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5100000030

第30章 华南汉族史(9)

南宋末年,入闽聚居在汀州的汉族,开始进行第二次迁徙,他们迁徙的方向一是广东梅州诸县,二是广东潮州。

迁入梅州的主要是客家人。光绪《嘉应州志》卷三二《谈梅》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84年),文信国(文天祥)引兵出江西,沿途招集义兵,所至响应,相传梅民之从者极众(父老流传,松口卓姓有八百人勤王,败后只存卓瑞一人)。至兵败后所余遗孑只杨、古、卜三姓,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今宁化县)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宁化石壁乡人。”迁入梅州的客家人主要是为避元军兵乱而从汀州迁的客家人。《五华魏氏族谱》说,魏氏入粤是为了避兵,“元主起兵二十余万,从建昌而来。杀戮人民,在此经过,是谁敢当?我祖兄弟,惊恐流涕,商议只得移别处逃生”。《兴宁黄陂曾氏族谱》载曾氏“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据李绍云《岭东地理与客家文化》一书统计,宋末移入梅州的客家人,约有1686户,共6989人。故杨恭恒据客家各姓宗谱云,客人来梅州,“多在宋末元初。由汀来者十之八,由赣来者十之二”。

迁入潮州的主要是被称为“闽人”的福建人。福建本来就“土地迫狭,生籍繁夥,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是南宋人稠地狭最严重的地方,故入粤汉族往往多从福州、泉州和兴化军顺着海岸地带从闽入粤,即进入广东潮州地区。据史所载迁入潮州的闽人为数甚多,南宋大臣王大宝的祖先、潮阳程氏、海阳林氏、后来由潮迁闽的郑成功的祖先,均迁自福建。乾隆《潮州府志·宦迹》载游宦留居潮州的10人中有9人是闽人。由于闽人甚多,南宋时潮州“有广南、福建之语……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州,属福建)、潮之分”。这些入粤居潮州的闽人遂形成广东的福佬人(潮汕人)族群。

宋元之时,迁入华南汉族的发展虽然表现在数量上仍然很突出,是北方中原汉族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迁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迁入华南的汉族内部发生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即华南大地滚滚而来的汉族移民,与秦汉至隋唐迁入华南的汉族会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迁徙源流、迁入时间以及吸收华南少数民族土着族群语言文化不同等情况下,至宋元时初步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族群,主要有分布在广东、广西南部的广府人;分布在福建、广东梅州、广西部分地区的客家人;分布在广东潮汕地区及雷州半岛和海南的福佬人;分布在广西的平话人;分布在福建福州一带的福州人;分布在福建泉州、漳州一带的闽南人;分布在福建莆田、仙游一带的兴化人;分布在福建建瓯、建阳一带的闽北人;分布在福建沙溪流域的永安人;分布在两广江河上的疍家人等十余个各具语言文化特点的族群,从而基本上构成了华南汉族族群体系。与隋唐前迁入华南的发展情况相比,宋元时华南汉族在历史的风雨中,在文化的互动中,在民族的涵化中其民族内部发生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从而形成了各具不同文化人类学特点的族群,这是一种质的发展。

六、明清汉族向华南的迁徙和发展

中国自元以后,统一已成为中国历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崛起的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清兵入关历时278年。清兵入关后统一全国,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清朝,至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皇帝被废,历时268年。明、清两朝共历544年。

众所周知,汉族自秦汉形成以来虽历经国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但是在中华这一块大部分土地相对封闭独立的大地上,以其高于其他民族文明程度的涵化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与此同时,以宋元为界,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等族入主中原后先后基本上被汉化,南方的蛮、俚、僚不是部分被汉化,就是开始或基本上演化成为壮、侗、水、毛南、仫佬、黎、布依等民族,到明清之时,就华南来说,民族格局基本稳定,除汉族外,华南的少数民族,包括土着和迁入在内的有壮、侗、水、毛南、仫佬、彝、瑶、苗、京、黎、畲、回、满,以及台湾的高山族等。这是一方面的背景情况。

另一方面,宋元以后,汉族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同化其他少数民族以及人口的增长上,还表现在民族意识的增长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北伐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强烈地表示了汉族的自我存在和民族光复的决心,反映出汉民族的民族意识的增长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清朝时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汉族对处于统治地位的满族产生巨大的涵化,再一次显示了汉族巨大的涵化力。正由于汉族具有巨大的涵化力,所以迁入华南的汉族,自两宋以来,如前所述,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迁徙源流、迁入时间,以及吸收华南土着族群语言文化之不同,开始形成为不同的族群。

就是在国家长期统一,民族相对稳定,华南汉族族群开始形成的历史大背景下,明、清两朝中原及岭北的汉族虽然仍有迁入,但已成减弱之势。重要的是已迁入华南的汉族在华南开始或继续进行第二次迁徙,这次迁徙是在华南地区内进行的。华南汉族就是在这种第二次迁徙中完成了新的滚动发展。

(一)汉族迁入华南的浪潮虽然逐渐减弱,但仍连绵不断

明朝之时,迁入华南的汉族以军籍移民稍具规模。明初实行卫所制:卫下设千户所,千户所之下设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千户所1120人。卫统率5个千户所,共5600人,“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据统计,明初在广东设了广州左卫、右卫、前卫、后卫,以及南海、清远、惠州、肇庆、潮州、碣石、广海、神电、雷州、廉州、海南15卫和100余千户所。在广西设了桂林左卫、右卫、中卫,以及南宁、柳州、南丹、庆远、浔州等8卫和20余千户所。在福建设了建宁左卫、右卫、廷平、邵武、汀州5卫和5千户所。这些卫所驻军一般是七分守城、三分屯田,如广东各卫所共有旗军125440名,其中守城81984名,屯田43456名。而广西洪武年间黄册统计人口仅140余万。卫所军士和家属在内不过10万人,其中桂林3万和家属约有5万人,与当时桂林土着的人数差不多。这些卫所驻军“子孙世袭”,世袭为屯兵,于是这5万人的军籍移民成了当地最大的移民集团,加上柳州卫的军籍移民,他们后来形成了广西汉族桂柳人的核心。与此同时,明洪武年间前后发往南宁卫的驻军就有20146名,也“子孙世及”,与北宋狄青镇压侬智高起义后屯守南宁的军籍移民一起,后来形成了广西汉族平话人的核心。此外,明时,广西壮瑶人民先后发动了八寨起义、古田起义、大藤峡起义,朝廷调各省大军围剿镇压。事后留军戍守,如明“永乐初,调湖广、贵州军征广西蛮,遂留戍其地。留楚军万人,分戍桂林、柳州、平乐诸邑。其戍守梧州,则粤东军,原以万数”。

明代屯田是汉族迁入华南的主要形式。以广西为例,据《明实录》的记载:

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壬子。诏“今后犯罪当谪两广充军者,俱发临濠屯田”。

洪武九年(1376年)三月癸来。广西贺州屯军陈华四等作乱,桂林卫指挥姜旺率击斩之,俘其众千余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甲辰。置广西迁江县屯田千户所。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四月乙丑。广西布政使司言:“新设南丹、奉议、庆远三卫及富川千户所,岁用军饷二十余万石,有司所征不足以给。”上命,俱屯田。既而奉议卫奏:“本卫地控蛮峒,若俱出屯种,设有缓急,卒难调用,宜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田为便。”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七月己巳。遣中使至桂林等府,市牛给南丹、奉议等卫屯田军士。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甲子。广西总兵官镇远侯顾兴(祖)奏:“臣奉命率广西、湖广、贵州(兵),剿捕蛮寇。势已平,还军驻桂林。今农事方兴,请止留贵州兵二千、湖广兵一千守备,余遣归屯种。”从之。

宣德十年(1435年)二月丙午。广西都指挥佥事田真言:“洪武间,各卫军事屯田十分之七。近年征差逃故者多,遂将余丁老幼足之;且余丁递年供应正军,复令屯田,实为重困。乞将老幼如例屯,余丁优免。”事下行在户部复奏。从之。

两广如此,台湾亦然。从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到郑成功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的38年中,入台的汉族移民在赤嵌附近就形成了一个约有2.5万名壮丁的移民区,据估算当时全岛有汉族移民4.5万~5.7万人。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从当时占据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汉族移民已遍及全岛。陈碧笙在《台湾地方史》中云:

荷兰殖民者在1622~1624年侵入台湾时,在萧垄看见有“两三个或五六个汉人住在部落中,以米盐供应土人”,继又发现“在从来不知道的河川中,有汉人伪装捕鱼,煽动土人反抗(东印度)公司”,他们又听说“台湾有很多汉人与当地妇女成婚”,“萧垄有土人懂得汉语”,在东南部的卑南觅各村也有“汉人与土人交易并进行煽动”。1626年前后,西班牙殖民者也在鸡笼发现有汉人在那里收购硫磺,在淡水有汉人与土人交易,等等。

明末清初,汉族入台更甚。明亡后避难入台的明宿儒沈文开云:“土番种类各异,有土产者,有自海舶漂来者,及宋时零丁洋之败遁亡至此者。聚众以居,男女婚配,故番语处处不同。”所以我们从台湾和福建的族谱中可以看到福建各县有陈、林、王、李、黄、蔡等20多姓移民在明末清初入台,仅南靖县就有萧、黄、庄、简、吴、张6姓。曾参加过鲁王领导的抗清斗争的黄宗羲在《赐姓始末》中记载崇祯年间(1628~1644年)熊文灿抚闽时值大旱,“乃招饥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土为田”。于是漳、泉之人前往台南安平镇者,“赴之如归市”。郑成功收复台湾,从1662~1683年的21年中,入台的汉族移民约有6万人,其中郑成功的军队有3万~4万人,其他汉族移民有2万~3万人。这样,康熙二十三年时(1684年)入台的汉族总数有10万~12万人。此后,汉族入台仍连绵不断。据统计,清朝台湾人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为666040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为912920人,嘉庆一十六年(1811年)为1901833人,在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口增加了1.8倍多。扣除台湾土着族群,入台汉族大约有五六十万人。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时,台湾包括高山族在内人口达250万人了。

此外,海南的汉族移民也有较大的增长,据嘉靖《广东通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统计,共有68522户,298030人,比元初有了成倍的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应是入琼的汉族移民。故而明代的海南出现了“习礼义之教,有华夏之风”的气象。

同类推荐
  • 再世潘安

    再世潘安

    你说潘安只是个花瓶,给我站住,咱们好好聊聊!
  • 现代高手闯东汉

    现代高手闯东汉

    主角倒霉的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可是等待他的却是家破人亡,连未婚妻也和他退婚了,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究竟是谁和主角过不去。主角毕竟是现代的精英,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当主角登上最高点后,发现一个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
  • 一品谋臣

    一品谋臣

    有些人,注定难以平凡。秦泽,曾经靠着心狠手辣而站在了人生顶峰的商业巨子,无意间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一个被逐出家门的落魄少爷,本想安于天命,做个安逸书生,却在命运的驱使下,辗转进了宿命的轨迹之中。男儿问天,天不应,横刀立马,向天行。披荆斩棘,百战死,怒魂依旧,啸苍穹。小九起点第一本书,喜欢的大爷们,多多支持啊。\(^o^)/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 汉皇传

    汉皇传

    叫一声爹娘双膝跪,喊一声哥哥斥苍穹,跪不能对双亲尽孝,悔不能弥补对兄长的伤害。没有负天下人,却负了亲人。这是一段可悲可叹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少年为救天下黎民而付出毕生心血的少年,少年一路走来又会经历何种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挫折呢,又会经历怎样的爱恨情仇故事。故事将从这里开始为您拉开序幕
热门推荐
  • 流乌村奇遇

    流乌村奇遇

    如果你有一次人生重来的机会,你会有怎样不一样的选择?如果能让你重见一次你再也见不到的人,你会想见谁?是谁?在时间的洪流中拔云弄雨?是谁?在逆行的空间里斗转乾坤?那个背后的神秘人到底是谁?眼前的一次到底是真实,还是梦境?肖晓只想寻找答案。。。。
  • 满回塘

    满回塘

    仓库的门被寒风吹得“嘎吱——嘎吱——”响,“我就是宙斯的新生。”一个柔弱又平淡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转过身,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你要是,早点回来不就好了。”
  • 美杜莎的眼泪:曼陀罗花的哭泣

    美杜莎的眼泪:曼陀罗花的哭泣

    雅典娜张开薄唇,华丽的声音响彻宫殿:“不再贞洁的美杜莎啊,你要为你美丽的眼眸付出代价,你的长发将变成毒蛇,任何人看见你的眼睛都将成为一尊石像,期限是永远……”你爱她全世界在盛夏飘着雪,心里爬着蝎,暮光泣着血。我望着你背影狂饮鸩迷恋,从神话中醒来,遗失桂冠和爱,任时光荏苒,等忘川风干,我的美被禁锢。荆棘般的嫉妒,蛇舞在发际,爱自有倨傲的王者,沉迷的愚者输赢的规则。我能怎样呢,我能怎样呢。——《美杜莎》
  • 中国最好的小小说

    中国最好的小小说

    不可不读的“短经典”,魅力无限的“微阅读”,遴选国内外顶尖级小小说作家不可不读的百篇代表作,国内经典微阅读一网打尽!所收作品,由国内顶尖级小小说作家授权供稿。他们是中国小小说历届金麻雀奖获得者的代表作。其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意林》《格言》等名刊刊载;他们的作品构成了“漓江版”、“长江文艺版”、“花城版”等重要年选版本的支柱性作品;几乎年年被各省、市“中考”、“高考”试卷选为阅读题或作为作文素材,并被译介到美国、俄国、日本、法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 葬世记

    葬世记

    伸手翻转天地日月,一念覆灭万千星辰,弹指间翻江倒海,山河破碎……一名从大荒中走出的少年,一段热血翻腾的传奇之旅,一个叱咤星河,笑傲诸天的传说!
  • 降临之初

    降临之初

    星空消失了,太阳系进入黑暗世界。这不是末世,是人类新的开始。靠着网络和种田技术,小公司征服大世界。新文求点评,推荐!龙根
  • 凤起云澜

    凤起云澜

    她是天界十二上神最宠爱的幼子,跌落下界,惊扰六界君子心。他是魔界继承人天赋最高的皇子,误入情劫,三千溺水取一瓢。他霸道强势,她清冷倔强,势不两立的两界,水火不容的二人,一见倾城再见倾心。风火獠烟乱世情,盼君卸甲旧人归。
  • 戏龙记之完全古代

    戏龙记之完全古代

    一个美丽狡黠的女主多多,一个傲慢自负的龙大将军,一个誓与爹爹做情敌的阿璧,一个温文尔雅的美人师父,一个柔情似水的悦悦宝贝,一个阴沉霸道的真龙天子,一个虎落平川的狐狸商融,一个正经八百的东方掌门……还有什么?慢慢看就知道了!
  • 写灵人

    写灵人

    那是我做过最长的梦,我不肯醒来,不肯相信,我绝望,我彷徨,你依旧只字未提,我发狂,我痴癫,不过想听你说那一句话,我要你承认,我要你服输,我不要你成全
  • 此情须问天

    此情须问天

    故事的发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那场灾难性的大洪水。仿佛有着特殊的天人感应,一代伟人的离世、震惊中外的大地震等交织而至。作者以此为起点,勾勒小说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循序推进,层层展开,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生活是没有布景的舞台。小说主人公、童年时代的陈玉栋和黎珩为躲避那场罕见的水灾,偶然相遇,一场动人心扉、让人心痛、催人泪下的人生活剧由此拉开帷幕。主人公以及和他们相关的人物故事渐次登台。这些故事,或平淡,或跌宕,或伤感,或无奈,无不让人感同身受而引发心灵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