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8300000075

第75章 痛苦熄灭的修行方法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弟子们,为了除灭一切的痛苦而修行的人,应该如何去思量,如何去思索呢?”

出家弟子们说:“世尊,我们修行的方法是世尊您教导给我们的,所以我们以世尊您所说的法为根本,以世尊您为导师,以世尊您为我们的皈依。世尊您如果能够为我们讲说这些法理,那我们听您说法后,就会按您所说的法去修行的。”

佛陀说:“弟子们,你们要认真的听,要仔细的思考。你们明白了如来之前讲说的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才能听懂如来今天的说法,如来现在要开始说法了。”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会认真的听您说法的,我们会仔细的思考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弟子们,你们应该这样去想,这样去思量:出生在世间的人或众生所生起的种种不同类别的痛苦,比如老死的痛苦,这些痛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痛苦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这些痛苦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痛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老死痛苦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老死的痛苦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出生在世间的人或众生所生起的种种不同类别的痛苦,「生」是它们产生的原因。「生」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痛苦的聚集、形成、出现。「生」就是痛苦产生的前提条件。「生」就是痛苦产生的根源。当「生」存在了,就会有老死痛苦的产生,当「生」不存在了,就不会有老死痛苦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老死痛苦,明白了老死痛苦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老死痛苦的灭尽,明白了灭尽老死痛苦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老死的痛苦,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生」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生」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生」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生」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有」是「生」产生的原因。「有」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生」的聚集、形成、出现。「有」就是「生」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就是「生」产生的根源。当「有」存在了,就会有「生」的产生,当「有」不存在了,就不会有「生」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生」,明白了「生」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生」的灭尽,明白了灭尽「生」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生」。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有」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有」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有」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取」是「有」产生的原因。「取」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有」的聚集、形成、出现。「取」就是「有」产生的前提条件。「取」就是「有」产生的根源。当「取」存在了,就会有「有」的产生,当「取」不存在了,就不会有「有」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有」,明白了「有」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有」的灭尽,明白了灭尽「有」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有」。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取」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取」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取」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取」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取」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爱」是「取」产生的原因。「爱」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取」的聚集、形成、出现。「爱」就是「取」产生的前提条件。「爱」就是「取」产生的根源。当「爱」存在了,就会有「取」的产生,当「爱」不存在了,就不会有「取」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取」,明白了「取」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取」的灭尽,明白了灭尽「取」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取」。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爱」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爱」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爱」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爱」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爱」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受」是「爱」产生的原因。「受」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爱」的聚集、形成、出现。「受」就是「爱」产生的前提条件。「受」就是「爱」产生的根源。当「受」存在了,就会有「爱」的产生,当「受」不存在了,就不会有「爱」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爱」,明白了「爱」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爱」的灭尽,明白了灭尽「爱」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爱」。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受」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受」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受」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受」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受」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触」是「受」产生的原因。「触」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受」的聚集、形成、出现。「触」就是「受」产生的前提条件。「触」就是「受」产生的根源。当「触」存在了,就会有「受」的产生,当「触」不存在了,就不会有「受」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受」,明白了「受」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受」的灭尽,明白了灭尽「受」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受」。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触」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触」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触」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触」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六处」是「触」产生的原因。「六处」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触」的聚集、形成、出现。「六处」就是「触」产生的前提条件。「六处」就是「触」产生的根源。当「六处」存在了,就会有「触」的产生,当「六处」不存在了,就不会有「触」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触」,明白了「触」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触」的灭尽,明白了灭尽「触」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触」。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六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六处」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六处」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六处」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六处」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六处」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名色」是「六处」产生的原因。「名色」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六处」的聚集、形成、出现。「名色」就是「六处」产生的前提条件。「名色」就是「六处」产生的根源。当「名色」存在了,就会有「六处」的产生,当「名色」不存在了,就不会有「六处」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六处」,明白了「六处」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六处」的灭尽,明白了灭尽「六处」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六处」。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名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名色」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名色」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名色」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名色」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名色」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识」是「名色」产生的原因。「识」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名色」的聚集、形成、出现。「识」就是「名色」产生的前提条件。「识」就是「名色」产生的根源。当「识」存在了,就会有「名色」的产生,当「识」不存在了,就不会有「名色」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名色」,明白了「名色」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名色」的灭尽,明白了灭尽「名色」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名色」。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识」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识」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识」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识」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识」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行」是「识」产生的原因。「行」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识」的聚集、形成、出现。「行」就是「识」产生的前提条件。「行」就是「识」产生的根源。当「行」存在了,就会有「识」的产生,当「行」不存在了,就不会有「识」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识」,明白了「识」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识」的灭尽,明白了灭尽「识」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识」。

你们由此更进一步的思考、思量:那么「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行」是如何聚集、形成、出现的?「行」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行」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当什么存在了,就会有「行」的产生?当什么不存在了,「行」就灭尽、消失、不存在了?当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即刻的告诉自己:「无明」是「行」产生的原因。「无明」聚集、形成、出现了,就会有「行」的聚集、形成、出现。「无明」就是「行」产生的前提条件。「无明」就是「行」产生的根源。当「无明」存在了,就会有「行」的产生,当「无明」不存在了,就不会有「行」的产生。这样你们就明白了「行」,明白了「行」的聚集、形成、出现。明白了「行」的灭尽,明白了灭尽「行」的修行方法。像这样去思量、学习就是按着如来的正法在修行。弟子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就能灭尽「行」。

弟子们,如果一个陷入「无明」中的人,他做各种善事,以此种植出无数的福德,那么他的「业识」(业识解释,见第六十七章)中就会存储下无数的福德,他就会在死后投生到富贵之家,甚至上升到天界享福。

如果这个人他做各种恶事,就会造下无数的罪业,那么他的「业识」中就会存储下无数的罪业,他就会在死后投生到贫贱之家,甚至于堕落到地***生、饿鬼三恶道受苦。

如果这个人他不做任何善恶之事,那么他的「业识」中就不会存储下福德和罪业,他就会在死后投生到不受福德、罪业束缚捆绑的地方。

弟子们,当「无明」被灭尽、被消除。「明」已经生起。因为「无明」的逐渐褪去、灭尽,「明」的形成、生起、出现。那么就不会去做善事种植福德,也不会去做恶事造出罪业。当不做善事,不做恶事,不在内心中生起任何念想的时候,就不会执着和挂念世间一切的事物。不执着、不挂念就不会被侵扰,不会被扰动,不会被束缚捆绑。没有任何的执着,没有任何的挂念,不被世间一切的事物侵扰、扰动、束缚捆绑就证悟了涅槃的境界。就明白了:「未来已经不会再继续的在世间投生、出生。出生已经被灭尽了,行为、言语、念想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不会再有生死的轮回状态了,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已经永远的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如果你们感觉到了快乐的感受,你们就要告诉自己:「这些快乐感受是无法永恒存在的,是无法永远保持不变的,这些快乐的感受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是无常的」。于是你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快乐的感受。因为你们知道:「没有什么好快乐的,快乐只是一时半会的感受而已。快乐的感受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灭尽」。

如果你们感觉到了痛苦的感受,你们就要告诉自己:「这些痛苦感受是无法永恒存在的,是无法永远保持不变的,这些痛苦的感受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是无常的」。于是你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痛苦的感受。因为你们知道:「没有什么好痛苦的,痛苦只是一时半会的感受而已。痛苦的感受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灭尽」。

如果你们感觉到了不苦不乐的感受,你们就要告诉自己:「这些不苦不乐感受是无法永恒存在的,是无法永远保持不变的,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是无常的」。于是你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因为你们知道:「不苦不乐的感受没有什么好留念的,不苦不乐只是一时半会的感受而已。不苦不乐的感受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灭尽」。

当你们感觉到快乐、痛苦、不苦不乐感受的时候,就要离开这些感受,就要不执着和挂念这些感受。

你们应该观想自己身体死亡时的感受,观想你们自己生命结束时的感受,你们应该这样去观想:「当我的身体死亡的时候,当我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一切的感受都将消失、灭尽。那些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全部都将消失不见,我的身体将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我只剩下这具遗骸,没有任何的感受,我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执着和挂念全部都会化为乌有。

弟子们,就如同一个人从烧制陶瓷器的窑炉里面搬出各种热气腾腾的陶瓷器具,并将这些陶瓷器具平整的放置在地面上,这些陶瓷器的热量、温度将会慢慢的降下来,最后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一致。同样的道理,弟子们,当你们观想自己身体死亡时的感受,观想自己生命结束时的感受,就会明白:「当我的身体死亡的时候,当我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一切的感受都将消失、灭尽。我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都将消失不见。就如同从窑炉里面刚搬出来陶瓷器具的热量、温度会慢慢降下来与外界的温度保持相同一样。我的身体也将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我也只会剩下这具遗骸,不会有任何的感受。我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执着和挂念全部都会化为乌有。

弟子们,烦恼和痛苦已经灭尽的人会去做善事为自己种植福德吗?会去做恶事给自己造出罪业吗?会有不做善事,也不做恶事的念想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不会的,烦恼和痛苦已经灭尽的人,他们明白:做善事获得福德;做恶事造出罪业;不做善事,也不做恶事的念想这些全部都是烦恼和痛苦。他们不会去做任何的事情,他们不会执着和挂念任何的事物,他们不会生起任何的念想。”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行」,「行」被灭尽了,「识」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识」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识」,「识」被灭尽了,「名色」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名色」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名色」,「名色」被灭尽了,「六处」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六处」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六处」,「六处」被灭尽了,「触」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触」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触」,「触」被灭尽了,「受」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受」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受」,「受」被灭尽了,「爱」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爱」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爱」,「爱」被灭尽了,「取」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取」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取」,「取」被灭尽了,「有」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有」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有」,「有」被灭尽了,「生」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生」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当没有了一切的「生」,「生」被灭尽了,「老死」还会被你们了知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老死」不会被我们了知。”

佛陀说:“弟子们,你们回答的很好,就是这样,这就是灭除世间烦恼和痛苦的修行方法。弟子们,你们要信赖如来,如来对你们说的法,都是如来过去修行的真实体悟,如来就是这样去修行证悟无上正等正觉佛果的,如来就是这样达到不生不灭涅槃境界的,你们不要疑惑,要对如来所说的正法生起坚固的信心!弟子们这就是终结、灭尽世间烦恼和痛苦的修行方法。这就是从生死轮回中永远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这就是达到不生不灭涅槃境界的修行方法。这就是证悟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方法。你们应该按如来今天所说的正法去修行。”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同类推荐
  • 浮香绕岸

    浮香绕岸

    这世间,纷纷扰扰,无休无止。利欲熏心的人比比皆是,强权者的路,不知,铺满了多少人的鲜血?吾欲放弃一切,不争,不夺,享这一世太平。
  • 虎狼大明

    虎狼大明

    崇祯十一年,建奴入寇,抢走了数十万人口。崇祯十一年,最有可能力挽狂澜的重臣孙承宗殉国,最能打的文官卢象升也殉国,大明从此走入了没落。而在这一年,顶级驯兽师张伟带着他的白虎来到了这里,他看到了这个蛮夷遍地,华夏寥落的时代,他的白虎对着敌人张开了血盆大口,用坚硬的獠牙撕碎了敌人,把敌人驯成了一只走狗。可是,后来他发现,要进行驯的不光是侵略者,还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不得不再次以军队为驯鞭,以土地和财富为诱饵,把这个国家驯成为了一只猛虎,把国民驯练成为了一群饿狼。“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外国人听到了我们华夏的人,就感觉见到了猛虎,见到了饿狼一样害怕!”张伟说。
  • 象宾洗尘录

    象宾洗尘录

    职场菜鸡,讨厌没有想象力的工作,晚上开脑洞自娱自乐,只想好好写,以前女友们的美貌保证不太监。
  • 白龙来迟

    白龙来迟

    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苏轼书剑十年洛阳城的周室公子,对着伊人的玉容深锁,良久缄口。此刻只有静默。她那玉石般的目光,清冷、华贵,然而坚决。让他曾经的一意孤行,此时觉来竟是如此不堪。这许多年来,他无法让自己停下来。他的清夜自思、风尘辗转,与青灯黄卷为伴。只是为了求得心安。人世变迁,昔日的繁华早随流水而去。神圣的帝京长安,沦为胡虏铁骑的肆虐之场。凌驾于阴阳五行之上的剑阁道法,一夕之间轰然崩塌。朗彻生死的金书玉决,世人为此自相残杀,此刻便在手中,又能用来做些什么?众人看重的一切,难道就值得一哂?
  • 皇室飘零

    皇室飘零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皇室家族如何从王朝开创、兴旺发达到走向没落的故事,魏朝末年文正带着国恨家仇加入到反抗暴政的义军行列,并在明争暗斗中一步步成长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正在文正一步步的要走上成功的时候,恍然间文正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有人早已布置好的,自己的一生原来都在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自己原来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文正又该如何打破别人早已精心设计好的圈套而使自己获得真正的重生?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末世系统之女配慢慢来

    末世系统之女配慢慢来

    嘤嘤嘤,芮璃只是看本小说,怎么就穿了呢,,要被他人欺辱么?前世的特工,这一世又怎么会屈服,既来之则安之,芮璃的末世天下,即将到来【封面是墨墨自己做的,不太好看】
  • 豪门闪婚:首席老公太强势

    豪门闪婚:首席老公太强势

    三年前,她和他意外纠缠,没想会到节外生子。黑暗里,看不清对方的样子。本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有任何交集,命运捉弄,她们竟然再相逢。他高高在上的叶家大少爷,她差一点成了弟弟女友。喜欢你,只为牺牲你。对你好,是为了对你更残忍。原来他的都是一场戏而已。终于有一天,她不想玩这猎人游戏,潇洒的转身:“对不起,我不玩了。”他绝对的强势,冷冷道:“女人,你没有选择的权利。”
  • 是恶魔大人啊

    是恶魔大人啊

    苏水水是一个小说作者,再普通不过的十九岁少女。然而一个意外,她竟然被吸进了自己写的小说里……遇见了自己小说里那三个撩人心弦的男主……
  • 穿越之异界苍穹

    穿越之异界苍穹

    异界修炼,斗破天地,主角在这片奇异的大陆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 爱是毒药吗

    爱是毒药吗

    青春校园,爱恋都市,爱恨纠缠,一位高官子弟磨砺创造一生荣耀,俘获美人心,从幼稚青年成长到成熟稳重,创立世间神话。
  • 天才鬼手留地球

    天才鬼手留地球

    天才智脑无敌鬼手这么牛叉的东东智力超群的外星科学泰斗为什么把它留在地球而且还是留在一个苦逼的高六生身上难道高智商的人这次也是吃错了药犯了傻
  • 嗜睡小秘书的危险BOSS

    嗜睡小秘书的危险BOSS

    她嗜睡不是错,只是这睡错了地方,是不是错?而且还睡出了个性别为男性的总裁!不过这现成的抱枕,还挺舒服,不如就抱一辈子吧!啥?有人要跟她抢?门都没有,且看她从嗜睡虫化身为母老虎,坚决的把冷面心暖的总裁,揣入兜中!
  • 因为爱之放开手

    因为爱之放开手

    他出身豪门,从小一帆风顺,天之骄子的他遇上了出身寒门的她,从此他的人生改写。几年的守护,却始终走不进她的心,只因她的心中有座坟,住着未亡人。在忍痛送走她后,又放下一切追了过去,终于让她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他以为他们终于可以一起走下去的时候,她却和自己的哥哥一起背叛了自己。他悲痛欲绝的问:“为什么?为什么是我哥?”她冷漠的回答道:“因为他什么都比你好!你只不过是我的踏脚石而已,从知道你的身份后,我的目标就是你哥!”从此他的心中无爱只有恨!
  • 失落的光辉

    失落的光辉

    浩瀚的魔法文明已经衰退,平静万年的罗兰大陆因为他再次迎来了动荡,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他前进的步伐,甚至是神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