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0100000010

第10章 飘在海边,怎能不湿鞋袜(2)

青海同行的一句话,让在迷雾中的南振岐找到了航行的方向,然而时机的不成熟,又让他犹豫徘徊了很长时间。这段时间里南振岐一边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为自己寻找其他的途径缩小同梦想的差距。此时的南振岐非常清楚他不可能马上就自己创办公司,硬件和软件都不成熟。从长远来讲,他希望在最初的几年中充分地补充管理知识,学习开办公司的经验,最终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当然这些都是存在于南振岐脑子里的想法,能不能变成现实,或者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南振岐并不清楚,但是他相信,凭着他的努力,他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想要积累经验的南振岐打算先进其他一些计算机公司,或者与他们合伙经营,然而在与那些公司洽谈时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这时的南振岐已经洗去了年轻的浮华,对世事也有着自主的看法,他不再愿意像年轻时一样经历那么多的偶然,他要求现在所做的一切都跟最终那个“必然结果”相联系,因而他不肯屈就,更不肯将就。从其中也可以看出,南振岐对自己下一步的人生有着很高的要求,不肯对自己下一步的发展随意。他想找到一个很好的起点,一个很高的平台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南振岐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甘肃省计算机服务公司,因为在当时来看,该公司是计算机方面能力最强,效益也最好的公司。最初与甘肃省计算机服务公司商谈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由于当时南振岐在甘肃省计算机界做出的成就得到广泛的认可,在CAD领域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省计算机服务公司表示,如果南振岐要进他们公司工作,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在职位上甚至可以将他安排为副总或事业部总经理。但是由于当时南振岐的住房条件非常差,孩子也已经出生,住在那么一幢危房中始终不安全,因此他提出必须以一套住房为条件,才能跳槽到省计算机服务公司工作。对这个条件,省计算机服务公司多次高层会议商议并没有予以满足,可对于南振岐来讲,这又是最起码的条件。既然双方的协调不成功,南振岐也就停下了加盟省计算机服务公司的脚步。

南振岐打算加盟其他的计算机公司,先锻炼自己经营公司的能力,但是在与其他公司交涉的过程中,又因利益的冲突而搁浅。在加盟碰壁后,他又想着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己去成立公司,然而又受制于经验的欠缺。南振岐左右徘徊,因着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原因,他在犹豫徘徊中度过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与南振岐洽谈的国营单位有许多家,甚至还有很多外地的公司如北京、深圳等地的计算机公司,都希望南振岐去工作。但是此时的南振岐已经在兰州待了很长的时间,家也已经安在了兰州,孩子已经出生,家庭的负担更重,若要离开兰州,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用南振岐自己的话说,可能是由于初为人父的角色转变让他更能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在综合考虑下,南振岐拒绝了那些公司,没有离开兰州。

那个时候,整个兰州市乃至甘肃省都在加快信息技术业发展。原甘肃省省长贾志杰依托全国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平台,在兰州划拨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并且特事特办很快就建成了科技一条街。这样的科技一条街有着良好的集群效果,从省科技厅建设到后来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目前是兰州市的一个经济特区。

兰州科技街的发展过程和信息行业在兰州的迅速发展,为南振岐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及时代基础。这时事情好像有了转机,新的途径好像就要出现在南振岐的面前。

在创办公司的过程中,南振岐碰壁不少,不愿将就的他回绝了所有不利于他及他的家庭未来发展的邀请。在创办与不创办中左右为难,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让南振岐在这一段时间中着实徘徊了一番。然而上帝总是会公平地对待人和事,在关闭一扇窗时,总是会打开一扇门。正当南振岐为着开办公司的事情冥思苦想时,他的一个大学同学为他点亮了一盏前行的明灯。

当时在雁滩附近的冶金建筑研究院(现在的土木工程研究院)的叶总经理,他儿子叶臻正好和南振岐在兰大是同学。在得知南振岐想要创办计算机公司后,叶臻非常支持,并告诉南振岐说他的父亲所在的冶金建筑研究院在科技街有空房。由于当时的科技街刚刚建好,而且市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街一派红火,科技街上的房子也很难租到。南振岐知道这对于他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于是就想着是否可以和冶金建筑设计院共同组建成立一个计算机公司。

有了这个想法后,南振岐就开始与冶金建筑研究院进行协商。他很感激当时的研究院叶总经理,在协商的过程中,南振岐得到了叶总的支持。在取得叶总的初步意向性同意之后,南振岐又一次地忙碌起来,加紧办理各种手续,报送申请文件。由于经验不足,当时去送申请报告时,高新区的同志们提到了很多南振岐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像公司的其他很多手续,以后的运作,股份投入等,尤其是国营企业与私人在处理产权利益等方面的关系。由于有很多是没有办法决定下来的问题,所以也没人拍板决定。

这件事一下就搁置了好几个月,南振岐觉得高新区的工作人员所谈到的问题不是无理取闹,而相当有实际意义。合作的形式会导致以后股权、运作等多方面的相互牵涉,尤其是利益分配上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这种形式不是他想要的。最后南振岐还是决定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年轻气盛的他认为若是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就只涉及找房子找地方的问题,肯定没有合资那么复杂。于是南振岐就成立了他的第一家计算机公司“恒达计算机公司”。

带着自己成立公司就只需要找房子选地址的轻松心态,南振岐首先在兰州人口经济最为集中的西关什字寻找创办公司的地址。在一番考察寻找之后,南振岐在黄河铁桥附近看中了一间房子,这间房子属于黄河水文总站。在看中店面之后,南振岐就通过在黄河水文总站工作的大学同学郝利军的引见,同单位领导进行了洽谈。费了一番苦功之后,南振岐终于与黄河水文总站签下了租房协议。看着属于自己的店面,南振岐在脑海中构思着这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的经营面貌。

选址租房结束后,南振岐进入了成立公司的实质性阶段,装修店面,购置办公用品。因为想着要成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南振岐首先想到的就是在成立资金上最好完全独立,于是就拿出了自己一万多块钱的储蓄,购置了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按当时的行价,光一台电脑就是一万多,又买了台打印机,南振岐的储蓄所剩无几。没钱装修店面,南振岐就自己买了桶白油漆把铺面给刷了一遍。就这样,南振岐的第一家公司“恒达电脑经营部”就开张了。

取名“恒达”,是南振岐美好愿望的外现。这是他在工作多年后真正的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在这里,他是完全的领导,有着完全的自主权。而且,涉海不深的他对市场的发展前景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而是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一切皆会成功,他希望他的计算机公司能够有恒久的发展动力,永远昌达无限。再者,从有下海冲动开始到真正成立公司,南振岐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太多的弯路,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最终公司成立,他在这条路上终于披荆斩棘杀出了一片天地。对于艰难得到的东西,人总会天生地予以爱惜,南振岐也不例外,永恒昌达,也是他心血的外现。

南振岐记得,公司开张是快要入冬的时候,几串鞭炮将自己推上了另一种发展道路。望着崭新的公司门牌,南振岐喜不自胜。在刚开张与运营的那段时间中,南振岐得到了在兰大的很多同学的支持。可以说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南振岐才能成立起这个公司,并且让它运行起来。因而开张的那天相当热闹,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大家聚到一起吃饭喝酒,畅谈理想,非常开心。

当时由于南振岐并没有辞职,还在原单位上班,不可能全天候地呆在店里,于是就找了厂里的另一名同事和他一起经营恒达电脑公司,后来又招聘了两位实际上是兼职的同事共同来运行这个公司。在公司筹备阶段,南振岐他们几个就轮流到店里刷墙、看店,就这样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由于公司的规模很小,业务面也很窄,运营状况并不如南振岐在构思时所预想的那样,他总是觉得这生意的起点很低,怎么做都是小打小闹,不能给自己能力的发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而且这样边工作边经商还让他劳累不已。这同南振岐最初的设想完全不一样,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恒达计算机公司”最终没有能够持续地运作下去。由于南振岐没有辞掉本职工作,一直兼职经营恒达公司,再加上自己的那位同事也是在做兼职,他们很难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恒达计算机公司上。由于影响工作,南振岐不得已将这家公司停办,自己所投入的一万多元钱也血本无归,他首次涉海的经历就这样草草结束。但是回想起来,南振岐并不后悔,虽然经济上有了损失,但是这样的投入为自己后来事业的成功积累了经验。只是在当时,这却让南振岐再次陷入了迷茫之中:想加盟其他的计算机公司难以成行,自己创办公司又被迫停止,难道自己的创业之路真的就坎坷满途吗?社会形势逐渐好转,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南振岐很清楚信息业的春天即将来临,然而他却还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南振岐不止一刻地在心里默念,路在脚下。

加盟赛特:十分坚持终获胜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似春风一般吹拂神州大地,举国上下都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潮。我那颗躁动已久的心又开始不平静了。我先是加入了我所在局系统的一个电脑公司,开始初涉商海。那时兰州做电脑生意的公司非常少,竞争不像后来那样激烈,生意也相对好做,加之我早年在农村锻炼出来的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娴熟的业务技能,我的销售业绩在公司里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两个月后,我就从一名销售人员成为市场部经理。后来在高新区科技街创办兰州赛特高新技术公司,任副总,也就是要全面主持日常工作。”

——南振岐

恒达电脑公司的失败,让南振岐从商海的边缘重新回到了那条已经没有多少坎坷的企业之路。但是南振岐心底的梦想并没有因为此次的失败而烟消云散,相反,正是由于失败的刺激,他越发地想要在计算机经营上一展拳脚。然而,最初的想法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下了头,加盟别的公司总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相冲突,而自己创办公司又遭遇了关门的悲惨结局,南振岐知道,这不是他自己能力的问题,而是现实使然,更是他所在单位的体制使然。作为当时的国营企业来讲,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在企业之外另谋发展,更何况创立的还是纯粹的私有制公司。而对南振岐自己来讲,自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兰州电力修造厂,中间又返回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继续在工厂计算机室工作,虽然在CAD领域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但那也是在专业内的。对于做生意,或者说经营计算机公司,南振岐的的确确是个门外汉,自以为简单的他在第一次碰壁后明白了,要想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首先必须了解一个公司的真正运营方式,而这,对于他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但是对于天生热爱学习,热爱新事物的南振岐来讲,这正是让他消解郁闷的最佳途径。思前想后,南振岐还是选择加盟一家计算机公司,这样也算是对自己创业的一个缓冲,更可以通过在电脑公司的工作来积累自己对公司运营及管理的经验。

这时的南振岐相信这样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逐步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计算机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又一次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国家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各种政策支持、鼓励各省市地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科技竞争力,信息产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全国各地的许多单位都利用已有的资源开办计算机公司,增大收益,服务社会。在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形势下,甘肃省也掀起了创办计算机公司的热潮,而最开始限制员工创办计算机公司的甘肃省电力局,也在1992年10月份的时候,决定要在原来的省局会计事务所的基础上成立一个计算机公司,并面向整个电力系统招聘员工。

总说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南振岐扭转思路,要先加盟后创业进而实现他的目标,而苦于没有合适的计算机公司时,这样一个天大的喜讯从天而降。沐浴着时代春风的南振岐依稀看到了美妙的前景,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次电力局成立的计算机公司要面向整个电力系统招聘员工,而自己作为电力系统中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若是提出要加入计算机公司应该没有大的问题,而且也应该能在计算机公司中找到一个让他充分发挥能力的职位。另外,即将成立的这个计算机公司是以整个甘肃省电力局为依托的,绝不会像自己成立的恒达电脑公司那样草草开始更草草结束,以一个国营单位为依托的计算机公司,发展后劲绝对很大。

听到这个消息的南振岐非常高兴。的确,南振岐的考虑实际上同当时省电力局筹建领导的考虑不谋而合。依托电力局来做计算机,首先在资金上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其次,在市场的开拓上有电力局这样一个部门来做保障,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再次,这个公司还是属于电力系统内部的,因而对人事关系在电力修造厂的南振岐来说,工作还是比较容易调动的,也不需要面对下岗的危险;最后,他们还有业务平台,原来的会计事务所对计算机已经有所涉及,但是他们缺专业的人才,而当时南振岐在甘肃计算机界和全国CAD行业已有名气,有点“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感觉,省局组建计算机公司也正需要这样的有市场经验的计算机专家。

这一切,都让南振岐喜不自胜。

一直在彷徨中的南振岐终于看到了希望,眼瞅着巨浪翻滚的商海同他擦肩而过,而终于在拐弯处给他留下了一条通往岸边的小径。南振岐找到了当时省电力局财务处的王碧辉,王碧辉作为那个计算机公司的主要筹备人,对人事选择具有决定权。南振岐的到来也让筹备处同仁非常兴奋,因为南振岐在甘肃省计算机界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主持过CAD系统在电力修造厂及其他单位的开发与推广,而且有很多的论文发表,还有很多的获奖证书,正是他们所急缺的人才,他们也就相当欢迎南振岐到他们新成立的公司上班。

由于想要到新成立的计算机公司上班的打算仅仅是南振岐个人的想法,并没有向电力修造厂报告,所以虽然新的公司同意接收南振岐前去工作,但是电力修造厂会不会同意始终是个疑问。因为有恒达电脑公司的前车之鉴,新公司的几个负责人就到兰州电力修造厂去交涉南振岐的工作调动问题。结果没有任何悬念的是,南振岐的调动请求被拒绝,电力修造厂不允许他去新的公司上班。厂里的总工程师坚持南振岐是电力修造厂CAD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和专家,不可能随便就放到别的企业去。

这一切都在南振岐的意料之中,工作调动的路可能被堵塞了,他又在厂里待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调动问题一直都是那样悬而未决地搁置着。南振岐也在想,自己的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屈于修造厂的规章制度从而把自己剩下的年华全部贡献给这个企业?还是积极争取,早日步入自我发展的轨道?电力修造厂的为难反而使南振岐横下了心,他在心里盘算着,如果厂里仍然不同意他调动工作,那么等过了12月份他就主动提出辞职,要么自己去创建公司,不再受这份约束,要么通过借调的方式保留在原厂的厂籍,同时在电力局的计算机公司挂职,这样的话,对于他下海也是一个缓冲的过程。思考已定,南振岐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由于第一次的交涉不成功,到元月份时,甘肃省电力局的领导亲自出面,再一次来到电力修造厂交涉南振岐工作调动的相关问题。南振岐一直以来都非常感激在他的人生之路上为他提供方便的所有人,这其中就包括省电力局的相关领导。他感激他们的慧眼识英才,更感激他们的鼎力相助,若是没有他们的坚持,可能自己就会走上辞职的道路,也可能在辞职之后再次创办公司。对于涉海不深的南振岐来说,他不能想象会在自己创办公司这条路上摔多少跟头,更不能保证他是否会最终成功。

在同电力修造厂的交涉中,省电力局的领导谈到了许多问题,从时代形势到社会趋势,更从企业的发展谈到南振岐个人的发展。最终的关键点落在了南振岐在当时的岗位上得不到更大的发展,但是他却有着旁人所不能及的能力,若是采用强制的办法,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然而电力修造厂也说,南振岐是厂里少有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厂里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若是同意让这样一个人才跳槽到别的企业,将会是电力修造厂的损失,他们正是因为看到了蕴藏在南振岐身上的潜在优势,才不同意轻易让南振岐调动工作。

协商的过程紧张而缓慢,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对电力局来讲,南振岐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决定了这个公司的成败,同时他们也考虑到南振岐的离开可能会给电力修造厂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同意年终时在政策、资金上对修造厂给予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修造厂的领导才同意了办理南振岐的借调手续。

1993年元月,南振岐被正式借调到省电力局参加计算机公司的筹备。南振岐到公司时,公司已经有一大批人在工作了,他们大都来自盐锅峡电厂,还有省电力试验所、西安交大和原来会计事务所的一些同事,大概一共十几个人。组建的公司注册名称为“兰州赛特计算机公司”,“赛特”的含义就是赛过特区,办公地点在七里河区电力局大门口。

在公司成立之初,南振岐是作为计算机技术专家存在的,主要负责一些计算机技术上的相关问题,没有过多地涉及销售、市场等任务。等到过完春节重新分配工作任务时,赛特公司要南振岐主管市场,做销售。虽然没有做过销售,但是由于还是计算机的相关营销,南振岐比较熟悉。而且这正是南振岐梦寐以求的工作,他之所以要加盟赛特,就是要借赛特公司这个平台实现他由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向计算机管理营销人才的转变。南振岐有信心,更有恒心做好,于是也就欣然接受了。

此时的南振岐,一扫之前的犹豫徘徊,从电力修造厂出来之后的他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公司,一群新的同事,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现在,他又站在了他梦寐以求的位置上,重新涉足商海,在赛特这艘船上找寻搏击商海的经验,南振岐的心豁然开朗。此时,距离他毕业已经将近10年,10年的沉浮,10年的艰辛,终于让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可否认,前进的道路上依然荆棘遍布,依然充满未知数,但是对于爱冒险的南振岐,这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同类推荐
  • 单田芳说单田芳

    单田芳说单田芳

    单田芳迄今唯一公开自传,一代评书艺术大师呕心之作,四十万言,字字是金,道尽家国兴衰、个人荣辱。风雨苍黄七十年,长城内外八千里,历大难而弥坚,壮心永不已。大历史、大时代、大关怀,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励志经典。不仅是一代艺术大师的个人回忆,更是一个民族不能忘记的国家记忆。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自幼喜爱书法的宦门子弟,厌弃贵族的争斗,潜心研习书法,最终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古今行书的始祖。他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解,是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可留给历史的却只有一个“书圣”的称号。本书讲述了王羲之从宦门子弟到书法大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一生的坎坷际遇,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代“书圣”的另面人生。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公元25~57年在位。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又大度。他擅长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铁托传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铁托传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5.25-1980.5.4),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南斯拉夫人民军元帅。
热门推荐
  • 七世族

    七世族

    自古流传下来的七大世族。木、皇、白、秦、乾、韩、器。在这个世代,是最后的终结还是一次转折。——————————————————————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突然被告知的身世!为了父亲为寻找的真想!我来到了这里……
  • 无毒清洁术

    无毒清洁术

    以“清洁剂的危害”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搜索,仅仅0.032秒,就可以搜到相关网页约13.7万个,涉及黄褐斑、蝴蝶斑、头晕、食欲减退、贫血、白血病、不孕不育、胎儿畸形、癌症、肝功能下降等多种疾病的引发。尽管越来越多的主妇们已经意识到清洁剂的危害,但鉴于清洁剂的一流清洁能力,不少人又不得不继续以身试“毒”,戴上橡胶手套,戴上防污眼镜,甚至戴口罩外加闭气……不过,这样的“装备”仍然不能将毒性物质赶尽杀绝,化学剂的恶臭仍然会在家中各个角落流窜着,迟迟不肯离去。
  • 不老情天

    不老情天

    万物皆灵,群雄逐天。究竟谁可掌乾坤,又是谁可指天下?可悲,可悲,一切皆为天地局。————————————天命之子,命不比一介凡俗,爱恨情仇难自主,此生只为一人天。可叹,可叹,情到深时难自主。
  • 未日王座

    未日王座

    灾荒降临,突现的魔物侵占地球,城市被摧毁,领土被践踏,海水蒸发,魔物在新的陆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帝国,人类伴随灾难进化,一代强者横空出世,扛起残破的旗帜,在废墟中建立新的人类文明,伴随科技,魔法,武技,人类帝国开始了与魔兽帝国的战争。人类基数太大,开始了移民年代,大部分平民到月球上去建设,地球上只剩下贵族,军队和基因优秀的人类,月球变成人类第二家园。生活在月球东部,咆哮领曙光城的少年张生目前只有一个念头,在第一期期末战争学院大考中取得优秀成绩,才能有一丝机会回到地球,完成和她的三年之约……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杀弃

    杀弃

    四件稀世奇珍,四种骇人的力量,是它能左右天下大局,还是一个叫做纪十的男人。
  • 萧笛知心

    萧笛知心

    萧知,一个平凡的大二女生。平时乖乖的,有时却总有点坏心思。好友总是笑着说,萧知真的是小只,鼻子嘴巴耳朵都是小小的,就一个眼睛水灵水灵满脑子坏墨水。
  • 猎狩天宫

    猎狩天宫

    人们形容貌美的女子通常会用:“此女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美女是世间的稀缺物品,人人求之,因意外摔落悬崖被师傅他老人家救了之后,李清晨成为了天界的一名“神仙”。从此以后,李清晨便以“拯救万千仙女”作为己任,开启巅峰人生序幕,在天宫开公司,做老板,养小蜜。仙器满盆。观音,地藏入怀,左拥右抱。拳打战神,脚踩玉帝,掌执天宫,睥睨天下。
  • 女人可以不得病:我的康复之路

    女人可以不得病:我的康复之路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躯体、精神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完美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崇高等诸方面。当今中国的女性,在与男性同台竞争的职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诸多的女企业家、女CEO、女干部面临着自身心、身、灵等方面的困惑;据调查,90%的女白领、女大学生面临着人脉关系、人际沟通的困惑;置身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许多女性面临着感情挫折、婚姻危机的困惑;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女性面临着对自身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困惑。这套健康COOL新女性系列丛书,将会使我们女性在保持健康,恢复健康和抵御疾病的过程中有更正确的操作方向。
  •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人生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人生

    也许只有过完这一生才能回味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