定的方式进行传播。画家拿自己创作的一批画进行展览,作曲家举行音乐会,戏剧家在剧场里演出自己某部得意之作,广播电视艺术作品在广播电视上播出,等等。旧时人们在“三功”理想的支配下,往往希望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藏之名山,好像他们不愿意传播似的。其实他们的做法无非是先抑后扬,欲擒故纵,以一种陈年酒香的方式期待着更好的历时性传播。即便收藏一千年面世,那只是与一千年之后的人们进行交流而已。

事实上,我们还在欣赏史前的一些艺术作品,这意味着史前的艺术作品(如岩画)依然还在传播。

艺术类型不同,传播形态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一些空间艺术,如建筑、绘画、雕塑,必定以一种静止凝固的作品状态进入交流与传播的领域,然后接受阅读。而舞蹈、戏剧则是一种过程的展示,展示过程也是受众阅读过程。当过程展示完毕,传播就结束。这样一些艺术类型被称为动态艺术。前者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与后世的人们进行艺术的交流,如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的古代的建筑、绘画与雕塑;但对于后者,如古代的一些舞蹈、戏剧表演,我们已经不能目睹当年的盛况与风采。不过,我们有时还能从绘画、文学等艺术作品中知晓有关古代舞蹈、戏剧的某些情形,接受一些艺术信息。此时,与其是说舞蹈、戏剧等过程艺术的传播,不如说就是绘画与文学的传播,只不过舞蹈与戏剧等艺术信息成了绘画与文学的传播内容而已。至于戏剧剧本的保存与流传,更是文学化的传播。文学以语言文字作为其构建元素,在传播中,其艺术形象为人所接受却要依赖于人们的想象。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不过是人类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而已。这种自我表现,包含着人类进行自我记录的某种木乃伊情结。然而,以往艺术类型对于人类这种情结的满足并不尽如人意。绘画、雕塑只能静态地对人类进行描摹;戏剧可能真实再现人类自身活动,但该艺术类型的即下性导致它瞬间即逝,更谈不上穿越时空的流转与保存;文学缺乏直感性。于是,对于直接拓片于人类自身的声音与外形的艺术传播方式的渴求,人类一直就没有间断过,且不断日炽。电影的发明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自身的镜像。这是艺术传播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尽管仍然有不足,即这时记录的还是无声的影像。

广播出现以后,人类的声音被记录了下来。当有声电影与电视出现以后,人类直观再现自身的木乃伊情结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艺术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语境。人们不再像欣赏文学作品那样以想象为中介对艺术形象进行阅读构建,而是能够直观地感受。

广播电视艺术在传播范域方面也得到极大的拓展。部落时期的歌舞、祭诗、岩画,其传播范域涵盖整个部落或整个部落联盟,以其整体成员作为传播对象。后来,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及社会群体的分层,艺术传播就渐渐地趋向高端群体,也就是在社会与国家中处于优势与统治的阶级与阶层,对艺术进行了创作与传播的垄断,因为艺术教育在当时尚属比较稀缺的资源,只有上流阶层方能占有。同时,也只有上流阶层的才能促使这种资源得到相应的开掘。一个丝竹笙歌的音乐会必须有相当巨大的财力方能支撑,而这对于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的寒庶人家又何能奢望?这也许就是我们只能看到宫廷与大户人家才有此类艺术传播活动的记载的缘故。这时候的艺术传播范域基本局限于一种小众的范围。

至于民间艺术的传播,自然以广泛的民众作为传播对象。然而,民间艺术在整个艺术传播中,常常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印刷术出现以后,以文字为构建元素的文学得到空前发展与传播,艺术传播的范域得到拓展,同时使中下层的寒庶子弟得以进入艺术传播与接受的领域。然而,文学作为艺术传播,仍然不能满足全民的艺术接受,那就是接受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如果要成为艺术传播的受益者,首先,识字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真正进入大众化的艺术传播阶段,是在电影出现以后;至于广播电视艺术的出世,更是将大众化的艺术传播演绎得如火如荼。以影像或声音作为艺术构建元素的广播电视艺术,对于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接受者来说,不再有越不过的阅读门槛,于是,范域拓展,受众面急剧扩大,艺术真正进入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艺术传播回复到一个全民的时代。这个时代似乎与先民社会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性。麦克卢汉说:“千百万人坐在电视机前,围着显像管,以CNN那样的方式,从一个权威的源头吸收萨满教口头传说的现代对应版本,人和电视机的关系很像是旧部落里那种专横教导和控制的关系。”麦克卢汉举的是CNN的例子,这是一个以新闻资讯为主体内容的电视媒介。

事实上,以其他艺术内容如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为主体表现对象的广播电视媒介更是如此。全国上亿受众集体收看一部热播电视剧,尤其是除夕之夜,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是一个浩大的狂欢性的收视仪式。这些不能不令人联想到,先民围着篝火聚集在酋长周围倾听部落故事的情形,或者收获季节,先民载歌载舞进行祭祀与庆祝活动的场景。不过,广播电视艺术传播使人类重新“部落化”所表现出来的壮观景象已经非先民时期可比,也非中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艺术派对可比,有着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外延的巨大突破。昔日的艺术活动也许二三人或三五人参与其中,大到广场上的巨型仪式,其人数也不过数千上万而已。然而,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却可以吸纳亿万观众同时观看、共同参与。假定有一台全球都能同时观看的综艺节目,地球人无不可以在同一场收视中进行一回“宏大叙事”。事实上,从技术层面来看,“地球村”里的艺术传播早已不是乌托邦的设想,每周数以亿计的观众同时收看某部电视剧或某台晚会,何尝不可以看作“地球村”艺术传播的一种预演呢?

其次就是内涵的变异。以往的艺术活动以个体与群体的亲身参与作为叙事范畴。听人说唱,观戏,参观画展,观看雕塑作品,阅读小说……无不需要身体力行地进行现实的艺术欣赏活动。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带给人们以虚幻的艺术形象,人们只要看或听就行了。人机形成的对话也是一种虚拟性的互动。

再次,电视艺术传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又回复到一个艺术功利时代。原始先民从事艺术传播活动,更多是出于一种功利与世俗的目的。如咏唱部落史诗,是由于当时没有文字,只能以这种口传的方式进行历史的记述;巫术仪式或祭祀活动除了娱人,更重要还是为了娱神,娱神是为了避灾趋吉。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艺术传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娱乐需求与心理。如宫廷宴饮时,有音乐和舞蹈助兴;观看戏剧,有时也有娱神的因素,但绝大多数情形之下是为了娱人。这个阶段的艺术传播活动,艺术传播的动机还相当单纯,但是,到了广播电视艺术盛行之期,原本单纯的艺术传播活动变得功利起来;不过,这时候艺术传播的功利不同于先民时期的艺术活动,而具有浓厚的商业及消费的色彩。艺术传播伴随着大量的广告活动,并且整个艺术传播有时就是根据广告商的意志进行活动,以争取最大化的广告效应和经济效应作为艺术传播的出发点。

不过,由于有了上述一些变化,广播电视艺术活动呈现出比此前任何一个时代更大的传播声势与娱乐效应。然而,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也有着艺术传播的诸多共性。

艺术传播首先体现为一种具象性。传播者构建一个直观的艺术形象,接受者对艺术形象进入阅读与感悟,从而获取有关的艺术信息。

艺术传播具有情感性。创作者在艺术作品中总是赋予自己的某种情感,优秀的作品总能给阅读者带来一定的情感温度。也正是这种情感性,使艺术作品富有生命的力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使人痛哭,使人欢笑,使人恼怒,也使人雀跃。这种情感性有时也包括冷冰冰的漠然态度。

艺术传播给接受者带来审美的愉悦性。艺术传播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传播。

一般的信息传播满足于接受者对于资讯方面的需求;而艺术传播主要给予接受者一种美学信息,接受者从艺术阅读中得到一种审美体验与审美愉悦。

广播电视艺术传播也有着同样的具象性、情感性与审美愉悦性。然而,与传统的艺术传播(不包括电影,以下同)相比较,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具有一些独特的属性。

一是广播电视艺术具有强烈的复制性。前文说到,广播电视艺术不断突破传播范域,重新将世界部落化。面对如此浩大的传播需求,传统艺术的生产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一画一曲,一戏一书,只能适合小众范围的传播;而广播电视艺术能够大面积进行复制性传播。广播电视艺术成为一种所谓的共同消费品,这个“共同消费”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观看一个节目或者一部电影时,没有消耗产品本身或者在与别人共同观看过程中没有减损。在一个既定的市场上增加一个消费者不影响产品的成本,甚至增加一份进入另外市场的产品副本的费用与原创产品的成本也是非常低的”。然而,当广播电视艺术成为一种以复制为特征的共同消费品时,便永远失去了每一件传统艺术品所独具的个性与韵味,使亿万观众所看到的广播电视艺术作品都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复制之作。这些复制之作以一种“类像”而不是“形象”让接受者进行感知。

二是广播电视的艺术信息呈海量化传播态势。传统艺术往往是社会中的稀有资源,可能专属于某个阶级、集团或某些个人。即便印刷术发明之后,文学兴盛,由于文化教育的问题,也未能催发全民性的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然而,广播电视出现以后,艺术信息以海量的方式进行传播,全民性的艺术接受已经成为现实。艺术信息不但不再匮乏,甚至丰富得有些过剩。

同类推荐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热门推荐
  • 情莓竹马

    情莓竹马

    苏意一直把苏言当做青梅竹马的哥哥,哪知这个所谓的“哥哥”一直在等她长大,发动情感攻势,不知不觉间消灭了情敌。然后,这个“哥哥”不知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老公”了,到底什么时候呢?
  • 冥天恋

    冥天恋

    她,从小就是天才,7岁帮爸爸打理公司,8岁成为世界第一杀手。原本逍遥自在的生活因为艾伦学院里的他而改变。他,从小就天赋异斌,在生意上帮爸爸打下一片天下,10岁成为第二杀手。原本为所欲为的人生因为新来的她二彻底改变。。。
  • 传统手工美食DIY

    传统手工美食DIY

    传统手工美食,说的是家庭手工制作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传统风味的食品。它遍布大街小巷、村落院坝,花色纷繁、独具魅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成为人们一直都喜爱的特色佳肴,是其他饮食品种不可替代的。
  •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浮华渡

    浮华渡

    “若问三界俏儿郎,琴帝蓬莱当莫属。若问三界美人最,箫皇之外再无君。”琴帝梦华,乃一十三天最为淡漠的上古尊神,常年于缥缈宫避世不出,万年难得一见。同为上古尊神的蓬莱仙境之主百里轻染与箫皇君染歌偶在重大宴会上露面,供后辈敬仰。琴帝与蓬莱之主同为上古尊神,却是诞生至今不曾见过半面,可谓十万八千里也到达不了的距离。这样的遥远距离直至那日天君墨麟晨与北荒女君离心被打破。那日,天界暖风洋溢着感染人心的欢喜气息,春风扑面桃花迷人。在地界幽冥司,一座仙气缭绕的凉亭内,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就此不断。
  • 笑猫日记之复活小可怜

    笑猫日记之复活小可怜

    在这个忧伤的春天,我对小可怜的思念日夜增深,我面容憔悴,虎皮猫日夜失眠。于是,我决定:复活小可怜!
  • 至道拳尊

    至道拳尊

    *******************************************************************"修剑者"剑指苍穹*"修刀者"霸气绝伦*那么修拳者呢?"执.掌.乾.坤"*这是语笛第二部作品,语笛尝试了新的思路与创新,集推理,热血,搞笑,情感等众多因素于一身的玄幻类小说,有兴趣的朋友别忘了推荐,收藏,*评价啊。语笛从今天开始暂时停止更新,将前面的章节全部完善修改,誓要过三江推荐,望请朋友们见谅,更新日期将在群里发布******************************************************************
  • 卿迷夜心

    卿迷夜心

    慕容芷卿,二十一世纪超强异能特工,执行任务时身亡,穿越到了明月国七公主身上;被赶出皇宫?刺杀?退婚?还有神秘的藏宝图?且看超级特工如何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夜冥殇,人称冥王,为人腹黑狡诈,偏偏对女主宠爱有加……想做什么就去做,我永远会在你的身后保护你。欢迎大家多多收藏哦,如有什么意见可以加安小漾QQ:516999592
  • EXO:给我一次机会好好爱你

    EXO:给我一次机会好好爱你

    他们的感情,最后会成为什么结果?苏玖妍,她是一个能为了自己爱的人而死去的女孩.顾晴,外人面前高冷,其实温和随性,有点点开放。苏奈,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顾初夏,是一个外表很可爱,内心很成熟的一个女孩.千阳,是一个高冷的女孩,她却有时很温暖,会给人带来一丝安全感.......【完结放番外】
  • 词综偶评

    词综偶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