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200000022

第22章 血浓于水:亲情是不凋的玫瑰(1)

世间什么最可贵?亲情最可贵!亲情,有父母的亲情、叔伯的亲情、祖父母的亲情,以及兄弟姐妹的亲情。亲情不一定人类才有,动物也有。“虎毒不食子”,因为它们有亲情;“羔羊跪乳”、“乌鸦反哺”,都是因为了亲情。

亲情是最应投入的爱

有一种鸟,在它产下蛋以后,会用嘴叼住巢上方的树枝,把自己悬挂在上面活活饿死。当它的幼鸟孵出后,把它的尸身作为食物,幼鸟就能通过啄食它的肉生存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可以让自己牺牲所有呢?这种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无尽之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法计算的,他们爱子女远胜于爱自己,可以说,子女的一切几乎都源于父母。所以佛陀说,父母是三界内的无上福田,对父母的报恩是最大的善业。在佛法中,“报四重恩”的第二恩就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人子女,当对父母无上感恩,从孝道做起,反哺报答父母之情,这正是以实践的方式走佛法慈悲的菩萨道。

本焕法师是个非常孝顺的人,1948年年初,他正在上海报恩寺,接到母亲的病危消息,终日守在母亲的身边,每天除了为母亲熬药,侍候母亲起居外,在报恩寺里放了一百台焰口,点长明灯,念经祈福,为母亲消灾解厄。后来母亲去世了,本焕法师就在母亲坟旁搭了一座灵台,燃臂为烛,日夜诵《地藏经》,守孝四十九天。

在超度之时,他刺血写经,就是为了以诚发愿,求得母亲在极乐世界得以安康,来世积累福业。

有人问本焕法师,刺血写经伤及己肤,又何必如此?本焕法师认真地说:“写血经,一方面是报父母恩;另一方面,佛教经典中也有说,佛在因地,也有这样的举动,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我觉得应当向佛学习,所以写血经供养佛,以此报答佛恩、众生恩、父母抚养之恩,消除原始以来五逆十恶的罪孽。”

在本焕法师看来,父母之恩大过世间众多恩德,不报父母恩,不但是不孝,还是在积累恶业。

本焕法师就曾对信徒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把年迈的父亲用箩筐装着送到山里去,并把父亲留在那里就回家了。他的孩子问:“爷爷呢?”他不知道怎么解释,就把小孩带到山里。小孩见到爷爷之后,要把箩筐也带回家。这位父亲很奇怪,问他带篓筐干什么?小孩说,将来等父亲老了,要用这个把父亲装起来送到山上。这位父亲听了这话,立刻羞红了脸,将自己的父亲背回家中供养。

本焕法师借这个故事告诉世人,父母恩情永不能忘,孝顺父母,养父母至天年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做到的,无论父母是老是丑是病,都要诚心诚意地孝顺,才算是回报了父母的恩情。

某县有一位好心的县太爷,对待百姓亲善祥和,其子女对他也非常孝顺。后来县太爷重病不起,他的女儿寿康为了让父亲病好,便虔诚地到寺院礼佛,日日诵经,绕佛三百圈,拜三百次。

时间久了,由于寺庙很远,寿康还要照顾父亲,往来太费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寺庙的老和尚跟她说,请一尊佛到家里,在家虔诚礼佛即可,只要心诚,一定能达成所愿。

于是,寿康请了尊佛到家中,每日清晨早早醒来,开始烧香拜佛,从未落下课业。结果,父亲的病真的奇迹般好转了。

寿康以虔诚孝心礼佛,终得善福的回报。

为人子女,感念父母亲恩,报答父母深恩,不论是身体力行地照顾父母,还是发愿祈求父母平安,都是菩萨道的精神,是大慈悲的一种。

红尘禅语:天岸升禅师云:“孝顺重生孝顺子,忤逆还遭忤逆儿。”父母是子女的福源,感恩父母,反哺亲人,不但是在为自己积累善业,也是在消除自己生来向父母索取的恶业。

世间温暖,莫过亲情

《孝经》上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身体是父母赐予的,身体的权利也在父母,而不在自己。在中国人眼中,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一切事业的起点,不孝者不成大业。而在佛法中,孝也是行菩萨道的前提,是一切世间善业之首。

过去佛陀曾对弟子开示:“为人子女孝顺供养父母,纵使微薄亦获福无量;若是忤逆父母,即使一次、两次,罪亦无量。”并以慈童女的事来开示众生。

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境内有位长者早逝,留下独子慈童女与妻子相依为命。慈童女每天辛苦工作,以卖柴来供养母亲。他的孝名远播,因此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

有人劝慈童女:“你既聪明又有福报,为什么不学你的父亲出海寻宝呢?”这些话打动了慈童女。于是慈童女回家询问母亲,父亲曾经从事什么工作。

母亲说:“你的父亲总是出海寻宝藏。”

“既然如此,那我也继承父业,出海寻宝吧。”

母亲随口答应了,她想,慈童女如此孝顺,肯定不会舍她而去。但慈童女信以为真,准备了几日之后,就整装待发了。

母亲没想到慈童女说到做到,只好拉着慈童女的手不让他离去,但慈童女死活不肯留下,为了挣脱母亲的手,竟拔下母亲数十根苍发。年迈的母亲既疼痛又伤心,但又不敢得罪儿子,只好放手,任他远行。

慈童女出海寻宝十分顺利,取得珍宝后遂决定从陆路返乡。经过异国时,慈童女的商队遭到风暴突袭,商队的人纷纷收拾东西离去,忘了慈童女,从此慈童女便独自在异乡漂泊。

这天,慈童女来到一座荒山,却在山上看到一座华丽山城,城内四位手执如意宝珠的天女载歌载舞地欢迎他。于是,慈童女定居城中过了四万年。

有一天,他突然心生厌烦,决定离去。四位天女好说歹说,也未劝动他。

慈童女离开之后,又遇到一座水晶城郭,有八位手执如意珠的天女迎接他。慈童女与她们共度八万年后,再次心生厌恶,不告而别。此后,慈童女在白银城和十六位天女度过十六万年,在黄金城和三十二位天女共度三十二万年,最终都决然离去。离开黄金城的时候,一位天女告诉他,再也没有更好的地方了,但慈童女不相信。

离开黄金城不久,慈童女到了一座纯铁城。但迎接他的不是天女,而是一个怪人,这人头上戴着熊熊燃烧的火轮。怪人抬头瞧了慈童女一眼,便将头上滚烫的火轮摘下,放到慈童女头上,一言不发地走了。

慈童女看见纯铁城的狱卒向他走来,便问道:“请问这个火轮我要戴到什么时候?”

“世间如果有人跟你造了一样的善业和恶业,你就可以把火轮给他了,否则火轮永远也不会掉下来。”

慈童女不解地问:“我造了什么样的善业和恶业?”

狱卒说:“你在世间每天辛苦工作以两钱供养老母,所以遇到了琉璃城,与四位天女共度四万年;你以四钱供养老母,所以得水晶城内与八位天女共度八万年;你以八钱供养老母,所以得白银城内与十六位天女共度十六万年;你以十六钱供养老母,所以得黄金城内与三十二位天女共度三十二万年。后来你却起了恶心,拔下年迈母亲的白发,所以你要戴着火轮赎罪,直到有人来取代你为止。”

慈童女问:“除了我以外,还有其他人在这里受罪消除业障吗?”

狱卒点头说:“岂止你一个,世间造孽的人千千万,自然都要在这里受苦。”

慈童女暗叹一声,心想,自己的罪孽太深重了,反正都要受苦,还有什么人有自己受的苦大,不如让世间的一切苦都由他一个人来承担吧。

刚刚想到这里,他头上的火轮就掉了。

慈童女大为不解,问狱卒是怎么回事,狱卒暴喝一声:“哪来那么多废话!”拿起一个大锤砸在慈童女的头上,慈童女登时死了,到了兜率天。

慈童女因孝顺而造了善业,所以得以享福,但是因扯下了母亲的头发而犯了不孝的罪孽,必须在无间之城受苦,最终因发愿度众生苦厄,得以解脱成佛。可见,没有孝心,忘恩负义,形同造孽一般,为自己生了业障。佛陀之所以讲慈童女的故事,就是因为慈童女是释迦牟尼未成佛前的某一世。佛陀希冀以此来教育众生:念父母生我、养我之恩,这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做到的,报父母之恩,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红尘禅语:《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生养我们的时候,辛酸劳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因此,作为儿女,若能真切体会父母的深恩重德,心灵深处必然会激起阵阵哀伤,孝敬父母之心必会油然而生。若是有人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动于衷,这种人将很难拥有幸福的家庭。

以菩提心行智慧孝

明朝末年,有一位出家人参禅八年,仍然不开悟,心生困惑,一日清晨在山门前枯坐,心中难安。几经思量,他决定外出行脚,四处游历,以求参悟佛法。

一日,他来到一座荒山,远近并无人家供他居住,眼看天色已昏暗,他只好找了块大石头,倚在上面休息。

午夜时分,和尚睡得正香,耳边隐隐约约响起了妇人的哭声。和尚心中微微怵然,暗想道:夜半时分怎么会有妇人的哭声?不由得好奇,起身寻哭声。走到一处草丛,他发现里面坐着的一个老妇人在伤心痛哭。

“老人家,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多危险啊,快快回家去吧。”

老妇人哽咽地说:“我没有家,只有一个儿子,我是出来找我的儿子的。”

“你儿子在哪儿?”和尚问。

同类推荐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 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毒后权倾天下

    毒后权倾天下

    往日里伤害过我的,我要将他所赐予我的一并奉还;往日负过我的,我要将他践踏在脚下,不留一丝情面;往日将我那一片真心踏碎的,今日我便将他真心碾碎,散于风中。”死而复活的容玥想的,便是这样的事情。可那往日伤她的,负她的,将她一片真心碾碎的人,却是同一个人……可她对这个人,非但有恨,亦是有情。只是有情,有如何呢?他过往时候,也说过对她有情,可到最后,将之推入万劫不复的,亦是这个人……而这一次,她看中的,是他所最看中的皇位,这一次,她也要让他尝尝,零落在泥里的滋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烟冰

    一烟冰

    为自由,手染鲜血。到头来,她仍旧是只笼中鸟。逃不出,丢不开,那便一道毁灭。世人总有千般贪念妄想,欲壑难平,便随欲而安。
  • 听说做英雄可以减肥

    听说做英雄可以减肥

    一个拥有最强超能力的胖子因为听了同班女生对英雄的讨论,发现英雄的身材都很好,所以励志加入职业英雄培训学校,从此踏上了成为英雄的不归路。
  • 网游之幻世

    网游之幻世

    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每个人的样貌也不一样,每个人的机遇更是不一样,但是有的时候我们都相信命运,世界的一切的一切仔细的想想都似乎有这某些规律,男主角的成长像是命运的安排,又好像是自己的选择,运气、勇气、成熟、主见、善良……到底需要那些才能让男主角更加的接近成熟接近成功,一个游戏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是主宰,让他的现实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以后会怎样发展呢!?
  • 罪恶神尊

    罪恶神尊

    这是一个罪恶滔天的世界!世界颠覆,破灭一切!残存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罪又如何?恶又如何?只求本心,只爱你!若整个世界与你为敌,那么,我便与整个世界为敌!
  • 厉火焚天

    厉火焚天

    十年河西,十年河东……今日笑话,明日神话!“我说过,我要许你天下!”且看一人一火,翱九州,闯天下。
  • 婚内欢宠:大叔的替身萌妻

    婚内欢宠:大叔的替身萌妻

    “嫁给我!”他见到她的第一眼。便在她耳边轻轻引诱她。他比她大了九岁,成熟、稳重,却又不失温柔。她对他一见钟情,如愿以偿嫁给了他。嫁入豪门,他的家人对她百般刁难,而他却一一化解,对她极尽宠溺。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每晚都与他相拥而眠。可是当真相层层揭开,她的心为什么这么痛?“离婚!”她狠狠地将签了字的离婚协议砸在他俊美的脸上!
  • 卓越领导力法则: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中的领导力

    卓越领导力法则: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中的领导力

    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机,也无论你在什么位置上,都要关注你工作的结果掌握突发事件关键策略,让你抗得过危机,抓得住机遇!领导力不是用来谈论的,更不是用来作为理论的,掌握法则,让你的领导力迅速提升!
  • 至尊神师

    至尊神师

    无良相师易明深受五弊三缺的折磨,有钱不能花,有妞不能泡,朋友不能交,孤苦伶仃凄惨的活着。机缘巧合下,得到一个神秘法宝,自此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铁口直断,一卦千金。脚踏狂少,刀劈贪官,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由此引出一段令人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神仙故事。
  • 梅花颜:苏醒的睡美人

    梅花颜:苏醒的睡美人

    一位面容娇美的女子沉睡千年之后醒来,她借用依墨尘的身份在现代读书,生活、恋爱。她笑的时候嘴角会出现梅花,她的笑很迷人。没有记忆的她简单善良,得到的却是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