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沙弥突然心血来潮,想到郊外走走。他远眺普陀山的最高峰,心想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感应奇迹很多,在那最高的山峰说不定有道场或修行人呢。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就往普陀山最高峰而去,一路上蔓草丛生,荆棘遍布,小沙弥不畏艰难地爬上最高的佛顶山。想不到佛顶山是一片广大的平原。他站在山顶上往下一看,普陀山一览无遗,于是非常高兴地四处走走,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在此修行,可是走了许久竟未发现一个修行的人。正在失望之余,忽然在地上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还刻了四个大字写着“慧济禅寺”。
小沙弥对“慧济禅寺”四字似乎感到有点印象,也感到特别的亲切,心想:“这山峰以前有人来过,并建过道场,不然怎会留下此石碑呢?前人既然能在山峰寺庙,那我也能在此建寺庙,好让想静修的人有个道场,可以静心用功,就这样决定了。”小沙弥抱着充满自信的心情回到山下,向师父说:“师父!在普陀山最高的山顶上,还有一片平地,以前好像建过道场,弟子发愿想去那里建一个道场,不知师父的意见如何?”
师父听到小沙弥说想在佛顶山辟建道场,大吃一惊:“什么!你年纪轻轻就想到佛顶山建道场,你有没有弄错?你要知道,光是搬木材上山就是一大难题了,更何况是在那里建造寺庙!你真是太天真了,也太不自量力了。要建自己去建吧!”
小沙弥说:“弟子已经发愿了,如果师父不帮忙,那弟子只好自己去建了。”
师父听了又说:“你以为建道场就像砌积木吗?你静静地去想想吧,真是乳臭未干的小孩,我不想再听了。”
许多师兄知道小沙弥年纪轻轻就想建道场,于是都来劝说:“小师弟!算了吧!修行就修行还发什么愿,真是自找苦吃,赶快打消念头吧!”
可是小沙弥并不这么想,他想既然大家都看不起我,那我就做给大家看吧!于是拜别了师父,走向大殿跪在观世音菩萨圣像前,虔诚默祷说:“观世音菩萨!弟子发愿要兴建道场,希望菩萨保佑弟子,使弟子完成誓愿。”
俗语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但是小沙弥发愿要在佛顶山兴建道场,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小沙弥左思右想:“要兴建道场,首先就要去化缘,因为有钱才能买建材、请工人。”于是小沙弥满怀信心的走向人多的闹市,有时候一家一家地化缘,有时候就站在市场门口,可是所得到的钱太少了,晚上睡在破庙里,有时候几天也化不到一块钱,还要遭人白眼及冷嘲热讽,有时候好几天才得到一些冷饭剩菜。不知不觉中三年时间过去了,庄严灵巧的小沙弥仍然每天在大街小巷敲着木鱼,挨家挨户化缘,他尝尽人间的冷暖岁月,头发未剪,衣服破旧,乍看之下很像一位又脏又穷的小乞丐,人见人怕更化不到钱了。
有一天,他伤心流泪地走到河边,看到潺潺的流水,想起悠悠的岁月,三年换来的是理想的破碎,于是悲从中来,在河边号啕大哭,心想兴建道场原来只是美梦一场空,他已没有信心再走下去了。就在此时,他突然灵机一动,看看被他敲了三年的木鱼,早已斑驳不堪了,不如把它放入河里,求菩萨保佑,看木鱼漂流何处,他就在那里化缘,不再漫无目标地化缘了。于是他就把木鱼放入河里,他也跟着木鱼跑,奇迹竟然出现了,木鱼流到某处就停在那里打转不再流下去了。小沙弥心想,这里一定有大护法吧!否则木鱼怎会在此打转呢?于是就赶快把木鱼捞起来,可是当他捞起木鱼后,才看到这里根本看不到什么大户人家,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一大片的树林,小沙弥心想木鱼既然漂流到这里停下来,那就在这里敲木鱼吧!
于是小沙弥在河边就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一心念着菩萨圣号,手中敲着木鱼,三天三夜也看不到半个人影。正在心疲力尽时,有一富贵人家离河边一里路,家中的老夫人卧病在床已有数年光阴了,虽然儿子在朝为官,也聘请各地名医前来医治,服尽名贵中药,仍然毫无起色,但是连续三天来都听到远处传来的木鱼声,使她忘记了痛苦,更感到清凉愉快。于是老夫人唤来仆人,并对仆人说:“你们赶快去找那位敲木鱼的人,我想我的病体只有那位敲木鱼的人才能治好。”
仆人听老夫人的指示,循着细微的木鱼声寻去,终于在河边看到小沙弥,并对小沙弥说:“老夫人有请,请您跟我走一趟。”小沙弥三天三夜没吃东西,连一点气也没有,仆人于是扶着小沙弥走路。
“回禀老夫人,这位就是敲木鱼的人,他已三年没理发,三年没换衣,三年没鞋穿,三天没吃饭了。”仆人向老夫人禀告说。
“真可怜啊!快吩咐下去,立即准备斋饭、僧衣、罗汉鞋,并请来剃头师,快先替小师父安顿吃穿的问题再说吧!”老夫人指示仆人赶快去办。
一会儿时间,小沙弥又恢复了原来清净庄严的模样。老夫人看小师父容焕发的样子,心里也舒服了一些,于是对小师父说:“你怎会落到这般凄惨呢?”
小沙弥就把发愿兴建道场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老夫人听。老夫人听完之后,感慨地说:“真是观世音菩萨感应呀!想不到我花那么多钱,请来各地名医,服尽名贵中药都不能治好的病,但自从听了您敲的木鱼声之后,身体的疾病然不治而愈了,这真是不可思议呀!这样子好了,你明天起不用再化缘了,兴建道场的事,由我来为你处理了。”老夫人讲完,即刻吩咐仆人去请回在朝为官的儿子,叫他赶快去普陀山的最高峰兴建道场。
老夫人在朝为官的儿子,知道菩萨的感应事迹也很高兴,立即命令人上山兴建道场。后来,普陀山的最高峰佛顶山的慧济禅寺,就这样兴建完成了。
感悟
俗语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人有恶愿,天必毁之。”佛家认为,一个人若能长期发善愿,利益众生,则福报无可限量。因为上天以慈悲为怀,对众生的仁爱是无微不至的,所以,只要坚定为善,不但能够得到天助,也能得到人助,最后善愿也一定会如愿。
佛学常识东方三圣、西方三圣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这个位于东方的净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净土”乐园。药师佛曾立下十二大愿,要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解脱苦厄。药师佛除与释迦佛、弥陀佛在大雄宝殿共同享用人间香火外,还有自己的“药师殿”、“药王殿”(与中国道教的药王庙是两码事),殿内正中为药师佛,两旁是他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钵,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经上讲,这里无任何悲痛和苦恼,居民们可以尽情享受诸种快乐,所以叫“极乐”。阿弥陀佛又被称作接引佛,他的左右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阿弥陀三尊”,又叫“西方三圣”。
佛禅故事悟道之本
从前,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可为什么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遵照指示去做,没多久,跑回来说道:“我把盐块装进葫芦,可它老不化;葫芦口太小了,伸进筷子也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过葫芦倒掉了一些水,然后只摇晃几下,盐块就溶化了。
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不解地问:“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仍耐心地解释说:“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崩断,弦太松不出声音。时刻保持着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