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6800000016

第16章 社会救济与公共文化生活(6)

好吧,七月十六日早上,您摸着头天吃饱了撑着的肚子,整顿仪容,穿好法衣跟着师兄弟们来到佛堂前院子里,只见虔诚的百姓信徒们早早地来到场子里,前排的席地而坐,后排的站着挤着,摇着扇子扶着树,大家脸上的表情……您觉得有点奇怪?不像是听佛经时那种庄严肃穆感,反而都喜笑颜开、指手画脚的样子,一个个跟准备看猴戏似的。这信徒们也太不讲究了。

其实真不能怪他们,一会儿您就知道了,这“俗讲”跟你们僧团内部严肃枯燥的“僧讲”差别相当大。一声“升座”,鼓磬齐鸣,只见今天主讲的大和尚从边门出来,拜佛行礼毕,坐到佛堂中间专门为讲经僧设置的一具“高座”上。音乐止息,法师启齿高诵佛号,讲经开始。

理论上,俗讲也像僧讲一样,应该有作梵、礼佛、唱释经题、说经本文、入经说缘喻、回向、发愿等程序。但程序是为目的服务,堂下挤过来听俗讲的大众百姓可不耐烦老是听僧人们唱诵半懂不懂天书一样的经咒,大家喜欢听的是浅白易懂、情节曲折的押座文、讲经文、变文。比如拿昨天中元节上讲诵的《佛说盂兰盆经》来说,僧人们自己唱诵是这么唱:

“……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这些句子是文言散句,也不见得押韵,僧众们闭着眼睛拖长了腔调摇头晃脑地唱着,除自己人以外,恐怕大部分观众都听不明白他们在说啥,很不吸引人。所以到了开“俗讲”的时候,大和尚就得换一种方式了。

还是上面那段的内容,讲师摇身一变,神情语气模拟成中年妇人的样子,先是一段白话叙述:

“……慈母告目连:‘我为前生造业,广杀猪羊,善事都总不修,终日咨情为恶。今来此处,受罪难言。浆水不曾闻名,饭食何曾见面。浑身遍体,总是疮疾。受罪既旦夕不休,一日万生万死。’慈母唤目连近前,目连,目连啊……”

说到这里连呼两声,法师敲着木鱼开唱啦:

“我缘在世不思量,悭贪终日杀猪羊,将为世间无善恶,何期今日受新殃。

地狱每常长饥渴,煎煮之时入镬汤,或上刀山并剑树,或即长时卧铁床。更有犁耕兼拔舌,洋铜灌口苦难当,数载不闻浆水气,饥羸遍体尽成疮……”

一边唱着,一边以袖掩面做凄苦拭泪状。您再看堂下听讲的百姓信众,特别是那些心软命苦的妇女,早已哭成一片啦,一边哭一边纷纷摘首饰掳戒指手镯捐献给寺庙。这也难怪,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别说电视电影电脑了,连书本都很贵且少见,大部分人又都不识字,难得看一场文艺表演,再粗陋简单也能轻易感染人。法师们以说学逗唱模仿拟声种种手段演出的六道轮回故事、因果报应故事、劝善劝捐故事,往往都会受到当地民众的疯狂追捧,收获的捐献供奉物也会很丰厚。

除了宣讲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和尚们的“俗讲”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尽量使用当地的方言口语,比文人士子读书和高僧诵经都“三贴近”多了。到了后来,“俗讲”的内容除了佛经故事,还有民间寓言、历史传说、诗歌文赋,甚至宣扬当地统治者的威望治绩等,俨然成了当地的文娱演艺中心。

这就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如果您所在寺院处在繁华富裕地区,比如首都长安城内吧,“俗讲”的次数密集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某天早上您起了床正在干活,突然听到寺庙围墙那边传来叮叮当当的噪声,走过去一看,雪白的围墙上用红漆画了个圈,圈内一个大大的“拆”字……呃,开玩笑的,反正是一群建筑工人开始施工了,要搞一块跟寺院连通的场地,有钱的话场内还要筑起台楼来。您问这是在盖什么?为首的工头很淡定地告诉您,要建一座“戏场”。

对,您没听错,就是像后世现代的戏园子、音乐厅、歌剧院、大舞台甚至电影城那样的娱乐场所,就在寺院里开建,而且人们也一般称之为“某某寺戏场”。这个“戏场”除了供寺里的和尚师父们做法事开俗讲用,平时还会经常上演各种伎乐、百戏、傀儡、参军等文艺活动,甚至大而平坦的场地还可以用来蹴鞠、打马球,总之附近地区的所有演出大都会在这里举行了。

大的寺院戏场火爆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天您偷空跑来看杂戏,突见一骑绝尘,黄衣使者白衫儿直入场内,向着坐在行障后也在看戏的某衣饰华贵美女耳语,美女带着奴婢匆匆离去。后来您辗转听说,那是当今天子的亲生女某公主,看戏那天她的小叔子卧病在床,当嫂子的公主不去照顾也就算了,居然还有心情跑寺里来看戏,而且运气糟糕到这事被她的天子老爹得知,当下就大怒把公主召回宫里好好骂了一顿。

为什么连金枝玉叶都要跑到寺里来看戏?那是因为当时社会上没有别的类似专门性娱乐场所啊。您上街化缘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穿越众,张嘴就问“我想听评书看戏,请问茶馆戏园子怎么走”,您也别跟他(她)废话,直接指点回寺的道路就行了。唐朝就没什么独立经营的“戏园子”,在茶馆里进行曲艺表演的风俗也还没出现,“评书”啥的更得晚好几百年才有。

不过说到“看戏”,有一个特别容易被误会的地方,就是穿越众们经常以为唐朝的“戏”也是像京剧、昆曲、外国歌剧那种多人分角色饰演的有复杂故事情节的戏剧。很遗憾,那种文艺表演形式在唐朝最多只有个萌芽状态,基本看不到。

您往戏场中间台子上瞅瞅,唐朝流行的“戏”,要么是像“二人转”“对口相声”似的双人表演的“参军”,要么是像木偶剧似的弄“傀儡”,或者干脆就是被称为“百戏”“杂戏”的各种杂技表演。这些在当时已经算是高级演出了,乡人村民一辈子也见不到几次。而你们这些本应清苦修行的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没事儿来晃两圈都能站着看一会儿,有丝竹之乱耳,无修习之劳形,怎么样,日子过得挺舒服吧?

可惜啊,寺庙里兼开戏场,特别是风靡一时的“俗讲”,在唐朝灭亡不久就不再流行了。北宋真宗曾经明令禁止大和尚们搞这种“三俗”演艺事业,南宋以后就彻底消失了。不过“俗讲”的子孙支脉仍然在民间代代流传,如宋元话本中的“说经”一类,还有鼓词、诸宫调以及盛行于明清的“宝卷”“弹词”等,都受到俗讲的直接影响。

如果您觉得出家以后虽然有吃的,有玩的,有听的,有看的,但各种清规戒律还是太烦人,住寺内念经吃素的生活也太枯燥,那么还有更好的消息等着您呢。

敦煌出土资料显示,当地的僧人尼姑们很多住自己家里,结婚生子,种地经商,缴税当兵,寺院有活动临时通知他们,他们跟俗人的区别只有——可以通过做法事赚钱。即使住在寺院里的僧尼,平常也不管饭要自己喂饱自己,甚至房子都要自己修造,产权归个人所有。

在这种情况下,“出家”已经成为了一种纯职业行为而不是生活方式了。这一现象估计在中原江南地区的一些较偏僻县乡也广泛存在,而且东延日本、下传明清民国近现代。如果您还想对此有更深刻的认知,可以阅读汪曾祺先生代表作《受戒》,体味近代江南水乡的僧人生活。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王景琳.中国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富华.中国古代僧人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李艳茹.唐代小说呈现的佛教寺院社会生活图景.香港: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11

同类推荐
  • 水浒小捕快

    水浒小捕快

    现代刑警重生东京知名泼皮牛二,阴差阳错成了一个小捕快。小捕快,有本领,醉打蒋门神,火烧快活林,生擒张都监;一脚踢爆高衙内的卵蛋,还让高俅那厮声说不得有没有?只身敢上水泊梁山,智破晁盖被杀案,逼得黑厮宋江让位有没有?小捕快,有造化,扈三娘,李师师,一个个如花似玉,但谁才是他真正的红颜知己?小捕快,有霸气,什么高俅引军十万来犯,谈笑间让其丢盔卸甲有没有?什么金兵入侵中原,让其来得去不得有没有……水浒小捕快,铸就大精彩!
  • 皇族霸图

    皇族霸图

    秦二世而亡,天下逐鹿,夏得其鹿。夏历三百余年,内有宦官、外戚乱政,中有诸侯强藩林立,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大厦将倾、乱世开启。四皇子赵旻,带着二十一世纪穿越的灵魂和随身携带的系统,妄图凭借召唤的三国名将、兑换的各色科技和抽奖的组合技能扭转乾坤,却在历史的车轮下辗转反侧,在命运的夹缝中悱恻缠绵……---------------------------------------PS:1、本书适合有轻微历史洁癖、欢乐向取值、性取向正常人士阅读2、有暴虐倾向者、理想主义者、重度抑郁症、阅读障碍症等人士请谨慎阅读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唐朝好男人之东山再起

    唐朝好男人之东山再起

    随着上官仪废后失败,兰陵公主被流放碎叶,王子豪为爱相随,与之同来碎叶,而此时武后也只手遮天。家产也只是那些家人给的钱财,可谓是落难凤凰不如鸡。不知道王子豪如何东山再起????
  •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轮回道之自学成仙

    轮回道之自学成仙

    丹阳子本是天庭的一位上仙,因与孙悟空打赌输掉家中美酒,这一日他元魂出窍想去猪八戒那里捞点损失,谁知半路上异变突起
  • 此生之罪

    此生之罪

    这是我写的另一本书《虚拟世界之呜喵王》的番外片。
  • 超时空武神

    超时空武神

    武神一种为对抗异灵,而诞生的另类体系,他们危险而强大,但在这乱世的迷蒙的前路中,武神却更显迷茫。他们将为何而战……这是他们一直追寻的答案,也是他们躲不掉的宿命……
  • 天子遗孤

    天子遗孤

    资深商业间谍,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大越国,成了先帝遗孤。无所谓......皇帝虚情假意,我是天王影帝。文臣有谋阴险,我是商业间谍。武将勇武刀枪,我是街头霸王。太监蹬鼻上脸,我是杀手暗影。想闹就闹吧,前世死过一回,今世还真就不怕你们人多势众,反正最后你们都得跪在我脚底下!
  • 全家人的五谷杂粮使用手册

    全家人的五谷杂粮使用手册

    自古便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说法,说明五谷杂粮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那么五谷杂粮究竟有何魅力,让人们几千年来都被它深深吸引呢?李健编写的《全家人的五谷杂粮使用手册》将带着你,一起去探索关于五谷杂粮的神秘世界。《全家人的五谷杂粮使用手册》采用更贴近读者的最新颖的版式来编写。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每一种五谷杂粮的功效以及相关的保健常识,将其细分为谷物篇、豆薯篇、干果篇,并在第四篇中将它们搭配成了相应的药膳。让你在阅读的同时,不仅感受到来自知识的力量,也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exo之花忆成殇

    exo之花忆成殇

    作为鹿家上下唯一一个被宠的女娃,鹿恩菲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好好的中国不待,偏偏要跟哥哥去什么韩国;好好的普通人不当,偏偏要跟着哥哥当什么明星。鹿爸:“小晗啊,你看看你,把你妹妹都给带坏了。”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 《五公主的爱情式》

    《五公主的爱情式》

    她们是有难同党的好姐妹,也是爱批酸对方的好闺蜜。当她们回国的那一天,在那一天遇到了他们,他们一步一步倾入她们的心,攻破她们的防线,让她们防不胜防。
  • 十绝帝

    十绝帝

    一个从乡镇走出的少年,一个曾经巅峰的人物。一个为了远大志向,一个为了重回复仇。一代师徒情,承载万千血。踏过九天摘星辰,十绝星域我为帝。
  • 夜幕繁华星辰一梦

    夜幕繁华星辰一梦

    由修炼,奇异经历的世界中,少年的爱恨情仇,必需的努力,种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