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300000042

第42章 从语言沟通原则看主持人话语习惯的建立

张路斯当我们还是一岁左右的孩子时,还不能掌握完整的词语,我们会用叫喊甚至大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教育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语言教育,慢慢地我们开始学会用一些简单的词句来表达需要,并开始意识到了语言的潜在力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开始学会用语言去伤害他人了,父母在这个时候会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话能说,什么样的语言是不能使用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孩子语言习惯最初的建立阶段;学校教育进一步唤醒了一个人更多的语言能力,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更多的语法知识,同时学会了行文布章,可以选择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多,依据我们自身的性格和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语言的方式和原则;社会生活则为我们的语言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我们通过审视与人沟通的效果又不断修正和调整个人的“语言库”,从而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语言风格。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语言能力唤醒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个人语言习惯建立和养成的过程。

一、语言沟通原则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造成各自的语言选择方式和结果都有差别,但基于共同的沟通目标——有效——我们需要讲求相对一致的语言沟通原则。话语习惯的建立和调整,也应当以这些原则为依托。以沟通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语言表达的过程为依据,我们总结语言沟通的原则应该包括:

(一)明确语言环境

任何语言都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将学术会议上的讨论内容放到和朋友的酒吧聊天中,就会显得非常可笑,不合时宜。本文借用美国语言和教育专家尼尔·波斯特曼的提法,将语言环境分为四个要素,即人、目的、实现目的所依赖的沟通原则和用于这种情景中的实际谈话。

人,即语言沟通的主体。要说什么,怎么说,都由表达主体决定,对信息如何理解,则由接收主体决定。表达主体自身的性格、经历、角色、所属文化群体赋予他所表达的语言符号以独特的含义;接收信息的人也依据自身情况理解这些信息。比如同样说“猫”,你想要说的“猫”和我想象中的“猫”一定是不同样子的,传递到信息接收者那里得到的反应也会不一样。一个节目主持人在传媒环境中的表达,由于受到角色的限制,也不可能说和日常生活中完全一样的话。

目的,即沟通所想要达成的结果。A和B在路上偶遇,互相说“你好”,沟通的目的就是互致问候,简单的“仪式语言”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了。如果A非要停下来诉说他的不幸遭遇和郁闷的心情,B就会感到很焦虑甚至厌烦,沟通偏离了初衷,沟通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

实现目的所依赖的沟通原则不仅包括语言沟通的原则,也包括非语言原则,这些原则也受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目的,甚至不同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比如在中国如果你说一个人“胖”可能是批评甚至是侮辱,但如果是在非洲一些国家,说对方“胖”则是一种赞美,这就是不同文化群体的沟通原则赋予了语言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而情景中的实际谈话不再仅仅是语言内容本身,它一旦进入沟通环节,也就构成了语言环境的一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文”。主持人做访谈,只会提问不会追问,或者对被访者的话没有反馈,就说明主持人其实已经忽视了实际谈话本身,忽视了语言环境的不断变化。

语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沟通的推进,无论是沟通的人、沟通目的,还是沟通原则,或是谈话内容都有可能随时发生改变。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这个沟通的“场”随之发生变化,于是就需要随机应变的语言。

(二)预知要说什么

有些人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头脑空白不知道要说什么的时候,张口说出来的话往往是胡言乱语、语无伦次,甚至可能说错话。有效的表达需要做到“思而后言”,才能实现“言为心声”。如果说日常生活中还允许我们偶尔“脱口而出”的话,进入大众传播环境就要求我们必须想好再说,否则造成公众的误解或引起不必要的负面反馈,后果将难以收拾。“想”的过程即是思维的过程,思维训练也正是主持人建立话语习惯的重要一课。

(三)知道怎样表达

在谈到表达技巧时,沟通学中有很多操作性很强的建议和方法。单纯从语言表达来说,一般强调四个原则:清楚、有力、生动、道德。

清楚的表达是实现良好沟通的基础。这既包括语言内容表达要选择准确的词语和语法明确说明意思,也包括形式上要吐字清晰、语气准确。需要说明一下,有时清楚表达和使用句子的长短有一定的关系,就如玩猜物抢答游戏一样,出题人说出的限定描述越多,答案就越容易猜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每一件事物都做如此复杂的描述,有时简洁的表述也能实现清楚的目的,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本质。说话人既要避免啰唆,又要实现清楚,这种语言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

“有力的说话方式是那种直接表明观点的,即不使用含糊或限定性词语的说话方式。说话有力的人被视为更可信、更有吸引力和更有说服力。”比如减少类似“也许你不赞同,但我认为……”等这样的预设否定语句,减少类似“我猜想”、“大概是”等这样的不确定词语,减少类似“我想应该这样做,你觉得行吗”等这样的附加提问,减少类似“我今天确实没怎么准备好”等这样辩解或请求原谅的话……尤其是当主持人需要树立媒体威信的时候,就更应该尽量使自己的语言更有力,而少使用“一些专家认为……”这样模糊的概念。

生动是对语言表达稍高层次的要求,却也是实现良好沟通效果的一个基本要求。有些人讲故事引人入胜,而有些人说什么都陈词滥调,让听者提不起精神。生动的表达方法包括“我在场”,既以第一人称叙述事件,也包括使用新颖的修辞手法,还包括语气、节奏、停连、重音等对语言外部技巧的灵活运用等。

而道德的沟通是我们选择语言的基本原则。诚实的、不伤害他人的沟通是我们所追求的。当然,有时诚实与不伤害他人无法同时实现,于是就有了“善意的谎言”。无论怎样,我们必须遵循社会道德所赋予我们的语言权利,选择恰当的语言沟通方式,即便是玩笑话,也要避免对他人的伤害。时常审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建立更良性的、基于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四)审视沟通效果

完成信息传递并不意味着沟通的结束。对语言沟通效果的审视不仅是沟通中反馈环节的一部分,也是为进一步增强沟通效果,或为以后的沟通提供借鉴的重要手段。审视时最主要是看沟通是否有效。

要实现有效的语言沟通,除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用相应的技巧外,还需要特别提防“变形信息”的产生。变形信息即“脱离了词语本意的含义”,就像如果有人对你说“他们都说你有点小气,可是我觉得那是你勤俭的表现,是一种美德”,你可能并不会感谢他对你的赞美,反而会觉得自己好像被很多人背后议论而有不快之感。这种背离本意的信息就是变形信息。一个北京人和一个外国人一碰面说“您吃了吗?”外国人很可能认为这个北京人想请他吃饭。这种变形信息的产生可能源于说话方式选择得不够合适,也可能源于不同的文化群体造成信息含义不对等,结果却都可能造成误会和尴尬。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故意使用变形信息来表达我们不想直接说出来的话,比如说反话、“指桑骂槐”等。

二、主持人话语习惯的建立

主持人是利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公众角色。通过分析语言沟通的原则,我们发现,如果主持人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话语习惯,就能有效地提高语言沟通的能力,从而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就主持人语言习惯的建立提出一些操作层面的建议。

(一)明确人对语言含义的决定作用,加强理解能力

为了使听者明白所说的内容,说话者在头脑中应该有一些明确的东西。如果一种思想或感情在说话者的头脑中是模糊的,说出来的内容将是令人困惑和模棱两可的。“理解”是沟通过程的一个核心,同时理解是一种双向过程,即说话者有责任把思想表达清楚,而听者有责任设法准确地理解这些信息。表达内容的含义最终是由人而不是由词语决定的。

前面我们说到,人是语言环境的一个要素。人是有差异的,所以对语言的理解必定会有差异。为了实现信息传递量与准确性的最大化,主持人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生活中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判断,来源于对新鲜事物的创造和接收,来源于换位思考和全面分析,来源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也来源于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的完善……当主持人考虑要说什么的时候,理解能力将是先于表达能力发挥作用的,从说和听两个角度所进行的理解行为应该是良好语言习惯的一部分。

(二)学习恰当的表达,积累适应需要的用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试着使用听到的新鲜词语,并从周围成年人的反应中知道他们不应该使用哪些词语。在绝大多数文化群体中,以下词语的表达都是不恰当的:一是歧视性的词语,比如“乡巴佬”、“暴发户”这样带有明显歧视含义的词语;二是侮辱他人外貌或行为的词语,如“肥婆”、“笨猪”之类;三是亵渎信仰或猥亵的词语;四是企图控制他人的攻击性词语,如“闭嘴”、“去死”等等。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就养成不使用这些词语的习惯,相信主持人在大众传播环境中也就不会轻易出错。

有时使用直接语会显得不礼貌,主持人还应该学习使用一些“委婉语”——“一种替代其他可能令人不愉快的词语,而其本身不具有冒犯性”。就如我们不说“厕所在哪”,而是问“洗手间在哪”;如果某人死了,我们会用“去世”或“离开”这样的词来表示。委婉语的使用也须日常积累而形成习惯,主持人需要有意识地积累更恰当的用语。

很多语言环境都有专业的和仅仅适用于此种环境下的词语,我们将之称为“专业语”,比如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时戴的硬质帽子不能叫帽子而叫头盔。有时一个特殊群体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专业语以排除其他群体的干扰,比如高中生的一些语言可能是成年人无法理解的。主持人应该多关注不同领域内不同群体的语言使用特色,这样不仅有助于自己理解他人,也有助于必要时融入不同的群体。

(三)选择个性的表达方式,树立自己的语言风格

在语言沟通原则中,“说什么”和“怎么说”是最易受表达主体主观影响和支配的,如果一个主持人想要树立起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需要在这两个环节上多下工夫。语言风格“是我们选择和安排词语和句子方式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比如一名喜剧演员在舞台上嬉笑怒骂幽默风趣,在生活中就很可能不苟言笑沉默寡言,所以我们说语言风格有时是受角色影响的。“主持人”这个职业角色本身就为表达主体限定了语言风格——不能是稀松随意自言自语无精打采的,而应该是进入审美空间的“风格”。不经过任何训练或熏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有意识地强化自身语言风格中较积极、较有特色的一面,应该是主持人语言风格培养的最佳路径。为了达到某一种风格而颠覆自我、重新建立全新的语言习惯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语言风格有时会受到性别的影响,比如多数女性善于“联系式交谈”,用这种语言来促成与别人的亲密关系、交流经验并建立相互关系,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女主持人较容易和观众或嘉宾进行情感层面的交流;多数男性喜欢“报告式交谈”,说话者的目的是维护身份、显示知识与技能并建立自己的中心地位,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男主持人的语言理性而犀利,与观众或嘉宾在事实和技术层面的交流较多。性别赋予我们每个人一些性格上的特色,在风格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色。

结语

主持人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有声语言,遵循语言沟通的基本原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还须建立起符合大众传播语境的话语习惯。本文只是基于沟通原则为主持人提出一些建议,但要养成良好的话语习惯,要做的还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同类推荐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古印趣话

    古印趣话

    古玺印章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和地方政权的权柄,同时它又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书全面叙述了中国古玺印章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中国历代古玺印章的精品,荟萃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罕见的图片。作者融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博工作经历,从古玺印章的内容、质地、型制、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古代玺印的发现与研究及断代辨伪的方法。作者又治印二十多年,书中穿插诸多轶闻趣事,以全新的理念和现代表现手法创作此书,使广大金石爱好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近距离欣赏和研摩各时代的古玺印章,陶醉于古玺印章的魅力之中。同时这部书也是中国古玺印收藏的专用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圣枪皇鼎天

    圣枪皇鼎天

    东皇太一收回自己的东皇钟,看了看杨天,暗暗心想:他虽然只有准圣,但他手中的长枪却可以把我的东皇钟给击回来,并毫无损伤,想来他手中的长枪应该不在我东皇钟之下把。于是指着杨天说道:“你是什么人,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来和我们作对,你现在走开,我们的过节就此了消。”
  • 余生还长

    余生还长

    这一生,她爱过三个男人。姚逸云是她最纯真的心动,是她日日夜夜恋了七年的人,待她找到他时,却给了她绝望的幻灭。叶云,是她在那漫漫思念的等待里,带给她一生中拥有最为美好回忆的人,带她欢乐,陪她哭泣,结局的最后,终未敌过异地的考验。而苏璟深,是她最终尘埃落地的乡土,在她所看不到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关心她,无论她走了多远,他依然还在原地等着她。夏安安的爱情里,有着三个重要的人,一个相爱终成过往,一个相爱却已成殇,一份执着海枯石烂。
  • 狂野小娇妻:老公,别装纯

    狂野小娇妻:老公,别装纯

    推荐新文《早安,继承者后裔》他是Y国的继承人,浪荡张狂,唯我独尊。她是他的小青梅,狂野火辣,桀骜不驯,他狂她更狂。他生平最大的愿望,骑最烈的马,宠最野的她。某天,“总统阁下,夫人又去后院挖坑了。”“今天坑的是谁?”“G国的继承人。”某人起身,“拿上最新买的工具,一起去帮夫人埋人……”
  • 东方月若明,何处寻使君

    东方月若明,何处寻使君

    当地球因为人类的破坏,导致山河崩裂,人类不得不采取人类牵途外星的时代。然而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如果要适应外星的生活,则需要很久的进化才可能适应,即使能生存也需要稀有的物质迫使人类进化的药物,这些药物只有人类数量千分之一的量,以致人类锐减,死伤无数,不得不修复地球母星,给地球母星增加磁场,驱离太阳,经过数千年的过程地球吸收同化宇宙的小行星,陨石等物质,逐渐修复,大陆裂缝山海河流也渐渐恢复生息且面积增大数十倍,而地球的原始生物却发生了巨变,原本的动物宠物,变得巨大无比凶猛嗜血野性难以驯化,人类中的能人异士不得不与各国官方组成联盟,人类将何去何从?
  • 无限之进化争锋

    无限之进化争锋

    重来一次的机会,就看辛阳如何把握了进化,然后把敌人都打趴下。
  • exo之错过不会再爱了
  • 英雄联盟之竞技天骄

    英雄联盟之竞技天骄

    曾经的天才,久负盛名的一代王者却折戟WCG赛场,一场失败,让桀骜不驯的他从此远离了那片心目中的圣战沙场。几年后,当电子竞技一词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当游戏不再是世人眼中所抵触的所谓不学无术之后,曾经隐藏的竞技之心再次焕发了活力!英雄,超越巅峰!
  • 大攀帝国

    大攀帝国

    在一次被闪电击中之后,醒来发现回到了几年之前,他欣喜若狂要人生重来,他要建立属于他的大攀帝国,可是,他却不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只是一个阴谋……
  • 全能祭司

    全能祭司

    “啊,真的有鬼,有鬼啊。”叮,恭喜玩家获得“胆小如鼠”称号,附加效果,霉运来袭。“天哪,这是谁扔的香蕉皮。”看神奇的空间所带来了的全能祭司,通灵天地,驱邪避鬼,整人玩乐。“咳咳,这个职业很神圣。”楚南华看着面前的竹屋喃喃的说。-----------------新人新书,求推荐,收藏,点击支持。
  • 搜神本纪

    搜神本纪

    喜欢中国古代神话的看官,应该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想要知道中国道教神话中都有那些神仙可以进来转转,这里有他们出处和详细的介绍哦。我不是在写作,我只是道教神仙谱的搬运工。求别打脸~!@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