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8900000010

第10章 峥嵘岁月与晚景凄凉(1)

西夏威胁边境危急

范仲淹在越州并没有任职很长时间,朝廷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也是最终改变他命运的大事。

澶渊之盟后,宋朝的边境一直处于和平稳定。这次造成动乱的原因不是老对头契丹,而是位于宋西北的大夏,因为位于西北被称为西夏。

西夏王室远祖拓跋赤辞,是党项人。唐太宗的时候归唐,赐姓李。唐高宗时请求内徙获准,其中有住在夏州的,号为“平夏部”。唐末,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因讨黄巢有功,授定难节度使,镇守夏州,所辖区域大约现在陕西北部及绥远南部。思恭并获赐姓李、封夏国公,其后代就以李为姓。

五代十国时期,思恭后人还算恭顺,对任何中原称帝的人都俯首称臣,以此获得赏赐。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直到太平兴国年间,赵光义削藩镇的兵权,准备根除西北这一盘踞势力,就把王室成员全部请到京城。

族中有一个名叫李继迁的人,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会被囚禁起来,于是借故逃离。李继迁很有政治头脑,势力渐渐强盛起来。985年,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银州。并归顺辽国,封为夏国王。此后,宋太祖一直无法消灭夏。宋真宗即位后,为息事宁人,割让了几块地方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1002年,李继迁率兵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商道,截断西域向宋朝的入贡,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影响了宋朝的国防军力建设。

李继迁死后,他的儿子德明继位。他仍向宋称臣,所以西北边境算是平静无事。但是他同时又转向西边发展,取得今甘肃东南部地区,势力更强。

继明的儿子元昊“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能创制物始”,他经常劝父亲进攻宋国。元昊继位后,积极做着脱离宋朝的准备。他凭着超人的勇猛及善于用兵的谋略,和汉人部下的相助,大肆开拓地盘。几年间,占有今宁夏省全部、甘肃、绥远两省的大部,以及陕西、青海一小部分之土地。

他还模仿中国官制,改革政府组织。又命人创制夏国文字,翻译汉文及佛教经典。

1038年,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他称帝以后,还不伦不类地“上表”,向宋仁宗报告他已经称帝了。表中若无其事,漫不经心地一边称臣,一边自称是“偶以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革乐之五音为一音,裁礼之九拜为三拜。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鞑靼、张掖、交河,莫不从服,军民屡请愿建邦家,是以受册即皇帝位。”最后,他写得更妙,他说“伏望陛下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庸愚,常敦欢好。”

元昊公然的挑衅行为,当然在宋朝廷引起愤怒。元昊派来的使者不肯受诏,也不肯接受赐物,以示地位平等。许多大臣纷纷上奏要求处死使者,以儆效尤。枢密院为此议论数日不决,最后还是派人把使者遣送到边境了事。

12月,元昊称帝两个月后,朝廷命曾任参知政事的夏竦为奉宁节度使、任职永兴军。曾任枢密副使的范雍,为振武节度使、任职延州。到职后,夏竦立刻向朝廷报告西北边防的军情。他指出,元昊的兵力很强。同时他分析,在地利上,大宋已经输给西夏,因为西夏对宋,只是侵扰边境并不深入,而宋派军征夏则为远征。西夏所处地区为沙漠地带,宋若分兵深入,恐怕后勤补给有问题,无法持久。

西夏对宋的进攻,则占尽地利优势。西夏作战往往速战速决,宋兵一进攻,他们就避开锋芒;宋兵后退,西夏兵就从后追击。西夏兵还善于用计谋,他们白天设奇兵埋伏,晚上烧营栅,宋兵不堪其扰,却丝毫没有办法。为了要直捣西夏的巢穴,必须涉过大河。可是宋兵没有渡河的运输工具,只有利用连接的绳索强行渡河,这样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等到宋兵渡河到达河中央,埋伏起来的西夏兵就开始攻击,致使伤亡惨重。

最后,夏竦还感慨地说,朝廷的议论者,莫不主张大行诛讨,可是整个看起来,简直是“未知何谋可以捍御”。他们根本没有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劣形势如何,也不考虑攻守之间的方便与否,只是一味地主张追讨,这样下去,不战就已经败了。夏竦的军情报告,无疑给那些夸夸而谈的大臣们当头一棒,他们除了担惊受怕却无计可施。

宋仁宗只好在边关下诏,取消赐予元昊的官爵,并说,有能擒获元昊并取其首级的人,立刻授为定难节度使。

1040年,驻守延州的范雍,面对西夏发动的大攻势,竟被愚弄而遭大败。

原来,元昊声言将攻延州,范雍听说后大为恐惧,连忙请求救兵。元昊一看打草惊蛇,就派人来对范雍说,愿意改过归命。胆小怕战的范雍一听说元昊愿意改过归顺,欣喜异常。他忙一边回报朝廷这个天大的“喜讯”,一边设厚礼对待元昊派来的使者。他完全相信元昊,把守城官兵全部撤回,半点都不设防。

结果元昊大举来侵,先攻保安、城下,乘胜攻延州,范雍急召刘平、石元孙两将来救。刘平素来自傲轻敌。前往延州途中,在三川口大败,与石元孙同时被元昊军所擒。延州被围七天,范雍失去两员大将,在城中担心不已,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因为一场大雪才解了围。

大败后,朝廷命韩琦为陕西安抚使,并将范雍降为吏部侍郎、调往知州(四川)任职。命令下达时,正逢夏兵仍在攻击延州外围据点,延州诸将畏惧不敢出救,又听到范雍被降职,感到忧骇不已,纷纷上奏朝廷,希望不要将范雍调走。

韩琦面临这种情况,作了一个相当理智的建议。他说,范雍是二府旧臣,尽瘁边事,请予留任,以安众心。接替范雍的赵振只是粗勇之辈,作部署之用可以,仍可让他前来报到。倘若朝廷果真认为范雍的表现,实在是节制无状,根本不能再继续担当御敌重责,必须换人的话,最好召知越州范仲淹来取代范雍的职务。

任职边关制定策略

1040年3月,在韩琦的推动下,朝廷诏命吏部员外郎知越州范仲淹,恢复天章阁待制,前往永兴军任职。其实,用兵并不是范仲淹的特长,但在“四顾无人,而不能不以身任”的情况下,他身负对国家生死存亡的使命感,用他的才智和平日所掌握的军事理论知识,毅然前往接受挑战。

同月,晏殊由主管财政的三司使,调知枢密院事掌军事。之前,富弼曾上言建议,边关之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应该由枢密院单独承担,宰相也应该参与商议。

宋仁宗接纳了富弼之言而下诏枢密院,自今举凡边防事务,必须与宰相参议。后来中书省还特地别置一厅,专与枢密院讨论边防军事。

富弼还针对自从范仲淹被贬斥以后,不准中外越职言事的禁令,利用日食的现象上言说当前要应天变,通下情,希望天子降诏求直言,尽除越职言事的禁令。因为在古代,日食被认为是天降的灾异,来警告天子施政有所偏差。宋仁宗也采纳他的意见,下令解除禁令。

在面临国家危难的时刻,宋仁宗还算是一个明辨是非的皇帝。范仲淹这次复职,有了能实现抱负的环境。他终于可以在国事上大展身手了。

范仲淹正准备前往西北方的永兴军上任。这时,朝廷又改变主意,命他为陕西都转运使。接替范仲淹赴永兴军任职的,正是当年范仲淹被贬时,在蔡襄所写的《四贤一不肖诗》中,被“封”为一不肖的高若讷。

谏官梁适看到这个任命,以为万万不可。他忙上谏宋仁宗说,当年高若讷曾经诋毁范仲淹谋事疏阔,现在又安排他们到西北共事,实在不妥当。宋仁宗严正地告诉他,任命范仲淹和高若讷一起到边疆任职,是为了国家大局,他们应当明白我的用意,怎么能以个人恩怨而影响国家安全。不过,虽然宋仁宗这样说,不久以后,就下诏改留高若讷判吏部流内铨,让他做九品官员的查看、选拔工作。

由这件事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宋仁宗在面临国家紧急危难时,想竭力打破臣僚间派系旧怨的苦心。这份苦心,对当时朝廷的政治空气,多少会有正方向的影响。

5月,宋仁宗为了战时需要,减少宫廷人员以充实前线。于是下诏,要年纪在40岁以下的御辇院中的辇官去做禁军。可是平日养尊处优的辇官都不肯去。命令下达后,每天都有千余名辇官带着妻儿子女在路上拦下宰相、枢密使请愿。

正好先前接替吕夷简的宰相张士逊准备上朝,他的坐骑被请愿的人潮所惊吓,使他从马背上摔下来。御史中丞将此事上奏,宋仁宗就命枢密院查明具报。当时边事正急,机务繁多,张士逊身为宰相,却甚无建树,谏官不时加以攻击,张士逊感到很不自在,于是上章奏请准予告老归里。章奏无效,还曾数度面陈,最后终于拜太傅,进封邓国公致仕。

进封张士逊为邓国公的同时,宋仁宗又发布以镇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天雄军(今河北大名,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吕夷简,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的命令。

吕夷简又恢复了首相的地位。这一安排,与前述宋仁宗竭力要化解派系旧怨的苦心,想来是有些关系的。因为以派系加以划分的话,在前线的范仲淹、韩琦显然是吕夷简的反对派。虽然掌军事的是枢密院,而枢密院的晏殊向来提携范仲淹,但前已述及,为了因应需要,宋仁宗采纳富弼建议,让宰相参预军事,已打破宰相不预军事的旧制,所以吕夷简对范仲淹、韩琦在前线的作为,能更直接地干预。

吕夷简重任首相的人事命令发布后不久,他就力主给予范仲淹升迁的机会,认为先前任命他为陕西都转运使,不足以让他有所作为,应超升为掌兵权的职务,而在受命重任首相的阁待制的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以韩琦为枢密直学士,而两人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句都部署司事。从这个任职命令可以看出,吕夷简十分清楚宋仁宗的心思,基于种种考虑,他做了这样的安排。

都转运使,是宋初为根本废除节度使掌地方军政机的制度,而以各州直属中央。但天下区域太广了,中央难以控制裕如,不得不在各州之上再设一个高级长官加以统驭。可是又怕重蹈节度使掌兵事、拥兵自重的覆辙,于是以统一财政收支为名,分全国为若干路,每路管辖数个州级单位,设转运使主管一路财赋、民政。有军事行动时,负责钱粮后勤支持。如有若干路需统筹办理,则设都转运使以总之。陕西分有四路,所以设陕西都转运使。

安抚使在宋真宗时﹐始设西川﹑峡路安抚使﹐泾源等十五军州安抚经略使等。以后﹐凡诸路遇天灾及边境用兵﹐派安抚使“体量安抚”﹐事毕即罢。仅陕西﹑河东﹑河北及两广等路常置安抚使司﹐掌管一路民政﹐以知州兼任安抚使,但必须由太中大夫以上或曾任侍从官者兼任﹐官品低者只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或“管勾安抚司事”。

吕夷简建议以这个职务授予范仲淹。宋仁宗感到非常高兴,称赞吕夷简有长者之风。不久,范仲淹入朝,宋仁宗命范仲淹与吕夷简尽释前嫌,共为社稷效力。范仲淹顿首说:“臣以前所论者,盖国事耳,于夷简又有何憾?”

范仲淹又写信给吕夷简,信中写到,唐朝的时候,郭子仪与李光弼素有怨隙,见面都不愿讲话。但安禄山作乱,郭子仪奉命讨贼之后,两人就不计前隙,握手泣别,以忠义互勉,终于把大乱平定,这实在是两人同心协力有以致之。今宰相您有郭子仪之心、之言,只可惜我仲淹没有李光弼之才、之力而已矣!

范仲俺接到任职诏令后,就风尘仆仆来到处境最险恶的边关延州。一路上,他见到了战争带给百姓的沉重灾难,到处是断壁残垣,孤坟累累,还有众多逃难的百姓。他们扶老携幼,步履维艰地走着,因为食物的缺乏,他们面瘦肌黄。范仲俺心情沉重地写下一首《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到任后,就四处察看地形、军力部署并与将士们谈论对策。综合调查结果,他对陕西的形势做出分析:他了解到陕西现在的状况是边域的防御兵力占有一半以上,而关中的军力守备连三分之一都达不到;在抗敌策略上,许多戍边的将士都赞同分兵五路进攻西夏。

紧接着范仲淹又对这两点进入了深入分析,他说,元昊若得知我方虚实,了解关中兵力薄弱。必定在边城久战没有结果后,转而深入,乘关中之虚,攻打关中。那时内部就要大乱,朝延恐怕就难高枕无忧。至于分兵五路进讨,看上去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但是太宗时,以开国的宿将精兵北伐西讨,用兵多年而终未收复。何况今日承平日久,中原已无宿将精兵,一旦兴深入之谋,能有胜算吗?再者,我方大军之行,粮车甲乘,动辄百里,敌方则轻骑便捷,邀击前后,乘风扬沙,一日数战,必会弄得我军进不可前,退不可息,水泉不得饮,沙漠无所获,反而是无功却有患。

经过彻底的分析后,范仲淹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加强边城守御,这样可以持久作战。同时充实关中战备,使敌人无虚可乘。当听到探子来报敌军来抢夺时,就清除边城原野不让敌方有所掠夺,也不与之大战只守不攻。使敌人对边城无可奈何,而关中的实力已经大增,他们也不敢转而攻打关中。这些,一方面可稳住军心;另一方面可经由实际战斗,且守且训、以战养战,将部队磨练壮大,然后做好攻击准备。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曹操发迹史

    曹操发迹史

    曹操是高干子弟,早年少不经事,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干了不少荒唐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后来。坏小子发迹为世所罕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北中国。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毛泽东多次褒扬曹操,为曹操“翻案”,认为曹操是“真男子”,还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后人对曹操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方面是想偷师曹操的政治手腕和阴阳谋略。畅销书作家陈涛涛将为读者揭秘曹操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最后一个恶魔

    最后一个恶魔

    恶魔崛起,不分彼此。不疯魔不成活,既然成魔,必定能活。
  • 欢迎来到无限世界

    欢迎来到无限世界

    《我的世界》居然开放了一个百万人服务器?这必须得去抢一个内测名额啊,但是……为什么会是自己直接进入到游戏里面。而且出生地特么的居然是沙漠,沙漠啊混淡!天赋和新手奖励都毫无卵用的石峰小少年要如何用他的机智走出沙漠?请关注荒野……呃,《欢迎来到无限世界》轻松愉快地赚钱、打怪、建房子,然后努力赚够点数回现实世界去吧~
  • 素颜惑天下:美人妆

    素颜惑天下:美人妆

    她只是一个寻常的富家小姐,只不过比常人聪明了点,漂亮了点。“你呢,说好听了是皇上,说难听了,不过就是个男人,难不成你还想当人妖?”他是一统天下的君王,君临天下却是孤家寡人。“天下都是朕的,包括你。”一朝穿越,他是皇帝,她是皇后。不同的身份,同样的心高气傲。只手翻云,她却偏偏栽在一个“情”字……【本作品纯属虚构】
  • 狼性管理

    狼性管理

    在当今社会,企业生存的环境有如狼生存的环境一样,竞争不断,险象环生,别说发展,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都面临威胁。那么对于这个企业来说,到底该怎么办呢?透过狼的生存方式,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奥秘——狼性管理,即像头狼管理狼群那样来管理企业及员工。在企业界,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把“狼性精神”引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本书就是针对这一点,对狼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汲取了狼性管理精华,把狼性生管理和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可以说,为追求卓越的企业团队提供了最好的管理模式。
  • 江山梦之绝色杀手

    江山梦之绝色杀手

    相府嫡女叶拂影,经脉堵塞,无法修习内力,机缘巧合下,进入血影阁成为杀手。动荡不安的生涯使她一次次磨砺意志,变得冷心绝情。没有内力,有拳法;没有内力,有剑招;没有内力,会使毒!暗杀,防卫,嗅辨,轻功,攻击,潜水,心理,在艰苦下慢慢变强。什么?体内还有被封印的魔功?食了百原丹,内力、魔功两不误。雪山剑宗,剑法大比,绝代风华;凯旋而归,指点江山,步步谋策,刮目相看。那抹白色的身影,乱了谁的心谁的情?——————————————————即见君来,云胡不喜------------------------------------------------------男强女强,男配多多,一对一正剧,结局美好。
  • 相遇香格里拉

    相遇香格里拉

    初见时,韩笑21岁,在校大二学生,孙然24岁,已经工作一年,某国营企业小文员。香格里拉相遇,上演啼笑皆非的爆笑故事。一个月的打工旅行结束后,二人从此天各一方。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四年后,韩笑厌倦了原来的工作,面试北京“不期而遇”旅行杂志的外拍摄影师,随着“咔嚓”的快门声,四年前的那一幕又重新上演。本以为从此再无纠葛的两个人,不想却又相遇,只是韩笑一开始并没有认出孙然。此时的孙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有些落拓,有些不羁的懵懂少年了,现在的孙然多了些成熟男人的睿智冷静。现在,孙然是夏华企业销售部的经理。
  • 库雷星的故事

    库雷星的故事

    先导者卡牌战斗人物登场。地点为库雷星上,并没有关系到地球。主角为黑白爱知,棹和莲。
  • 公子当归:千山落雪

    公子当归:千山落雪

    异世天下,风云突变,谁主沉浮?两千年九尾白狐的眼泪,孰比神帝的眼泪,谁更悲凉!?是命定的倾城祸水,还是自己勾上的债还不清,是迷城大雪还是一场浮世绘梦?——“没有人,没有妖,也没有神,可以取代你在我这里的地位。”某人纤长的指尖戳在心口。
  • 愿把余生交予你

    愿把余生交予你

    在第一眼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万劫不复的准备。可我以为我只能看着你,一个人躲在暗恋的角落里,小心翼翼的扮演优雅的路人,在你的身边来去自如却带着隐形。殊不知上天给了我莫大的机遇,和你在一起。但世界从来都是现实又无情,最终还是沉默在背影里,既痛又痒,望眼欲穿。但是,我是止不住脚的,朝你的北方靠近。你是于心不忍的,放任我蜗速来临。因为是他,所以愿把余生交予。
  • 我在微观世界吃炸鸡

    我在微观世界吃炸鸡

    每一个肉体便是一座自成系统的世界,称之为肉体世界,因为生命的生老病死,无数的肉体世界在诞生、衰老和崩溃。车祸后,成了植物人的宁川生命无多,眼看着肉体世界崩溃,生存在他体内的文明国度不想放弃建立已久的家园,于是一场植物人肉体世界大救援行动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