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400000013

第13章 潜心著述(1)

1.回到北京

漫长的干校生活,终于迎来了令人兴奋的一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转变,一批又一批的干校战友整理行装,回到北京。至1973年,人民大学教职工全部返回北京。戴逸下干校时带去的一套英文版毛选,早已熟稔在胸。与毛选一起塞进行囊里的,还有沉甸甸的挥之不去的记忆。就要离开这里了,不免有些怅然若失。几年猪倌生活的磨砺,使戴逸感受到人生之真实,留恋之情是难免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那种不甘于屈从的傲骨,永远凛然于内心深处。诗人牛汉写于干校的《半棵树》,是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干校生活的精神写照: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直直地挺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到了它牛汉:《半棵树》,《牛汉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6页。

“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正是戴逸思想成熟、精力充沛的黄金时代,却遭遇命运的冲击。期间有较长时间,一直与书本绝缘,中止了历史研究工作。在干校的养猪班里,虽然身边没有书籍,虽然远离学校、远离专业,但是心中的牵挂却丝毫没有减少,清史研究之路仍在心中延伸。所幸的是,春天的气息已悄悄来临。回到北京,原中国历史教研室的教师都被分到北京师范大学,在北师大内新建了一个清史研究小组,戴逸成了这个小组的成员之一。这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下,1972年经北京市委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其中的一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另一半则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党史、档案、语文、哲学、法律等系。研究小组组长为郭影秋,其他领导成员为尚钺、罗髫渔、胡华、袁定中。

组建清史研究小组,有着郭影秋为保存研究力量的一片苦心。“文化大革命”之际,清史编纂工作及建立研究所的规划不仅化为泡影,反而成为郭影秋抵制“文革”的一大罪状。郭影秋遭受非人的迫害,身患重病。缠绵病榻之际,他仍非常关心学校的前途,教职员工的工作去向,更坚定重修清史的使命,对成立清史研究所之事始终铭记在心。虽然1970年人民大学已被明令解散,教职员工都下放江西余江的“五七干校”,但他仍向上级建议,将来如果人民大学的教师回到北京,一定不要分散分配工作,而要成建制的集中安排工作,一旦需要就可以迅速地集合起队伍。几年之后,这一前瞻性的建议被采纳实行,从干校回到北京的人民大学教师,都被成批、集中安排到北大、北师大、首都师大、财经大学等高校。这显示了郭影秋的高瞻远瞩,无疑为人民大学保留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郭影秋一直没有忘怀“文革”前夕,中央委托他编纂清史的任务。1972年,他刚刚解除拘押审查,又拖着病体向北京市和中央有关部门报告,提出建立清史研究机构,着手编修清史的建议。所幸的是,这一建议又被上级领导采纳,随后批准成立清史研究小组。同时决定,由郭影秋亲自挂帅,兼任研究组组长,直接领导制订研究规划,确定研究方向。这样,清史研究小组就挂靠在北京师范大学。虽然名为清史研究小组,却被批准可有40个人员的编制,是国内首家清史研究机构建制,也是此后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前身。在“文革”期间,清史研究小组得以建立,无疑为编修清史保存了有生力量,这反映了郭影秋的远见卓识,功不可没。

清史研究小组的建立,使戴逸和志同道合的同仁得以聚集在一起,在郭影秋的直接领导下,在艰难的条件之下,开始了漫长而有意义的清史研究工作。“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在艰难险阻的时局之际,正是这样一种不甘于屈从的傲骨,使得有志于清史研究的知识分子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2.积淀学术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术自由被无端践踏,学术规则被无情破坏,与社会科学其他领域一样,清史研究也出现滞步,甚至后退。回到北京,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整个国内大环境仍是动荡不安,“批林批孔”、“批儒评法”的运动恶浪此起彼伏。但是清史研究小组的成立,无疑凝聚了史界的精气神,开辟了学者研究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从国际环境来看,当时距离珍宝岛事件时间不长,正值中苏两国举行边界谈判,牵扯到政权更替、战争赔偿等很多因素,因此中央希望史学界开展边界问题的研究,在最短时间内提出有力的历史依据,为谈判提供参考。

中俄关系与国家统一问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清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时代赋予史学界的现实使命。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苏关系越来越紧张,随着领土争端的加剧,边疆冲突提到日程上来。史学界为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重点关注中俄关系的考察,尤其重视对中俄边界等问题的研究。其后,重要成果主要有两种,一是《沙俄侵华史》第一卷的出版,二是《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出版。

面对现实,身为严谨的历史学者,身为清史研究小组的一员,戴逸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他接受了研究和撰写尼布楚条约这一特殊任务。在干校几年,虽然与外界接触极少,但是陆续也能知道一些国内国际形势。建国以后,中苏亲密的国际友谊,随着苏联内部权力更迭的斗争而逐渐产生裂痕,在中国政府多年的克制忍让及严正抗议下,最终还是导致了不仁之战。来干校这一年,也就是1969年的春天,震惊世界的珍宝岛事件就爆发了,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此后,便是艰难的、拉锯式的国际谈判。在地图上,在高昂的“雄鸡”头部,很容易找到珍宝岛,它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当地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与劳作,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里驻守边防,与岛上居民结下深厚的军民鱼水情。面对强权,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面对现实与历史的冲击,戴逸以饱满的民族热情,投入了繁重的研究工作。

这一年,距离戴逸首部代表作、《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的出版,已有15年之久。第二卷于1964年完稿,并没有正式出版;第三卷才写到戊戌变法,“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两部80多万字的书稿,经由时间的淘洗,使得戴逸有了不少新的想法与考虑。戴逸心中虽然非常想续写近代史稿,但是面对特殊任务,他欣然投入。重新投入历史研究,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此时的戴逸已过不惑之年,经历了人生的起落,他更加珍惜这义不容辞的责任。

显然,研究命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戴逸尽可能地以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客观的立场,力求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弄清中俄东段边境的沿革。档案是研究学术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对于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大的价值。面对近300年前的这项条约,戴逸打算首先从历史档案资料着手,着重搞清楚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俄国哥萨克入侵中国黑龙江的整个的历史背景,二是决定把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背景、谈判的情况、条约的文本和争议的问题等等,都给摸个一清二楚。

多民族统一的清代,历时近300年。它以满语为国语,称满文为清字,在多年的统治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满文奏折及公文。及至清代中后期,满文大部分被汉字同化,并逐渐被人淡忘。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接收了明清两朝中央政府的档案1000多万件,其中满文档案200万件,这些档案内容广泛,包括内政、外交、民族、宗教、军事、财政、农牧业、交通、文化教育、天文地理等,而且都是原始档案,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和研究价值。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幸得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抓满文事业。6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大力支持下,满文档案资料的管理、整理、翻译及人才短缺问题,得以一定的解决,但随着“文华大革命”的到来只得搁浅。随着中苏关系的日益紧张,尤其是在边界谈判中,边境划分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这本属历史问题,但中俄关系的历史资料多在清代,中枢机构与俄国来往外交文字全都是满文,包括《尼布楚条约》都用满文、俄文和拉丁文。于是,周恩来总理从“五七”干校调来人才,专门成立满文组,负责中苏关系的史料发掘、整理、汇编工作。

沧桑的历史,被拯救的满文,戴逸在故宫博物院,在散发着陈年的刺鼻味道的档案、资料中,进行艰难的探索。历史就这样一点点被勾勒,密密麻麻地抄录在本子上,边疆问题像剥笋一样逐渐清晰。

明末清初,风沙弥漫中,俄国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在血腥强占中国领土尼布楚之后,又占领了雅克萨,并在当地修筑城堡作为据点。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并曾多次敦促俄军进行谈判,可是俄方却置之不理。1685年,康熙帝命清军再次收复雅克萨。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俄军被迫投降,但当清军一离开,俄军又偷偷开进雅克萨城重建据点。第二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俄军伤亡惨重,最终不得不接受举行和平谈判的建议。

历史的书页往前翻阅,停留在清康熙二十八年的农历七月。此时,北京城暑热未消,东北边地尼布楚已迎来了漫长的冬季。辽阔的大地上,北风凄厉,像在宣告一场大戏即将上演。钦差大臣内阁大学士索额图一行200多人,被康熙皇帝委派为对俄谈判使团,在阴冷的尼布楚城外落定。此行担任翻译的,是两位耶稣会传教士张诚和徐日昇。临行前,康熙皇帝一再重申了大清帝国的严正立场,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及一河一溪,皆大清属地。当时,清廷与噶尔丹之间的战争迫在眉睫,为避免清军同时与俄罗斯、噶尔丹两线作战,以免俄国公开支持一向投靠它的噶尔丹,是康熙皇帝力争尽早与俄方签约的一个重要原因。两国交锋,双方就雅克萨和尼布楚两城归属问题展开激烈辩争。俄国全权大使戈洛文具有多年的外交经验,是个资深的谈判老手。他一方面想多拖延时日,以争取最大的利益;一方面也很担忧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正当两国谈判使团唇枪舌剑之时,尼布楚附近的喀尔喀蒙古人揭竿而起,反抗俄国的侵略。这一事件迫使俄使团不敢继续拖延,两国终于签订了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延续多年的中俄边界之争得以圆满解决。

戴逸一路摸清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来龙去脉,还找到了尼布楚谈判时的满文奏折。当时,苏联方面公布了大量的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俄方使臣戈洛文的详细日记,他当年在冰天雪地里的诡诈伎俩,都得以浮出水面。尤为重要的是,在谈判中充当翻译的外国传教士张诚、徐日昇的日记,国内也已翻译出来。当年,康熙皇帝针对这两位中方翻译颁布谕旨,赋予他俩和同行的大员们同等的尊荣,以协商这一重要外交事务。作为上帝的福音的传播者,他俩清楚地知道此行的目的,能够客观地了解真实情况,更具有谈判意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谈判的进程。戴逸比照着他们当年的日记,以客观的态度还原历史。此外,北京图书馆珍藏的有关善本书籍,也有助于研究的进展。

寒来暑往,戴逸在繁重的研究工作中,迎来了1976年的春天。这是中华民族转折性的一年,随着“四人帮”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凝固的空气日渐自由,沉寂了多年的中国知识分子,重新获得鼓舞与新生。这年9月,恰逢戴逸50岁大寿,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研究著述,也将接近尾声,心里也稍稍松了一口气。戴逸吃着夫人刘炎做的长寿挂面,两鬓冒出来的银丝,令夫人格外心疼。学术研究无疑与冷板凳相伴,刘炎在背后的默默支持成为戴逸学术事业的动力。

同类推荐
  •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是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竞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后人有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对其高度赞誉。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本书从修身、处世、治国、治家、识人、用人、为官、养生等方面,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本书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研究曾国藩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曾国藩的权威资料,是喜欢曾国藩的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值得大家珍藏!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艾森豪维尔传

    艾森豪维尔传

    本书描述了各领域名人的生平轶事、成功轨迹,包括了罗丹、利玛窦、马可·波罗、罗斯福、毕加索、达·芬奇、安徒生、萨特、叶卡特琳娜二世等共计八十九为各国家各领域的著名人物。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这本书介绍了杨宪益传奇的一生,杨宪益是一位德披天下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还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于一身。他娶英国妻子戴乃迭,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佳话,本书还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展现了杨宪益性格中的热情、勇敢与真挚。他德披天下,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品质于一身。他译遍中国,一生作品之丰,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娶英国妻,成就一段异国婚姻佳话。在那样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是怎样用那一支笔译出一篇篇精彩的作品?翻译大师的五味人生和经典译著的诞生过程。《五味人生: 杨宪益传》会告诉你答案。"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终望之巅

    我的世界:终望之巅

    《Minecraft:我的世界》是一个创造无限可能的游戏,可是当有一天我真正地进入游戏世界时,却卷入了一个阴谋当中,无法退出。每一个玩家都想活下去,每一个玩家都想离开,但这又不是那么简单……就算是睡觉,也有可能丧命;而一旦死了,就是真的死了……我该怎么办……(书友群1:415444101书友群2:612085587)
  • 烟雨落江南

    烟雨落江南

    江湖自有江湖险,万人江湖万人言独入江湖两三秋,力挽狂澜险中求可是到底是谁的局,谁在是最后的那只手,谁被骗了,谁没有被骗,江湖中几人说的清楚呢
  • 我的霸气男友鹿晗

    我的霸气男友鹿晗

    鹿晗,你的霸气让我沉迷那你就多呆在我身边
  • TFBOYS之爱的火花

    TFBOYS之爱的火花

    你我之间的邂逅,决定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我的一生,似乎只为了你
  • 王子殿下的可爱甜心

    王子殿下的可爱甜心

    DE我喜欢,NO我不喜欢,DEN我喜欢或者不喜欢。就这样让我们稀里糊涂的遭遇爱情;
  • 古屋还魂

    古屋还魂

    亦真亦幻的故事情节,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灵异现象。以另一个视角解说令人胆战心惊的瞬间惊悚!从胆小懵懂的少年,到冒险猎奇的青年。一个平常的青年,一个不平常的故事。
  • 大漫画时代

    大漫画时代

    重生在与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的日国,奥不,是华夏瀛洲。1274年元日第一次战争,因为没有原时空那摧毁元军舰队的台风,面对那悬殊巨大的军事实力,日国彻底溃散,从此成为元帝国的偏远一省。在这个与前世日国大不相同,但漫画文化同样绝巅世界的东瀛,在海贼王,火影,死神,柯南,高达等国民级漫画,在渊博深远的老一辈漫画家,在惊采绝艳的新生代漫画家的环伺下,重生者闻人鸣立下了成为世界第一漫画家的愿望。“我要用手中的画笔,将我心中的世界描绘出来,并让它们惊艳世界。”——闻人鸣。诛仙,无限恐怖,盘龙,斗破,遮天,阳神等等,前世那些经典小说在这个世界,通过鸣的画笔化作一个个精彩无限的异世界,让世界为之痴迷震撼。PS——这部小说是在看完动漫食梦者后有感而发。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诸君想养肥,也要记得喂票票哦。
  • 仙羽剑心

    仙羽剑心

    无尽江中部登台城,有一个名为路寻的少年,因丹田内蕴黑洞,无法修炼,后误入神秘山谷,得习铸剑术,结识无肉身好友凌风,偶得智障小兽天羽。一人一影一兽结伴同行,踏遍天涯路,看遍世间风景,终将成为世间至强者。
  • 终极之道

    终极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纵有千万道也不及我的六道。且看林云如何杀十二生肖黄金妖将、灭恶鬼九巨头、败人间五行君、闯十八层地狱、乱战修罗场、逆乱天之境......如何以十大奥义、十大法则、十三条道成就终极之道。“畜生地、饿鬼冢、人间域、地狱塔、修罗场、天境、挡我林云者....死。”
  • 女配奋斗史:进击的玛丽苏

    女配奋斗史:进击的玛丽苏

    一觉醒来,亲小麦穿成一篇民国虐恋文的女(pao)配(hui)。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痴情少帅,自带光环的玛丽苏女主,还有那些全部都爱女主的男人和全部都恨女主的女人全都袭来。而她,作为本文第一恶毒反派,更是女主虐完男主虐,男主虐完配角虐,最后还死翘翘了!秦小麦只想含泪说,女配不易做啊!她该如何对抗女主的光环,逃脱变成炮灰的命运?