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2300000227

第227章 罗丹(4)

可这炽烈的爱情依然无法把罗丹从雕塑创作中拉回到一般意义的现实生活中。让克劳岱尔无法忍受的是,罗丹常常因为忘情地工作而无视她的存在,而且常常忘记他们之间的约会。一次,在克劳岱尔又为罗丹答应好的约会而空等了一场之后,她怒气冲冲地走进罗丹的工作室,而罗丹却兴致勃勃地给她讲正在塑的两果缘,克劳岱尔气愤地说:“我真想把它们砸掉!”又有一次,当罗丹陶醉于《吻》中克劳岱尔美丽的脊背时,克劳岱尔悲哀地想:“他热爱雕塑中的肌体多于热爱我的。”

克劳岱尔不仅仅是罗丹的学生、模特和情人,而且也是一位天资聪颖的雕塑家。她博学多才,没有传统的偏见,雕塑的作品不落俗套,艺术才能丝毫不让须眉,是罗丹的学生中最有前途的雕塑家之一。她雕塑的罗丹的头像就是一件杰作。在这里,罗丹的特征和性格都被有力地刻划出来了:“强有力的额头、寻索的鼻子、稚趣而坚定的目光”。她认识他比任何人都更深。在这座雕像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她对罗丹如痴如醉的爱。克劳岱尔似乎就为了塑出这一件优秀的作品而献出了一生,就为了爱而且歌颂这一个情人而烧毁了自己。

克劳岱尔追随罗丹整整15年,给过罗丹无数的创作灵感。而最终,他们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作为一个美丽的女艺术家,克劳岱尔有一颗完整专一的心,要求绝对,而这种绝对是罗丹无法给予她的。他们之间还有罗斯,她曾坚强地和罗丹分担过穷困、忍耐和遥远的希望,罗丹无法抛弃她。于罗丹来说,罗斯是一泓温柔沉静的潭水,而克劳岱尔则是一条急湍奔腾的小河;罗斯是值得信赖的女人,而克劳岱尔则是值得珍爱的女人;罗斯给他温和无言的等待,而克劳岱尔则给他无尽的激情和灵感。在这二者之间,罗丹无法做出取舍的选择。敏感而自尊的克劳岱尔终于选择了离去,而罗丹也坠入痛苦的深渊。

与罗丹分手后,克劳岱尔隐居到巴黎塞纳河中央圣路易岛的一所古屋里去,初期她还在继续雕刻,但过了不久,这一个热烈而敏感的心灵就完全崩溃了,她把手边的作品全部捣毁,陷入神经错乱的状态。1913年被送入疯人院,1943年死于疯人院。克劳岱尔的变故给罗丹以巨大的打击,她的死更是使老年的罗丹变得沉郁。

这两位雕塑天才的爱情是一场悲剧,然而这段爱情留给后人的却是永恒的青春的雕像。

在罗丹的工作室里,有一座法国政论家亨利·罗歇福尔的胸像。他突出的头额像是一个好斗的、常和同伴打架的孩子的额头,火焰似的头发好像发出起义的信号,因讥笑而弯着的嘴,愤怒的须,表现出一种不断的反抗,人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副暴动者的面孔。罗丹认为批评和战斗的精神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赞美的形象。这个形象反映出19世纪70年代一大批法国人的精神状态。

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对法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这次起义很快就被残酷地镇压了,然而它为反抗暴政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却给欧洲乃至世界的无产阶级的革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罗丹一向不太关心政治,也不懂巴黎公社革命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然而,当1883年他重新遇到刚刚被大赦从英国回来的老友达鲁时,他深深地为达鲁那因革命和流亡而饱含忧患的面孔所打动了。

达鲁是罗丹在工艺美术学校的同学,同罗丹一样,是位天才的优秀雕塑家,他也曾和罗丹一样,为开创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不为官派艺术所接受,他们同当时的印象派画家们一起经历贫困但仍不屈不挠地进行抗争。1871年,达鲁积极地投身于如火如荼又悲壮惨烈的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他被判处流亡,饱经沧桑与苦难。

罗丹激动地为达鲁塑了一个胸像,胸像是以裸露的上身、倔强地昂扬起的脖子的形象来展现达鲁悲愤与忧患的气质的。雕像上有高傲的挑战似的面孔、郊区瘦弱儿童露出青筋的脖子、手工艺人凌乱的胡须、紧皱的眉头和当年巴黎公社社员的粗眉毛及深隐憔悴却充满力量的眼。这是一个饱经沧桑而又高贵的头颅,它充分显露了革命者高傲的不屈的品质。

这个完美地体现了人物性格特征的作品,因其对象是流亡的革命者而遭至官方严厉的批判与无端的攻击。他被诬为“红色政治的工具”,一度受到当局的监视。

后来达鲁因投机而成了官方所宠爱的雕塑家,成了罗丹的对立派。然而,罗丹在其《艺术论》中还是评价达鲁是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许多雕像有着壮丽的图案意味,这使得他这些作品能和17世纪最美的作品放在一起。如果他没有贪图官位的弱点,那么他所做的,也许都是些杰作。”

罗丹认为,同时做两种事业,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不可能的。费尽心力地去拉拢有利益的关系,以及想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艺术是无补于事的。艺术需要虔诚,需要专注。执著、专注、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追求探索,这也许就是罗丹成为一代雕塑大师的原因。

思想的体现

1880年,罗丹在夏庞蒂埃夫人的沙龙里,认识了维克多·雨果。他在法国,不仅是一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而且是一位政界领袖。他为了抗议第二帝国的拿破仑三世,流亡到格思西岛。他是反对第二帝国的精神领袖,也是共和体制的象征。他在许多法国人的心目中,已经被神化了。

当年,当罗丹远远地看到这位老人时,被他那丰满的嘴唇、充满激情的双眼和那布满皱纹的面容迷住了,他欣喜地想着:“这是一个多么值得雕塑的脑袋啊!”

1883年春天,在亲友的劝说下,雨果同意给他雕塑头像。一个叫维林的平庸的雕塑家接受了这个任务。雨果每天都要一动不动地坐上几个小时,为了塑这个头像,他整整坐了8次,害得这位83岁的老人腰酸背痛,头昏眼花,他发誓不再搞塑像了。当罗丹畏怯地表示给他做塑像时,雨果皱起眉头说:“我不能阻止你的工作,但是我告诉你,叫我再一动不动地坐着可不行!你不能干涉我的行动,你要怎么处理都可以。”同时,他还提出,工具和粘土也不能弄到屋里来,以免影响他的工作。这些要求,对已经塑过他头像的罗丹来说,是不困难的。于是他痛快地允诺了。

工作开始后,罗丹每天都要到雨果家里来。雨果或在书房伏案写作,或在花园散步,或在客厅会客,罗丹都在一边默默地细心观察,或用铅笔从不同角度画下多幅草图,并试着将雨果的形象牢记心中,然后赶快跑到放着粘土和工具的凉台上,把刚才一刹那得到的印象、感受,固定在黏土上。但是,往往有这种情况,他一走开,印象便模糊了。他不得不又回到雨果身边,再次观察。就这样,来回往返了不知多少次。

凭着训练有素的默记能力,凭着艺术家的敏锐眼光和对雨果的崇敬,罗丹终于完成了《雨果》胸像的雕塑任务。《雨果》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思索着,好像在吟哦一首诗歌。他双眉紧皱,头发如同白色的火焰。他双肩耸起,前胸凹陷,肌肉起伏,那茂密的大胡子,突出了充沛的生命力。

当胸像送给雨果过目时,老人看看胸像,再望望镜中的自己,不禁向罗丹投以惊异的目光。他为罗丹特殊的塑造方式,为他这样直率的雕塑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深深感动。

罗丹用了两年时间,雕塑成雨果的海边坐像。可是,巴黎市政府没有接受,说这尊坐像与雨果墓的宏伟建筑不相称,不协调。

罗丹出于对伟大诗人雨果的崇敬,又以1882年所做的胸像为基础,创作了雨果的立像,可是仍没有结果。

罗丹没有因为官方拒绝而停止工作,为了完成《雨果》雕塑,他又创作了十几个变体稿,简直成了《雨果》的系列雕塑集成。

1888年,罗丹和莫奈联合举行艺术展。雨果的各种雕像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这次联展获得了很大成功,罗丹第一次获得了荣誉勋章。

1890年,罗丹获得荣誉勋章。

1900年,罗丹个人展览会又获得了好评,《雨果》塑像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赞扬。

但后来,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巴黎市政府将《雨果》的坐像安置在卢森堡博物馆里,并为此举行了盛大的揭幕典礼。

《巴尔扎克》——美学原理的集中体现

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他雕塑该协会创始人巴尔扎克的雕像纪念碑。早在1883年,巴尔扎克逝世33周年纪念时,法国文学家协会就提出了要为他建立纪念碑。最早承担这个任务的是一位学院派老雕刻家夏彼。可惜纪念碑尚未完成,夏彼就去世了。1891年文学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左拉建议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当代最优秀的雕塑家罗丹。左拉一向支持勇于创新的艺术家,过去他曾为遭受排斥和打击的印象派画家大声疾呼,如今他也深刻理解罗丹雕塑的生命力。虽然文学家协会内部有人反对左拉的提名,但是投票表决的结果,罗丹还是中选了。

罗丹十分激动地接受了为巴尔扎克雕塑纪念碑的任务,并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

经过7年的努力,《巴尔扎克》纪念碑终于完成了。

同类推荐
  • 民国红伶往事

    民国红伶往事

    说是风流往事,然而更多的,只是红颜已逝的悲悯感怀,与不再纯净的现世现实所给予我们对于民国那质朴爱情的憧憬。佳人的爱情,沉淀于乱世。乱戢,收藏着佳人的泪与心情。看她们过往曾经的故事,就像在听一首老歌,品一杯好洒。眼前不自觉的掠过旧上海的歌舞升平,老北京的朴素大气。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画着精致的妆容,慢条斯理的走卜民国的舞台。浅浅一笑,便笑得民国惊了天地,满眼满心,都是温柔的欢喜。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毕加索(名人传记丛书)

    毕加索(名人传记丛书)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小城,自幼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本书客观讲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展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热门推荐
  • 15天爱情

    15天爱情

    谎言中的爱情,究竟你爱的是他还是那份悸动?
  • 那个女孩我来疼

    那个女孩我来疼

    “何俊凯,世界上还有比你更坏的人吗?”夏蔷薇梨花带雨的捶打着何俊凯的胸口,任凭夏蔷薇捶打,可还是不禁安慰起夏蔷薇“蔷薇,刚刚在食堂倩倩和佳敏她们不是故意的,她们只是不小心才会那样的。”夏蔷薇大吼“我不想听!如果那件事是故意的,那么谭佳敏呢,谭佳敏和安倩倩明显就是再给我难堪”说罢,又大哭了起来,何俊凯从来没有看到夏蔷薇这么的哭过,于是便将夏蔷薇给抱入怀里,夏蔷薇顺势便冲着何俊凯的手咬了一口,何俊凯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紧紧的抱住了夏蔷薇,这一幕,正好被安倩倩全部目睹了,安倩倩伤心不已,心中暗想,一定要好好报复夏蔷薇,却不想,会让何俊凯离她越来越远……
  • 再见我们的明天

    再见我们的明天

    她死了,他悲痛欲绝,她却还是爱着他,不知何时她才会死心..
  • 霸少来袭之萌妻不乖

    霸少来袭之萌妻不乖

    秦馨,秀色空绝世,馨香尽谁传。她惊鸿一舞,令他倾覆永生柔情。郝嘉舒,傲骨无人敌,清冷世无双。他行云流水般一曲,亦令她尽失芳心。本是青梅竹马,却因为一场意外车祸,两心相隔。为此她自责五年,自闭五年,他心殇五年,逃避五年。再次相遇,她是披着国外交流生光环的菜鸟校花一只再次相遇,他是隐去明星光环的高富帅代课教师一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那年的故事

    我们,那年的故事

    本文记叙了我们的普通的,并无曲折青春故事,也是对我六年的自传体。
  • 盗墓贼的笔记

    盗墓贼的笔记

    一次小学的春游,将我卷进盗墓的深渊,家中地板下的笔记,又将带领我们,带到怎样的地方?
  • TFBOYS之怎么放手了

    TFBOYS之怎么放手了

    此文分三卷,三段故事,里面可能会有连接,所以请认真观看。此文的第一卷男主有EXO成员,但并无恶意。此文自创,如有雷同,咱俩有缘。
  • 都市无敌仙医

    都市无敌仙医

    一代修真天才叶天,不小心传送到了美女如云的地球。地球迎来了混世小魔王叶天,这可让其他装逼的家伙怎么混?一双铁拳打爆一切!一爽到底,绝无虚言。
  • 政府权能场域论

    政府权能场域论

    政府权能场域是政府存在和政府权能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政府权能获取与 维系的条件和前提,是引起政府权能运动的力量。研究政府权能场域是为了说明政府、政府权能与其所依存的场域基础之间的关联性。本书围绕政府权能及其与所依存的场域基础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政府权能场域的构成要素、型塑过程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当下中国政府权能及其运行所依存的场域问题。
  • 网王之音之旋律

    网王之音之旋律

    她是万众瞩目的音乐公主,他是贵族学院冰帝的小提琴天才。他们出色的音乐天赋,注定了,是音乐的金童玉女。但,其中,又有多少的腥风血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