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500000033

第33章 中国历史之谜(5)

迄今为止,关于龙的起源在学术界仍然有许多种意见。众说纷纭,既难统一,争论也不容易继续下去了。现在,人们都寄希望于田野考古新发现。因为,在没有文献纪录的原始社会中,对某种传说中事物的验证惟有借助于考古发现来推断。所以我们说,龙的起源之谜也许将来能从氏族先民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中找到更多的答案。

12.月中嫦娥充竟是谁

“嫦娥奔月”这是我国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遥远的上古时代,我国人民就以幻想翅翼飞向月球去了,可以说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

嫦娥原作桓娥、姮娥,也写作常娥、素娥。嫦娥奔月神话,流传可能很早,最早的文字记载恐怕就是战国初期的《归藏》(已佚)。战国时屈原的《天问》,似乎也提及了这个故事,但没有说明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是汉代的《淮南子》。《淮南子·览冥篇》及东汉高诱注说:“垣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晋代干宝《搜神记》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才开始把姬娥写作嫦娥。

羿从西王母那里取来了长生不老药是很不容易的。西王母原是一个掌管瘟疫刑罚的怪神,有三只凶猛的青鸟经常轮流着找寻食物来供给她。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仑山,据《山海经》的描写,在亦水地方,方八百里,高万仞,上边长有四丈高、五围粗的谷物,有九眼井、九座门,有九个脑袋的开明兽守门。西王母这些神仙都居住在八隅岩穴之中。不是依靠羿的坚强意志和无穷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去求取这不死之药的。

羿克服种种困难求取来的不死药,嫦娥在偷吃以前也曾犹豫不决。据张衡《灵宪》记载:嫦娥请巫师有黄给她占了一卦。有黄对她说:“大吉大利!这卦说: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娘,将要独自到遥远的西方,世道这样黑暗,去吧!不要害怕,不要恐慌,越到后来越昌盛发达。”嫦娥听了有黄的话,才窃药奔月成了月宫中的神仙。

嫦娥偷吃不死药的故事,是父系社会里妇女备受歧视的反映。他们把妇女看作是不幸的根源,因此,才有窃药奔月的神话故事。同时,嫦娥偷吃不死药也是妇女为摆脱被奴役生活、争取自由的象征。

在汉代,对嫦娥窃药奔月是大不以为然的。张衡《灵宪》说:“姮娥窃羿不死药奔月,及之为蟾蜍。”蟾蜍就是癞蛤摸。为什么“翩翩归妹”的美丽嫦娥,竟变成了形体丑陋的癞蛤蟆呢?这明显地含有谴责嫦娥的意思。

现在传世的汉代画像石刻,伏羲和女蜗手里所托的日月轮,月轮中画的就是蟾蜍。这个蟾蜍就是嫦娥。在有些汉画像里,嫦娥不仅变作蟾蜍,还被罚作苦工捣药。

六朝以后,嫦娥的地位才逐渐升高。刘宋时期谢庄《月赋》中说:“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即嫦娥)于后庭。”嫦娥才改变了形象,进了天帝的后庭。

到了唐代,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诗人都对嫦娥给予了深厚的同情。李白《把酒问月》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捣药由白兔代替。杜甫《月》诗:“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也很同情嫦娥的寒冷寂寞生活。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虽然对偷药的事念念不忘,但对嫦娥在碧海青天寒夜中的孤单心情,也深表体贴之情。

宋元时代,嫦娥奔月故事就有了发展。《三余帖》记载:嫦娥奔月以后,她的丈夫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然有童子进宫求见,说:“我是嫦娥夫人的使者。夫人知君怀念,但她无法下月宫。明天月圆的时候,君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放置在房屋的西北方,你呼夫人的名,夫人就可以下来与你相会。”到时候,果然嫦娥来了,他们夫妻俩恩爱如初。

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嫦娥像美丽的月亮一样,成为温柔、聪明、善良的美人了。“月里嫦娥”就成为形容美女的褒词了。毛泽东同志《蝶花恋·答李淑一》也写道:“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同志写寂寞的嫦娥,在万里长空为烈士们翩翩起舞,以表现欢迎之意。嫦娥的生活也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同志把烈士们和嫦娥联系起来,给神话人物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古老的神话焕发了新的光彩。

也有一种说法:月仙为结麟,不是嫦娥。《三余帖》说:“今言月中有嫦娥,大谬,盖月中自有主者,乃结麟,非嫦娥也。”也有的古书,把结麟写成月精,与月同居,结麟是奔月的神仙。有的说结麟就是嫦娥。

还有一种说法:嫦娥是由常仪、常宜、常羲、尚仪演变而来。常仪可见《大戴礼》。《大戴礼·帝系篇》说:常仪为帝喾妃,娜訾女。以善于占月之晦、朔、弦、望而著名。《礼记》孔颖达疏又把常仪写作常宜。说帝喾次妃娜氏之女日常宜,生帝挚。《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有人说帝俊即帝喾,常羲即常仪。《吕氏春秋·勿射篇》说:“尚仪作占月。”有人说古读常为尚,尚仪即常仪。总之,常仪、常宜、常羲、尚仪都是嫦娥的音转而已。

常羲生十二个月亮的说法,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雏形。月亮在黑暗的夜晚,给人以美丽的光亮。上古的人民观察月亮明、暗、圆、缺的变化,掌握了每月二十九天左右发生一次盈亏。每十二个月又有一个周期,“十二”的观念便随着古人对月的观察而产生了。

13.济公是人还是神

“专管人间不平事”的济公,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经游本昌形神兼备的饰演后,济公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但济公到底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人们根据自己愿望造出的神,这桩历史公案至今没有了结。

认为济公确有其人其事的。如明代田汝成,他在《西湖游览志余》十四《方外玄踪》中明白无疑地断定南宋确有济颠其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工具书《辞源》,在“济颠”条目下,对济公的生卒作了确凿的认定,其结论的准确性、科学性当是毋容置疑的。该辞书写道:“济颠,公元1129—1202年。宋末僧人。天台人,名道济,俗姓李。佯狂不饰细行,饮酒食肉,游行市井间,人以为颠,故称济颠。始出家灵隐寺,为寺僧所厌,遂居净慈寺,嘉泰二年端坐而逝。”

由此可断定,济公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在嬉笑怒骂中扶危济困、抱打不平,而又酒肉不忌、玩世不恭的“疯”僧,的的确确生活于南宋时期。他是弱者的救星,人们爱他那以游戏人间的姿态干预现实的喜剧性行为,更爱他的“经不谈、禅不理,吃酒开荤好诙戏,警遇劝善度群迷,专管人间不平气”排难解纷、锄奸诛恶的为人处事,所以他的故事至今活在民问。同时,以济公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也矗立起一座艺术丰碑。据孙楷第、傅惜华先生查考,较为著名的有这样几部。它们是:王梦吉撰写的《济公全传》三十六则;务世堂刊本《济公大师醉菩提全传》二十回;日本宫内省收藏的《济公传》十二卷等。还有清代郭小亭写的《济公传》,全称《评演济公传》及作者无法查考的《济公全传》(后四十回很少写济公活动,与前二百四十回风格不一,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就删去了后面的三十八回)。所有这些传世之作,都集中写了南宋时济颠济困扶危、嘲弄官府的故事。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哪里不平哪有我”的活佛,西湖的虎跑还建有“济颠塔院”,并塑有半立体的济公石雕。雕像左右还有四幅浮雕“济公斗蟋蟀”、“古井运木”、“飞来峰传说”、“装疯扫秦”。苏州的西园寺也有济颠塑像。

尽管权威性的典籍辞书对济公的存在作了认定,但历史上对这一结论还是表示怀疑,学术界争论更烈,众说纷纭,有人疑信参半。

《济公全传》一书的撰写《原版序言》作者乌青镇敬元潘恒就是一例。该文写道:“至今江南太湖流域一带,尤其是杭县附近,一提起济公活佛和雷鸣陈亮,正像三国里的诸葛,水浒里的宋江……,一般的认为实有其事,津津乐道。……在今西子湖边,还有多少古迹,传说是当时济公活佛留存下来的。……净慈寺中,还有不少踪迹呢。”《原版序言》用“传说”二字,以示不作确切肯定。

更有人否认有济公其人。《花朝生笔记》说:“实则南宋初无是人,乃因六朝释宝志而讹传者也。”释宝志何许人也?据《南史》卷七十六载:释宝志是南北朝时代大名鼎鼎的和尚。关于释宝志和尚的行踪和事迹,《南史》记载得十分详尽:“齐宋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语默不伦。或被锦袍,饮谈同于凡俗。恒以铜镜剪刀镊属挂杖,负之而行。或征索酒食,或累月不食。预言未兆,识他心智。”从中可以看出,他有时披头散发,有时穿起锦袍,有时胡说八道,有时饮酒食肉,于是人们称他为颠和尚。此后宝志误传为宝济,志公便演变而为济公、济颠。

同类推荐
  • 开阔眼界的海洋故事

    开阔眼界的海洋故事

    众所周知,陆地上的动物是要睡觉的,尽管它们睡觉的姿态和方法不同。那么,海洋中的动物是不是也要睡觉呢?回答是肯定的.也要睡觉,它们睡觉的姿态和方法就更特别了。
  • 生物:生物发展研究

    生物:生物发展研究

    本书分为早期生物学、动植物分类和明清生物学等三部分,介绍了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知识、早期动植物地理分布、早期的食物链记载、早期资源保护的记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古代动植物分类专谱等内容。
  •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以翔实的资料,全新的视角,客观的描述来拨开笼罩在历史上知名人士头上的层层迷雾,揭示了这些名人事件的真相。对名人的关注与探究及他们的身世,性格,思想,归宿,轶事,感情纠纷等等方面,但是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很多关于名人的信息始终扑朔迷离,难辨真相,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挡人们对名人种种时间的猜测之心与探索的脚步,作为名人,他们曾经叱咤风云,他们曾经名盛一时,无论生前身后他们的名字都为世人所熟知,但是究竟有谁真正理解他们呢?历史上的记载都是正确的吗?
  • 巡视进步与毁灭的发明(科普知识大博览)

    巡视进步与毁灭的发明(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
热门推荐
  • 家电与健康

    家电与健康

    曾几何时,各类家用电器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在都市里,电脑、空调已经普及,沿海一带,平均每两人一部手机。单位、家中使用电脑日益增多。伴随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人们对家用电器使用的知识日渐普及,而家用电器对身体危害的知识却十分陌生。我们看见一位家长,教不足源岁的儿子玩电脑时距离近,时间长,完全不知如何预防“电脑病”。当提出“预防”这个词语时,他认为是少见多怪,嗤之以鼻;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自己4岁的孩子站在微波炉前守候着正在加热的食物,当有人提醒她应该远离时,她不屑一顾,觉得是多此一举。
  • 魔虎博天

    魔虎博天

    混沌分阴阳,天地蕴魔灵。星空神位显,万族强者出。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成就不朽神话的机会。这又是一个不幸的时代,成神路上,满是冷漠和提防;举目所望,除了对手,便是陌生人。我想成神,我想若有一天我真的成神后,聚神堂上,兄弟俱在
  • 他来自外星:将军大人太热情

    他来自外星:将军大人太热情

    圣诞节当天,她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大礼盒里坐着一个英俊不凡的男人!“你从哪里来?叫什么?”费力拍飞睁开眼睛就跟牛皮糖一样粘在她身上的男人!“……”男人再次粘上来。“不要乱摸,混蛋!”她用尽全身力气挣扎。“为什么这么小?”男人捏了捏她的胸。“……”被摸了还要被嫌弃!而且她也不是很喜欢这份礼物好不好!
  • 古城迷香秘史

    古城迷香秘史

    世界上有太多的鲜为人知的事情了,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世界传奇之地古城楼兰,塔克拉玛干中的尼雅古城。为大家解密被人掩盖下事实,揭秘古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原始战纪

    原始战纪

    他是异世的孤儿!他是天降的灾星!魔要强占他的肉身!神要灭杀他的灵魂!“好吧!既然都想我死!那就来战斗吧!”面对神魔,石天星轻轻的抬起手臂,手中的战刀泛起了万丈的金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高考哪有那么难:38位状元家长教子心得

    高考哪有那么难:38位状元家长教子心得

    没有考不上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看38位“学霸”家长如何一步步将孩子培养成高考状元。书中提到的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省市,经历各不相同,却都反映着同一个道理——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不说教,可复制,38位状元家长教子经验倾囊而授,助你培养自家的高考状元。
  • 唯主沉浮

    唯主沉浮

    少年,来自古崖村,是古崖村林氏宗族的嫡孙,虽沉默少语,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是天骄,却优胜天骄,立志远大。他手握一把剑,剑法只有三式,一步一式,一式一剑。一步一撇为一剑,若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二步一横为一剑,劲似苍松,千魔尽碎;三步一捺为一剑,春风柳摆,天下任风流,万仙拜;三剑齐出,我本为大,问苍穹,谁为尊,舍我其谁?他就是林泽,不汲汲于富贵,不求闻达于诸侯,唯主沉浮。
  • 灵小雪短篇精选

    灵小雪短篇精选

    历年写的一些中短篇,题材以悬疑惊悚、魔幻奇幻、热血中二为主。不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