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6800000029

第29章 秣马厉兵,横扫天下(3)

总的来说,唐朝的统治者和军队将领们,对于护具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武器的重视程度(反正士兵们命如蝼蚁,死了也没什么,能好好攻击敌人把仗打赢才是重要的)。按官方文件的规定,每名士兵都至少要携带三种武器,但护具平均下来一个士兵都摊不上一件。只有60%的士兵能得到配发的铠甲,能有盾牌的士兵更是只有20%左右。还剩20%啥护具都没有怎么办?靠自己斗吧……铠甲也是朝廷严控严管的兵器,禁止私人持有。在军队里给士兵们配发铠甲也是件麻烦事,大家都知道,人的高矮胖瘦有时候差很多的,比如你老兄在现代营养条件下长大,穿越到唐朝去估计算是大个头猛男,那么唐军给您配发的铠甲就应该是一件“大号”的。另外还有中号和小号,一共三种,按士兵们的身高体型配发。

您觉得占便宜了吗?想得美,当时的铠甲是用许多小型甲片编缀成的,又是手工操作,所以甲片的数量和重量很不统一。因此您领完铠甲以后,先要找个清静地方自己坐下来,瞪大眼睛、一五一十地数这件甲上甲片的行数和叶数,记在甲襟上,再称量全甲的重量,记在袍背上。用完归还时,要按所记录数字核对,对不上要挨罚哟。

怎么样?够麻烦的吧?不过唐朝其实还算好点儿了,您只要负责折腾自己穿戴使用的铠甲和盾牌就行了。如果您再往早期穿越个一二百年,到了南北朝的北方地区,那不但要为自己的护甲盾牌烦心,还要再额外张罗自己坐骑的铠甲呢。

战马也要穿甲?对呀,这是南北朝特点非常鲜明的一个现象,被称为“甲骑具装”。“具装”就指的是马的铠甲。

简单地说一下一匹战马的“具装”大概是什么样子。它分六个部分:第一,保护马头,像是给马脸戴上一个面具一样的“面帘”;第二,保护马脖颈的“鸡颈”;第三,保护马前胸的“当胸”;第四,保护马身的“马身甲”;第五,保护马屁股大腿的“搭后”;第六,竖在马屁股上头的“寄生”,据说开始是为了保护骑士的后背,后来大概发展成纯装饰用品了。

“马铠”最晚在三国已经出现,曹操就曾经感叹自己是屌丝,全军搜罗遍了只能找出不到十具马铠,而官二代富二代袁绍随便一哗啦就是三百具。您知道马的体型比人要大得多,对吧?所以做“马铠”比做人的铠甲还要烧钱。这种骑兵和战马都是全副武装全身包裹的“重装骑兵”,看上去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光靠吓唬都能把老百姓吓跑了,但是供养他们实在是太过沉重的负担。隋末时“甲骑具装”还算军中的战斗主力,到唐初统一战争的时候,就基本被淘汰了,朝廷仪卫队里还留了十几对这个兵种,但已经不再上战场实用了。

那边的客人您问啥?想知道唐军的战袍、铠甲、军旗是什么颜色的?您是打电脑游戏打习惯了吧,什么鼠标一点红黑两军开战……人数几万、十几万的野战部队。想搞统一制服成本是很高的,以唐朝的生产力还达不到。所以唐军的视觉颜色是——什么色都有,当然,会尽量在一个小范围内把旗帜颜色统一起来,讲究点儿的话,还要按“五行方位”来安排颜色,中军属土打黄旗,南军属火打红旗,西军属金打白旗,北军属水打黑旗,东军属木打绿旗……这位客人您说李世民不是有一支“玄甲军”最著名了吗?啊对,那是他陛下当大将时候的亲卫队和主力精锐,不过人数也就一千多,统一配发了黑色的战袍。至于铠甲,其实也就因为是精兵,能舍得给每人都配备铠甲,而铁甲用久了自然生锈发黑,也就成了史书里艳称的“玄甲”。您觉得这乌七八黑的千把人就是初唐最具代表性的军队颜色?摇头,完全不对。

初唐时某海外属国被邻国攻击,派人来长安求救兵。李世民陛下说距离太远,我发大军过去很不现实,不如给你几千套“朱袍丹帜”,你们拿去给自己军队穿上,打仗时对方看到这颜色,会以为是我唐军到来,把他们吓跑算了……所以唐军的标志性颜色应该是“朱袍丹帜”,红色战袍和红色指挥旗。黑云压顶的“玄甲军”只能算是特例,更具威胁的颜色是火凤燎原、霞光遍野、血流倾地。成千上万唐军身着明光甲,马军(骑兵)挥舞长槊策骑冲杀,步兵腰挎横刀开弓激射,弦震如电、箭镞如雨,后面紧跟着的是高举如林的长枪陌刀,杀气腾腾稳步推进……不过,有了如此精良的兵器防具,也未必就肯定能打胜仗啊。如果没有完善的训练和战斗体制,就上面那看上去威风凛凛的战阵,没准儿跑在前面的一匹战马失蹄摔倒,绊跌了后面几人,小混乱就能立刻滚雪球似的升级为大灾难甚至导致全军崩溃。所以还是那句话,人是第一要素,只有把人的素质练出来,武器装备才能发挥作用。

枪杆子里出政权,跟李卫公学打仗

【练兵出战】

了解了军官职业生涯,又认识了兵器铠甲,您可以正式开始训练军队和打仗啦。

在一个杀气凝云、战队集结的早晨,您走出自己的营帐,先来检视一番手下的将领和战士们。嗯,人数还不少,大概有个两万人吧。他们的来源很复杂,有平时老实巴交在家种地被强迫征兵的农民,有贪图衣粮自愿来报名当兵的浪荡子,有逃跑的奴仆或失地百姓,有不耐烦读书的士人甚至富贵子弟,还可能有被掳来的异族人……总之,这些人归您调教了,您得在有限时间里把他们训练成行军不逃散、上阵能杀敌的大唐铁军。

两万人有多少呢?大概能把广州天河体育场的观众席填满三分之一吧……这在古代已经是很不错的规模了,您要想一次看全自己的下属,得登上一个高丘,让两万人在下面依次排好队展开才行。

这个场景,有没有让您想起在学校操场上升旗做操呢?那就顺着这个比方说下去,在学校里,成千上万名学生都是以“班”为基本单位来活动的,而唐军里的基本活动单位是“五十人队”,一般就简称为“队”。

“队”内还要再细分。三名关系好的士兵组成一个“小队”,三个关系好的“小队”组成一个“中队”,五个“中队”再组成一个“大队”——注意哦,这里的“大队”才有四十五个人,比完整的“队”要少五人。

这五人是管理整个“队”的干部,其中包括一名执法的文职人员“押官”,一名“队头”也就是队长,一名“执旗副队头”,还有两名护旗兵叫“左右傔旗”。他们负责带领和监察下面的中队、小队士兵,确定大家相互救护照应。

“队”是军中基本活动单位,两万人的军队,就分成四百个“队”。那么这四百队是横平竖直一个个堆起来的吗?也不是,还要根据各兵种的情况有细致分工。

两万兵一般可以分成七“军”,每“军”的长官称为“总管”。中军四千人,从中挑选战斗兵两千八百人,也就是五十六个“队”。

战斗兵又分为: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马军(骑兵)一千人、跳荡(突击兵)五百人、奇兵(机动兵)五百人。

左、右虞侯各一军,每军两千八百人,从中挑选战斗兵一千九百人,两军共战斗兵七十六“队”。每军战斗兵内有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骑兵五百人、突击兵四百人、机动兵四百人。

左、右厢各二军共四军,每军两千六百人,从中挑选战斗兵一千八百五十人。四军共战斗兵一百四十八“队”。每军战斗兵内有弩手二百五十人、弓手三百人、骑兵五百人、突击兵四百人、机动兵四百人。

以上七军,总共有战斗兵一万四千人,二百八十队。还剩六千人,一般是老弱疲病,用来“守辎重”,主要搞后勤警戒。

全军驻营的时候,中军四千人在中心扎营,其余六军成六面形围绕着中军扎营。为了便于管理,约一千人扎成一个营区,这营区的长官叫“营主”。

所以你手下两万人的层级关系大概是这样:主将您自己统领中军四千人四“营”和六个“总管”;每个“总管”

统领一“军”不到三千人,分成两至三个“营”;每“营主”统领一千人左右分成二十个“队”,每队五十人。

“五十人队”,要配备五“幕”(帐篷),十人同睡一帐,每个帐占地面积是方圆四步或五步。这十人也叫“一火(伙)”,相互称为“伙伴”,《木兰诗》里所说的“火伴皆惊忙”就是指这种关系的战友。

每队配备一面颜色纹样各异的旗帜,并要让本队的大头兵们都认清这面旗,行军的时候跟着旗帜走,停驻的时候旗帜插在本队前。

您这个大将军、大总管,以及您的副将军、副大总管,要配备十面以上的旗帜标明身份便于指挥。各军的总管则配四面以上旗帜,行军的时候引前,扎营时插在帐篷旁边。唐军还有一套很复杂的指挥用旗语,就先不细讲了。

简单说说训练的方法步骤:

以五十人为一队,从营地捆好枪和旗帜,带到教场,依照各队番号次序,解开旗帜,站好队形——各队间隔十步,每队占地方圆十步,分布均匀。每隔一队,指定一个战队,向前跨进五十步,把阵形错开。

号角第一声吹完,各队同时散开站立;第二声吹完,各队同时端枪,卷旗,弓上弦,刀出鞘;第三声吹完,各队同时举枪;第四声吹完,各队同时收枪成跪姿或坐下,注视大总管那里的大黄旗,准备听鼓声。

黄旗向前压下,鼓声响起,战士们齐声吆喝,一齐向前进到中界线,同时演练格斗,高喊“杀”声;一声冲入假设敌阵,敌方败退后,可追三十步远,确知敌军已经丧乱败退,骑兵即从背后冲出,追击敌人。

听到金钲(这种乐器像是一口倒过来的铜钟,口向上,握着长柄,用东西击打发声)被敲响,全军停止喊杀,向后撤退,收枪抱于右臂,侧转身回原处,散开站立。

一个训练回合完毕,再重复,从听号角声开始:角一声,端枪解旗……旗帜、号角、击鼓、鸣金,这是训练和战斗时最重要的指挥信息。

简要地说,旗帜是用来指挥各支部队位置、区别身份的,号角是传达警戒信息的,鼓声代表前进,金属器敲打声代表后退,所谓“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是也。

训练也分很多种,不但要让士兵们熟悉兵器、防具、阵形、指挥系统,还要练胆气、练组织性和纪律性,要适应这种人员密集、条件艰苦的集体生活。

同类推荐
  • 谁都不及我爱你

    谁都不及我爱你

    她在笑,心却在流泪。她不知道自己在逞强什么,只想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做完了她又该做什么?她的命运如此坎坷,她却恨不起这个世界。
  • 半星演义

    半星演义

    古老的半星大陆,尹、虎、詹、苏四国鼎力。而今詹国宦官当道,导致詹国日渐式微,群雄并起。因父亲遭山贼袭击而去世,独子齐明武继承威虎团,却遭官府与小人陷害,故而不得不举起反旗,开始了与各路英雄的争霸之路。神秘莫测的诺正卿,文武双全的邢彦,撒豆成兵的公良星宇,忠勇顽劣的余金荣。。。各路豪杰共同演绎乱世豪情。
  • 宋朝走私大亨

    宋朝走私大亨

    回到宋朝当走私大亨,且看主角如何智斗奸臣,拯救没落的北宋王朝
  • 延长县军事志(公元前221年—公元2005年)

    延长县军事志(公元前221年—公元2005年)

    本书如实记载延长县境内的军事历史和现状。共设军事地理、军事组织、兵事战事、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军事人物等10章,书后设附录。
  • 王的女人惊世三皇妃

    王的女人惊世三皇妃

    她,云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集才华与美貌为一身的将军府嫡女。奈何,一朝风云变,父亲战死沙场,大哥重伤归来……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扭转乾坤!
热门推荐
  • 网球少女成功记:后篇

    网球少女成功记:后篇

    木筱晴作为交换生来到圣兰学院,为了离开W班,她向玄枫和司南野发起了无畏的挑战。在安宇哲的魔鬼训练之下,木筱晴居然奇迹般地打败了两人,成为圣兰百年不思议事件之一!
  • 两情相悦:总裁双双奉上

    两情相悦:总裁双双奉上

    他是方氏集团的总裁,本以为可以与她青梅竹马至相濡以沫,却不想那一天的相见名为告别。他渐渐地冰封自己,只为记住她的存在。为一个重逢,一等便是十年。他是沈氏集团的总裁,身边花团锦簇,却唯与她相互取暖,他以为三年相伴会换得一个水到渠成,直至她蓦然消失。他将温柔全部敛起,等候置她身旁。而她,不刻意寻找遗失在童年的承诺,也不过分地在意身旁所被给予的温暖,只为去时不落痕迹,只怕两厢为难终难抉择。然而最终,她还是错了。情之一字,最是难解。
  • 将军的工程师夫人

    将军的工程师夫人

    她,建筑工程师中的军嫂,却因安全事故魂穿古代,嫁作他人;他,一代将军,却因一场战斗失踪失忆,丢下孤儿寡母。再相见她非她,他确挂着她前世老公的模样。且看她如何旧业重操,助他为皇一统天下。
  • 猫武士之燎燎星火

    猫武士之燎燎星火

    猫武士文~~~~~~~~~~~~~~~~~
  • 万古灾神

    万古灾神

    『紫星凌霜眸,赤线贯英眉。一怒焚万古,仙魔涅成灰!』少年命犯孤煞,亲近之人皆难逃天道惩罚!为了修炼成神挑战至高无上的天道法则,他毅然决然踏入危机四伏的万劫谷,最终觉醒逆天改命的神通,从此以神的姿态,睥睨一切!
  • 接骨树

    接骨树

    本人拙笔,于生活中感悟,学习中思索,写的散文,诗歌。。。。接骨树正名为思茅豆腐柴,乔木,植株高3-10m。幼枝、叶柄及花序分枝均密生棕褐色稍卷曲的绒毛,老枝无毛,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纵沟及皮孔。产于云南南部。有舒筋活络,接骨镇痛,止血生肌。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的功效。
  • 神威:英雄诞生

    神威:英雄诞生

    黑暗异能者的诞生。孤独的英雄世界。。。。
  • 乱世情缘,复仇王妃爱恨生

    乱世情缘,复仇王妃爱恨生

    她,赫连·冉紫韵,弃爱远嫁,是为完成母亲的复仇大计他,萧良夙,为了摆脱束缚,娶她为妻。她对他好是因为愧疚,他对她好是因为报复。本想真心对她,却料她远离自己,投入旧爱的怀抱。本想与他相伴一生,他却征伐母国,完成大业。满心无望的她却被告知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本以为孩子可以是保住母国的唯一的筹码,却不料他说,若是不能平安诞下婴儿,他便让她的家人为其陪葬。
  • 大攀帝国

    大攀帝国

    在一次被闪电击中之后,醒来发现回到了几年之前,他欣喜若狂要人生重来,他要建立属于他的大攀帝国,可是,他却不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只是一个阴谋……
  • 习惯是种爱

    习惯是种爱

    “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是春光,鸟儿唱,姑娘靓,老子抢个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