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600000044

第44章 格义和六家七宗(2)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

夫以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岂曰文言之能辨哉?然不能杜默,聊复厝言以拟之。

试论之曰:《摩诃衍论》云:诸法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中论》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

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是以寢疾有不真之谈,《超日》有即虚之称。然则三藏殊文,统之者一也。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曰:无异也。此经直辩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则有无称异,其致一也。

故童子叹曰:“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璎珞经》云:转法轮者,亦非有转,亦非无转,是谓转无所转。此乃众经之微言也。何者?谓物无耶,则邪见非惑;谓物有耶,则常见为得。以物非无,故邪见为惑;以物非有,故见不得。然则非有非无者,信真谛之谈也。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无。《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寻理即其然矣。

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故《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寻此有无之言,岂直反论而已哉?若应有即是有,不应言无;若应无即是无,不应言有。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辨非有。此事一称二,其文有似不同,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

然则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何则?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既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是以《成具》立强名之文,园林托指马之况。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肇论校释》,32—60页)元康《肇论疏序》:

“或六家七宗,爰延十二”者,江南本皆云“六宗七宗”,今寻记传,是“六家七宗”也。梁朝释宝唱,作《续法论》一百六十卷云,宋庄严寺释昙济作《六家七宗论》。论有六家,分成七宗。第一本无宗,第二本无异宗(晓月《肇论序注》作“本无玄妙宗”),第三即色宗,第四识含宗,第五幻化宗,第六心无宗,第七缘会宗。本有六家,第一家分为二宗,故成七宗也。言“十二”者,《续法论》文云,下定林寺释僧镜作《实相六家论》,先设客问二谛一体,然后引六家义答之。第一家,以理实无有为空,凡夫谓有为有。空则真谛,有则俗谛。第二家,以色性是空为空,色体是有为有。第三家,以离缘无心为空,合缘有心为有。第四家,以心从缘生为空,离缘别有心体为有。第五家,以邪见所计心空为空,不空因缘所生之心为有。第六家,以色色所依之物实空为空,世流布中假名为有。前有六家,后有六家,合为十二家也。故曰“爰延十二”也。

(《大正藏》卷四五,163页)元康《肇论疏》卷上《不真空论》: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下,第二破晋朝支道林即色游玄义也。今寻林法师《即色论》无有此语。然《林法师集》别有《妙观章》云:“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色,虽色而空。”今之所引,正此引文也。“夫言色者,但当色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者,此犹是林法师语意也。若当色自是色,可名有色;若待缘色成果色者,是则色非定色也。此直悟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者,正破也……此林法师但知言色非自色,因缘而成,而不知色本是空,犹存假有也。

(《大正藏》卷四五,171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九章:

六家七宗,盖均中国人士对于性空本无之解释也。道安以静寂说真际。法深、法汰偏于虚豁之谈。其次四宗之分驰,悉在辨别心色之空无。即色言色不自色,识含以三界为大梦,幻化谓世谛诸法皆空。三者之空,均在色也。而支公力主凝神,于法开言位登十地,道壹谓心神犹真。三者之空,皆不在心神也。与此三相反,则有心无义。言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乃空心不空境之说也。至若缘会宗既引灭坏色相之言,似亦重色空。综上所说,《般若》各家,可分三派。第一为二本无,释本体之空无。第二为即色、识含、幻化以至缘会四者,悉主色无。而以支道林为最有名。第三为支愍度,则立心无。此盖恰相当于《不真空论》所诃之三家。观于此,而肇公破异计仅限三数,岂无故哉?

同类推荐
  • 人性奇学

    人性奇学

    孔子曾经说:“我们常常去复习自己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有自己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抱怨自己不得志,这不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做法吗?”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热门推荐
  • 皇室冷公主玩转校园

    皇室冷公主玩转校园

    那是盛开在黑夜的夺命之花【她靠近男人耳边,声音冷漠:“我对将死之人一般都很客气”话落,男人瞪大了眼睛,缓缓倒下,心窝插着一把匕首】那是集危险与绝艳一体的罂粟之花【他勾起冷笑,眼神孤傲:“你算什么东西?掂量过自己几斤几两么?”】而当她遇到他,一场校园逐爱行动就此疯狂展开。待她突破层层桎梏登上女皇宝座时,却遭来两人关系的破灭【“你,相信我吗?”她的视线定定地胶在他身上,乞求着一丝残存的爱。卑微如此却只换来他无情的冷笑:“证据确凿,你还想让我怎么相信你?我们之间,结束吧!”他残忍地抛弃曾经,长扬而去。而她站在原地,一意孤行等他回来】一场记忆倒转轮回,纠葛着生生世世的他们,能否在这一世得到彼此的救赎?
  • 戮气冲天

    戮气冲天

    我若执情,天不可灭!我若灭情,修死如叶!这是一个始于玄雷界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不舍七情舍苍天”的修士如何扬名修真界、踏上巅峰的历程……
  • 异能者之地球巅峰

    异能者之地球巅峰

    一代衰神赵宇非无缘无故地就进入了达拉然超级科学研究学院,紧接着他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他究竟遇到了哪些事?他今后的人生又会变成什么样?是继续当一个衰神还是站在世界的巅峰?......
  • 重生之魔道传说

    重生之魔道传说

    一名被灭族的修真少年,为了复仇不惜堕入魔道,后因度劫失败,而来到了现代的社会,机缘巧合下,少年从获新生,并继续踏入自己的寻仇之路。
  • 十年爱过,等你回眸

    十年爱过,等你回眸

    这一切,是否逆转?宫蝶舟:10年前,我爱你入骨,你却不知道我的爱意。10年前你视我如风,我去默默追随你的影子。亓关泽洋10年后我早已忘淡,你却让我回心转意,可我,还会接受吗?10年后你回首发觉,我去让你狠心转身,可你,会坚持吗?XX暗伤:你们爱得死去活来,可我呢?
  • 上古世纪之战神崛起

    上古世纪之战神崛起

    上古世纪,诸神并起,群雄争霸,战争与杀戮演绎,一个个天骄脱颖而出,其中便有一个兽灵族少年。且看少年如何脚踏天骄,拳打诸神,成就无上战神之位。
  • 婆娑树影

    婆娑树影

    那日:叛兵,攻皇城,斩君颅,示皇墙,国母随帝去,帝姬女,不闻踪
  • 御膳房的小娘子

    御膳房的小娘子

    作为尚食局的培养对象,阮雪梨在无意间“捡”到一个可怜的侍卫:父亲早亡,母势太强,上班很忙,沉浮无常。阮雪梨善心大发,常给他带各种好吃的!后来,两人慢慢熟悉,雪梨忍不住开始吐槽她的上司:一位喜怒莫辨阴晴不定的帝王。再后来,那个侍卫自称了朕。
  • 幻世记

    幻世记

    当你还是少年时,会在睡着前想些什么?这是我的世界,当然,只是之一,但我不舍得他就那么消失与我的成长之中.
  • 男人成功前的50个输不起

    男人成功前的50个输不起

    如果说20几岁的男人还对人生充满激情与幻想,并以此激励自己成长的话;那么30几岁的男人就应该成熟而理智,并能在现实的压力中去奋斗并成功。男人30而立,30几岁的男人不再是男孩,他开始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他身上寄托了妻子儿女的未来与梦想,使命感、责任感以及自己的理想,让他可以超越以往地去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